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一线教师该怎么做?(下)

 康老师心育 2023-11-08 发布于河南

四、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成合力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的教育的影响。

心理异常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一线老师要能够做好家庭教育指导,以便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很多时候家长教育孩子凭的是本能和自己过往的经验,并不科学,况且很多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较多,看守孩子的往往是孩子的祖辈,父母陪伴的缺失,给学生心理问题造成很多隐患。

这更需要老师对家长进行专业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以便让家长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微信交流、家访、召开班级家长会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指导。

作为学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本学年,我已在本校做过三次大型的现场家长,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4次,指导家长做好学生小升初适应指导、中考前学生减压心理辅导、读懂青春期做智慧家长等专题讲座分享,受众达3000余人次。

五、发现异常及时跟进,早预防

作为一线老师,在课堂上、教室里、校园内接触各种各样的学生,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全情关注学生。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如学生长时间情绪冷落、时常身体发烧不吃饭、手腕处有人为划痕等,要及时跟进给予关注,将异常情况报告给班主任、学校政教领导或心理健康老师,给予异常学生心理疏导,启动心理异常预防方案,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举个例子——

上周二的晚自习,我去七年级一个班上晚自习,一进屋学生就对我喊:“老师,你看,他想喝84消毒液咧!”我看到教室最后一排墙角,有一个学生手里拿着一个白色饮料瓶在发呆,我将他手中的瓶子哄了过来,闻了闻,果然是84消毒液的味道。我报告给班主任,让他通过家长接出学校,进行心理辅导。

在教室里巡查的时候,我又看到一名男生十个手指头的指甲全部磨光了。我知道,这是心理焦虑的重要表征。我把这一情况,报给班主任让他多多关注,查找原因,及时疏导。

六、更新理念提升能力,真教育

作为一线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去做真正的教育。

比如用多元智能理论去评价每一个学生。

多一把尺子,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仅仅是根据分数成绩,将所有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每位老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课堂教学能力,将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学科中,避免厌学情绪的发生。让学生热爱学习,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避免因“无事生非”产生更多心理问题。

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真正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做好五项管理,保证学生休息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尤其是青春期的初中高中学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保障教师个人心理健康,强自身

要想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一位老师也要保证自己个人的心理健康。

建议一线教师重新关注并学习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适当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放平心态,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跳出自己的生活圈,结识教育之外的人与事,聆听窗外的声音,不要被职业惯性思维所限,用固定型的念头去看待周围的生活。

增加有益的生活情趣,做个爱生活、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读书、健身、旅游、书画、观影、养宠物、做公益……开拓自己的眼里,丰富自己的见识。

从不同方面找到自己作为教师、作为普通教育者的生命价值,积极职业认同,健康生活工作,尽力做到家庭、子女、养老、婚姻、交友等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不顾此失彼,失去生活方向。

教师还要能够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重新认识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象,重新调整对待荣誉、薪酬等的看法,认识到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心理健康,而不是被外在的物质评价所裹挟,失去自我,迷失自我。

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一个内心平和的教育者,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走向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