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学源流:仁者爱人,由己推人,天下大同

 国学新知堂 2023-10-30 发布于北京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为单位,具有家国同构的特性。所以儒家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并将孝悌的家庭伦理准则推广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法则,发展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诸多德目。建立起儒家的伦理理论。其中四德、五伦构成了儒家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所谓四德,是指仁、义、礼、智四种德性。所谓五伦,是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

先秦时代,孔子提出了仁、智、勇“三达德”。汉代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并称“五常”。宋代以后,人们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合称为“八德”。在所有这些德目中,仁、义、礼、智居于基础地位,故称为“四德”。

“四德”源于孟子的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一个如果没有这四种道德情感就不能称为人,也就是把这四德作为最核心的德目。

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当中,“仁”始终居于最核心的地位。孔子将“仁”视作道德完人的代名词,他始终将圣与仁视作修德的最高目标,同时又把它们看作难以企及的道德的境界。他从不轻易许人以“仁“,认为只有圣人才有仁的境界,普通人只能把它当作不懈追求的目标。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人的仁爱之心最初是父母兄弟等人伦关系中培养起来的。即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指子女对父母之爱,悌是指兄弟之间相互敬爱之心。这种人伦之爱,就是仁心的基础和发端。一个人首先能做到爱父母和兄弟姊妹等家人,才有可能去爱别人。一个连自己家人都不爱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去爱别人。

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仁不外在于人身,仁德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个体的自觉自愿。我想成为仁人,完全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我下定决心要成为仁人,那么仁德就一定能在你自己身上实现。

将孝亲敬兄的爱心,推广为仁爱天下百姓,施行惠民利民的政策,就是仁政。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宋明,儒家学者又将仁德推广至万事万物,有民胞物与的提法,甚至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儒家仁爱是有差等的爱。何谓爱有差等?我们的爱一定先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开始,然后才逐渐推广至亲戚、朋友、乡邻,直到陌生人。我们一定是爱自己比爱别人更多,爱自己的父母比爱别人的父母更多一些,爱自己的兄弟比别人的兄弟更多一些,这便是有差等的爱。墨子讲兼爱,主张爱无差等,但并不符合人之常情。对于常人而言,承认爱有差等,在爱父母妻子兄弟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推广仁爱之心,更为符合常情常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