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劝学》第二、三课时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1-04 发布于山东

《劝学》第二课时

一、课前回顾

齐读课文,回顾中心论点

二、第二段梳理

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第二段是从哪一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中心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课件呈现表格,学生接龙填写表格,以表格形式梳理第二段脉络

三、理解背诵

在学生疏通文意,理解脉络结构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尝试当堂背诵。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段

《劝学》第三课时

一、课前检查

1.抽查学生背诵第二段

2.回顾第二段论证方法

二、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翻译重点字词,接龙逐句翻译。

我曾经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第三段论述了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三段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比喻论证

3.五分钟自由朗读,当堂背诵

既然学习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意义,有弥补不足的作用,那么要如何来学习呢?荀子有没有提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第四段。

三、第四段

1.强调重要字词

2.翻译重点句子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3.齐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是哪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习的态度与方法:积累、坚持、专一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积累、坚持、专一的顺序可以换吗?

四、总结全文

    本文围绕  学不可以已  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运用比喻和对比论证方法给我们阐述了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三方面内容,反复阐明了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学习取得,并从中指出了学习的正确方法与态度是积累、坚持、专一 。全文以生活中常见事物和事理作比,论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生动活泼,说服力强。

五、拓展提升

1.旬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是指“学习”,读完本文后,说说作者究竟“劝”人们学习什么?

本文第一段作者借古之君子的言语“学不可以已”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从三方面展开论证。第一,学习的意义;第二,学习的作用;第三,学习的态度。

但从第一段“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可以看出,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也同样着眼于人的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本恶的,这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人恶的本性,认为学习能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从这个角度看,本文劝子所“劝学”的对象是明确,那就是:品德的学习。

2.作者在本文主要论述了“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认为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培养品德,并谈及了学习的态度及方法。但现今却有很多人站出来喊“读书无用”。如某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的弟弟。台球神童丁俊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