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流,支原体肺炎,新冠,医院排不上队的,可试试这千古名方

 无疾林 2023-11-27 发布于浙江

这两个同学,正好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

北京的同学,小女儿才刚上幼儿园,她形容北京的儿童医院,那是排队五小时,看病五分钟。

而上海的这个同学就更惨了,在医院从早排到晚,愣是没排上号,看着儿子发烧咳嗽难过的样子,心疼得不行,但也没办法,只能先带回家,第二天再起早重新排队。

看了杭州这边的几个官方公众号,也是说现在医院人满为患,甲流病人,乙流病人,支原体肺炎病人,新冠病人把医院走廊挤得满满当当,官方更是提醒大家重新戴上口罩,因为现在已经出现这几种病毒合在一处,交叉感染的病人了,医护们又恢复到从早忙到晚,连口水都没时间喝的地步了。但病人看不上病,医生累成狗,大家互相抱怨也无济于事,还是要找找其它方法,寻求解决之道才行。

这两天看杭州的大医院纷纷派出小儿推拿科的医护们开启直播,教大家怎么在家用中医推拿方法给发烧的孩子退热,免得因为医院挂不上号耽误孩子病情,我仔细看了,觉得非常不错。

这里我们也给大家介绍一个退热的经方,名叫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历史上曾多次被用于抗击重大疫毒,在现在这种情行下,我们也可以把它拿出来对付现在这些流行病。

有人就说了,甲流,乙流,支原体肺炎,新冠是不同的病,也是由不同病毒造成的,就一张方子怎么可能同时对付它们?

其实,从古至今,中医治疗外感病,从来不想杀死任何一个病毒。病毒侵入人体,就好比不速之客闯入家门,最好的方法是好言好语把它请出去,而不是喊打喊杀把它赶出去。喊打喊杀自己要受伤,家里也会被破坏一番,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法子,于我们自身不利。

那怎么把病毒请出去呢?

中医里有“汗,吐,下”三法,其中汗就是从皮肤毛孔出去,吐就是通过催吐的方法从嘴里出去,而下是通过大小便排出去。

至于采用哪种方法,要看病邪在哪个部位。

我们看,无论是甲流,乙流,支原体肺炎还是新冠,基本上来说,都有几个共同点:发病初期都是跟感冒一样流鼻涕,恶寒,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到头痛,身子痛,然后开始发烧,咳嗽。

刚开始恶寒,流鼻涕是因为这个外邪是寒邪,寒邪从体表侵入人体,人体皮肤受寒,毛孔闭合,使得卫气不能通于体表,流鼻涕是人体自卫,排寒邪的表现。

发展到后面,开始发热,咳嗽了,那是邪气入里,开始侵袭脏腑,郁而化热了。这个脏腑指的是肺。热邪壅在肺里,影响了肺的宣发肃降,肺气无法宣发,热越积越多,发烧也会越来越厉害,肺气无法肃降,热性向上,只能往喉咙口冲,所以引起咳嗽。

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来,麻杏石甘汤对应的是表邪入里化热的解决方案,因此,适用的病人有不恶寒,发烧,有微出汗或者不出汗,咳嗽或者咳喘的症状。

我们来分析下这张方子:生麻黄10克,生石膏50克,杏仁15克,生甘草10克。水煎。

既然邪从体表来,那最好原路返回,也通过体表出去。这里就需要用到解表药,麻黄。热邪壅塞在肺里,肺就好像一个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茶壶,要让它凉下来,我们就需要把盖子给揭开。麻黄走表,肺主皮毛,麻黄把皮肤毛孔打开,就相当于把盖子揭开,热邪就有了出路。而且麻黄有发汗的作用,汗出来了,热邪就会跟随着汗从皮肤毛孔走掉。

很多人会说,冬天不是要养藏吗?怎么还能发汗?

别急,现在要排邪,不得不发汗。邪气走了,我们把阴液补回来就是了。所以给麻黄配了一个搭档,就是石膏。

石膏生津,能补充体内津液,发高烧很容易耗伤津液,所以发烧的人经常觉得烦热,口渴,用甘凉的石膏就把津液重新补进去了。

另外,石膏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清热药。发烧的时候,人是一身上下都在烧,要清这种热,最适合的就是生石膏了。因为生石膏的清热,就像往身上泼了一盆冰水一样,可以让身体迅速降温。

麻黄和石膏这两个药配在一起,正好能起到清热解表生津的作用。

当然,麻杏石甘汤,除了麻黄、石膏,还有杏仁和甘草。

这里面杏仁的作用,是降肺气平喘用的。肺气以降为顺,肺气降了,就不会上逆,引起气喘和咳嗽。另外,杏仁质润,能润肺,缓解肺被热邪灼伤津液,此外,杏仁还能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若是有没被清理干净的余邪,杏仁还能让它们从大便里排出去。

甘草呢,这里面主要的作用是调和。麻黄性温,石膏性寒,麻黄走表,石膏走里,这两个药的性格完全相反,中间没有一个使者来沟通,调和不行。甘草就是这个使者,让大家通力合作,不要产生矛盾。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只要是外感发热,不恶寒,管它是甲流,是肺炎,是新冠,都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当然,根据个人发热程度,可适当增加石膏的用量,一般来说热越高,石膏可放得越重,张锡纯曾经把麻黄和石膏的比例最大提高到1:10。倪海厦老师也说过,他对付高热,经常把石膏用到100多克,石膏虽然寒凉,但色白,却是个阳药,不用担心伤身体。我们没有倪海厦老师那样的医术,不敢这样用,一般看病人身体,如果一副要下去,退热的效果有,不多,就可以先加10克,身体没有出现不适的话再酌情要不要继续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