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效的语文教学:“情景交融,情理结合”就是有情有景又有理?——以《故都的秋》为例

 毕生谈 2023-11-29 发布于北京
必修上第七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里有情景交融和情理结合的手法,我看到有些老师教学中就是指出课文哪里是在写景,哪里是在抒情,哪里是在说理,或者说,哪里的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某种感情,哪里的抒情文字中蕴含着某种道理。然后就告诉学生,这就是情景交融,情理结合。我总觉得,这样的讲解是毫无意义的。

这完全是把一个宏观的结论生搬硬套到文本的解读中去,这种结论不是从文本分析中得来的,而是在文本分析前就确定的,然后硬往这个答案上去套。善于思考的学生是不大会接受这样的答案,接受这样答案的学生也是不大会思考的。

我们拿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

《故都的秋》里有这样两段话:

前一段话是作者描绘南国之秋的。他回忆在南方的生活时说“夹在苏州上海杭州”,而后文写在北京的生活(人在车站,手头无书,没办法引原文,应该是在课文的第三段里,就是第一段话的下一个段落中),他却说的是“即使是租一椽破屋住着”。明明都是在说居住情况,一个说“夹在”,一个说“住着”。何谓夹在?就是被排挤,被压迫,在夹缝中生存,这种狭窄感,压迫感很浓重。而住着呢?相对而言,当然是悠闲的,自在的。作者的感情倾向不是很明白吗?这种感情倾向是体现在景物描写的细微文字中的,而不是简单的有情有景就是情景交融。

再比如,提到南方人,作者用的是“市民”,提到北方人,作者用的是“都市闲人”。都市是繁忙,都市闲人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钦慕的感情色彩,而市民只不过是一种中性表述。二者的感情倾向不明晰吗?

又比如,形容南方的日子,作者用的是“混混沌沌”,北方的日子则是“缓慢悠闲”……如此种种,情景交融的结论应该是在这样“咬文嚼字”的分析中得出的。

我们列个表比较一下描写南北秋天时作者用语的不同,答案就会很明了了。

说完情景交融,再说情理结合。有情有理就是情理结合吗?这又是一种无效的解释。还是以《故都的秋》为例,我们先看这个问题:

这里有一个矛盾,作者一方面说,秋天对于人们来说,没有国别人种阶级的区别,一方面又说特别喜欢北国之秋。为何会有这种矛盾呢?这其实就是一种情理的矛盾。从理性上说,秋没有国别人种阶级的分别;从感性上说,作者就是喜欢故都的秋。这种不合理但合情的表达在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古人称之为“无理而妙”。
比如,陆游的《示儿》一诗中说“死去元知万事空”,又说“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也是矛盾的。如果死去万事空,那么,家祭告乃翁又有何意义呢?所以,死去元知万事空是从理性角度说的,而从感性上说,他仍然希望听到收复中原的消息,这种超越理性的感情才如此动人。
所以,如果我们的课文讲解只是说课文中既有感性情感,又有理性分析,因此就是情理结合,这样的分析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哲学是普遍性的,文学是特殊性的。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注意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像《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都有情理景的结合,而丝毫不关注他们情理景结合方式有何不同,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意义是不大的。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思维训练,这种思维当然是一种概括性的,抽象性的,也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但是,这种思维是语文思维,不是别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训练是通过一篇篇具体的文本分析得出的。也就是说,教材中那些宏观目标的达成,都要有微观的文本证据,没有从微观到宏观的抽象过程,没有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过程,没有从文本到概念的提炼过程,语文课就会变成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从宏观到宏观的“太空课”。
不是只有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才是“太空课”,传统模式教学也可能“太空”,太空的空,是“真空”!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王涛语文团队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精通《史记》,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三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等图书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