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4)阳池

 奇奇中医堂 2023-10-27 发布于北京

(4)阳池(一名别阳):

【名词释义】

阳为阴之对,池即水池,此穴在腕背陷中,经气至此如水之入池,故名阳池。

阳,指手背及手少阳。陷者为池。此穴在手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之凹陷中,在背为阳,其处凹陷如池,为手少阳脉气所过之原穴,犹如水之停积于池也。《针灸甲乙经》有:“在手表腕上陷中”,因名阳池。别名:别阳(《针灸甲乙经》)。

【定位】手表腕上陷中,从指本节直摸下至腕中心。手少阳三焦脉所过为原。三焦虚、实皆拔之。

标准定位: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快速取穴:抬臂垂腕,背面,由第4掌骨向上推至腕关节横纹,可触及凹陷处即是阳池穴。

  

  

  

  


【功效】舒筋、通络、解热。

1、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阳池穴为三焦经的原穴,能祛除三焦热邪,振奋三焦元气,治疗三焦热盛,循经上扰所致的头面五官病及热邪伤阴之消渴等。

2、阳池穴系三焦经之原穴,有宣肺解表、开窍聪目、舒筋利节之功,主治肩背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

【主治】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

1、阳池穴主要用于头项及局部疾患等:如头痛,项强,耳聋,口干,喉痹,臂肘疼痛不能举,腕痛无力,臂肘疼痛,疟疾,消渴,目赤肿痛,腕痛,目红肿,腕痛无力或红肿不可屈伸,手腕折伤,前臂及肘部疼痛,肩痛,颈痛,烦闷,热病无汗,疟病寒热,现代又多用阳池穴治疗感冒,扁桃体炎,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目红肿痛,手腕部损伤,颈肩部疼痛,流行性感冒,风湿病,糖尿病等。

2、阳池穴主治腕痛无力,臂肘疼痛,耳聋,疟疾,消渴等。

3、阳池穴主治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疟疾、消渴、腕痛。

4、阳池穴主治耳聋,目红肿,喉痹,口干;腕痛无力或红肿不可屈伸,手腕折伤,前臂及肘部疼痛,肩痛,颈痛;消渴,烦闷,热病无汗,疟病寒热。

5、现代又多用阳池穴治疗感冒、扁桃体炎、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五官科疾病:耳聋、目红肿痛,喉痹。运动系统疾病:手腕部损伤,前臂及肘部疼痛,颈肩部疼痛。其他疾病:流行性感冒,风湿病,糖尿病等。

【刺灸法】《素注》针二分,留六呼,灸三壮。《铜人》禁灸。《指微赋》云:针透抵大陵穴,不可破皮,不可摇手,恐伤针转曲。

刺法:直刺0.3~0.5寸,深刺可透大陵;或向左、右平刺,可治腕关节疾病。

灸法:可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按摩】

用中指指腹,按摩阳池穴,可改善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乳期出现的手脚冰凉状况。

【配伍】

1、阳池穴配风池、大椎、曲池、合谷,治发热头痛。

2、阳池穴配阳谷,治腕关节炎。

3、阳池穴配大椎、外关,治疟疾。

4、阳池配中脘、巨阙(灸),治妊娠恶阻。

5、阳池配阳溪、阳谷、腕骨,治腕关节痛。

6、阳池配风门、大椎、天柱,治寒热头痛。

7、阳池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8、阳池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9、阳池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2、《针灸大成》: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

3、《外台秘要》: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

4、《类经图翼》: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

【附注】阳池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