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自我”与“自我理想”中的符号陷阱——自我囚禁的牢笼

 长沙7喜 2023-10-26 发布于湖南

开篇还是讲一个故事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很正常。

有一个姑娘非常的优秀,从小成绩优异,是所有父母眼中的“别人家孩子”,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还没有读完高中,就已经参加了多次的国际领域性的竞赛,更有不少重点大学递来了橄榄枝。

当然这个姑娘也是顺理成章的进入了那个领域,本科,研究生,博士,在各个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发表领域内的研究课题,在同辈中已经跃然成为其中的一名老师,极为受到学校的器重,后面也如愿留校成为了一名教授,每天不是在做研究,就是在写学术论文。而此时这位姑娘还不到30岁。

直到有一天,这位姑娘跟自己的导师说,自己决定辞去工作,并且决心离开那个让自己成为“天之骄子”的领域。导师非常不理解,甚至是非常愤怒——你这不是在自毁前程吗?

这个姑娘却态度坚决的回答说:“从小我就在别人的期待里面活着,在期待里面成为尖子生,在期待里成为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生,在朋友,老师,父母,各种期待里,成为那个大家想要的样子,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而我现在只想要成为一个普通女孩,去过普通的日子。”

图片

非常铿锵有力的发言,非常符合我们所谓的“主体性”的自我表征。但是讲这个故事自然不会是为了褒奖——我们以为是我们的选择,可真的是我们的吗?也许这是一个理想自我与自我理想构建过程中的符号陷阱

1

理想自我与自我理想

(在这里不得不去借用一些拉康的概念,以此更清晰更接近的去表述观点。)

我想表达的理想自我,是发生在想象界的,对自我的感性的感知和感性的认识,它是自体感性材料的夸大,它有类似自体心理学中夸大自体的部分。理想自我,放在拉康的语境中,更像是“拥有了想象阳具的自我”,翻译成人话说就是,我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这个“我想要”就揭示着缺失,而阳具就是缺失的,永不在场的——正因为我没有成为我想要的样子,所以我想要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理想自我,始终作为那个我欲望的对象,杵在不远处的虚空中,并永远不会触达,永远无法具体。

而自我理想,则是发生在象征界的,对自我的符号性的把握,和符号性的认识,它是象征性的,是由符号所建构的,一个有结构的,能被叙述的,能被描绘的“我”的文本。

比如说,在故事中,女孩有对自己的一个想象,这个想象是基于感性材料的,就是“我的感觉”“我的体验”“我的回溯性的记忆”,由此产生的“我想要”的冲动,这冲动并不实质的,而是模糊的,混沌的,它在它产生时是不可言说的——但我们必然会去言说它。当它被言说的时候,你是在用符号去建构,那个叙事的文本——例如“普通女孩”“普通生活”。

图片

那什么是“普通女孩”?什么又是“普通生活”?当我们在叙事中不断概念化时,我们同时也受制于概念文本所具备的语义内涵,以及它的外延想象。——大他者就在这个秩序中,由它来决定了什么是“普通女孩”,而并不是由“我”去决定的。

所以这个故事所描述的,在心理学的语境里大概会是这么一个逻辑——那就是想象阳具始终处在混沌的虚空中,而当无意识主体前往时不得不借用在符号秩序中的象征阳具来完成对这个想象阳具的认识——并同时让大他者附于自身,或者说,用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来理解就是,我作为奴去承诺大他者,并换取主体意志所在的大他者的承诺。(这里是术语,不带任何贬义。)

图片

我要成为一个“普通女孩”,一个理想自我的感召,用一个自我理想来描述——这里有着一个语言的陷阱。理想自我的感召,最终一定会,不得不,在自我理想的描述中显现为一个框架性的,结构性的,并且范畴化的一堆语词符号。而在这个过程里,原初的自我被否定了,也是被取代了,也是被排斥了。

原初的自我就是回溯那个“想象阳具”并未出现时的自我——可能是混沌的,模糊的,不自知的,不具备足够反身性的。就好像那个也不怎么多想,就是爸妈期待,那我就好好读书,大家都期待,那我就好好搞学术——那个处于静态中的自我。

而我们必然通过一个想象的阳具,就像在驴前面挂着胡萝卜一样,然后才能往前走——发展性的驱力在想象与实在的间隙中迸发,成为我们不断去自我改变的一个核心驱力——我总是要去想象自己的。

图片

而陷阱则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可言说的。当你尝试将它言说的瞬间,它就成为了你的囚笼——成为普通女孩,就是女孩的囚笼,因为它不过就是一种无意识想象在符号概念中企图获得主体合法性的确立,而并未有意识到那个合法性本质是一种赐予,象征秩序中大他者的赐予。

而当我们落入到这个陷阱中,被关在了语词的牢笼里的时候,你不得不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开始扮演我们自己,我们在定义我们自己,我们是在大他者的要求下,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

一边是我们“不得不”承诺为话语的奴隶并将这套符号系统奉为圭臬,一边则是我们必然的在那些语词的缝隙中,无时无刻不在“看到”那个伫立的阳具。

2

心理咨询师的悖论

打败魔法的只能是魔法本身,所以这篇写的有些绕口。但是主题依然是清晰的——“心理咨询师”就是心理咨询师们的牢笼

有不少的咨询师跟我反馈过,始终觉得自己“不够专业”,始终觉得自己“不够透彻”,始终觉得自己“没有修通”——这背后所揭示的,不就是那个杵在虚空之中的想象阳具么?我对于自身的一种想象,在拉动着我们往前。

图片

但是当我们去描述它的时候,当我们不断的言说它的时候,当我们将“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文本去理解和叙述的时候,这就成了我们的牢笼,我们不得不在那个叙述语境,关联词组中扮演“心理咨询师该有的样子”——从而去“认识”我们所“匮乏”之物,例如“专业”,例如“资深”,例如“背书”,例如“修通”,例如“稳定”,例如“在场”,太多了——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词需要被否定,这些词的内涵在构成象征秩序的结构与框架,无结构则无具体。

但反过来说,当我们被囚禁于此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不就是“永恒的缺失”么?我们所面对的不就是“永恒的欲求”么?我们所面对的不就是大他者的“永恒规定”么?

3

心理咨询师的防御格式——反转

由此,我们其实是可以去看到的,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一个防御格式——反转(我当然不敢说全部,只能说大部分。)

我们必须得去承认,心理咨询关系本质上是咨询师与来访的一个主客体关系,而心理咨询师必然的处在主体格式上。为什么?是谁掌握着“象征秩序的解释权”?是谁把握着叙事的“真理”?

而所谓反转,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反客为主——我希望,我渴望,我想要,由客体成为主体。

但这是一个有代价的主体,这个主体意味着,你需要以主奴辩证的位置关系成为一套秩序的代言人。你成为这套象征秩序,这套概念符号的代言人,你才能拥有那个主体。

所以那个并不是真正的主体,那个只是一个位置,一个主体的位置,透过那个位置,大他者才能完成对于客体的解释。——而那是有裂缝的。

我在之前的很多文章里也写过,人是先验的而非是经验的。你必然不可完满的解释一个人,除非你将对方作为“非人”的对象去完成局限的认识。——这中间的原理就是,大他者自身就是一个缺失的,自循环的符号集合,它自身就不会是完满的。如果它是完满的,我们不就可以用语言,用符号来象征一切事物,一切感受,整合并具体一切感性材料,毫无疑问这就是不可能的。

图片

我觉得心理咨询师其实要具备哲学观的原因就在这里。一个人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离地面。没有哲学观,视角是切换不了的,看似在不同的个体处切换,但是那个主格的位置始终是不被觉察的。

换句话说,视线从何而来?那个视线所能够去回身的立场和位置在何处?比如一个女孩说,我想做个“普通女孩”,一个咨询师说“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你回身的视角在何处?你从何处去看到了你是一个“普通女孩”,你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在大他者的叙述里看到的啊。

而当你觉得“我想要成为一个普通女孩”,“我好象不足以被称为专业的咨询师”时,你又在哪个视角里接受着这个判断?在主奴辩证法中被承诺的奴隶位置上接受着大他者的审视的。

4

说几句人话

好象是罗曼罗兰说的,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之后就已经死去,他们的余生不过是在重复扮演着自己。

这话当然没有这么绝对,你可以扮演一阵以后突然不想扮演了的。就好像我有一些来访,突然之间会觉得,自己似乎不想再走以前的老路了,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感召着自己进入一个新的生命阶段。但是这话同样不会是假的,因为我们总在给自己做设定,下定义。

图片

就好像小学开学总要问孩子们你以后想要做什么呀?有的说科学家,有的说宇航员,有的说老师。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个语词内涵所关联起来一大片的成人化的象征秩序,他们不过就是在一种想象中,被某种感性要素所感召着,可能是情感性的,可能是想象性的,可能是直觉性的,可能他讲出这个概念的时候,背后的动机跟这个概念本身八竿子都打不着。

而成人是不会理解的,因为成年人都在自己的象征秩序里,都受制于一种被叙述的自我描绘中。每一句“我是”背后,都是一个个牢笼,每一句“我想”前面,都是一根根阳具。当然,我们说孩子是不会的,毕竟孩子欲望着的是母亲欲望的对象,在母亲欲望对象的对象性出现的裂缝里,父亲也由此成为可能,也是在这个语义之上,阳具才被称之为了阳具。不过这是另一个深入话题的内容了,在此处不延展。

总而言之就是,当我们想要描述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谁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可以反身性的去看下自己的视角被置于了何处——我们在讲什么话,我们在说什么词,我们真的是如语言所描绘的那样吗?

正因为如此复杂,哲学上的三大问句“我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才成为绝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