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名:耳鸣经验方组成: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山茱萸、

 滌心斋 2023-11-24 发布于广东
方名:耳鸣经验方

组成: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山茱萸、知母、黄柏、蝉蜕、磁石、通草、黄芩、龙胆草、石菖蒲、远志、甘草。

用法:水煎温服,1剂3煎,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服。药渣宽水煎,加陈醋半斤泡足。

方解:方中前8味为知柏地黄汤,滋补肾阴,而泻相火(俗称肾火,尿赤热而量少,心烦梦遗,甚至盗汗);蝉蜕散风热;磁石滋肾通耳窍;通草利水;黄芩、龙胆草清肝胆实火;石菖蒲通窍;远志宁心;甘草清热而和诸药。

功用:滋肾养阴,清热通窍。用于肾水不足,相火过旺,耳鸣心烦,夜寐盗汗等症。

加减:素喜饮酒,胃阴不足,耳鸣伴烦渴者,加甘葛、枳椇子、麦冬,以清热生津,解酒除烦;大便秘结,肠胃火偏旺者,加酒制大黄、耳鸣,即不自主的耳部鸣响,有一侧鸣响的,亦有双侧同时鸣响的,常分为虚、实二证。实证多因肝火上逆,或肾水不足,相火过旺,或痰火所致;虚证多属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实证鸣声粗壮,起病多郁李仁,以清热润肠通便;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加炙黄芪、人参、升麻、柴胡、白术;梦遗失精,或夜寐盗汗,耳鸣眩晕,腰酸健忘者,加桑螵蛸、芡实、枸杞子、莲须、龙骨;失眠或多梦易醒者,加朱砂、琥珀、珍珠母。余随症。

耳鸣,即不自主的耳部鸣响,有一侧鸣响的,亦有双侧同时鸣响的,常分为虚、实二证。实证多因肝火上逆,或肾水不足,相火过旺,或痰火所致;虚证多属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实证鸣声粗壮,起病多急;虚证鸣声细缓而弱,绵绵不绝。临证所见,虚实夹杂者居多,久鸣难愈者尤多。初起实证因于肝火上逆、相火过旺者易愈;鸣久肾阴不足,或兼脾虚气陷,或长期睡眠不足,思虑过度者难瘥。耳鸣属于虚实夹杂者,病程较短,或实证属于肝火上逆者,疗效较为可靠,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见到效果。
#青囊医录# #聊聊中医#
文中所述方药来自于平时读书所记,记录于此一则方便集中查询,二则分享交流学习。具体应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切不可套法套方,随意选择应用,如需应用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经辩证后进行加减应用!如果所转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文末所配丹霞图片为家乡张掖七彩丹霞公众号中发布图片,旨在分享不同的大美丹霞景观,如有侵权行为,也请联系本人予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