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太阳病变证-胃虚痰阻痞证之旋覆代赭汤

 庆哥哥呀 2023-10-31 发布于内蒙古

1、刘渡舟医案之嗳气频作:[摘自陈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1998-246.]

魏生诊治一妇女,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溃,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为疏:

旋覆花9g,党参9g,半夏9g,生姜3片,代赭石30g,炙甘草9g,大枣3枚。

令服3剂,然效果不显,乃请余会诊。诊毕,视方辨证无误,乃将生姜剂量增至15g、代赭石则减至6g,嘱再服3剂,而病竟大减。

魏生不解其故。余曰: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代赭石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g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痞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

可见经方之药量亦不可不讲求也。魏生称谢。

​2、刘含堂医案之顽固性呃逆(摘自《经方治病经验录》)

​李某,女,58岁,1990年11月6日初诊。自诉近5个月来暖气,呃逆多方医治无效,近几日呃逆昼夜不止,无法休息及进行治疗,多种方法不能缓解。伴胃脘部憋胀疼痛,口干渴欲饮,口苦,纳可,余无不适,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顽固性呃逆(虚实寒热错杂,痰气交阻,胃气上逆)。治则:益气温中,降逆止呃,清热和胃,理气化痰。

处方:

旋覆花12g(包煎),代赭石15g,陈皮10g,竹茹10g,苏梗10g,半夏10g,茯苓128,麦冬12g,川黄连3g,枳壳10g,瓜蒌18g,丁香6g,川厚朴10g,党参12g,吴茱萸3g。3剂,水煎服,日1剂。

1剂后,症状明显减轻。2剂后,呃逆发作间隔延长,可以入睡。4剂后,呃逆症状全消。

3、莫金乙医案之胃胀嗳气

患者,男性,64岁。胃胀,嗳气3天。患者述3天前因关节痛,吃了止痛药后关节痛好了,但是出现了胃胀,嗳气,没有胃疼,没有呕吐,大便正常,没有其他不适,来诊求治。刻症:胃胀,嗳气频频,纳可,无呕吐,无下利,无表证,无口干口苦,无口渴,舌质淡,舌苔白腻逆,脉沉细。

拟方:

旋覆花10g,代赭石6g,大枣12枚,党参10g,生姜10g,半夏10g,炙甘草6g,砂仁6g,陈皮6g,枳壳6g。3剂。

患者今日带孙来看咳嗽,问之,吃完一剂就没有嗳气了,三剂吃完嗳气,胃胀都好了。

作者按:嗳气是胃病常见的症状,频频嗳气者,看似往外出气,实际上是往胃肠里吞气,胃肠里气多了,就会胃胀,气串腹鸣,排气也会多。中医看作气证,也就是胃不降了,胃不降上逆则胃胀,嗳气,气逆上冲则嗳气。

二、学习一味中药-旋覆花

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1、别名:

金佛花,金佛草、六月菊。

图片
图片
图片

2、性味

味苦、辛、咸,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3、功能与主治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①《神农本草经》:

“旋覆花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②《滇南本草》:

祛头日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

(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伯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凤火牙根肿痛。

③《别录》:

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