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阴证阳证之大法

 花无缺3myj1j3d 2023-10-28 发布于江苏

 【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临床指导】本条辨证精神有二。其一,辨阴证阳证之大法。仲景辨证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大论,故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以揭辨阴证阳证之基本大法。辨阳证其正气能与邪气相争则发热,正气抗邪而不及固护则恶寒;辨阴证其正气相对不足,抗邪不著则大多无热,邪气充盛多有恶寒。但仲景辨阴证阳证的概念又是相对的,“相对”寓有随具体病人而辨,究其内涵诚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又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辨太阳营卫肌表证,其太阳温病证为阳,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为阴;就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而言,太阳中风证为阳,太阳伤寒证为阴。可见,辨阴证阳证的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辨证中,必须从动态中去观察,去分析,去判断,并从宏观到微观去掌握疾病阴阳之间的可变性和转化性,进而为论治提供择优方案。

  其二,论病愈日期之大法。仲景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无论是外感疾病,还是内伤杂病,其病程大多以六七日为一周期。疾病在常态下,于六七日大多趋于向愈、或缓解、或稳定,以提示,辨治疾病不仅要着眼于现有证候,更要着眼于以现证日数来预测疾病向愈或缓解日期,这是仲景辨治及预测疾病的独到之处,也是当今中医其它学科所缺少的。仲景论病愈日期,也即人体免疫机制于六七日反应的结果。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太阳中风证(发于阳)平均病愈日期较太阳伤寒证(发于阴)稍多一二日,太阳中风证即表虚证,太阳伤寒证即表实证,其虚证实证在抗邪驱邪方面与正气强弱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关系到病愈日期。

  本条论“阴阳”与“六七”是仲景对普遍病证分析之后,经过科学分析和科学抽象,上升为理论,再回到实践中的纲领性论断。阐明辨阴证阳证之总纲,并以此论证阴证阳证在常态下于六七日为病愈日期。再者,仲景辨证言热又言寒,预测疾病用六又用七,皆是讲究文采和波澜,以增强文辞的表达效果,也是医文并茂的具体体现。

【古今医论】

  钱天来《伤寒溯源集》:“此一节提挈纲领,统论阴阳。”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本条所谓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其阴阳的区分,就是以热之有无为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有发热的属阳,没有发热的属阴,由于病的属性不同,因而愈期也有差别。……然而这仅是推理的一种方法,证候的愈期,绝不会如此固定,临床上还应根据具体的脉证与疾病的趋势,以及正气的强弱来分析判断,日数不必泥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