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于阳,发于阴—伤寒论第7条原文疑难辨析

 风声之家 2023-11-26 发布于江苏

梁华龙 王振亮 知了健康斋 2023-11-26 07:48 发表于河南收录于合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6#伤寒论原文疑难辨析96

原  文

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辨 析

由于本条较为笼统简约,所以对“阴”、“阳”所指古今注家歧义多端。约之有八:
①阴阳太少说。如朱肱说:“初中病时,寒气入太阳,即发热而恶寒;入少阴经,只恶寒而不发热。”(《南阳活人书》)
②风寒营卫说。如方有执曰:“'发于阳’之'发’,起也。言风为阳,卫中之,卫亦为阳,其病是起于阳也。……发于阴者,言寒为阴,营伤之,营亦为阴,其病是起于阴也。”(《伤寒论条辨》)今人徐苓则概括为:“阳指外来的风阳之邪,阴指外来的阴寒之邪。”(《中医杂志》1992年第9期)
③三阴三阳说。如程应旄曰:“发热恶寒者,阳神被郁之病,寒在表而里恶寒,是从三阳经为来路也;无热恶寒者,阴邪独治之病,寒入里而表无热,是从三阴脏为来路也。”(《伤寒论后条辨》)钱潢曰:“发于阳者,病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也。”(《伤寒溯源集》)
④阴证阳证说。《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认为:“发于阳与发于阴是辨别阴证阳证的大纲。”《中医诊断学》也认为:“证有阴阳,其成因及其表现各有不同。……《伤寒论》也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体质寒热虚实说。《伤寒论语译》认为:“在这里'阳’是指实、指热;'阴’是指虚、指寒。”由于体质不同,虽同时感冒风寒,证候却不完全相同。实热体质的人就患阳证,发热的就是病发于阳;虚寒体质的人就患阴证,没有发热就是病发于阴。
⑥太阳病不同病证类型说。《伤寒论讲义》认为,“发于阴、发于阳,是指出太阳病分辨阴阳不同证候类型的重点。”“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根据疾病初期有无发热的表现,以分辨不同证的病证类型。
⑦六经病分类原则说。今人董良杰撰文认为,阴阳是对六经病病机、病性和病位的分类原则。发热恶寒标志着病位在表,而无热恶寒说明病位在里。病性寒热相对,寒属阴而热属阳。六经诸证中有发热者即为发于阳,无发热只恶寒者即为发于阴。三阳经多实热,三阴经多虚寒。实证发于阳,虚证发于阴。(《中医药学报》1991年第4期)
⑧正气抗邪状态说。今人周庚生撰文认为,阴阳是指外感病过程中人体正气的有无、强弱以及动静状态(即伸展抗邪状态)。阴阳既可指三阴三阳,也可指太阳少阴;既可指发病初期,也可为发病全过程,更可指发热之象的有无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5期)
⑨梁华龙认为,要弄清第7条的“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中的发于阴、发于阳,需要与其他条文结合起来理解,从行文来看,本条与第131条所说:“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的病发于阴、病发于阳是同一概念,这里需要深入讨论的是病发于阴、病发于阳的阴、阳,到底所指为何?
第131条的“病发于阳、病发于阴”是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缩略语,这里的“病”是指的什么病呢?从发热恶寒以及“反下之”的“反”字,可以体会出这里的病显然是指表证。但表证有表寒证和表热证,表寒证又有伤寒表实证和中风表虚证,从两条条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其他条文的佐证,发于阴的病应该是表寒证,阴是指风寒邪气,发于阳的病应该是指表热证,阳是指风热邪气,其理由如下:
太阳病篇的第1、2、3、6条是太阳病表证的概念和分类,定义了表寒证和表热证,而第7条则是太阳病表证的成因,因此发于阳、发于阴是对太阳表证发病成因的概括,这里的阴、阳应该是指病因属性,寒邪属阴,热邪属阳,风虽为阳邪,但风不单独致病,而是挟它邪而为病,挟寒邪袭人则为寒证,挟热邪袭人则为热证。所以发热恶寒者,是风热阳邪致病;无热恶寒者,是风寒阴邪致病。是对寒、热邪气致病的概括,不应该是单纯指风寒邪气。
恶寒是太阳表证的必备症状,所以第1条开宗明义“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字后特别强调的症状是“恶寒”。所以风寒表证初起可以有发热也可以无发热,但必定是先恶寒;而风热表证初起也一定有恶寒,是发热恶寒并见,只是恶寒症状存在的时间较短,并随病情发展而消失。至于第6条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其不恶寒,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说“仲景所云不恶风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亦恶风寒,迨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耳,古文简、质,且对太阳中风热时亦恶风寒言之,故不暇详耳。”王孟英在温热经纬·卷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也认为“凡温病初感,发热而微恶寒者,邪在卫分,不恶寒而恶热,小便色黄,已入气分矣。”可以认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发展,并非是温病的最初起。一发病就发热恶寒的是表热证,是感受温热邪气所致,所以说是发于阳;刚发病时无热恶寒的是表寒证,是感受风寒邪气所致,所以说是发于阴。
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同样是误下,形成了结胸和痞证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其原始证候不同。结胸是热自外来,水由内生,水热互结,其病在水分,所以治疗以泻热逐水为法。痞证的病机是寒自外来,热自中生,寒热互结,其病在气分,所以治疗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为法。从结胸和痞证的病机可以反推其成因,结胸证是表热误下,邪热入里,病发于阳是指感受风热邪气而成表热证,所以原文强调说“热入”,其意恐人误为寒邪,特加注明;痞证是表寒误下,寒邪内入,病发于阴是指感受风寒邪气而成表寒证,因伤寒以论“寒”为主,理解为寒自在理中,故不需强调。
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原文明确指出,脉浮为风,脉数为热,脉象浮数是为风热。又说数则为虚,这里的“虚”,是和有形实邪相对而言,是属于无形的邪热,提示不能使用攻下方法治疗,若反而攻下,就会“动数变迟”。表未解之前显属风热表证,医反下之后,变成了结胸,说明结胸是由表热证误下而成,那么依据“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推断,“病发于阳”就是指感受温热邪气而产生表热证,阳指温热邪气,病指表热证。同理可证,“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的病是指表寒证,阴是指风寒邪气。条文首提太阳病, 而且脉浮为太阳病本脉, 动为阴阳相搏主痛, 浮为阳盛主热, 动数之脉与浮并见, 为风热在表, 里无实邪, 所以说“数则为虚”。头痛发热恶寒是表未解, 微盗汗出是风热入卫,营卫失调,迫营外泄。表证未解而误下, 在表之热邪内陷, 与水饮相结, 则心下因, 膈内拒痛。水热互结,气机升降被阻, 故短气。邪热扰心碍胃,则烦躁懊憹, 宜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
在“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原文中,结胸就明确指出是热入,其热自何处而来?肯定是反下而使表热入里。但痞证就不提“热入”,可见其不是热入,既然不是热入,就可以推断是属于寒了,其寒自何处而来?也一定是反下而使表寒入里。所以原文也早就交代了结胸与痞证的发病原因,是表寒和表热误下后形成的。
第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其内容也可反证这里的太阳病是感受邪热而成的表热证,本条既有表证,又有停饮,在未下之前,停饮被称作“寒分”,也就是饮邪属阴的意思,而误下之后的两种结果:结胸和协热利都是水热互结所致,水饮是原有的阴邪,热自何处而来呢?内本无热,表寒因误下入里也很难化热,只能说明是原有的表热因误下入里与水饮互结,也反过来证明这里的太阳病是“病发于阳”的表热证。
原文第140条太阳病不当下而误下之后所出现的变证多多,有脉细数的头痛、脉紧的咽痛、脉沉滑的协热下利、脉浮滑的便血、脉弦的两胁拘急、脉浮的结胸证,无一不是热邪入里的结果,而这入里的邪热从何而来呢?其实就是表热,也就是感受热邪而成的太阳表热证的原有热邪。那么“病发于阳”所致的就应该是感受温热病邪所成的表热证了。
临床上风寒感冒痊愈的时间,大多比风热感冒时间短,风寒感冒往往在汗出后即可痊愈,而风热外感本身即有汗出,并不因汗出而祛邪,同时风热犯肺,往往咳嗽难愈,甚至可以迁延月余。第7条“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正说明了感受温热邪气的表热证痊愈较慢,用时较长;而感受风寒邪气的表寒证痊愈较快,用时较短。现在所说的普通感冒或叫细菌型感冒多属风寒型,治疗容易,病程较短,痊愈较快;而病毒性感冒则多属风热型,治疗复杂,病程较长,痊愈较慢,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道理。
吕钟笑从《伤寒论》中找出实例用以论证体质强弱训阴阳的可信性。如太阳篇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太阳病“或已发热”为体强邪实,病发于阳;“或未发热”则为体弱(相对)邪盛,病发于阴。阳明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第188条)为病发于阴,而“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第182条)为病发于阳。又如,太阴病“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第277条)为病发于阳;而“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则为病发于阴。再如,少阴病寒化证如四逆汤证、真武汤证皆为病发于阳;少阴热化证如猪苓汤证、黄连阿胶汤证皆属病发于阴。他如厥阴、少阳病亦有常有变。(《河南中医》1986年第6期)
王玉兴认为,结合原文不难看出,区分本条阴阳含义的关键在于临床表现有无发热,有发热者发于阳,无发热者发于阴。而恶寒则是两者共有的症状,不具有鉴别意义。发于阳是指感受邪气之后,卫阳之气较强,能与邪气争斗,邪正交争激烈,表现较为亢奋而出现发热恶寒,身痛脉浮之象者。发于阴是指卫阳之气素弱,感受邪气之后,正气反应迟钝,不能形成与邪奋争之势,表现较为疲弱,出现恶寒不发热,肢酸流清涕等症者。从体质及反应状态角度理解或许与原文本义更为贴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