分享

糖“伤害力”有多大?3个“控糖陷阱”要注意!

 我篮有虾 2023-10-24 发布于广东

正常情况下合理摄糖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若摄入过量,多余的糖就会消耗体内的蛋白质,发生“糖化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这种产物还会破坏胶原蛋白,造成皮肤的松弛,加速人体的衰老。

内容图片

抢走健康的“强盗”:糖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糖、烟、酒并列为癌症的3大诱因。摄糖过量不但会加速皮肤老化,还会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

1 血脂升高

据了解,中国人血脂中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50%是因为油,另50%就是因为过量的糖。甘油三酯的升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高血压、血栓等疾病风险。

2 肥胖

摄糖过量会造成整体肥胖和向心肥胖,脂肪更易在心脏、腹部沉积。

3 情绪不稳定

维持人体能量代谢过程或情绪神经稳定性的过程,需要B族维生素的参与。但人体为了消耗摄入过量的糖分,需要消耗很多的B族维生素,若补充不够,B族维生素缺乏,就会导致沉闷、低落等情绪。

三大“控糖陷阱”,你中招了吗?

中国人均每天吃下53.7克添加糖,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量的2倍多!怎么判断每天的摄糖量是否超标?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数据建议,我国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在25克以内,最高不要超过50克。

内容图片

小贴士:

添加糖指的不是食物天然含有的糖,而是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等物质。

1 吃低糖、无糖食品,血糖不会升高?

其实,所谓的低糖或无糖,是指含蔗糖较少或不额外添加蔗糖。但其中的面粉也是碳水化合物,它通过消化,最后还是会以糖的形式吸收;油脂热量高,1g油含有9千卡热量,进食后对体内血糖及总的热卡供应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在食用低糖或者无糖食品时,也需要注意控制好量。另外,豆类等杂粮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20%~50%之间,同样可以升高血糖,也不宜过多食用。

内容图片

2 控糖要尽量少吃、不吃主食?

很多人觉得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吃了之后不利于血糖控制,所以干脆不吃。但这其实是不对的。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最主要、直接的来源,对大脑、肝、肾等器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图片

如果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蛋白质来补充能量,长期如此容易体型消瘦、肌肉力量下降、免疫力降低。

糖友也要吃主食,可以考虑一份粗粮搭配两至三份细粮,并选择一些低糖指数的主食,像燕麦、藜麦、全麦类的。

3 空腹血糖正常,就是正常的?

多数人测血糖只测空腹这一次,但专家说,空腹是一天血糖的最低点,如果只看空腹血糖,可能漏掉了40%~50%的餐后高血糖人群。

正确掌握血糖状况,需要测三餐前后2小时、睡前共7个时间点的血糖。

内容图片

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生活不规律的人都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血糖过高或者波动幅度过大,都要及时就医调整。

资料:CCTV回家吃饭

编辑:黄湄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帮助患者走好人生“最后一程”,普陀各医疗机构“同题共答”

党建共建聚合力,这里的“送学小分队”火速集结

请进来+走出去+送上门!这里推进理论学习全覆盖

加强消费市场创新扩大消费,上海12条措施来了

这些方法可以防晕车?亲测有效,快快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