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痛苦不堪的有时候居然是自己想法

 李爽爽姐 2023-10-29 发布于河北
◆ ◆ ◆
日更写作962篇

大部分人都相信,我们之所以会有情绪,都是有外在事物所造成的。

每次我们感到悲伤、难过、快乐或者心里不舒服时,都是因为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对待我们,才让我们产生了情绪。

那情绪是什么?又是怎么出现的?

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代入了自己的想法,就相当于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内心就变成自动循环,会首先去搜寻,我们曾经做事的方法,促使我们总是思考事情最坏的结果。

举例例子来讲:

去相亲,但是回来之后,相亲对象没有再联系我。

于是产生自动思维:

这种情况不是产生一次两次了,我呢,就是个不好相处的人,谁会喜欢我呢?

于是身体感知:

情绪开始变得低迷,身体也似乎失去了力量,有气无力,流下眼泪。

启动安全行为:

再也不去相亲了。

自动出现的信念核心:

没有人会喜欢我,也没有人会联系我。

固有认知下的核心信念往往优先跳入头脑当中,让历史浮现,用固定型的方式方法处理新出现的问题,头脑中的想法让自己痛苦不堪。

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性难移"。

带你认识下头脑中的想法,怎么一步步带我们误入歧途的:(也叫认知歪曲)

1、以偏概全:

这种认知方式就如同"盲人摸象",以一种以偏概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看一眼剧情,就片面的认为故事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看一本书的封面,就判定这是一本好书或者坏书。

一件事情处理的不尽人意,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这种以偏概全的片面认知,往往容易让人陷入自责、自卑、焦虑等心理。

一旦将这种评价转向于他人,就会一味的指责,产生不满的的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要强调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应该多角度看待问题,拉长时间线的方式去发现,用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和表现来替代对整个人的评价。

2、极端思维:

这种认知表现对待事物十分极端,不考虑中立情况,也就是"非黑即白"。

发生一件坏事,就会想"万一以后都这样了,怎么办?""如果一辈子都这样了怎么办?"

在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依个人意志为转移。

人不能在每件事上都获得成功,往往某些事情发生和对事物绝对化要求相悖时,就会感到难以控制陷入情绪困扰当中。

3、读心术:

这一点特别有意思,你发送了信息,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你就会开始想,她是不是不想理我?

一个人迎面走过来,那人认识你但是没有和你打招呼,这下糟了,你会觉得那个人肯定对你不满意。

实际上有可能你发信息时,对方正在忙没空看手机,对面走过来你熟悉的人,正在想心事,跟本就没有看见你。

我们会在内心有很多种猜测,觉得对方对自己不满意。

在缺乏足够客观证据下,就主观判断说他人一定怎样怎样,主观以为自己洞悉他人的想法。

被自己想法所困扰,就犹如写了一封骂人的信给自己,然后又被信中的内容所激怒,这不是很蠢么?

记住,如果你此时痛苦、难过,那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想法,就快点换个想法吧。

"我为自己的想法负责"要把这句话深深印入在内心,这个将成为处方,成为钥匙。

一旦有了这个觉察,你的焦虑、痛苦、难过都会向内求,你的整个人生也将变得不同,不会把责任推给对方时,你就活出了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