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 3 类变异胆囊,不可不知

 昵称33555554 2023-11-09 发布于江苏

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2022 年当我第一次遇到长在左侧的胆囊时,只是单纯的惊讶,而今年当我再遇左侧胆囊时,除了好奇它是如何形成的之外,我更好奇它究竟有多少种变异形式。因此查阅相关文献后,带大家一起来认识多变的胆囊。

图片

图 1:左侧胆囊(图源:作者)

1
胆囊数量变异

先天性胆囊缺如

图片

图 2:患者术前 MRCP,术中游离胆总管、门静脉及肝血管,未见胆囊(图源:参考文献 1)

先天性胆囊缺是极罕见的胆道发育畸形,国内发病率为 0.032%~0.070%,且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血管、胃肠道畸形等 2。该病的临床表现多由胆总管结石、胆管炎引起,影像学未见胆囊,常考虑萎缩性胆囊,而行手术治疗,术中诊断为胆囊缺如。因此术前超声、CT、MRCP 等均未发见胆囊时,应考虑先天性胆囊缺如的可能。

双胆囊(重复胆囊)

图片

图 3:患者术前 MRCP,术中腹侧胆囊与背侧胆囊相连,术后完全游离双胆囊(图源:参考文献 3)

双胆囊畸形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胆囊变异,为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胆囊及胆囊管,两个独立的胆囊管可分别开口于肝外胆管,也可汇合后开口与胆总管,大部分患者两个胆囊均发育良好,但两个胆囊腔的大小大多不等。正确认识双胆囊可避免术中并发症,甚至二次手术,因此对于术前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胆囊畸形时建议进一步完善 MRCP 检查,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三重胆囊

图片

图 4:患者术前 MRCP 可见三个胆囊,术后完全游离三个胆囊(图源:参考文献 4)

三重胆囊畸形十分罕见的先天性胆道异常,查阅相关文献仅见国外有个别报道。根据胆囊管的不同解剖结构,分为三种类型:每个胆囊单独的胆囊管直接开口于胆总管;两个胆囊汇合为一个胆囊管,而第三个胆囊单独开口于胆总管;三个胆囊都汇合为一个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三重胆囊的术前诊断可能具有挑战性,使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超声检查、内镜超声检查和 MRCP)时,可提高术前诊断成功率 5

2
胆囊形态变异

折叠胆囊,又叫圆锥帽胆囊

图片

图 5:折叠部分主要是胆囊粘膜层与粘膜下层突入胆囊腔内所致(图源:来源于网络)

折叠胆囊是胆囊最常见的变异,胆囊折叠畸形易造成胆囊充盈及胆汁排空障碍,导致患者胆囊结石形成,并且有研究数据统计发现在所有胆囊结石患者中,约 1/3 的患者同时有胆囊折叠。

隔膜胆囊,又叫中隔胆囊、双叶胆囊、双房胆囊

图片

图 6:单个隔膜产生 「 双叶 」 胆囊(图源:参考文献 6)

隔膜胆囊被完全或者部分分隔为两个腔,纵向定向的单个隔膜产生双叶胆囊,而横向或倾斜定向产生沙漏胆囊,隔膜由黏膜层组成,隔的宽度不超过 2 mm,呈平板状,与胆囊长轴垂直或平行。不同于真的双胆囊,它只有一个胆囊颈和胆囊管。有研究表示隔膜胆囊可继发胆汁淤滞而导致胆囊结石。

胆囊憩室

图片

图 7:胆囊壁局部向外突起,形成一个圆形的囊腔(图源:来源于网络)

胆囊憩室是胆囊壁局部向腔外突出的囊袋状结构,可见于胆囊的任何部位,以胆囊底多见。按照病理表现可分为先天性胆囊憩室(真性憩室)和后天获得性胆囊憩室(假性憩室)两种类型。真性胆囊憩室主要与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有关;假性憩室的主要病因系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持续刺激及摩擦胆囊壁使其受损,随着胆汁充满胆囊及胆囊收缩,受损胆囊壁局部向外扩张而形成憩室 7

3
胆囊位置变异

游离胆囊(浮动胆囊)

图片

图 8:MRCP 图像显示浮动胆囊,颈部可见胆囊管扭曲 (箭头)(图源:参考文献 8)

胆囊和胆囊管几乎全被腹膜包裹而形成胆囊系膜,胆囊借系膜而附于肝的下面,使胆囊游离并悬垂于肝下,胆囊有时漂浮至左侧腹部,蒂扭转可导致胆囊缺血坏死,也可远离肝脏到腹部其他部位,突入小网膜囊形成内疝;

肝内胆囊

图片

图 9:胆囊穿过肝脏(图源:参考文献 9)

胚胎时,胆囊埋藏于肝实质内,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外移至肝外,但有部部分人因各种原因导致胆囊外移不全,部分或者全部嵌入肝脏内,称为肝内胆囊。肝内胆囊受肝实质影响易形成胆囊结石,并且手术操作胆囊大,术中及术后易出血,需谨慎。

左位胆囊

图片

图 10:胆囊位于左肝外叶(图源:参考文献 10)

胆囊异位于左肝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解剖异位,左肝异位胆囊术前超声检查阳性预测值仅有 2.7%,CT 为 60%,因此术前诊断困难,多在术中发现。术前通过磁共振成像或胆管断层成像能够发现左肝异位胆囊,了解个体胆囊解剖结构对于避免术中胆管损伤至关重要。

肝后胆囊

图片

图 11:CT 平扫横断面示胆囊位于肝肾之间 (箭头)(图源:参考文献 11)

肝后胆囊位于肝后叶,右肾前方,此类胆囊变异属于十分罕见的先天发育异常,肝右叶发育不良常合并有胆囊异位,包括肝上胆囊及肝后胆囊,但以肝后胆囊最为常见。

肝上胆囊

图片

图 12:胆囊体积增大,胆汁淤积,胆囊结石,位于肝上 (白色箭头),左肝内段和右肝前段发育不全。(图源:参考文献 12)

肝上胆囊,胆囊异位少见的部位 (0.026-0.7%),多与肝右叶前段发育不良有关,如肝硬化时肝右叶萎缩也可出现类似的表现。

特别声明 | 以上内容仅供专业医疗卫生人士学习参考
投稿邮箱1959045791@qq.com


参考文献:

张强, 孙帅, 李振南. 先天性胆囊缺如 2 例报告及诊疗思考 [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2,27(04):317-319.

Blechschmidt CM.Agenesis of the gallbladder borderline case of normality?[J].Anat Anz,1982,151(3):281-285.

叶庆旺, 陈政.H 型双胆囊畸形一例 [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3,35(05):305-307.

Ott L, O'Neill J, Cameron D, et al. Triple gallbladder with 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a case report[J].BMC Pediatr.2022,20;22(1):52.

Barnes S, Nagar H, Levine C, et al. Triple gallbladder: preoperative sonographic diagnosis[J].J Ultrasound Med.2004;23(10):1399–1402. 

Al-Salem A, Issa H, Naserullah Z. Septate Gallbladder: A Report of Two Cases[J]. Ann Saudi Med.2002;22(5-6):351-3.

赵彤, 朱春富, 李晓琴. 超声诊断胆囊憩室伴胆汁淤积 1 例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004):038.

Copely K, Dawkins A. The floating gallbladder. Abdom Radiol (NY). 2020 ;45(10):3369-3370.

Feng Q, Yao J, Wu X.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an unusual variation[J]. ANZ J Surg.2020;90(5):885-886.

Zheng B, Li C, Wang S, Wu J.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true left-sided gallbladder: A rare anatomical anomaly and the relat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allenges[J].Asian J Surg.2022;45(12):3012-3013. 

丛振杰, 盛辉, 肖大伟, 等. 肝后胆囊的 CT、MRI 表现及临床意义 [J].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21(5):480-482.

Ruiz Pardo J, García Marín A, Ruescas García FJ.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in a patient with suprahepatic gallbladder, hepatic hypoplasia and Chilaiditi's sign[J]. Rev Esp Enferm Dig.2020;112(2):1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