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常用虚词基础单选自测(附解析)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14 发布于甘肃

1.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称文小其指极大

信而见疑,忠被谤

B.上官大夫与同列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C.见犯死,重负国

尔其无忘父之志

D.会论虞常,欲此时降武

蒙故业,遗策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今乃弃黔首资敌国

损民益仇

C.然则是所重在乎色、乐、珠玉

而所轻在乎人民也

D.今弃黔首以资敌国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士不产秦,而愿忠者众     

②辞楼下殿,辇来

B.①秦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吾今此书与汝永别矣

C.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②盖儒者争,尤在于名实

D.①终苟免不怀仁

②二败三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有相同释义的一项是(   

A.①胡为乎遑遑欲何②桑未落,其叶沃若③顷,持一象笏至

B.①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②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后六年,吾妻死

C.①犹不能不之兴怀尔车来,以我贿迁③又申之揽茝

D.①州司临门,急星火②遂见用小邑③又杂植兰桂竹木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留怀王,以求割地我降,与君为兄弟利乘便,宰割天下

B.莫不求忠自为      蹈其背出血君臣固守窥周室

C.尔无忘乃父之志秦有余力而制因厚赂单于,答善意

D.疏屈平信上官大夫天下诸侯已困矣庄宗受藏之于庙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囷囷/缦立远视,而望幸/若不阙秦,将取之

B.拔剑撞破之/骊山北构西折/吾尝终日思矣

C.奉弥繁,侵之愈急/技经肯綮未尝/寡人于国也

D.吾还也/奔车朽索,可忽乎/盘庚不为怨者故改

7.下面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送至湖口②能顺木③审容膝易安

B.①母立于兹大声发于水上③根拳土易

C.①大风浪不能鸣也世殊事异生,何面目以归汉

D.①其莳也不过焉则不及甚怜焉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民殷盛,国以富强

A.亦天下人为念     

B.此四君者,皆客之功

C.汝不必无侣悲

D.今日事势观之

9.下列句中的“为”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国以礼,其言不让

B.若属皆且所虏

C.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D.遂猾胥报充里正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庖丁文惠君解牛

A.长者折枝

B.吾见其难

C.视止,行为迟

D.吾令人望其气,皆龙虎

1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②汝初闻言

B.①今逐客资敌国②盖不能寸管形容之

C.①汝勿悲②吾还也

D.①今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摄大国之间②以吾一日长

③异三子者之撰④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

B.①舍郑以为东道主②以所为求若所欲

人前为寿④退弹筝而取《昭》《虞》,是者何也

C.①用亡郑以陪邻②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③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④若不阙秦,将取之

D.①视止,行为迟②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国以礼,其言不让④吾属今之虏矣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的一项是(   

A.①羽化登仙②吾尝终日思矣

③非利足也,致千里④蟹六跪二鳌

B.①徘徊斗牛之间②寄蜉蝣天地

③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④至泰安

C.①予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②回视日观西峰

③不积小流,无成江海④余始循

D.①自不变者而观之曲中规

真无马邪皆出于此乎

14.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无期功强近②久,能以足音辨人

③仰观宇宙④及其所既倦

⑤吾妻死年所手植也⑥亦犹今视昔

⑦胡为乎遑遑欲何⑧后览者

⑨悟已往不谏⑩虽无丝竹管弦

A.①⑤⑧/②⑦/③⑩/④⑥⑨

B.①⑤⑧/②/③⑩/④⑦/⑥⑨

C.①⑤⑧⑩/②⑦/③⑨/④⑥

D.①⑤⑩/②/③⑨/④⑦/⑥⑧

15.下列语句中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之:(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不能喻之于怀

B.所:(1)当其欣于所遇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为:(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以:(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不以物喜,不以己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A.相同。“而”,转折连词,却。句意:他的文章看似平凡而其主旨却十分重大。“而”,转折连词,却。句意: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B.不同。“之”,代词,他,指屈原。句意:上官大夫和他(屈原)的职位相等。“之”,结构助词,的。句意: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C.不同。“乃”,副词,才。句意: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乃”,代词,你。句意: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的父亲报仇的志向。D.不同。“因”,介词,趁着、乘便。句意: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因”,动词,沿袭。句意: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

2AA.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递进,并且。句意:贤士中不出生于秦,却愿意效忠的很多/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B. 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句意:现在竟然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 /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C. 者,都是助词,相当于“……的人(事、情况等)。句意: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大众。 D. 乃,都是连词,竟然。句意:现在竟然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BA.不同。①句意:许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愿意对秦尽忠心的却不少。“于”,介词,在。②句意: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于”,介词,到、来到。B.相同。①句意: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以”,介词,用。②句意: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以”,介词,用。C.不同。①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为……所”,表被动,译为“被”。②句意: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所”,放在动词“争”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争辩的”。D.不同。①句意: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而”,转折连词,却。②句意:打了两次败仗,和三次胜仗。“而”,并列连词,和。

4CA.①动词,到。句意: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到哪里去?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句意: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③衬音助词,无义。句意: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B.①代词,代乱石。句意:在那些乱石头中随便在其中的一两块上敲打。②语气助词,表推测,大概。句意: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③代词,那。句意:那之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C.①介词,表原因,因为。句意: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②介词,用。句意:用你的车来接走我的嫁妆。 ③介词,表原因,因为。句意: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加罪名。①和③释义相同。D.①介词,表比较,比。句意: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②介词,表被动,被。句意:于是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③介词,在。句意:我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

5BA.“于是/通过/趁机”;句意:于是扣留了怀王,来要求楚国割地/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秦国趁着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B.均为“来,表目的”;句意: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来让淤血流出来/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谋取周王室的权力。C.“一定/他们(六国)/指代单于”;句意: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D.“却/却/然后,表承接”;句意:疏远屈原却宠信上官大夫/但是天下已经疲惫了/庄宗接受了三支箭并且将它们收藏在祖庙中。

6BA.全不相同。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助词,无实义;兼词,从哪里。句意:盘结交错(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B.不全相同。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句意:拔出剑来击碎了它/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我曾经整天思索。C.全不相同。之:代词,代秦;助词,提宾;助词,取独。句意:(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我对于国家。D.全不相同。其:祈使语气,还是;反问,怎么;代词,自己。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7CA.代词,他;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我送他到湖口/能够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安适。B.代词,通“尔”,你;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句意:你的母亲曾经在那里站立/接着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树根拳曲着,又换了生土。C.都是副词“即使”。句意: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即使时代不同情况不同/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D.都是副词。像,犹如;如果;好像,似乎。句意:他栽种时像对待孩子那样/如果不是多了就是不够/好像很怜爱百姓的样子。

8C“以”,连词,表原因,因为。例句句意:人民因此富裕丰盛,国家因此富有强大。A.“以”,介词,表示行为涉及的对象,把。句意: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心思念的人。B.“以”,介词,凭借。句意:这四位国君,都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C.“以”,连词,表原因,因为。句意: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D.“以”,介词,表凭借的工具,拿,用。句意:但拿今天的形势看来。

9AA.句意:治理国家要以社会行为规范,他说话不谦让。为:动词,治理。B.句意:你们都将被他俘虏!为:介词,与“所”一起表被动,被。C.句意: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为:介词,与“所”一起表被动,被。D.句意;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为:介词,被。

10A例句:介词,替,给。句意: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A.介词,替,给。句意:为长者折树枝。B.动词,做。句意:我看到它很难下手。C.介词,因为。句意: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聚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D.判断动词,是。句意: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

11CA.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第二个“而”,连词,表顺承。句意: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B.第一个“以”,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介词,用。句意: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C.两个“其”都表示祈使语气,还是。句意:你还是不要悲伤!/我们还是回去吧。D.第一个“乃”,副词,竟然;第二个“乃”,副词,于是。句意:如今竟然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把守郑国,于是回去。

12CA.①乎,介词,在,句意:夹处在大国之间。②乎,介词,比,句意: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③乎,介词,与,句意: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不同。④乎,语气词,吗,句意: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B.①若,如果,句意: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②若,你,句意:以您这样的办法,来求取你想要得到的东西。③若,你,句意: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④若,介词,像,句意: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C.①焉,疑问副词,为什么,句意:(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②焉,语气词,啊,句意: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③焉,语气词,啊,句意: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④焉,兼词,从哪里,句意: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D.①为,连词,因为,句意: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聚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②为,介词,替,句意: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③为,动词,治理,句意: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④为,表被动,句意: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13BA.①连词,表承接。句意:羽化成仙进入仙境。②连词,表修饰。句意: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③连词,表转折,却。句意: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④连词,表并列关系。句意: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B.①介词,在。句意: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②介词,在。句意: 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③介词,在。句意: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④介词,在。句意:到达泰安。C.①介词,在。句意: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②助词,和某些方位词连用,表示方位。句意: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③介词,用来。句意: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④连词,表修饰。句意: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D.①代词,指事物。句意: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②代词,指木材。句意:木材的弧度符合圆规画的圆圈。③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句意: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④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句意:大概都出于这吧?

14B①之,助词,的。句意: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②之,助词,衬字,形容词词尾。句意: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③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抬头看看广阔无边的宇宙。④之,动词,得到。句意: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⑤之,助词,的。句意:是我妻子去世的那年她亲手种的。⑥之,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句意:也就像今天的人看过去。⑦之,动词,到。句意: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⑧之,助词,的。句意:后世的读者。⑨之,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句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⑩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①⑤⑧助词,的/②衬字/③⑩定语后置标志/④⑦动词,到/⑥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15AA.“之”:助词,取独,不译。句意: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之”:代词,这种情感。句意: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明白。B.“所”,都是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句意: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句意: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抄录他们做的诗赋。C.“为”,都是动词,是。句意: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句意:本来就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D.“以”,都是介词,因。句意:仍然不能不因此而感慨不已。/句意: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