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刿论战:破坏规矩的人终究会伤害自己

 supermbt 2023-11-22 发布于浙江

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大家都熟悉。

齐桓公姜小白的上位充满偶然性,同时也充满戏剧性。

剧情还得从姜小白的大哥齐襄公姜诸儿说起。此公在历史上名声不堪,不仅鲁莽无能,关键是非常好色。

好色到什么地步呢?

竟然和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妹妹文姜好上了。

好到什么程度呢?

文姜后来嫁给鲁国的国君鲁桓公,此公竟然时不时要和文姜约会一次。鲁桓公发现了其中猫腻,此公竟然派人杀了鲁桓公。

不仅很无耻,而且很无耻。

曹刿论战:破坏规矩的人终究会伤害自己

如果说好色只是个人品德,那么无能且无知便是国君大忌。姜诸儿做齐国的国君时,齐国政治混乱,以至于他的两个亲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都逃过外国去了,管仲带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

坏人或许不会都没好下场,但是又坏又蠢的人基本没有好下场。

没过几年,天怒人怨的姜诸儿就被自己的堂哥公孙无知给干掉了,公孙无知顺理成章地当上齐国的老大。

公孙无知的名字当中有个无知,其人也相当无知,他当上了国君后,齐国依旧乱糟糟一片,于是一个名字叫雍廪的齐国大夫,又把他给杀了。

雍廪毕竟没有国君家族的血统,无法做国君,于是齐国随即陷入混乱,趁此机会,当初出国的两个公子哥,也就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连忙回国,准备继位做齐国的国君。

公子回国,当然不能独身回。

公子纠背后是鲁国,姜小白背后是莒国。

两人都快马加鞭,毕竟谁先到齐国都城临淄,谁就更有可能成为国君。

后面的故事耳熟能详。

公子纠这边动作更快,而且派管仲带兵堵截了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姜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只是他们到达临淄的时候,姜小白早就赶回齐国,并当上了国君。

对这段历史,《左传》中有如下记载:

九年春,雍廪杀无知……齐无君也……桓公自莒先入。

齐桓公姜小白因此登上历史大舞台。

曹刿论战:破坏规矩的人终究会伤害自己

姜小白对鲁国的感受不会好。

为何?

因为姜小白的政敌公子纠和鲁国关系太好,当初公子纠和自己争夺大位,背后出钱出力的就是鲁国。

姜小白当了国君后,上来就打算找鲁国练一练,打击一下鲁国的嚣张气焰。

于是长勺之战爆发了。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很多人中学都背诵过,这篇文章写的就是长勺之战。

曹刿乃至鲁国在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就出现在这篇文章。

曹刿是何人?

史书对曹刿的记录不多,对其出身的记载更是惜字如金,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曹刿是何方神圣。不过文中有一句话: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老乡说:“这都是贵族老爷想的事情,你去瞎参乎啥?”

从这话来看,曹刿应该不是肉食者。所谓肉食者,可以简单理解为王公贵族。曹刿不可能是王贵功罪,至少身份不会特别尊贵,要不然大家也不会这么说。

而曹刿明显表示不服。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回答道:“那些贵族老爷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见了鲁庄公。

在曹刿心里,对王公贵族多少有点鄙视。不过从“乃入见”三个字来看,曹刿身份也不至于太差,否则怎么可能他自己想见国君,国君就接见了呢?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什么样的人地位不是特别高,但是却有能力见到国君呢?

最大的可能,曹刿自己人微言轻,但是他的祖上曾经阔气过。鲁庄公哪怕不给曹刿面子,但多多少少要给曹刿的祖宗一点面子。

曹刿很可能是大家族的后代,只是他的家族落魄了。

曹刿论战:破坏规矩的人终究会伤害自己

曹刿论战原文: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简单翻译成白话文:

曹刿问:“您依靠什么去打仗?”庄公回答说:“衣食等这些安定生活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必定分给别人。”曹刿说:“这些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人民不会跟从您去作战的。”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这些东西,我不敢虚报,必定诚信的态度对待祭祀。”曹刿说:“小小的诚信,不能使鬼神信服,鬼神不会庇佑您。”庄公又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不能一一彻查清楚,但都依照实际情况判读。”曹刿说:“这是属于尽力为人民办事的,可以凭借这一点打这一仗。开战时请允许我跟着您。”

从这个对话,我们能看出鲁庄公还是挺平易近人的,被曹刿连续怼了两次,他也不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回答问题,素质不错。

这三问三答,中间的逻辑关系的层层递进的,其底层思路,是先照顾大夫的利益,再照顾士的心理,最后是考虑普通百姓的权益。按照对话来看,当时的国君们思考的顺序永远是大夫→士→百姓,如果不出意外,诸侯关心的永远都是那么几个人的切身利益。

鲁庄公倒也不糊涂,带着曹刿就上了战场。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一开始,庄公就要擂鼓进军,曹刿说:“不行。”等到齐国人擂了三通战鼓,曹刿说:“可以了。”结果,齐军大败。庄公准备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行。”他下车详细察看了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轼瞭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这才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长勺之战因为曹刿的指挥,鲁国赢了。至于为什么赢了,别说我们,就连鲁庄公也是懵的,于是他开始请教曹刿了。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对于自己在战争中的指挥,曹刿解释说:“打仗这件事情,靠的是勇气。擂第一通战鼓,士气振作了起来;擂第二通战鼓,士气就开始衰落下去;擂第三通战鼓,士气就没有了。敌方士气没有了,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敌人。大国的行动是难于揣测的,怕他们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又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去了,确实是败退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曹刿说得一套一套的,而且为中国文学创造了一鼓作气的这个成语。只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鲁国军队可以掌握主动?齐国人先后擂了三通战鼓,为什么他们在第一通战鼓擂响之后,没有杀向鲁国军队,而等着鲁国军队擂鼓后才被动接招呢?

原因在于,在春秋时候打仗是有公认的战争礼仪的。

比如,约战要先下战书,彼此约好时间地点,不能突袭。

再比如,两军交战前,必须摆好阵势,双方分别做好准备才能开战。

再比如,伤而不杀,败而不穷追。在与敌国士兵交战期间,如果你把对方打伤了,你就不能再攻击对方,并且让他赶快回去疗伤。

而曹刿指挥的鲁国军队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利用了当时战争礼仪的漏洞。

一通鼓,齐军傻乎乎地冲过来,鲁军不动。齐军心想,可能是人家没准备好,咱们回去再来。

二通鼓,齐军冲过来,鲁军不动。齐军心想,对面怕不是个傻子吧,咱不趁人之危,回去再来。

三通鼓,齐军冲过来,鲁军动了。齐军心想,啥啊这是,你们也不讲武德啊,怎么动了?太唐突了,这次我也没做好准备,于是赶紧跑。

按道理来说,敌军跑了是不能追的,可是曹刿照样不讲规矩,直接命令大军追逐。

所以说曹刿的胜利,不是鲁国强大,而是鲁国不讲规矩。事实上,后来鲁国再和齐国打仗,鲁国基本再也没赢过。

为什么?

因为齐国知道鲁国不讲规矩,此后再和鲁国交战,也就不再讲究战争礼仪,管你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打,直到你真的认输。

齐国是强国,真打起来,鲁国一般情况下是打不赢的。

破坏规矩的人伤害的终究是自己。至少在齐国眼里,鲁国的战场信用破产。所以说曹刿论战里的曹刿,究竟是能人还是蠢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