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60天反常冬,最重要的不是补肾,不是防寒,而是...

 为什么73 2023-11-19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可仁 自在睡觉 2023-11-17 20:15
收录于合集

再过一周,就要进入小雪节气了,也将进入癸卯年运气中的终之气——六之气。

终之气:从11月22日(小雪)到明年1月20号(大寒)结束。大寒节气后,就进入一个新的运气干支历法年——甲辰年。

图片

终之气:

当冷不冷 会有暖冬

运气

明细

终运(11.10-1.19)

主运

(多)水运(寒)

客运

(少)木运(风)

终气(11.22-1.19)

主气

太阳寒水

客气

少阴君火

我们之前分享过五运六气的推算,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代表接下来的60多天里,气候变冷,进入阴寒的冬天,主水主寒。

并且在「终运」的“水运”作用下,世间万物都应该出现“水曰润下”的下行特征:地表封冻,阳气沉到更深的水土里。动物开始冬眠,草木凋落进土,默默积存能量,为明年春天「厥阴之气」的生发做准备。

所有运气干支年里,主运和主气都是不变的,代表一年四季大致的变化。六之气的主气都是太阳寒水,终运是水运,这是天道的规律。

但规律之下必有变化,每个周期的客气和客运,都会让每年的气候发生变化。

癸卯年六之气的客气是少阴君火,而癸卯年在泉之气也是少阴君火,今年下半年是「少阴之气」主之。

图片

在中医概念里,“少阴主君火,君火以明”,是可以带来光明的火。少阴君火本是二之气的主气,是主导3-5月的春夏之气。故少阴之气就一个字——热。今年终之气,在两个少阴君火的夹击下,关键词是「热淫于内」。

一句话概括,在癸卯年终之气里,主气太阳寒水(寒湿),在少阴君火的影响下,当冷不冷,会有暖冬。加之五运的客运是木运,还会有生发之象。

尽管这几天全国在降温,各地遭受降雨、雪天的攻击,但未来气温还有反转。

图片

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2023年可能是史上最暖年份,而海温指数的峰值是在2023年11月到2024年1月,恰恰就是在终之气这段时间。

图片

热淫于内 警惕“寒包火”

在《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中,对癸卯年六之气的总体描述是:

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

原本进入冬藏,但阳气四布,气候反常温热,蛰伏的虫类纷纷出现,流水不能结冰,人们会因为温暖而感觉很舒服,但火热之气又易使人发温病。

冬季是应主“藏”的季节,而今年的冬季却“应藏不藏”,冬行春令,寒中有温。

人体的阳气在冬天开始内藏,也容易出现寒在外、热在内的情况。

外有寒湿,内脏燥热,很多人会出现“寒包火”的症状。

寒战、高热,突然大热或大寒。比如流感,支原体感染,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很猖獗。

在这个过程中,火热之气会偏胜,容易导致人们咳嗽、咽干肿塞、大便干燥、小便不利等。

如果这段时间发现小便发黄,就要觉知到可能身体受到少阴君火之气的滋扰影响了,产生了火热之气。

图片

终之气 

以下养生要点要记牢

《黄帝内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早卧晚起  藏阳藏志

冬三月的寒冷,实际是借天力藏精藏阳的最佳时机。而癸卯年火运不及、阳气不足的一年,今冬又是「冬行春令」,干扰阳气的冬藏。

人体的阳气春夏在表,秋冬在里,如果秋冬的阳气不收藏到身体里,就流散掉了。

冬季不能正常潜藏,所储存的“精”不足,不能为春季的“生”提供物质基础。

所以在终之气,自天地的场域就是:阳气不足,且阳气不藏。

我们要跟随《黄帝内经》说的应顺应自然,“无扰乎阳”——不可扰动阳气。

在秋天的时候,我们提倡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而到了六之气,我们要“早卧晚起,必待阳光”。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再进行活动为上。

不要去做耗费气血的事情,不要做剧烈运动,也不能暴汗,暴汗会让阳气迅速泄掉。

多借日光晒腰背。每日背对阳光,同时伴随闭眼做十次腹式呼吸,使气入下焦,通肾之气脉,帮助阳气吸收。

如果你那边恰好没有太阳,或者属于超寒体质,可以借用艾绒床垫,在躺着睡觉的过程中,把艾草的能量灌入到膀胱经中。

外要防寒 内要润燥

虽然今年可能是暖冬,但指的是平均温度,不代表着不会出现极寒天气。尤其昼夜温差大,时刻警惕风寒侵袭,一定要注意保暖。

刚刚提到在终之气,很容易“寒包火”,入冬不免会吃很多温热食物,所以反而需要清热润燥,这就是“冬吃萝卜”的道理。

图片

萝卜主消,把气机从头顺到底,借着这股顺的力量,把堵塞在肠胃里的“淤积”通开,消散内热,下气宽中,消积导滞。

但吃萝卜有讲究,气虚体质的人如果吃过多萝卜易耗散脾胃之气,这时候,老一辈的“发酵”智慧就派上用场了,那就是发酵后的黑萝卜。

发酵的食物,能把“腐”转化为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精”。颜色越深代表封藏越久,气味更香,醒脾运脾的作用更强。

食五谷 养精气 

少淫欲以养精气,食五谷以厚胃肠。

减少身体的欲望以养先天之精,适当多吃谷物以养后天之本。

而最适合终之气的汤方,可仁推荐的是民谚说“胜过熟地黄”的小米油。

图片

小米属土,入脾,是中国人专属的脾胃米,适宜补益后天之气。小米是种子精华,宜养精气。

小米粥煮好了静置片刻,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小米种子的精华,便都浮在粥油上了。

之前我们分享过大米油,大米入肺经和大肠经,适合秋天食用;而进入到了冬天,该轮到小米油来调和脾胃了。

远离城市,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内蒙古,当地农户用自家牲畜的发酵农家肥,地下水灌溉,孕育出了大名鼎鼎的金苗小米。

图片

在北纬44度东北黑土地上,自带肥沃扎实的土气。

一年只熟一次,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完整的四季浸养,在这里破土而出的小米,每一粒都饱满圆润,饱含大地能量。

如何煮出自带米油的小米汤:

图片

1.用清水将小米淘一遍。

2.米与水比例:1:10至1:13之间。倒水入锅,水开后再下小米煮,注意下米后要搅拌一下,避免小米粘锅。

3.熬煮30-35分钟左右,看到有一定的粘稠度即可关火。不要去除熬粥时出现的白色泡沫,那是米油花。

4.小米熬好后,稍稍放一会,5分钟左右就会看见厚厚一层米油了。

注意:

1.淘米一遍就即可,这款金苗小米是新米,淘多了反而将米糠米油流失。

2.水一次放够,不要中途加水。

3.水开了再放小米 

宜吃豆类,尤其是红豆,豆类属水,水克火,可制约少阴君火,减少少阴君火的邪热对人体的影响。

「春食芽,夏食叶花,秋食果,冬食根茎」,植物的精华都归于根部,故宜食用根茎类食物,比如铁棍怀山药、萝卜、白薯、山芋、莲藕、荸荠等。

终之气处方

应对六之气的寒包火之证,小青龙加石膏汤会是这个阶段的常用处方。有上热之证,如胸闷、口渴口干、头痛头晕、嗜睡、舌尖红等,可咨询问止医师指导下用药。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上六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热粥发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