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艺农:治疗小儿肺炎,理法方药、加减化裁一文说清楚

 武鸣小老头 2023-11-25 发布于广西

赵老师 经典国医学堂 2023-11-25 11:44 发表于广东

导读:治疗小儿肺炎,不外乎解表、清热、理嗽、定喘、豁痰、补益,但是具体用什么样的方药,怎么加减,遣方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麻黄和石膏的使用,还是要看明医经验~

杨艺农论小儿肺炎

作者/杨艺农

简介:杨艺农,字育才,北京市人,生于1900年,卒于1969年。早年随父学医,1923年正式毕业。曾在北京市第一中医门诊部工作。1956年,调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他精通各科,尤以儿科擅长,在北京东城一带有“小儿杨”之称。

小儿肺炎一病,临床常见,有关论述也很多。本文仅就辨证、治疗以及个人临床体会进行研讨。

01、病因

一般多因感冒引起,属于外邪。其中麻疹、百日咳尤易于并发肺炎。

叶天士曰:“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

也说明肺炎病因由外邪引起,麻疹和百日咳并发肺炎,则因痰火或毒热聚于肺络而成。

02、症状

叶天士曰:“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挺。”

《医宗金鉴》曰:“因寒邪客于肺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故胸高气促,肺胀喘满,两胁煽动,陷下作坑,鼻窍煽张,神气闷乱”。

这种暴喘、气促名为马脾风。

根据著者四十年临床所见,体会如下:

发烧很高或不规则,咳嗽或轻或重,气喘,鼻翼煽动,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口唇指甲青紫,有时伴有腹泻和呕吐。如不及时治疗,病变逐渐加重,发烧持续不退,甚至腹部膨胀,神志昏迷,或发惊厥等。

03、治疗

治疗大法不外解表,清热,理嗽,定喘,豁痰,补益等,兹分述如下:

1. 病初表邪未解,证见流涕、咳嗽、微烧、微喘、脉浮,可用杏苏散、华盖散或金沸草散加减。

2. 高热咳嗽、喘促、脉数,为肺热炽盛之象,可用麻杏甘石汤或五虎汤;神志昏迷用安宫牛黄散(或以人工牛黄、牛黄清热散代替)。

3. 体力较弱的患儿,或病后重感,可用参苏饮或圣惠橘皮散。

4. 大便秘结,可于方中酌加大黄、芒硝或一捻金。但必须掌握用量,不可过泻。

5. 肺炎咳嗽,理嗽之品常用杏苏散、参苏饮、金沸草散等。日久肺虚,可加沙参、麦冬、阿胶。

6. 定喘:麻黄为定喘要药,麻杏甘石汤、五虎汤方中皆有麻黄。其他治喘方剂中也常应用。又杏仁、厚朴也有定喘作用。

《伤寒论》中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但以用于实证为宜,取其宣肺下气作用。

7. 祛痰:痰涎壅盛者,可于方中加莱菔子、苏子、葶苈子、橘红、天竺黄等。

8. 补益:肺炎虽实证、热证居多,但幼弱之儿,患病后常正不胜邪,以致病情加重。故治疗时应注意扶正。如见汗多,精神疲倦,面青,脉数无力,可于方剂中加入党参、黄芪扶正以祛邪。但体力不虚,体温过高,口干舌燥,脉洪实者不宜应用。

04、加减法

1. 患儿汗多,少用或不用表散之药。

2. 燥痰或便秘,可去赤苓加瓜蒌或蒌仁。

3. 呕吐可加半夏、生姜、薄荷、藿香、橘皮。

4. 腹泻去生石膏、知母,加黄连、滑石、车前子、葛根。

5. 方中清热药物除生石膏、知母外,黄芩为很好的清肺药,故在上述清热理嗽定喘方剂中,可以配合使用。

有关方药应用的几个问题

1. 麻黄:

麻黄为定喘要药,我认为对麻黄发汗不必顾虑。

《伤寒论》曰:

①“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以上二条中都有“汗出而喘”,汗出之证既能应用麻黄,可见麻黄本身并不发汗。根据作者临床体验也是不发汗的。其用量幼儿0.9克~1.5克,儿童1.8克~3克。

2. 生石膏:

生石膏清肺、解肌、退热,为肺炎之良药。有人认为石膏大寒,而对其过虑。据《神农本草经》所载:“石膏味辛微寒”并非大寒。后之注家谓之大寒,有些言过其实。

余师愚《疫疹一得》、江笔花《笔花医镜》、张锡纯《衷中参西录》对于一般热性病,都主张用大剂量石膏。可见生石膏性味平和,如系热性病皆可用之,著者临床也有此体会。但其性沉降,腹泻患儿应慎用。

3. 养阴清肺汤:

治疗肺炎,有人主张用养阴清肺汤,著者认为应用此方要掌握辨证。因麦冬补肺,对于初期有表证者不适宜。地黄滋腻,既不利于表证,而且害胃妨碍消化,故在应用时应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