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节中魏老师梳理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错误教育观念,不但提供许多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还会强调教育的关键点,比如这一章,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孩子的人生他自己负责,父母之是帮助,而不是代替。 这本书越读越喜欢,不仅是方法上的指导,更多的是元认知的完善。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自己已经开始三年,目前来说,才开始理解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自己在和自己的娃,自己和班上的娃,有时候相处,出现了异位。作为老师,得先做好老师的职责,然后才是有母亲般的关怀。作为妈妈,得给予妈妈应该有的关爱,然后才是老师方面的引导。 任何一条路,都得自己走,别人的招数是给予自己思考的源泉,重要的是自己的修为。且行且思,不必在意结果…… 1.一般的冲突,却是孩子发展的一部分,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社会化学习。从另一个面看,它是积极的,孩子正是通过这些冲突来理解周围的人、理解自身,以及理解彼此的关系。 2.有教养的家庭,会为孩子的言行树立底线(底线就是可以不断解释,但 必须遵守的东西)。例如:在任何情况下,不说脏话。非暴力原则(这种原则有例外,就是正当防卫,以及在遭遇欺凌的情况下使用武力)。 学校就是小型社会,孩子在学校有冲突正常,不应该过分干预,除非孩子寻找到自己需要帮助。孩子的告状是属于请求帮助?还是看别人被惩罚?每一次有孩子犯错了,老师办公室门口总是围着一推人“看热闹”,这个时候是不是最好的指导学习解决冲突的机会?应该到教室去,和大家一起分析,而不是他出现问题就只批评他。我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提供给其他人一些思考的机会。 3.母子一场,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目送”的过程,其核心是分离。因为孩子必须到广阔的世界里去,去生存、交往、创造,去发展生命之种种可能性。 4.作为父母,我们要给予孩子两类帮助:接纳他,发展他。 5.不要试图说服孩子,首先要接纳他的情绪。不但要耐心地听孩子说,而且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尽可能地说,帮助他把焦虑和不安宣泄掉一部分。 孩子是自己的一个独立的整体,我们有责任义务去引导他,帮助他,但是不要控制他。而且得帮助他学会自己控制自己。自律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24小时管自己,才能让自己朝向不断进步。父母只是必要的支持者,孩子必须自己决定自己,必须自己主宰自己。我们家大宝在选择衣服上被我“控制”坏了,以后尽量尊重她的自己主见。“你喜欢哪件?”“我不知道,你觉得呢?”孩子的一句不知道,其实就是自己早期控制太多。 6.奖赏,是指向积极反馈,这是形成习惯的核心部分。 做得好,被看见,愿意做得更好。58班的有几个孩子更主动问问题了,有几个孩子坐姿更端正了也有几个朗读方面越来越积极主动了,但是还有一群人“我行我素”。可能是作为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对于他们的发展不够。确实,这几周位置和开学时变动太多,好多孩子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了,名字都不知道,孩子怎么会觉得自己被关注? 7.因为教养的核心,是对他人(而不限于熟人)的尊重,是主动地将自身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加以协调的意愿和能力。 8.不是如何管理别人,而是如何管理自己。 9.不是怎么能够不吃亏,而是如何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追随。 10.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无论有无意识都倾向于主宰自己的命运,哪怕是一粒种子。 自己不断成长,永远都是正道。 自己管理好自己,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美好。 自己越来越有人格魅力,就会发现信任自己的人会主动靠近我。 一切的一切,终究是自我的超越!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