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2207

 随缘522 2023-12-02 发布于山西

百岁老中医爱用的“喉科六味汤”,专治嗓子痒引起的咳嗽

近日为一患者诊病,自诉“咳嗽,咽喉痒”令其痛苦不已,主要症状为咳嗽时咽喉部位有明显的刺痒不适感,痰液发黄,舌淡苔白略腻。患者平素胃寒,近几日饮酒后咳嗽加重,晨起干呕,口干,无口苦。食欲差,睡眠一般,大便有粘滞不畅的情况,并且平素头面部易出油,有脱发。

经过详细地问诊后,掌握了患者的总体状况:脾胃虚寒伴有一定程度的湿热表现,饮酒刺激加重了咽喉不适及咳嗽的症状,需要“急则治其标”,首先处方缓解喉痒咳嗽的症状,同时兼顾醒脾助运、化湿和胃,于是处方如下:荆芥9g,防风6g,薄荷9g,炒僵蚕6g,桔梗6g,炒白术9g,枳壳3g,甘松6g,黄连3g,生甘草6g。共3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患者服用1剂之后,反馈一夜咳嗽未再发作,睡眠尚好,感觉比较舒服。连续服用3剂后,患者自述“喉痒咳嗽”已减轻3/4,并感慨这个小方子竟起效如此之快!实际上,这个方子的主方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喉科名方,现代人称之为“喉科六味汤”,原方组成为:荆芥9g,防风6g,薄荷9g,炒僵蚕6g,桔梗6g,生甘草6g。已故的百岁国医大师、中医耳鼻喉专家干祖望老先生对此方尤为推崇,笔者最开始学到此方即源于此。

咳嗽,在中医看来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中医又有“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认识。实际上在临床中,有一种典型的咳嗽叫做“喉源性咳嗽”,即喉部受到刺激后连续的一阵咳嗽,或者说咳嗽之前先是出现喉结部位的刺痒不适,继而呛咳一顿才能缓解。临床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都会在病历上书写“喉痒呛咳阵作”,可谓概括精准!

这种咳嗽,从中医角度看有“风”的特征,来去迅速,所以用荆芥和防风这个经典的祛风药对;炒僵蚕,也是一味疏风、化痰的好药;薄荷辛香走窜,有清利咽喉的重要作用;桔梗不仅可以宣肺利咽、祛痰,更为“舟楫之药”,能够载着一众药力直达病变部位;甘草既可调和诸药,又有解毒之功。此方出自《喉科指掌》一书,原书中是将上述药物打成粉末煮散服用,也可以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服用,“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初起之时,漱一服可愈”,临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加减。

此外,干祖望老先生还用喉科六味汤与四物汤加减化裁出其治疗由声带肥厚、声门闭合较差引起的“慢性声音嘶哑”之经验方,取名为“活血开音汤”(红花、川芎、赤芍、当归尾、积雪草、天竺黄、僵蚕、桔梗、甘草),值得中医同道研习、借鉴。本文仅作科普,及与同道交流,处方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疗。

名老中医朱良春【乌发丸】验方

【乌发丸】:生首乌150克 黑芝麻l5克霜桑叶30克 桑椹30克 旱莲草30克 女贞子15克 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 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 黄精30克 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 每丸9克重 每日三次 每次1丸 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感谢。

 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

 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一个统治喉科72症的基本方

中药中有很多良配,荆芥防风就是其中的一对儿。

辛香甘温的防风,是防范风邪的当家人,最能祛风,无论外风内风都可用。且因风能胜湿,也就是风吹过来,地上的水更容易干,所以外遇风寒袭表,内遇风湿生痛,都可用上防风。

荆芥辛温,入肺入肝。入肺能散风寒除表邪,甚至启动发汗能力透邪。入肝能理血,治血虚了,载气的功能减弱,气机运行变乱,甚至血不养筋,筋骨烦痛等。尤其荆芥的穗,发散能力更强。

二味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有治风寒表症的能力,所以医家也毫不客气,常请来它俩祛风散寒。比如现存最早以“喉科”命名的专著,清代喉科专书《喉科指掌》

喉科六味汤,有两味就是防风和荆芥穗。

喉科六味汤有着比较牛气的宣传语:

这是统治喉科72症的基本方,

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初起之时,漱一服可愈。

咽喉是风寒入肺的通道,所以咽喉病也是感染风寒后非常容易发生的。而咽喉病最为常见的表现,是咽喉痛,咳嗽,咳痰等等。所以本方请来荆芥穗和防风,担当的是排头兵的作用。

那么本方还请来了其它哪些中药打配合呢,这就要看全方组成了:

荆芥穗9g、薄荷9g、炒僵蚕6g、桔梗6g、甘草6g、防风6g。

本方桔梗和甘草是排脓痰良配。外感引起喉咙痛可伴有痰,咳嗽也可伴有痰,所以治外感的方子,不仅常请荆芥防风,还常同时请桔梗甘草。比如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防风通圣丸等。

荆防败毒散是治外感风寒湿表证常用方,包含了祛痰止咳功效。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所治包含了喉咙痛,咽干等。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所治包含了咳嗽咽干等。

尤其防风通圣丸和感冒清热颗粒,采用的均是荆芥穗,且采用了薄荷入方。咽喉不适,咳嗽咽干,不少人有泡薄荷茶清利咽喉的习惯。

难怪方下有语:此乃总方,看症之形名,然后加减他味,临证可细查。

也难怪提到喉科72症。您看,仅上三个方子,所涉也有喉科好几种症状了。当然了,古代所说72症,病名甚多,比如缠喉风,肉喉风,甚至喉癣等等。

炒僵蚕在本方很独特,它有散结化痰的功能与熄内风的功效,尤其是熄内风制止肝风内动的功能和荆芥穗的理血形成呼应。肝风内动常因血液循环问题导致。血液正常运行,有助调畅气机。而气机逆乱,是容易造成咽痛咳嗽症状的,遇到刺激更容易引爆。

所以本方有一个特点,就是治喉源性咳嗽。

什么叫喉源性咳嗽呢?

一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就咳,闻到烟味儿也咳等。主要表现为咽痒、咽干、咳嗽无痰。等等。

喉科六味汤制法服法:上药俱为末,煎开数次后去渣,在温热的情况下频频咽下,不可大口一气喝完。

经常上火?看看是不是五脏出了问题!!

上火”属于中医热证范畴,属于民间俗语。

“心火”、“肝火”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上火的人一般会表现为牙龈肿痛、舌苔黄、眼睛红肿、尿黄、咽喉痛、胃火旺盛、口臭、消化不良等症状。不同部位的“上火”,会导致不同的症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具体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心火。有时会出现盗汗心烦、口干低热等症状,可能是心火旺盛,如果服用败火药迟迟不见效。

第二种:肺火。出现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症状,这些症状看似是肺部上火,实则可能是病情恶化的根源!

第三种:胃火。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胃炎加重。

第四种:肝火肝火表现为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尿黄等。

第五种:肾火肾火表现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其他可能上火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情绪容易上火,要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还可以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来调理。

或者服用清热去火的药物进行调理。

??芹菜、苦瓜、西瓜、火龙果、梨子、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

黄连上清片是可以去火的药物。

当然,“上火”的部位也需要相应的调理,比如脾胃发炎、上火等

越鞠丸,一个“方名成迷”的经典方

今天学习“越鞠丸”的方名、成方构思,和与类似方剂的辨别。

越鞠丸为临床常用之方,又名芎术丸,出于《丹溪心法》。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各等份,组成之水泛丸。

其功能行气解郁。

凡由气、血、痰、火,湿、食郁结而致的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嘈杂吞酸,噫嗳呕吐,饮食不化等证,多可应用。

兹就本方有关各方面之议论,述析之。

1

越鞠丸名称之议

越鞠丸的命名,现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说,栀子另名“越桃”,川芎另名“鞠”。用两药药名“越”、“鞠”而成丸名。

因为《本草纲目》芎条下曾说:“丹溪朱氏治六郁越鞠丸中用越桃、鞠,故以命名”,乃作为依据。

另一种说法是:越鞠者,“越”是发越;“鞠”是弯曲、抑郁。顾名思义,“越鞠”系对该方发越鞠郁之气作用概括。

按照戴思恭(朱丹溪的弟子)校补《金匮钩玄》时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

吴昆释该方时论:“越鞠者,发越鞠郁之谓也”(《医方考》)。

说明丹溪治郁之法是使结聚之气以发越。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一定之依据。

但按朱丹溪越鞠丸方后注云“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来看,越鞠丸,即芎术丸。

从方剂药物命名规律,芎与苍术为本方主药。

《丹溪治法心要》明确说:“人身万病皆生于郁,苍术、抚芎总解诸郁,随证加入诸药……”。可见主药确是芎术无疑。

而《本草纲目》芎《释名》有“胡《别录》,川芎《本草纲目》,香果《别录》,山鞠《本草纲目》”。

而栀子释名有“木丹《本经》,越桃《别录》,鲜支《本草纲目》”。两药均有多个别名。

时珍何以特提“鞠”、“越桃”亦颇费解,且“鞠”(川芎)虽是主药,而“越桃”(栀子)不是主药,与丹溪原定本方主药芎、术不同,又与丹溪立法、用药、制方之本旨相悖。

诚然,有关越鞠丸命名之议,固无须斤斤于上二说孰是孰非,但各说之所源所据,既不可不知,亦不可不析。

余则倾向后一种说法。

2

越鞠丸成方之构思

朱丹溪制越鞠丸,曰:“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可见本方立意如上节所引,是“人身万病皆生于郁,苍术、抚芎总解诸郁”,即重在行气解郁,使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亦易消解。

《医宗金鉴》解本方谓:“夫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病从何生?

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喜怒无常、忧思无度,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以致胃郁不思饮食,脾郁不消水谷,气郁腹胀满,血郁胸膈刺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嘈杂嗳气,百病丛生。

故用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湿郁,抚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曲以消食郁。此朱震亨因五郁之法而变通者也。五药相须,共收解五郁之效。

然当问何郁病甚,便当以何药为主。至若气虚加人参,气痛加木香,郁甚加郁金,懒食加谷、蘖,胀加厚朴,痞加枳实,呕痰加姜夏,火盛加萸、连,则又存乎临证者之译审也”。

《类证治裁》谓:“丹溪立越鞠丸以治六郁,开郁调气为主。谓气郁则湿郁,湿郁则热郁,热郁则痰郁,痰郁则血郁,血郁则食郁,相因为病”。

余以为“郁”者,乃气运乖和,故病生。《内经》有:木郁则达之,火郁则发之,土郁则夺之,金郁则泄之,水郁则折之之论,是阐述五常胜复之变。

又:怵惕思虑则伤神,忧愁不解则伤意,悲哀动中则伤魂,喜乐无极则伤魄,盛怒不止则伤志,恐惧不解则伤精,是论脏腑气血之损。

综现“郁”者,由六淫外邪所致者,多伤于经络,属实者多,可消解而治。

倘由思、忧、悲、惊、怒、恐等所致者,初亦多实,继而伤及气血,化生诸症,久则消解亦不足以见效也。

按历来医家对郁证之治,亦均以丹溪越鞠丸之构思为主,故均以越鞠丸通治郁证。

另有明·李梴《医学入门》之六郁汤:香附、赤苓、陈皮、半夏、川芎、山栀、苍术、砂仁、甘草。功能消痰、行气、化滞,治六郁痞块;

及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之六郁汤:香附,苍术、神曲、山栀、连翘、陈皮、川芎、赤苓、贝母、枳壳、苏叶、甘草、生姜。治诸郁、薄厥。

二方均在越鞠丸构思基础上化裁而成。

3

从越鞠丸与逍遥散引起的议论

越鞠丸是朱丹溪方,逍遥散是《和济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方。

两者均为常用名方。

按习惯的方剂分类,前者归入“理气剂”一类,后者属于“和解剂”一类,本无比较上下之可言。

因为“理气剂”以行气、降气等药物,治疗气滞、气逆之方剂;“和解剂”则是以调和之方法,解除半表半里之邪,或疏调肝脾之方剂。

·赵献可《医贯·郁病论》说:“盖东方生木,木者生生之代,即火气。空中之火,附于木中,木郁则火亦郁于木中矣。

不特此也,火郁则上自郁,土郁则金郁、而水亦郁矣。此五行相因自然之理,惟其相因也,予以一方治其木郁,则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遥散是也”。

接着赵氏又说到继续用六味丸、八味丸等内容。

对赵氏这一见解的提出,吕晚邨氏颇加支持。

他说:“六味加柴、芍,亦立斋法也,合逍遥散,则肾肝同治。但立斋去芍药,赵氏单用芍药为不同”;

吕氏又说:“以加味逍遥散、六味丸治郁,自薛长洲始也。

然长洲之法,实得之丹溪越鞠丸之芎,即逍遥之归、芍也;越鞠之苍术,即逍遥之白术也;越鞠之神曲,即逍遥之陈皮也;越鞠之香附,即逍遥之柴胡也;越鞠之栀子,即逍遥之加味也。

但越鞠峻,而逍遥则和矣;越鞠燥,而逍遥润矣。此则青出于蓝,后来居上……”。

再从清·徐大椿的《医贯砭》中,可以明确看到徐氏对赵养葵、吕晚邨、薛立斋等的医学见解,言论是反对的。

当他看到上面引用的赵氏、吕氏议论时,这位学识渊博的洄溪老人忍无可忍了,他在后面批道:

“此段议论,不但明末庸医之技量尽见,而吕氏之分毫不晓,亦和盘托出矣。

古人治病,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药,一药有一药之性,一药增损,方名即别,七情六淫,各有专治。譬如父子、夫妇,有天生者,有配合者,分毫不可假借。

肉桂不容易以附子,黄连何得以易石膏,经医之所以难也。

今云:此药即可当某药……为此说者,于古人治病之法,立方之义,用药之妙,何尝梦见哉”。

徐氏批评的语言,虽然辛辣,但观点鲜明。他继承经典学说,倡导辨证论治,推动学术繁荣有不小的功绩。

当然,赵、吕、薛氏学说也都有他各自的贡献。

4

综观有关越鞠丸的一些不同说法,经过简略引叙,我认为:

一、命名宜从“发越鞠郁之气”说为是。

二、治郁要分辨原由,针对用药,但是处处要来考虑到气。

三、越鞠丸所治郁证,多属实证,若是虚证或虚实相间证,需斟酌加味。或可适当用逍遥散养血健脾、疏肝解郁。

四、某药可代某药说,不合实际,颇不可取。徐大椿批评之理是对的。

延年益寿、可治老年脑萎缩、前列腺的名方:还少丹

汪昂《医方集解》有言:还少丹,阴阳平补。脾肾二本有伤,未老而先衰;二本既固,则老可返少矣。

还少丹治疗健忘、尿频:脑萎缩、前列腺肥大

作者/彭坚

医案

常某,男,65岁,河北人,退休干部,2002年7月4日就诊。

患者近年来记忆力显著下降,以前的事尚能回忆起,刚做过的事情转眼即忘,腰酸痛,夜尿多,余沥不尽,睡眠不实,易早醒。西医检查患脑动脉硬化,轻度脑萎缩,前列腺肥大。察其面色不华,精神萎靡,反应较迟钝,舌淡,脉沉缓。此为肾虚,心肾不交。

处以还少丹加减:熟地黄30g,怀山药45g,山萸肉45g,茯神45g,杜仲30g,牛膝30g,肉苁蓉45g,巴戟天30g,楮实子30g,枸杞子30g,五味子30g,远志30g,石菖蒲30g,仙灵脾30g,乌药30g,益智仁30g,大海马1对,鹿角霜30g,麝香1g。研末,为蜜丸,每日2次,每次10g,1剂药大约可服一个半月。

9月2日二诊:服上方后,腰酸、睡眠差、夜尿多、余沥不尽显著好转,但胃口有所下降,原方加砂仁30g。续服1剂。

12月15日三诊:服上方后,尚觉平稳,记忆力下降有所改善,因天气较冷,感觉比旁人畏冷,夜尿增多,精神仍倦怠,舌淡,脉沉缓,原方加鹿茸15g,红参30g。

2007年随访,情况稳定,生活起居及记忆力均属正常。

用方思路

还少丹出自宋代的《杨氏家藏方》,由熟地黄、怀山药、山萸肉、茯苓、杜仲、牛膝、肉苁蓉、巴戟天、楮实子、枸杞子、五味子、小茴香、远志、石菖蒲14味药组成,研末,为蜜丸,每服10g,每日2次。

原文云本方:“大补本气虚损及脾胃怯弱,心忪恍惚,精神昏聩,气血凝滞,饮食无味,肌瘦体倦,目暗耳聋。五日有力,十日眼明,半月筋骨盛,二十日精神奕,一月夜思饮。此药无毒,平补性温,百无所忌,久服固齿,身轻目明难老,百病俱除,永无病疾,行步轻健”。

据近代人谢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介绍:“还少丹大补心肾脾胃四经虚损,治精血不足,精髓不固,饮食不进,发热盗汗,牙龈浮肿,神衰力弱,腰酸体倦,久服轻身还童,妇人服之,泽容颜,暖子宫,去一切病。”明代的《摄生众妙方》在这首方里再加一味续断,名“打老儿丸”,据传出自华佗,显然是附会之言,称:“治五劳七伤,阳事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不能行走,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冷,不能行立。”

顾名思义,这两首方是延年益寿、治疗老年性疾病的名方。我用本方治疗中老年人脑力下降有效,此类患者大多主诉自我感觉身体开始衰弱,记忆力不如从前,做事力不从心,睡眠不实,醒后再也无法入睡,检查多有脑萎缩、早期老年性痴呆的倾向,用此方加减调治有一定效果,但时间要长,三五个月才见到好处。

我一般去小茴香,加仙灵脾助阳,近年来,经研究发现,仙灵脾有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显著功效。用此方治疗中老年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引起的腰酸、夜尿多、尿等待,也有较好效果,但慢性前列腺炎宜合用缩泉丸,即加乌药、益智仁,以减少夜尿,前列腺肥大宜加鹿角霜软坚散结,大海马“暖水脏,兴阳道,消瘕块”(《本草纲目》概括的三大功能),以改善增生的状况。

强壮你的腰、膝盖、腿,送给腰腿不好的人一个妙方!(强腰健肾丸)

虽已入2月,但仍寒风刺骨,是各类腰腿疼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有风湿病和骨关节病的患者,更要多加注意。

风湿及各种骨关节病均属中医“痹症”

风湿病和骨关节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将其统称为“痹证”。

中医认为,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低下时,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使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甚至累及脏腑,出现脏腑亏虚、功能异常等症状。

总之,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是导致痹证的外在因素。经络气血阻滞,是痹证的主要病理表现。

因此,坚持运动,增强体质,多动少坐,真正的做到“迈开腿”,使全身气血和畅、充盛,脏腑功能正常,机体抵御外界邪气的正气强大,是从根本上避免痹证的关键。

腰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和肾脏的疾病有关。肾阳不足就会导致腰部的疼痛。所以,腰疼是肾虚引起的。西医方面也认为、肾脏的疾病和风湿病、腰肌劳损等症状都会引起腰部的疼痛。

那么肾虚腰疼应该怎么办呢?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而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则骨骼失养,出现腰膝酸软,发育迟缓,髓海空虚可出现头晕、耳鸣、健忘等。腰疼的三大原因: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

气滞血瘀,不通则疼。

肾脏亏虚,精血不足,不荣则痛。治法: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止痛。

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祛风活络壮腰健肾丸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由狗脊、桑寄生、黑老虎、牛大力、菟丝子、千斤拔、女贞子、金樱子、鸡血藤九味中药组成。

唐朝未年,壮腰健肾丸曾疗愈宗皇帝的衰萎顽疾,由于是御用珍贵药方,所以珍藏于皇宫大内,没有外传。其后壮腰健肾丸由御医辗转流传到民间。

方中狗脊补肝肾、壮腰膝,祛风散寒除湿;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两药合用既能壮腰健肾,又可祛风除湿。黑老虎行气止痛,散瘀通络;牛大力补肺滋肾,舒筋活络;菟丝子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千斤拔祛风除湿、活血祛瘀、舒筋壮骨;女贞子、金樱子、鸡血滕可补肾养肝、固精缩尿、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临床证实,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各种腰腿疼病、骨关节病,有独到的优势和肯定的疗效,而且品种很多,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用,例如大活络丸、小活络丸、骨刺丸、木瓜丸、壮腰健肾丸就是临床为广大患者所熟悉的著名成药。

壮腰健肾丸具有壮腰健肾,祛风活络之功,是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膝软无力、神经衰弱、小便频数、遗精梦泄等症的优秀临床验方。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绝大部分慢性腰痛,是肾精亏虚所致,所谓“精气虚而邪克病也”。往往因肾虚经脉空虚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导致脉络阻滞,而见腰痛绵绵,腰膝酸软无力,遇劳加重,不耐久坐,喜按喜揉,头晕耳鸣,疲乏烦躁,健忘等症,或见尿频遗精。

壮腰健肾丸以补肝肾,强腰膝,固肾摄精,壮腰健肾扶正为主,以祛风除湿通络除痹驱邪为辅,标本兼顾,以治本为主。因此,壮腰健肾丸临床多用于腰肌劳损、类风湿性脊柱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以及阳痿、尿频、遗尿、遗精等属于肾阳虚,肾气不固证者。

对于肾虚又感受外邪阻络的患者,壮腰健肾丸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温馨提示:不过感冒发热而周身疼痛者不可使用,跌扑外伤和湿热郁阻导致的疼痛也不宜使用。孕妇则应禁止服用。

大补气血汤主治元气亏虚所引起之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脉细欲绝,或无脉,或脉虚大无力者。

大补气血汤

处方:人参20g,黄芪20g,当归20g,熟地20g,山萸肉20g,木香6g,茯苓15g,甘草10g,阿胶10g,黄酒30g。

功效:大补气血。

主治:元气亏虚所引起之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脉细欲绝,或无脉,或脉虚大无力者。

用法:上8味,以水4杯,文火久煮,取汁1杯,药渣再煮,取汁1杯,2杯合。烊化阿胶,兑黄酒,每日分2次温服。忌食辛辣、鱼虾腥臭之品。

冬葵排石汤

处方:冬葵子30g,石斛20g,石韦15g,滑石10g,瞿麦10g,泽泻30g,茯苓20g,猪苓20g,穿山甲10g,甘草10g,琥珀3g(冲)。

功效:清热排石。

主治: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用法:上药以水4杯,煮取1杯,药渣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建聪汤主治老年性头晕、耳鸣、耳聋。

建聪汤

处方:生地 20g,熟地20g,磁石20g,枸杞子 20g。

功效:滋阴补肾,潜阳纳气。

主治:老年性头晕、耳鸣、耳聋。

用法:上药以水4杯,煮取1杯,药渣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