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兰亭序》到底是不是王羲之所写?郭沫若在60多年前就已看出

 四海为家* 2023-11-08 发布于广东

文·段宏刚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书法史上,产生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非常成熟的字体形态,它们合称“书法五体”,每一种字体都有许多经典碑帖传世,构成了传统书法的精华。

如果要说经典的行书作品有哪些?东晋书法巨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绝对榜上有名,《兰亭集序》以潇洒飘逸的笔法,美观畅达的字体,卓尔不群的文采,形神兼备的艺术格调,被历朝历代的书法家所推崇,从北宋起,经过书法大师米芾的宣扬,自此有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

千百年来,临摹和研究《兰亭集序》的人很多,仅是传世下来的摹本和拓本,就多达几十种。唐代的智永,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子昂,明代的董其昌,都是《兰亭集序》的狂热粉丝,相传赵子昂一生临摹《兰亭集序》近万遍,光他流传下来的摹本就有十几种。

《兰亭集序》之所以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这跟它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有极大关系。

“天时”是指王羲之本身就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文化修养十分深厚,提笔创作诗文歌赋信手拈来。他出身琅琊王氏,这个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门望族”之一,诞生了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

“地利”是指生长在江南水乡的王羲之,自带一种钟灵毓秀的气质,写诗作文时能把这种气质融入其中。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个春暖花开的晴好日子,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的王羲之把谢安、孙绰、谢万、徐丰之、孙统等42位名流,邀请到会稽山下的兰亭,举办了一场风雅的聚会,这次聚会为《兰亭集序》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和”是指在场的所有人都很给力,没有辜负王羲之的美意,让王羲之把心情调整到了最佳状态。朋友们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喝到尽兴处诗兴大发,纷纷提笔赋诗。作为东道主的王羲之感到非常有面子,写完两首诗后,就索性挥毫给这些诗写了一篇324字的序言,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才促成这幅经典书法作品问世。

据说王羲之当时是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下写下《兰亭集序》,创作时有如神助,他酒醒后看到游龙惊云的作品,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尝试了多次再也没有写出这样的作品。

王羲之去世后,《兰亭集序》历经宋、齐、梁、陈200多年到隋朝时,被他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俗名王法极)收藏

智永酷爱书法,以祖上有王羲之这样的大书法家而自豪,为了向先祖致敬,他深居简出,关起门苦练30书法,终于悟透了祖宗笔法。智永圆寂前,将《兰亭集序》传给了自己的擅长书画的高僧弟子辩才。

唐太宗李世民6269登基后,因为十分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就大力推崇,命令御史萧翼不惜一切代价将《兰亭序》拿到手萧翼找到辩才软硬兼施,搞来了《兰亭序》献给了唐太宗

李世民过于喜爱《兰亭集序》不由自主产生了想把《兰亭集序》永远据为己有的想法,一些野史记载,李世民死后用《兰亭集序》陪了葬。

搞到《兰亭集序》后,李世民命令朝中擅长书法的大臣临摹此作,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冯承素等书法大家都参与了此事。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兰亭集序》被称作神龙本”,相传是冯承素采用双钩填墨”临摹而成,是最接近原作神韵的摹本

然而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书法界。其一《兰亭集序》是王家的传家宝,辩才真把真迹献出去?其二,智永“二王”笔法临摹得以假乱真为什么没有留下一件行书《兰亭序》真迹或拓本?

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南京考古队相继发掘数座东晋大墓,比如,1964年在在富贵山发现的东晋帝陵,1965元月在象山发现的“王兴之夫妇墓”,1972年在南京大学发现的东晋贵族墓地。

这些墓地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墓室面积很大,出土有卧龙陶座、卧虎陶座、玻璃杯、金银器等暗示墓主人身份尊贵显赫的珍贵文物,还有墓志。二是墓主人与王羲之生活的年代基本吻合,王兴之正是王羲之的堂弟。三是出土的墓志铭上的书法都充满隶书笔意,如,《王兴之夫妇墓志》和《郭琨夫妇墓志》都是用隶书所写。

基于以上三点,大学者郭沫若先生立即撰写一篇文章《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真伪》,发表在《文物》杂志上,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行书《兰亭序》有可能并不是原作,而是智永或者辩才伪造的。因为在王羲之生活的年代,隶书占据主流,这是东晋书法的时代特质,行书和楷书在东晋并没有那么成熟而《兰亭序》展现出来的是已经完全成熟的行书形态。

郭沫若还说:从《兰亭集序》的文本内容来看,前半部分的叙述豁达乐观,后半部分开始论事说理,情绪突然变得消极,这跟王羲之本人的性格并不相符。《兰亭集序》应该是后人在王羲之《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况且,卷首的“岁在癸丑”里的“癸丑”两字写得方扁,显得很不自然。

郭沫若的言论一出,吸引了启功、徐玉森、赵万里、史树青、沈尹默、高承祚、严北溟等名家参与争论,场关于兰亭真伪的争论持续了好几年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强烈反对郭沫若的观点但由于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当时的文化界影响极大,又有这么多出土文物作证,所以,大多数人倒向了郭沫若。

当代书法名家邱振中在著作《书法》里,也认为《兰亭序》很有可能是隋唐某位书法高手伪造。

智永曾把《兰亭集序》研究了30年,深得其法,并且有《草书兰亭序》拓本传世,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兰亭序》原作可能是一件草书。

实际上,行书《兰亭序》真伪问题古来有之,南朝文学家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里边未收录,《淳化阁帖》《宣和书谱》里边也是对它只字提。

草书《兰亭序》笔力雄健,方圆并用,富有弹性,结字奇宕,因字赋形,神采飞扬。此作品草法纯熟,点画精到。因此,也有人说,草书《兰亭序》更符合王羲之醉后洒脱不羁的心态。

《兰亭集序》是否王羲之的真迹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行书的最高峰,是后人用之不竭的财富,这就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