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手法】“青龙摆尾”针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

 勇敢的芯2 2023-11-22 发布于湖南

“青龙摆尾”针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

Image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焦杨主任医师师于湖北省名中医李家康教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对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总结的“青龙摆尾”针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进行了进一步观察,并与常规电针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青龙摆尾”针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在起效时间、缩短疗程及显效率方面,与常规电针治疗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青龙摆尾为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与白虎摇头对称。出《金针赋》:“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其法:进针得气后,不进不退,扳到针身使针头朝向病所,将针尾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如扶船舵之状,摇摆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故名青龙摆尾,以行卫气。应用本法进针后,若即时得气,则可纯用补法;若针后觉针下沉紧涩滞,此邪气大盛之故,须用泻法,先去邪实,然后真气才能随至。

Image


【取穴】气海、大肠俞、环跳、阳陵泉、悬钟(除环跳穴用患侧之外,其余诸穴均取双侧)。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安定患者情绪,调整患者呼吸,用爪切式进针,随咳下针。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患者有酸、麻、胀感时,再将针提至皮下,按倒针身,角度为30°~50°,针尖指向病所,手执针柄,不进不退,向左右慢慢拨动针柄。然后按天(浅)、人(中)、地(深)三层分层进针;退针时按地、人、天行针:每层行针3遍,共54次。患者配合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吸气时将针柄左右上下拨动,如摇船之舵,左右而拨之,此为补法;若口吸气、鼻呼气,吸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呼气时将针柄左右拨动,此为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体会】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病因是腰骶椎间盘突出,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有3种学说:①机械受压学说;②化学性神经炎学说;③自身免疫学说。随着解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神经根的解剖学特点及其某些继发改变(炎症、压迫、神经损伤、神经营养障碍)可能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关键因素。因而,针对性的治疗是解除疼痛的关键。
针灸疗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特别是电针治疗,因其良好的止痛作用,已成为针灸治疗中的常用之法。临床上针刺取穴多以其疼痛部位循行的经脉如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等的经穴为主;以通调局部经气、通经止痛。
李家康教授根据其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体会,结合历代医家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将三才、呼吸、捻转、摇摆等手法融为一体,形成综合复式手法,丰富了“青龙摆尾”针法。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通过该手法达到得气、导气、行气的目的。
进一步增强了针感,疏通了局部经络,加强了止痛作用。与常规电针治疗比较,有见效快、疗效好、疗程短、显效率高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