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70:小柴胡汤经过加减后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经方人生 2023-11-16 发布于四川
图片

1、如何理解“伤寒五六日,中风”这句话?

答:

伤寒五六日,中风。可以把它理解成倒装句,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省文法。只要你没有违背张仲景的意思就行。
伤寒五六日,如果你把它做倒装句的话,就是中风、伤寒五六日。意思就是说,无论你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过了一定的时间,出现了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这些少阳证的话,那么就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所以伤寒五六日,中风,它其实是无论中风还是伤寒,过了几天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张仲景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但是有些人,就把它翻译的完全背离了这个张仲景本意。
五六日,我们把它做一个大概的数据而已,不是真的就是一定指五六日。
这一种认为是倒装句的这种翻译的方法,没有问题。
另外一种,你也可以说它是省文法。伤寒五六日,中风多少日,把中风后面的多少日省掉了,只是中风的后面把时间省掉了。也就是说不管伤寒过了多少天,还是中风过了多少天,只要他出现了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这些少阳证,小柴胡汤证,那都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为什么会把时间省掉?因为他不能预测太阳中风到小柴胡汤证需要多长时间。为什么不能预测?因为太阳中风是外风,而小柴胡汤所主的少阳它也属于风,它属于风木。那么以风来息风。它主要是看外风的强度和风木,也就是肝胆的正气的强弱,来决定它中风之后,它究竟多长时间转化成小柴胡汤证,所以它没有时间,不能确定。
图片

2、小柴胡汤有哪些加减应用?

答:

加减法里说:

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胸中烦而不呕是指邪热聚于胸膈,没有犯及到胃,所以就去掉了人参、半夏加瓜蒌实来去胸中烦。

若渴,是木火内郁,津气受伤,因此去掉了半夏加人参、瓜蒌根。瓜蒌根就天花粉来清热生津。人参之前在课中早就讲到了,张仲景时代的人参和我们现在的东北人参不同,那时候的人参是具有养阴益气功效,能生津,介于今天的人参和西洋参之间的。

若腹中痛是邪气已经犯到了脾,是由于少阳邪气犯脾,因此他去掉了苦寒伤脾的黄芩,加芍药,因为它可以和脾络而止腹痛。

若胁下痞硬,应是少阳经气壅滞,因此就去掉具有壅满性质的大枣,加了牡蛎来软坚散结。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液代谢异常,因此要去掉苦寒的黄芩加茯苓以淡渗利水。

如果不渴,外有微热,是邪热不盛而兼有表证,因此要去掉了人参的壅堵,加了桂枝以解表。因此就会有“温覆微汗愈”这种原文,这条在加减法里面。

如果咳,是寒饮射肺,肺寒气逆,这个时候就要参考小青龙汤里的要加干姜和五味子来温敛肺气,人参、大枣甘壅不利于气之上逆,因为肺寒气逆。那么生姜在这个地方又太过辛散,因为他这里只是寒饮射肺,并没有说他还有表证,所以生姜、大枣就不要,人参又太补,也不要。

这就是张仲景他在小柴胡汤里面的加减法,其实这个加减法没有说完,因为每个人的脏腑功能机理,它的虚实程度、强弱程度都不一样。所或然证将会琳琅满目都不一样,张仲景是举不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他加减法的深层次含义,仍然不能够背离初衷: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12字箴言,在这个加减法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即所谓若通小柴胡,则通医道也。


图片

图片

张胜兵

武汉名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