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教研 | 教研员的成长:专业素养与角色定位

 水晶苹果360 2023-10-27 发布于吉林
师幼互动 2023-10-23 18:05 发表于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作者甘露

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服务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媒体平台





文/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甘露

本文字数:7170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写在前面


教研员,作为学前教育领域变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像是一面大网中重要的“枢纽”,连接着“象牙塔”中的理想与一线教育现场的实践转化,连接着非专业行政工作者的力量与专业发展需要之间的配合有度。他们是用行动推动理想落地的人,也是将现实摆在眼前去衡量与取舍的人,更是周旋于几方角色只为改善整体行业质量的人。在全国的教育发达地区,幼儿园和县区级教科研部门都配置了“教研员”这一岗位,但在教育欠发达地区,这一岗位的配置率还是较低的。教研员,是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标准,也是时代与区域发展下的产物。

2017年,我从园长岗位来到教研员岗位,成为深圳市龙华区的首任学前教研员。一切从零开始,几年的时间让我对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做一个好的教研员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01/

格物,致良知

教研员的精神引领

教研员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不仅包括方向影响力、专业影响力,甚至还有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人格魅力等精神层面的影响力。教研员不同于学术研究者,不需要像学术研究那样在一个领域精深,更需要的是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和价值主张,懂得幼儿园,理解教师,知行合一。教育是一份关于人成长的事业,在理想的状态中,教研员的影响力应该拓展到精神世界,展现人文关怀,陪伴教师成长。

教研员想要对学前领域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影响,既可以走宏观路线,解决区域内诸如课程游戏化、保教质量提升等大课题;也可以走微观线路,解决诸如户外体育活动有效性、户外防晒设施等幼儿园一线的面临的具体问题。无论哪一类问题,最重要的是教研员做事的态度。一般而言,人们会认为教研员应该做宏大的、方向性的工作,不应拘泥于碎片化、零散性的事情。但事实上来说,幼儿园教育无小事,教研员应该具有全面性思维,能看得到每个项目可能的价值与意义,且能够保持初心并坚持做实事。


案例1:推进龙华区幼儿园学习环境改变

龙华区在2017年成立行政区之前,只有3所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比达97%。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还停留在小学学前班的状态——桌椅像小学一样秧田式摆放,教室内孩子的玩具屈指可数。户外只有滑滑梯和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孩子们和小学生一样,按照课表上课下课,教学内容小学化,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必须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深圳市自2006年以后,幼儿园教师便不再有编制。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深圳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教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在缺乏良好师资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摆在我面前的棘手的问题。作为教研员我需要转换思路,认识不可抗力因素,探寻其他相关因素,从影响幼儿发展的其他学习环境、空间等因素出发,来改善幼儿在园的学习质量。

我深知,幼儿的学习是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其学习依赖于环境的社会和物质特征,依赖于时间和空间。当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的时候,我首先用改变学习环境、丰富学习材料的方式,快速提升质量。为幼教专业人员,走进一所幼儿园走进一间教室,即便没有观察幼儿活动,也能读到其环境蕴藏的各种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幼儿园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因此,提升一所园的教育质量,先从了解环境改变环境入手。



优化一个区的学前教育教育质量更是应该从了解一个区的幼儿园学习环境起步。通过对龙华区幼儿园两百多所学习环境的调查,我了解幼儿园学习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幼儿园学习环境在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讨论其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制定了《龙华区学习环境创设指引》等相关的指导手册,让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不再是空洞的布置和摆设,而是从幼儿发展角度出发,适合幼儿成长的具有科学性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案例以供幼儿园进行学习和参考。在调研—思考—行动的路径中,龙华区幼儿园学习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秧田式的教室不复再现。


案例2:改进幼儿户外活动防晒措施

深圳位于中国南部,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2.4°C,是一座日晒时间长、日照充足的城市。在一般人的普遍认知中,孩子就应该多在户外晒太阳,殊不知,深圳儿童在幼儿园的户外2小时活动时间,正是紫外线最猛烈的上午10—11点、下午3—4点,根据《世界健康组织》、《世界气象学组织》、《联合国环境组织》等2002年新制定的紫外线指数标准,查看深圳夏季的紫外线指数常常>10,处于5级很强的状态 。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2011年的报告,童年期的紫外线伤害与老年后的青光眼、皮肤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紫外线伤害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作为教研员必须要意识到儿童防晒的重要性,要考虑如何防晒,才能减少紫外线对于幼儿的伤害。一方面,我从幼儿园一日生活上进行了调整,衍生出了夏令时、冬令时的两套作息制度,把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在夏天调整到上午9—10点,下午4—5点;另一方面,从物理方式上,控制户外采光区域,添加遮阳帘、移动遮阳棚、种植树木等其他防晒工具,让儿童在户外活动时能自由穿行在阳光处与遮阴处,及保障了儿童能够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又不至于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我带领全区园长,考察了深圳市在儿童户外防晒设施做得非常好的大鹏、龙岗两个区,借鉴他们的户外防晒设施经验,普及了全区各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防晒设施装备。

作为教研员,专注这方面的小问题可能不被所有人理解,从这些事情上也很难看到轰轰烈烈的成果和功绩。但在这一项项坚持中,体现的恰恰是一个教研员的良知和专业素养。其实,教研员并不是那个一直站在讲台上的人,也不是用各种专业称号加身的人,而是回到幼儿园里儿童的每一个生活场景、学习场景、游戏场景,了解儿童的需要,尽其所能,为儿童谋福。作为教研员,需要有一种更宏大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审视儿童生活和学习环境,了解儿童的各种处境,才能有选择地推进某些有价值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些微观的小事,对儿童和教师而言,也会有大大的改善,这就是教研员的影响力。


02/

君子履正道,秉志宜专攻

教研员的专业素养

教研员岗位是一个专业度非常高的岗位,没有一线的实践经验和学前理论的加持,很难成为教师心中的那个“神一般的存在”。工作几年下来,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应该具备以下这些专业能力。

(一)要有解决一线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线的实际问题都来自于教学现场,这些问题涉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作为教研员,必须具有综合性、全方位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一线的实际问题。


案例3:无字绘本教学的教研

在一次大班语言绘本教学《路边花》的教学观摩活动中,很多教师反馈,这本绘本没有文字,故事不好讲,完全依靠画面,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从教师的反馈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无字绘本的绘本开展教学活动有一定难度,也是他们教学经验中的空白。

为解决教师在无字绘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寻找到了帮助幼儿园园本教研开展的路径。一是一书三读的方式,让教师深度理解无字绘本所蕴含的意义。相比有文字的绘本,无字绘本更考验教师的读图能力、对细节的观察能力和对绘本主题的理解能力。

第一次读,从读者的角度阅读,享受图画、文字带来的美感和快乐;

第二次读,从儿童的角度读,想象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儿童阅读时可能有的反应:哪里能读懂?哪里会觉得有趣?哪里会有挑战?

第三次读,从教学的角度阅读,根据绘本的特点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通过“一书三读”,老师知道了儿童阅读的特点:听声音+看图画=理解故事。知道儿童是通过观察画面信息再加上成人的朗读来理解图书内容的,而不是通过阅读文字来读书的。读图的能力是儿童早期阅读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我们教师应该着重要培养的能力。


二是采取“一课三研”的教研方式,让教师对无字绘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教师解读绘本、设计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在深入解读绘本的基础上,每位教师独立思考,运用自我认知和经验进行个人方案设计,形成教学设计初稿。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回到一书三读的环节:站在阅读者的角度,以一个成人的经验来审视、理解绘本;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来理解绘本;站在教师角度,寻找开展教学设计时角度和切入点。

对于无字绘本,每位教师的理解可能都不同。我将参加听课教研的教师分成若干组,每位教师在组内向全组教师将设计的活动进行说课和交流,听取每个人不同角度的活动设计思路。说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提醒教师关注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在阅读中的习得。“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是儿童前阅读的核心经验之一,因此老师要帮助幼儿通过阅读增进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包括对主角形象的感知,对主角行动和主角状态的理解。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中要体现核心经验的具体落实。


三是采取同课异构方式,让教师意识到预期、假设、比较、验证等方式都是儿童理解图画书尤其是无字书内容的重要策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机会帮助幼儿去运用和习得这些重要的阅读策略。

最终,帮助教师总结出无字绘本教学的规律和经验:读图比读文更重要;画面的细节是帮助幼儿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预期、假设、比较、验证是儿童阅读无字书的重要策略。

在这个案例中,教研员作为助力教师成长的人,应能善于发现教育场中的问题,指导和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及改进,总结归纳教学经验。

(二)要有把握方向的引领能力。一个好的教研员应该“胸怀天下”,广泛学习,了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学前教育领域有各种流派、思潮、做法,作为教研员,在充分考虑本土性和适宜性后,要从中找到最适合本区域、本幼儿园的一条发展之路。

教研员的引领能力包括洞察能力、选择能力和决策能力。每个区域内,幼儿园发展的形态、节奏各不一样,作为教研员必须在无数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明确本区幼儿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许多幼儿园在课程上、一日生活上、材料投放上、师幼互动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园解决共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和方法路径是怎样的?如何巧用行政和督导的力量协同解决问题?当教研员面对本区域的学前教研现状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也是教研员引领方向的体现。


案例4:帮助幼儿园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优化园本课程建构路径

在完成了“5080”的任务之后,幼儿园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龙华区2020年有129所幼儿园完成了“民转公”任务。大量的“民转公”幼儿园,虽然名义上是转为公办了,但是教学质量依然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很多幼儿园根本没有自己的园本课程,园长缺乏基本的课程观,也缺乏建构课程的能力。

课程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必须面对民转公的幼儿园不具备建构园本课程能力的现状。但课程建构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和精力投入的过程,加上很多园长的课程领导力薄弱,有些对课程的基本价值立场都把握不住,我如何在短时间内帮助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成为横亘在我面前的难题。

课程理念先行。对很多民转公的幼儿园课程建构者而言,需要帮她们明确课程建构的价值立场——家国情怀。我们建构的幼儿园课程,要遵循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牢牢把握幼儿发展为本、传统文化融入、彰显深圳气质、家园社协同育人的课程理念。同时,幼儿园课程是建立在儿童发展的教育理论之下,因此,课程需要彰显儿童立场,坚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学习,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幼儿园课程生发于深圳这样一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课程中也需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圳地域特质的学习内容,从教育起点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在确定了基本的课程理念之后,我就开始帮助幼儿园优化课程建构路径。根据龙华区幼儿园园所文化和实际情况,通过拿来主义、创生课程、专家合作等路径,多措并举,形成龙华区课程建构路径。路径一是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民转公幼儿园,通过“拿来”优质课程,满足园所发展需求;目前我区采用的在广东省新课程保教项目中立项的优质课程有“4I”体验课程、PACE课程、幸福树课程、共生课程等,全区共有51所幼儿园签订课程使用协议,通过模仿—借鉴—生发的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路径二是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公办幼儿园,为其提供顶层设计、框架搭建等指导,鼓励逐步创生自己的园本课程。路径路径三是对于目前已有课程的优质公办幼儿园,教研员将帮其把握课程的基本价值立场,并通过“一园一专家”计划,对其进行深度指导,形成各幼儿园“百花齐放”的课程图景。

(三)要有推动落地的执行能力。这是一种综合素养,不仅包含了教研员对教育政策的解读,也包含了对行政部门行事方式的理解。教研员需要了解政策是如何制定的,行政部门是如何考量的,如何运用现有资源,这样才能运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决策执行路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案例5:根据行政要求组织全区域教师的共同学习

2021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开展了六场“看见儿童·幼有善育”鹏城论坛。六场主题分别是区域与材料、空间与环境、一日生活与组织、园本课程建构与实施、师幼互动、幼小衔接。论坛开展之初,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相关学习文件,由教研部门统筹全区幼儿园学习与研讨。

这六场论坛的主题都指向幼儿园质量,作为教研员,我要思考如何组织全区幼儿园学习研讨,在这些主题中,我们区幼儿园最迫切需要解决什么?如何借行政的力量,将它变成区级培训和区级教研的内容,再用自己的方式推进下去。最终,根据龙华区幼儿园的现状,我选择了“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和“园本课程建构”两个专题开展全区域的学习,通过部分教师参与幼儿园现场观摩、部分教师看直播、园本教研、片区交流、中心教研组研讨、专题论文撰写和评比等方式,完成了六千多教师在同主题下的共同学习。这样既能有效完成行政部门交给的任务,又可以实现作为教研员的主张,最终达到学前教研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效合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同样,作为教研员,也肩负着园长和教师成长的培养任务。教研员需要懂得借助人事部门的力量来培养人才,与人事部门通力合作,为本区域的学前人才量身定做成长方案,培育最有潜力的人。自2018年始,我将针对园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新教师四类教师群体进行系统分层指导培养,通过择优选择培养对象,以一年为一轮培养期,在三年时间内培养一批由未来教育家型园长领衔的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梯队,打造一批标杆园,进而带动更多幼儿园的发展进步。当教师队伍足够优秀的时候,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会随之提升,最后让整个学前教育行业受益。

(四)要有善用资源的全局能力。学前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统,它在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充分联结。特别是在学前教研员配比不足的情况下,教研员要学会用巧劲,用杠杆的力量去发挥其他行政部门的力量完成一些事情,推动自己的想法落地。作为政协委员和龙华区人大代表,我协助区政协撰写了《龙华区公办幼儿园发展研究报告》,也常用这些平台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传递学前人的声音。


03/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教研员的角色定位

教研员的角色具有多重性,他们不仅是一线教师的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更是连通教育行政系统的执行者、反馈者、调节者。对教育行政系统而言,教育的效果时常具有隐性、滞后性,随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系列检查与评比,教研员需要通过调研、分析,用一些数字化的指标,完成行政的任务,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系数、幸福指数、办园质量等社会效益。同时,教研员参与各类调研也为行政部门的决策与行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案例6:利用质量监测形成区域质量发展报告,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从2019年开始,龙华区60名学前教育研究生,每组十人组成6组对龙华区民转公幼儿园进行质量监测。他们以《深圳市优质特色示范幼儿园创建手册》为蓝本,借助美国《幼儿园学习环境评量表》和《Class量表》,对幼儿园进行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的监测,并形成报告,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在进行质量监测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聚焦过程性质量监测,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为监测重点,做好结构性质量的整理与统计,并对结构性和过程性质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每年完成一份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在监测报告基础上,每年都形成专题性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如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幼儿园管理情况报告、教学教研报告等。质量监测关注幼儿园提升保教水平的努力和改进过程,通过数据客观分析幼儿园发展的实际情况,聚焦共性问题,优化发展路径,提高龙华区幼儿园整体的教育质量,为龙华区学前行政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教研员作为连接幼儿园一线与行政部门的实践者,既了解一线实践、又有专业引领性。在深入园所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看到幼儿园硬件等外在的、由数据构成的结构性质量,更能看到教育中更隐形的、更细致的、更人文的、更专业的过程性质量,这也能让评价更加客观、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教研员可以为行政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专业支持,成为行政系统的智囊团,引导行政层面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判断,使行政决策更有依据可循,促进区域内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

写在最后


五年的教研员生涯,是让职业生命不断丰盈的过程。如何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每一个老师成为最好的自己、满足老百姓对家门口优质幼儿园的期待,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萦绕在心中。“幼儿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 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要摸索出一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之路,必须十分重视和切实开展对幼儿教育的科学实验研究,以促进全民族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陈鹤琴老先生的话,犹言在耳。73年的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也是由每一个人构成的独特的个体教育史。教研员,是一份终身学习、终生成长的职业,我身处其中,汲取养分,传承文化,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