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2331

 随缘522 2023-12-03 发布于山西

火不归肾,口渴不止,小便频频,可以用这个引龙汤,从根源治理

中医有个名词叫龙雷之火,龙吟声声,雷声阵阵。

龙原本是沉于渊的,若水寒不养龙,水浅不藏龙,则真龙上行。在人体,肾主水,肾水寒与不足,则养藏不住肾阳这个真龙。于是虚阳上浮,龙火上行,在途中得雷火响应,形成龙雷之火。

啥是雷火?易经中震卦为雷,震是震动,雷更是轰隆隆的,让人想到肝发怒,所以雷火和肝火相关。但是,若提到火,又难免想到心主火,且心肝互为宝贝,所以雷火,涉及到心肝之火的旺盛。

龙雷之火相会,就像大夏天雷雨前的天气,热而闷,让人面色潮红,口干舌燥。这种燥如果达到极致,会使人极渴,喝水无效果,要么以清痰的形式出去,要么从小便跑了。喝多少都不够。

非得一场大雨浇下来,补足渊中水,并透发热气,才能使雷声隐去,真龙归位,解除舌燥口干潮热等。

清代医家陈士铎《辨证录》有个良方,引龙汤,补充足的津液使肾水有活力,把真龙引往下焦,并使肝火泄降,心火下行入肾,适合于以潮热面红,口渴,尿频,脉虚浮为辨证的糖尿病及尿崩症等。

组成:

玄参90g,肉桂9g,山茱萸12g,五味子3g,麦冬30g。水煎服。(此为一天三次之量)

且看本方如何达到目的。

玄参,玄色为黑,而黑入肾,加之玄参凉而润泽,汁液多,既补口中津液,又补肾阴肾水,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清上澈下,如同一场好雨降下。所以《药品化义》盛赞它补肾水之功,比黄柏和知母配对还好。用它来止渴并降龙雷之火,有如神草驾到。

远多于它药的用量,显示出对它滋阴生津的重视。

肾中的水足了,真龙就想回来了。但当初把人家逼出去了,这说回就回的多没面子。

肉桂赶紧出场,用量9g不多,令人想到诱饵。这个诱饵极为投合真龙的性情(辛甘发散为阳,大热),诱引龙雷之火下归肾脏。所以本方之名引龙汤,肉桂就是那个引龙的显眼包。

山茱萸,众所周知有敛的功效,比如大汗淋漓用它收敛就非常贴切。其敛是以温肝暖肾固秘精气。精气固了,更能加码肾水的吸引力,肾中真龙更想回归了。因龙雷之火引发的口干燥,频繁小便的问题也可打住。

而北五味,酸味明显,酸的特色就是收敛。其敛除了能固秘精气,还以入肺而使金生水,津液便充足了。尤其酸属于阴性的能量,五味子与山茱萸又均性温,温为阳,故两味能收阴阳二气来益精,尤益于止渴。

同时,两味的合作还有一个特色,山茱萸能温肝,五味子能宁心,合而让心肝安稳。两味得玄参大量补益肾水上行滋益,则雷声隆隆,心肝火旺的局面得到控制,潮热面红的症状也好转了。

最后一味麦冬,用量在本方为第二,其生津润燥的特色与玄参呼应。两味有个共同点,均入于肺,而肺金能生水。增液名方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正是因有了麦冬与玄参,才扭转了阴津大伤的局面。

而且麦冬能清心,与五味子的宁心呼应。麦冬之生津,又与五味子的生津呼应,两味一配合,不仅将因龙雷之火引发的郁闷热气透出去,还补足津液而使脏腑不燥,养阴生津名方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也正是有了它俩,才发挥出了令人咋舌的功效。

多味在玄参的带领下,确如夏天的一场大雨降下,身体的燠热消除,口中的干渴解除,清凉的舒爽感于是来了。潮热面红,口渴,尿频也好转了。与此相关的病症,是糖尿病及尿崩症等,这个在前面提到过。

这里要提一下潮热,潮热可能是因汗而潮,而本方玄参五味子山茱萸,均有敛汗止汗之功。

有一患者有糖尿病,口渴的了不得,吐出的痰像清水一样,找到医生,给他开出引龙汤,连进三剂渴减,十剂就好了。

寒湿还是湿热(分辨法)

湿气

夏季寒湿更可怕!什么样的表现属于寒湿呢?国医大师王老告诉我们,寒湿分轻重,还分内湿外湿,可以通过舌象以及症状很容易分辨,还带来了最爱的一苦一甜代茶饮,助您轻松度夏~

病例故事

几年前,我看过一个将近90岁的病人,该患者确诊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已经变形。一开始患者还觉得她只是小病,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骨头都开始感到冷!

甚至患者夏天的时候还要穿羽绒服,关节上也需要包着皮毛护具保暖。患者这才开始用了一些止痛的药,当时止痛的生物制剂要一万多一针,也依旧止不住她的疼痛。她找到我时,了桂枝附子汤,大概一周后明显止住了疼痛,半年后症状有所好转。

此为典型的外湿症状。寒湿不仅分轻重,还分内湿外湿,我们通过舌象以及症状很容易分辨。

特意带来了两杯特殊的代茶饮:一杯甜茶、一杯苦茶。这两杯茶应对夏季的湿邪正当时,一杯可以应对湿热,一杯可以应对寒湿。

更关键的是,我自己曾被湿邪伤害,就是通过喝这两杯代茶饮恢复健康的。我们体内有湿吗?又该如何分辨自己是寒湿还是湿热呢?

寒湿

发生寒湿时,舌质往往是淡的、白的,如果是黄色的,说明已经湿邪化热。轻重则看舌苔厚腻程度:能隐隐透见舌质,说明症状较轻;舌苔厚腻,说明症状严重。

①内湿

有一位本身患有慢性肾病的病人,水肿严重,有胸水、腹水,皮肤开裂往外渗水。怕冷,原本消瘦但由于水肿看起来非常胖,没有精神。王老诊断其为脾阳虚,水湿内停,用茯桂术甘汤治疗。

此为内湿,一般是因为饮食伤及脾胃后,导致湿从内生。

②外湿

而外湿病因则包括久居湿地、冒雨涉水,长时间穿着湿衣服不及时更换等。

湿热

舌苔更厚的症状更严重,湿热时往往舌质偏红,舌苔偏黄,黄色越淡说明热轻,黄色越重说明情况更厚重。

①外湿

湿热也分外湿和内湿,湿热在外,典型症状为起疹子。

②内湿

湿热在内,表现为口干欲饮,五心烦热。喝了很多水但依旧无法缓解口渴,小便黄、大便不畅,阴下湿。

湿热在外

外湿可以用这一碗微苦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来应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方解】

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桑白皮、生姜、炙甘草

连翘:清利湿热,通利肝胆。

杏仁:宣发肺气助麻黄。

赤小豆:除湿。

生姜、甘草、大枣:护胃护脾。

【功效】

清利在表,健脾利湿开胃。

专家提醒:具体配比需咨询医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湿热在内

对于多数湿热在内的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为身上发黄,例如黄疸。湿热在内的患者可用茵陈蒿汤来应对。

茵陈蒿汤

【方解】

茵陈、栀子、苍术(原方为大黄)

茵陈:有很好的利胆利湿作用。

栀子:清热通便。

大黄:泻下,会有黑便的副作用。

苍术:更适合代茶饮,利湿。《医学中参西录》中曾记载,肠中窄狭即大便不畅可用苍术,可通畅大便、祛湿。

【功效、饮用及适宜人群】

泡水喝即可,利胆排黄;不适宜脾胃虚弱、寒湿人群使用。

寒湿在外

对于大多数寒湿在外的患者,可以用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方解】

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

桂枝:通行阳气、辛温、活血。对关节寒性的疼痛尤其有好处,可以通阳,使人体阳气流动起来。可以温补心阳、下气降逆、补血行血,用途广泛。

附子:温五脏之阳、止痛通痹。

甘草、大枣:补益脾胃。

生姜:调和脾胃,解附子毒性。

【功效】

适合治疗表有湿邪,阳气不足的人群。

具体配比需咨询医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寒湿在内

人体肾阳是先天之阳之本,脾阳是后天阳气之本,对于多数寒湿在内的患者来说,内在的寒气,主要是这两个脏器容易出现问题。

脾阳虚水湿内停时用苓桂术甘汤,肾阳虚阳气水泛时要用真武汤,一般的内湿患者用苓桂术甘汤就已足够。

苓桂术甘汤

【方解】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炙

桂枝:温补心阳。

白术、茯苓:补脾。

【功效】

此方在《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出现过,主治脾阳虚水气内停、心下逆满,即上下气机不通,水气往上冲,导致头晕,此时用温阳利水的方法——茯桂术甘汤最是适合。

专家提醒:具体配比需咨询医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寒湿代茶饮

那么,最爱的甜茶是什么呢?相比上面的寒湿方子,此方更为温和,适宜大多数人在家饮用。

寒湿代茶饮

【方解】

白术,干姜,茯苓,甘草(可加可不加,增加甜味)

白术:利腰膝间湿。

干姜:温阳、驱寒、除湿。

【功效及适应人群】

温阳除湿利水。不适宜上火实热之人,例如老长口疮,少舌苔、舌质红的人群。

中医面瘫口眼歪斜论治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口僻”“面瘫”范畴,俗称“吊线风”、“吊悬风”,是由外邪侵袭,脉络阻滞而为病。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流泪,鼓腮时患侧口角漏气,咀嚼食物时食物常滞留在齿颊间隙,可有舌前味觉减退,少数有听觉过敏,病程长者可有患侧面肌挛缩,口角反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有的肌肉跳动,面部板滞不适,而不合并肢体瘫痪。

1风寒外袭,脉络闭阻型

 1.1

 主证

 汗出当风,或露卧于庭,或当风啼泣,风邪外袭,突然口眼歪斜,或发热,或不发热,全身酸楚,微恶风寒,头痛,口不渴,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1.2治则疏风散寒,通经活络。

1.3方药荆防败毒散合牵正散加减。药用:荆芥(后入)10g.防风9g.羌活6g,独活9g.紫苏10g,川芎9g,生姜3g.白附子6g,白僵蚕6g,全蝎6g。水煎服

2风热外袭,阻滞脉络型

 2.1主证突然口眼歪斜,伴有患侧头痛,耳根部疼痛,心中烦躁。口渴、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2治则清热疏风,通经活络。

 2.3方药清热疏风汤。药选:荆芥(后入)9g防风9g.菊花9g,钩藤18g.薄荷(后入)9g,蝉蜕9g板蓝根15g,当归9g,赤芍9g,川芎6g.甘草3g。水煎服 3风袭湿遏,阻滞脉络型

 3.1主证平素嗜酒,恣食肥甘或生冷,或久居湿地,湿浊内蕴,外受风袭,或外风挟湿袭人,阻滞脉络而为口眼歪斜,伴有身重体倦,头胀如裹,脘痞胸闷,口中粘腻,大便不爽。兼热者口苦、尿赤、苔黄厚腻、脉濡滑;兼寒者口不渴、尿清、苔白厚腻,脉濡缓。

 3.2治则祛风化湿,通经活络。

 3.3方药:羌活胜湿汤合牵正散加减。羌活6g.苍术12g,防风9g,藁本9g,蔓荆子9g,川芎6g,赤芍10g,白附子6g,白僵蚕6g,全蝎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偏热者加山栀、黄芩、连翘;偏寒者加藿香、紫苏、白芷;胃脘痞闷,湿阻中焦者加半夏、陈皮、砂仁;小便不利者加云苓、泽泻、猪苓。

4气虚风袭,阻滞脉络型

 4.1主证

 突然口眼歪斜,伴乏力,气短,动则汗出,口不渴,纳食少,尿清长,大便溏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4.2治则益气疏风,通经活络。

 4.3方药保元汤合防风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桂枝6g,防风9g,羌活6g,葛根10g,当归9g,苍术12g,白术12g,木瓜10q,甘草3q。水剪服,每日1剂

5血虚风袭,阻滞脉络型

5.1主证突然口眼歪斜,伴面苍唇淡,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2治则养血疏风,通经活络

5.3方药四物汤合防风汤加减。当归10g,熟地15g,砂仁10g,白芍10g,川芎9g,防风9g,羌活6g,全蝎6g。水煎服,每日1剂。

6气滞血瘀,外受风袭型

 6.1主证突然口眼歪斜,伴急躁善怒,夜寐不安,头痛,耳根部痛如锥刺,胁肋胀满,唇暗目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6.2治则行气活血,疏风通络。

 6.3方药血府逐瘀汤合防风汤加减。桃仁10g,红花9g,当归9g,川芎6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6g,防风9g,羌活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强肾的关键不是补肾,而是调养脏腑!中医有一方,能益五脏补虚肾

一说到肾虚,那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补肾精,但是我告诉你,对于有些人,吃再多的补肾药也没用,因为强肾的关键不是补肾,而是调养脏腑,怎么讲?

首先借用《黄帝内经》一书里的一句话:“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且“非生于肾也”什么意思?简单概括就是说肾它不产生精血,但是它所藏得精,则是由五脏六腑的精气给予,换句话讲就是当五脏精气充足的时候,这些精气就都会储存在肾里面,来维持我们人体生命活动,但是一旦五脏亏虚,不能化生精气充养肾脏,那么就会造成肾虚,出现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脱发秃顶等情况,所以对于肾虚,我们不能单纯的只去补肾,反而是调养脏腑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该如何调养脏腑呢?

中医上有一个方子就很适合,这个方子出自《圣济总录》,叫做“灵仙散”,其组成分别有黄精、巨胜子、白术等6味中药。

其中黄精、巨胜子它俩可以生精益气,补五脏之虚,很适合用于有些男性因为晚上熬夜、加班等原因损伤肾中精气的人服用,另外巨胜子还能乌须发,对于年纪轻轻头发早白的人有不错的改善。

白术、茯苓呢这里是用来增加脾胃运化的,因为我们说过补药多滋腻,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这里也就用到了白术茯苓来健运脾胃,渗湿利水。

最后就是天门冬和桃仁,这两味前者呢则能养阴润燥,对于肺脾有益,后者呢则了可以破掉血中无用的血块打通瘀滞,从而让新血助身体所用,另外桃仁还能润肠滑肠,改善便秘。

那么讲到这里,可见这个方子,可补五脏,很适合于五脏精气亏虚的人群参考。

00001. 

痤疮、痘痘,本质在于三焦严重堵塞!

《灵枢.本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

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气血之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因为,皮肤与腠理关系紧密,皮肤的功能与三焦及主一身之表的膀胱经有密切关系

.

所以,中医认为:痤疮,其本质在于三焦

.

之前,我接诊过的一位男性患者,27岁,脸上分布有红肿痘痘,硬块结节、囊肿都有,没出现痘痘的地方也满是瘢痕,下巴一直蔓延到淋巴处,都分布有红肿痘痘、痘印.....

详细了解完情况,开方:杏仁、桑白皮、黄连、炒白术、益母草、肉桂

.

结果,5剂药下去,面部、下巴红肿痘痘逐渐消失,囊肿、结节也在逐渐消散,继续用药,前后总共21剂,面部恢复如初,痤疮完全都看不见了

.

痤疮、痘痘,根源就在于三焦问题

.

中医常认为: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三焦膜腠联系了脏腑内外,发于皮肤的疮疡,多是内在脏腑功能异常的表现

.

三焦为津气升降出入的通道。肝主疏泄,涉及气血精津液五类流通物质,与其五系经隧均由肝系筋膜构成有关。如果少阳枢机不利,则营卫不和,气血精津液运行不畅

.

按照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表皮的问题应该从肺卫之气入手,而不涉及到营血

.

而肤的问题直接隶属于三焦,所以痤疮的发生于人体三焦运行的水液、元气等密切相关。所以,针对痤疮,应当以疏通三焦,祛除三焦痰湿,温补丹田,涵养元气为主。不能一味清热泻火,耗伤元阳,否则痰湿不化,难以收效

.

而且,《外科启玄》载:“凡疮疡,皆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

.

所以,此方中:

.

杏仁、桑白皮——通上焦:既宣上焦肺气,又能理大肠之气,治上以兼中下

.

黄连、炒白术——通中焦: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健脾祛湿,畅中焦枢机

.

益母草、肉桂——通下焦:助阳活血,通经活络,温补丹田,调理三焦

.

就这样,三焦通畅,垃圾毒素清理干净,痘痘消失!如需用药,请在中医辨证之后进行!

中药治疗疾病的底层逻辑是“调气”,怎么调,您知道吗?

在我之前的内容里,我反复强调,整个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最底层逻辑就是“气”,中医诊疗的理论体系就是“调气”。

我这期内容就是让大家明白:中药治病的逻辑是怎么通过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

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先点个关注,一起解锁今天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中药的理论体系来自于神农氏,即便有人没看过《神农本草经》,也应该听说过“神农尝百草”得故事。

现在很多人被洗脑,认为涉神农尝百草只是神话故事!

站在现在的视角看,大自然中有很多的植物,都是有毒的,比如断肠草,我们先祖神农氏在尝的时候如果误食了,就不会有“尝百草”的故事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先祖神农是怎么区分药性呢?

背后有没有一套理论体系来支撑呢?

我们后世的医家是如何辨别药性,配伍组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理论依据是《神农本草经》!

后世很多医家为了传承的需要,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诠释本草经,我个人认为在清代的张志聪的《本草崇原》序言中,解释的是最完美的。

“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

这句话意思是说:在中药的体系中,自然界的万物可以入药的共有365种,以应周天之数的意思,是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是对应的。

上品一百二十五种为君,无毒。主久服,养命延年,益气轻身,神仙不老。

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或有毒,或无毒。主通调血气,却邪治病。

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或有毒,或无毒,或大毒。主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症瘕,中病即止。

这一段是把365种药材,分成了三品,其中上品125种,没有毒性,比如说家庭中常见的,姜、大枣、百合、枸杞,都是调气的,不仅没有副作用,经常食用对身体好。

中药组方分“君臣佐使”,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就知道君药非常重要,这125种上品药,几乎都是没有毒性的君药。

中品120种,有的有毒,有的没毒,是辅佐君药驱邪调病。

下品120种药,为佐使药,大病的时候才会用到,绝大多数都有毒性,有的甚至是剧毒。

中药常讲“是药三分毒”,成为了中医黑抹黑中药的重要理论武器,

很多人不懂,就造成的误解很大,最后我会详细交代中药与西药在毒性上的区别。

接着这段话,就是先祖神农氏尝百草的理论依据,五运六气我后面会专门讲,我把最重要几句提炼一下,“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药性),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中药的理论依据是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天体运动变化产生的引力、磁场、电子波作用到地球上,地球上万物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以此作为药物入药都是具有自身属性的。

药物的属性作用到人体生活活动上,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寒热、升降、补泻”。

其中药性合人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药物归经”的理论依据。不同的药物进入身体之后,会与不同的脏腑结合,就是进入脾经、还是胆经等等。

根据什么判断药物归经的呢?

中医讲究六经辨证,阴阳寒湿表里,不讲究这些没法判断,更没法治病。

如果你有什么久治不愈的疾病,请加微信:y3l6i3n6

QQ、微博等平台,问的人很多,回不过来,所以一律不回,请谅解,本人忙不得无故打扰,诊病开方收费100元。

就是接下来,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

这几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药物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采摘,药物的颜色,发出的气味,吃到嘴里的味道,就是药物药性的理论依据。

换句话说有了这个理论依据,神农根本不用尝就知道药性了。

不尝就知道药性,是什么逻辑呢?

我举个例子,把东北人参的种子,种到海南,也能长出人参,都是人参,药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为什么?

就是因为接受“天地之气”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桔子生于淮南为桔,淮北则为枳,叶子一样,但是形状、大小,味道都不一样了,就是这个意思,

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以日本人的揍性,如果药材能在日本生长,不影响药性,现在根本不会有日本企业来中国收药材。

中药是大自然给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

还说人参,人参是根,根的就是吸收营养,作用为收敛,人参的叶子是生发。

知名中医张晓彤先生面对采访时候,就谈到人参叶子的皂甙dai比人参的成分还高。

用人参叶子下药能治病吗?

指定不能啊,提纯压根就不是中药药性的逻辑。

中药治病的逻辑是什么?

中药的药物都取材于大自然,在不同地方、不是季节、甚至同一颗植物的不同位置,都具有不同的药性,所谓药性就是药物本身所有具有偏性。

偏性怎么理解呢?

用阴阳解释,偏于阴或者偏于阳,这么概括不全面;

用五行解释,五行是阴阳偏性的表现形式,纯阴为水、纯阳为火、阴多为金、阳多为木,阴阳平衡为土。

药物的偏性,就是可以总结为:纯阴、纯阳、阴多、阳多以及阴阳平衡。

人体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只要出现疾病,就是阴阳五行的平衡结构被打破了,

所谓中药治病就是用药物的偏性,协调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偏性。

怎么协调?

就是药物自身的寒热、升降、补泻的功用。

这段话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天地万物,不外五行。

对于中药药性,在《药性总义》有更加完整的诠释。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酸属木入肝;苦者能泻能燥能坚,苦属火入心,;甘者能补能和能缓,甘属土入脾;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辛属金入肺;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用也。

五味功用就是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的生克关系,我在之前的内容里,也都反复提到,除了五味,

还有四气“寒、凉、温、热”,四气与四象匹配,是排除“脾胃(土)”的属性之外,又进行的划分,是更具象的关于升降浮沉的描述。

最后澄清一下误解,到底是中药有毒还是西药有毒?

首先中药本身的偏性,组合到药方里,药性具有五行的生克关系,

再加上中药的炮制学,不同的制作方法可以改变中药的升降浮沉属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西药看来剧毒的药物,在药方里可以治疗重大疾病的原因。

其次,中药全部来自大自然,

而西药属于人工合成为主。

取自大自然的中药,是符合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背景,

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宇宙万物都只是“气”的聚散流变状态,再加上经过几千年的验证,是可以完全排除体外的。

西药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结构,能不能完全排除体外,是个未知数!

我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人工合成塑料袋,想完全被大自然消化可以查看一下新闻。

人工合成的西药如果不能被完全排除体外,在身体内堆积以后会造成什么影响,目前是不得而知的。

至于到底是中药的有毒还是西药的毒性更大,想听听你的答案,请留言告诉我。

秦岭山里老头教我用一把黄芪,把3年的高血糖降了下来,这个世界从不缺治病的药,缺的是用药的良心!

多年前年轻时,我经常和朋友一起骑摩托跑山,探寻秦岭的秘境。

朋友我俩差不多大,但是他因为糖尿病,看起来比我瘦弱很多。看着秀丽的风景,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学医多年,却不能为好友远离痛苦。看着他每日只能靠药控制,我的内心也是痛苦无奈。

把车停在路边,看着远处刨地的老伯,老伯看见我们的摩托后,就走上前来一个劲的看,看得出来老伯也很喜欢摩托。

有了共同爱好,话自然就多起来了,不经意间朋友说起了自己的病情,老伯抿嘴一笑说:真是田埂上的豆子——一路人,我之前也有这毛病,但现在早好了。

老伯让我们跟他一同回家,喝了碗水休息了一会后,老伯从破箱子里拿出了一个老黄历,里边夹着一张纸,他说就是靠这个方子吃好的,让我朋友也试试。

回来后,朋友就去抓了药来吃,大概3个月,朋友的气力和体力明显好转了不少。一查血糖,比之前下降了10个点,停药后,也未曾复发。

当时我还不相信,因为别说是西医,就是当时学中医的我自己,都不相信糖尿病能够用中药治愈。于是,我就把方子拿来仔细研究了一下,最后应用到临床上发现效果是真的好。

随便说位患者,接诊过一位老太太,血糖高的吓人,空腹将近20,但是她并不吃西药,她觉的那是洋玩意不好。但吃了很多中药,效果也一般。

来找我的时候差点晕倒,当即我就给她开了那张方子:五味子、生黄芪、白芍、山药、麦冬、黄精。

结果呢?患者连服三剂后,头晕的情况立马就减轻了。一个月后,头晕乏力的情况大幅度缓解。服药两个半月,患者的血糖已经恢复正常,诸症悉平。

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中医里并没有糖尿病这会事情,在中医里这叫做消渴之症,就是三消,上消属肺,中消属脾,下消属肾。

现代医学认为是胰岛素分泌失常导致的体内的糖分不能正常分解而产生的,在降糖药没有发明以前主要是通过节食的方式来控制血糖,导致有很多人最终死于饥饿。

这在中医看来就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司,肺的气液交换失职,体内产生的精微无法到达身体的各处,精微下注而产生尿糖。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体内气力不足无法推动血液的运化,加上饮食的节俭使得气血更加亏虚,。

黄芪性是微温的,味道是甜的,主要入脾经和肺经。如果一个人平时体格比较虚弱,爱出汗,别人不出汗的时候,他动一动就爱出汗,这就属于胃气虚,经常容易感冒,这种体质经常容易感冒。

我们可以用黄芪来补他的胃气,收摄他的汗水。还有的人中气虚,主要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经常的容易疲劳,懒得说话,食欲不振,大便经常的不成形,面色发黄,气短。

五味子有收涩的作用,白芍柔肝养阴,山药健脾养胃,麦冬增水行舟。黄精补中益气安五脏。

而降糖药的原理就是将体内无法转运的精微代谢出去,时间久了就会损伤肝肾也会因为降糖药的做用使得胰腺失去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这个老伯早已不在,但是他教给我的方子已经帮助了上千人,曾经有人花大价钱想要买这个方子,我拒绝了。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治病的药,但是缺用药的良心,为医者的良心。

防瞌睡闻一闻就成

到瞌睡,大家都不陌生,土话叫打盹,很短时间的睡眠。如果要猜一种生理反应,瞌睡是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除了一般所能想到,空气不流通、屋内缺氧、生活作息晚,长期睡眠不足外,也可能是身体正发出警示讯号。 尤其明明睡眠时间足够,隔天仍然不敌瞌睡虫叨扰,昏沉欲睡,犹如灵魂出窍,是内源氧缺乏症。

 那么遇到这种瞌睡隐上来后,怎么办?这里有个小秘方。

 防瞌睡秘方:冰片3克,川芎10克,苍术20克,白芷10克。

 制作:只要将以上四味中药要研磨成粉,装入一缝制的小布袋,随身携带。

 用法:在感到疲劳、瞌睡时拿出来闻一下就能提神醒脑!

四味猛药,打通全身瘀堵

今天告诉大家四味猛药,帮助我们打通全身的血管堵塞。

1. 川芎。他是血中的气药,,有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

2. 红花。红花性温。主要用来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他对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作用,红花当中的红花黄色素能够溶解局部的血栓,有抗凝的作用。

3. 丹参。性内寒,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酸,抗凝,调节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4. 灯盏西心。性温具有活血,通经,止痛的功效;他不仅能够舒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的供血,而且它还能够改善神经元血液的供应状况,使受损的神经细胞逆转,恢复功能是不可多得的。

“骨结核”独家秘验方——白矾外敷散

骨结核多生于短骨及关节处,病程长,且缠绵不愈,内服药,其效缓慢,而局部用药则收到较好效果。此法经济方便,简单可行,尤其适应农村患者。

【配方及用法】白矾50克,黄柏1克,血竭1克,共为细末。每次用15克,加豆腐渣一小碗,混匀后,敷于患处,24小时换药1次,轻者月余可收效,重者3~6个月可使死骨吸收,窦道愈合,无有痕迹。

【验证】曾治长春西郊一女社员,左上下肢患有骨结核数处,疼痛难忍,并流脓滴水已三年之久,用此法约半年,其痛自止,窦道愈合。

男子房事腰痛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辨证】肾阳不足。

【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强腰。

【方名】补肾健脾益气汤。

【处方组成】茯苓9克 白术9克 陈皮9克 人参6克 生地6克 枸杞子30克 麦冬15克。

【用法】每日1剂,加清水300亳升,煎至240毫升,去渣温服。

张仲景的下瘀血汤

下瘀血汤,大黄 28g,桃仁 30个碎,蛰虫 20个,去了腿,三味药,这个方子非常好,大黄,这是个泻下的药,你千万不要把大黄的泻下作用局限在结肠,那你就错了,大黄的泻下作用是向下的,向下并不是大便一个出路,至少是三个出路,大便,小便,出血。

一说大黄的泻下,你要局限在大便上,那你就会失去比大便还重两倍的东西,这是第一点。

第二是桃仁,桃仁的活血、破血的作用是什么?是通血,它只有通血的能力,它没有破血的能力。

蛰虫是什么?蛰虫就是那个土鳖,去了腿,在那个电饼铛,干煲,叫熬,都是用的是雌虫,带刺的那是雄虫,那个不入药,雌虫是不带刺的土鳖,入药,这个蛰虫是有毒的,它是有破血作用的。

大家看一看,一个通血的最好的,一个破血的最好的,还有一个是向下排异的最好的,三个药,各自有不同的个性,合起来成为一个破血的个性,所以叫下瘀血汤。

这个方子组织的严谨,精炼,效果非常好,这三味药,打成粉末,炼蜜为丸。大黄 28g,桃仁 30个碎,蛰虫 20个,和成四枚,用酒 150 毫升,千万要记住,这个酒,只是米做的黄酒,酿酒不是烧酒,一百五十毫升黄酒,取一丸,顿服。

这张方对于下部一切的瘀血,特别是生殖器这个系统的瘀血,是排异的作用。

这个下瘀血汤,治的病太多了,这个方子太好了,你看不见用这张方子的,你甭管在医院里,在哪儿门诊,诊所,你看不见用这张方子的,为什么呀,他们那眼中欣赏的呀,是二十多味的那种方子,什么也治的那种方子,但是你别忘了,什么也治的东西,其结果是什么也治不了,唯有这种方子组织的最严谨,方剂的个性最强,效果最好,就是没人用,就是好方子用的人太少,不治病的那方子人人用,你去看看,十七八味是平常的,一看那方子,你就可有一个结论,这方子什么也治不了。

中医论治功能性低热

功能性低热即现代医学查不出原因的低热,故又称原因不明低热,系机体体质异常,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中医学称内伤发热,病程较长,正气多损,阴阳失调,抗邪无力。临证时应从虚着眼,以扶正补虚当作治疗功能性低热的大法。但被分五脏,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之别。所谓损其气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胃者益精。用药当以平补与清补为主,凉剂不过因火而暂用,火去即止。苦寒药更不可多用,因其伤脾败胃,化燥伤阴之故。证型在发生变证时,临床症状往往错综复杂,或内外合邪,或虚实夹杂,治疗时应视其主次而灵活应变,切勿默守陈旧,延误病情。因此应认准病机,详辨病症,方能收到较好疗效。

2治疗方法

 1气虚发热型

 低热或高热不等,面色黄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自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治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合甘麦大枣汤主之。方药:太子参20g,黄芪20g,白术12g,炙甘草10g,当归12g,陈皮6g,升麻3g,柴胡10g,浮小麦20g,白芍15g,大枣5枚。2血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不宁,体倦乏力,舌质淡,苔少,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肝之法。方以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药用:太子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10g,当归12g,龙眼肉15g,白芍15g,酸枣仁30g,地骨皮12g。

3阴虚发热型

 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口干咽燥,多梦盗汗,舌质红而少津,苔少,脉细弱。治以养阴清热之法。方以清骨散合一贯煎加减。药用:银柴胡10g,知母10g,胡黄连10g,地骨皮12g,青蒿15g,生地20g,辽沙参15g,枸杞子15g,甘草6g。

4阳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萎靡嗜睡,或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乏力,治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元之法。方以金匮肾气汤合理中汤加减。药用:制附子8g,肉桂15g,熟地黄20g,怀山药20g,山萸肉15g,茯苓15g,丹皮9g,巴戟天10g,太子参30g,白术12g,炙甘草10g,龙骨15g,牡蛎15g。

5肝郁发热型

 低热或午后渐热,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烦燥易怒,口干口苦,女子可见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质淡红,苔黄,脉虚弦偏数。治以疏肝解郁,健脾清肝之法,方以丹栀逍遥散或滋水清肝饮加减。药用:丹皮10g,炒栀子10g,柴胡10g,当归10g,枳壳10g,白术6g,郁金15g,生白芍15g,茯苓12g,合欢皮12g,甘草6g。

6瘀血发热型

 午后发热,夜晚热甚,常自觉身体某部发热,口燥咽干,饮水不多,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紫黯,瘀点或瘀斑,脉沉涩。治以活血化瘀之法,方以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药用:当归12g,红花12g,赤芍12g,延胡12g,丹皮12g,桃仁10g,郁金15g,丹参15g,炒蒲黄10g,炒五灵脂9g,川牛膝20g,枳壳10g,柴胡10g,生地20g,白薇15g,黄芩10g,甘草6g。

7湿郁发热型

 低热不退,午后热甚,胸闷不饥,身重肢倦,便溏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治以宣化畅中,利湿清热之法,方以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炙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6g,藿香10g,半夏6g,厚朴6g,通草10g,泽泻12g,柴胡10g,白术12g,郁金12g,黄芩10g,鸡内金12g。

一个治疗小儿流鼻血的良方

小儿乃纯阳之体,加之过食肥甘厚味,易生内热,流鼻血是常见问题。

我有一良方,效果不错。

处方如下:

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生甘草5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白茅根15克,藕节10克。

方解:中医认为小儿阳常有余,火热偏盛,饮食不节,火热内生,而流鼻血者多为肺热导致。

本方为《温病条辨》桑菊饮加味而成,此方乃清肺热之良方。

其中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用药清凉,清肺热而药性不凉,杏仁、桔梗调理肺之气机,使之气血顺达。白茅根,藕节这一药对为凉血止血之特效药对,纵观全方,本方具有“清肺凉血,清热止血”之功效,为治疗流鼻血之良方也。

使用本方要点:

鼻血鲜红,舌红脉数,心烦或易口干,大便秘结。

湿热下注前列腺炎?清代中医名方,清热利湿,分清别浊

这种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临床门诊上比较多见,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还可有尿等待、尿无力、尿线变细或中断及排尿时间延长等。小便发黄,排便时有灼热感,排便过程中或结束后有尿道口滴白,阴囊潮湿,会阴部坠胀感,大便粘滞不畅,口中黏腻发苦,口臭,部分患者还有头面部出油多、脂溢性脱发、痤疮、湿疹、脚气等湿热表现。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上属于“淋证”、“白浊”范畴。其病位以肝肾、膀胱、下焦为主。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日久不愈,蕴于下焦;或饮食失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饮酒、烧烤等食物吃的多,损伤脾胃,酿生湿热,流注膀胱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等原因引起。

一般分虚实论治。实证多为湿热下注,蕴结膀胱,虚者多为脾肾气虚,湿浊内阻。开始多为实证,日久变为虚中夹实。若久病失治,则气血瘀滞,瘀阻经脉,使病情反复发作。

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治疗上,常选用萆薢分清饮,出自清代名医程钟龄《医学心悟》,主要药材组成有:川萆薢、石菖蒲、黄柏、白术、茯苓、莲子心、丹参、车前子等。

方中以川萆薢为主,利湿通淋,分清别浊;配合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利水通淋,清利膀胱湿热;石菖蒲化湿通窍、定心志以止小便频数;佐以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另配莲子心、丹参清心火,以阻心热下移于小肠,及小肠之热上扰于心。全方配伍理论清晰,思路严谨,选药精当,故而疗效确切显著。

萆薢分清饮具有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的功效,现代常加减之后用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者单纯的尿浊、滴白及尿道急慢性炎症等属于湿热下注型,收效很好。临床应用以尿道灼热或热痛,尿滴白,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辩证要点。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程氏萆薢分清饮只适合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辩证加减使用。

00001. 

痛经

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经前小腹胀坠痛,拒,腰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经色紫黑夹块块下痛减,伴胸肪胀满,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暖气则舒,舌质黯,薄白,食欲尚可,二便调,脉弦,

治疗以舒理气,活血祛瘀

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味;当归,白芍、熟地各15g,香附,乌药、王不留行、橘核,川牛膝各12g乌药,赤芍,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各10g:水煎

2寒湿凝滞型: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 连腰脊疼痛,得热则舒,痛极汗出淋漓,四肢不温,恶心呕吐,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质稀,块下痛减,畏寒便溏,小便调,苔白腻,脉沉紧。

治以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方选吴茱萸汤加味:当归12g,丹皮、姜半夏、防风、藁本、茯苓、木香、香附、桃仁、麦冬各10g,炮姜、甘草各6g,肉桂、吴茱萸、细辛各3g,水煎服,日1剂。

3气血虚弱型:经来后期,小腹绵绵作痛,喜热按,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食欲可,二便调,脉缓无力。治以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方选温经汤加味:党参15g,当归、白芍各12g,姜半夏、丹皮、阿胶(烊化)、川芎、桂枝、冬麦、香附各10g吴茱萸3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日1剂。

4肝肾亏损型:经后小腹隐痛喜按,经来

色淡量少,腰膝酸楚,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舌质淡红、苔薄白,食欲可,二便调,脉沉细。

证属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治以滋补肝肾,

方用调肝汤加味:山药、熟地各15g,当归、白芍、制首乌、杜仲、川断各12g,阿胶、巴戟天、山萸肉各10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5、血热淤滞型:月经先期而至,腰腹疼痛经色深红而有块,质粘臭秽,平素黄带下,量多气臭,口干苦,舌质淡红、苔薄黄,食欲可,二便调,脉数。

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止痛,

方选芩连四物汤加味:当归、赤芍、香附各12g,生地、川断、桑寄生各15g,川芎、丹皮、黄芩各10g,黄连6g,水煎服,日1剂。

结论

中医认为,痛经责之于肝、脾、肾、冲任等脏腑。其病因病机,在《诸病源候论》列有“月水来腹痛候。认为“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所致。明·《景岳全书·妇人规》对痛经的病因及论述更为详尽,如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结合各家之见,以及临床观察,痛经的辨证治疗,主要有5型,如在经前腹痛,属气滞血瘀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四物调血养血,桃红破血活血,香附行气,通行十二经脉,使养血不留瘀,破血不伤血,气行则血行,瘀祛则痛止;经行腹痛,属寒湿凝滞者,用吴茱萸汤加味,方中药多温燥,配丹皮、麦冬凉血清热养阴,监制诸药香燥之性,以防伤阴耗血;经来后期腹痛,属气血两虚,用温经汤加味,此方健脾益气,祛瘀生新,暖子宫,补冲任,服后经调而孕者甚多;经后小腹隐痛,肝肾亏损者,用调肝汤加味,补肝血,填肾精,精血充而腹痛止;经先期而至而量多,属血热瘀滞腹痛者,用芩连四物汤,调血养血,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清瘀祛,腹痛自愈。随症加减:头痛加白芷、柴胡,乳房胀痛加王不留、橘核,腰痛加杜仲、川断,腰骶痛加狗脊,心烦易怒重用当归、白芍,痛甚加延胡索,气滞加香附。随症加减,治疗。

中医论治尿路感染

中医上所描述的淋证,是指在临床上表现为小便淋漓刺痛,尿频、尿急、尿涩,小腹时有拘急引痛,常伴全身发热症状。“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淋证的发生、发展与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证候诊断

 ①热证:尿热,尿黄,尿赤,发热,感热,喜冷,心烦,口苦,口干,口渴,口渴喜冷饮,面红日赤,黄带,手足心热,烦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或黄燥,或答白厚,脉滑数

 ②寒证:寒,喜暖,手足不温,小腹冷,腰冷,口淡不渴,或口渴喜热饮,大便清稀,面色苍白或白光白,胶冷卧,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或沉细,遇寒发作或遇率加重

 ③寒热杂证:同时具备①、②中各至少1个症状,构成寒热复合证候者,即诊断为寒热错杂证

 一湿热

急性湿热淋证期:

(1)下焦湿热型:发病急,小便急迫频数,淋漓涩痛,发热,少腹拘急,苔黄腻,脉数。方选石韦散(石韦12g,瞿麦10g,车前子15g,白茅根50g,虎杖12g,甘草梢6g,冬葵子12g,滑石12g,银花15g,连翘10g,苦参12g)进行加减。

(2)肝火湿型:发病急,小便急迫淋漓,溺时涩痛,目赤易怒,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方选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木通10g,茅根50g,金银花15g,虎杖12g,柴胡6g,车前子15g,生地黄15g,泽泻10g,草梢6g)加减。

慢性湿热淋证期:

(1)湿热蕴结型:淋证日久反复,急性发作,小便频急、涩痛,体倦乏力。方用防已黄芪汤加清热通淋方(防已10g,白术10g,连翘10g,车前子15g,石韦12g,草梢6g,黄芪15g,银花15g,虎杖12g,茅根50g)加减。

(2)阴虚内热型:淋证久治不愈,午后低热,腰酸腰痛,小便频数短赤。方用知柏地黄丸(生地黄15g,山黄肉10g,泽泻10g,黄柏6g,白茅根50g,虎杖12g,山药15g,茯苓12g,牡丹皮6g,知母10g,车前15g)加减。 二 正虚邪恋型

 主症: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时轻时重,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弱。治法:健脾益肾,清利通淋。方药:山药25g、茯苓30g、泽泻20g、太子参20g、泽兰20g、上茯苓30g、石苇25g、菟丝子25g、益母草30g、大芸片25g。

 三脾肾阳虚型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多年,小便频、急、涩,伴腰痛,小便时坠胀感,滴沥不尽,头晕气短,畏寒,面色萎黄,颜面及眼睑浮肿,肾区叩击痛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补益脾肾.佐以通利处方:瓜萎瞿麦丸加味:瓜蒌根20g,茯苓30g,山药30g,制附片6g,瞿麦15g,黄芪20g,生芡实18g,党参15g,升麻6

 四淋证日久导致窿闭

猪苓通关启闭汤(猪苓12g、泽泻10g,生黄芪15g,阿胶15g,黄柏6g,海金沙6g,琥珀1.5g,茯苓15g,滑石20g,肉桂3g,知母15g,没药5g,生蒲黄3g).若患者发热,可去肉桂、黄柏、知母,加金银花等;尿闭者,可加升麻;若为血淋者,可去知母、肉桂、黄柏,加栀子、白茅根、茜草、生地黄等;若为热淋者,去肉桂、黄柏、知母,加瞿麦、竹叶、萹蓄等;若为石淋者,去肉桂、知母,加冬葵子、鱼脑石、金钱草等

 五通用方

通调益淋汤(茯等30g,木瓜15g,木通15g,知母20g,滑石20g,泽15g,防己15g,琥珀10g),此方不仅适合治疗一般淋证,对于热淋、气淋、劳淋,血淋,膏淋等均有较为满意的效果,若气虚者,可以加人参、白术等以补气;肾虚者,可以加巴戟天,杜仲等益肾

辩证论治慢性肝炎

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根据中医学史料记载,大体属于“胁痛”、“湿热”、“积聚”、“瘕”、“虚损”等范畴。按其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是因湿热余毒未清,病邪郁滞肝胆脾胃,致使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旷日持久,病邪人经进络,脏腑经络俱病,阴阳失调,缠绵不愈。临床证型和病情演变,一般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壅滞,肝郁脾虚和气滞血瘀。病至肝硬化前期或慢肝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因湿阻脾阳,热灼阴转,正气亏损,阴血不足,导致气血两虚或肝肾阴虚,其病变常常表现虚实混杂,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但总以虚为多。然而在病程的某一阶段,由于正不胜邪,也可呈现邪实的一面,因此必须抓住病理特点,矛盾主次,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反复发作不愈,现代医学认为与病毒的持续存在以及机体免疫力异常有关。其诱发因素多与过度疲劳,七情忧伤,长期失眠,饮食不节,肆意饮酒,药物中毒,各种感染的失时治疗以及并发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溃疡病、结核、月经过多、肿瘤)的影响,易致机体抵抗下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临床体验,中医认为湿热余毒,迁延日久,入脏入腑,气血失调,脏腑经络俱病,是慢性肝炎活动的病理基础。湿为阴邪,重浊粘滞,往往导致脾阳不运,升降失司,湿遏热伏,病难速去,因此利湿就成为本病的治疗关键。我们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佐以活血化瘀的方法。在努力消除诱发肝病复发因素的基础上,以调理脾的健运功能,使气血有源,正气得复,增强体内抗病能力,达到邪祛正安的目的。

 按照辨证分型采用基础方加味,其理论依据:首先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内经》早就指出“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说明脾胃为人体化生气血的发源地,是构成人体物质的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全身血液的生理功能,这与现代医学所讲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体液代谢和泌尿系统的部分功能不但极为相似且有着密切关系。从病理关系来看,脾性兼静,其用为化,喜燥恶湿,体阴而用阳,忌湿邪困阻,一旦脾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气机阻滞,百病丛生。这向我们提示了健脾祛湿治则,对扶正祛邪的指导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脾与肝的关系,无论在生理上或病理上均有着相互因果的关系。“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二者有着正常的相互制约关系。“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肝气虽对脾的司运有着制约关系,但克以制用,且肝之阴血,依靠脾之化源而供给,两者相辅相成,刚柔相济,构成了机体生理活动的协调。迁延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病久邪恋,正气亏损,破坏了肝与脾之间的正常关系。且邪为湿热,湿热之邪,归于脾胃,以中焦为多,因此清除湿热,就成为祛邪的关键。

 最后在肝病的辨证论治上,前人指出:“其脏应肝胆,其伤在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为中州,升腾心肺之阳,提防肝肾之阴,“脾乃中州之土,上下升降之枢纽”。所有这些均说明调治脾胃可以达到沟通上下,左右逢源,气血得调,脏腑得和。“肝藏血,主疏泄”,实际上这两种生理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肝既被邪扰,自必疏泄不利,久之造成气血失调,气滞血瘀。如临床所见之肝脾肿大,皮肤及粘膜瘀斑、蜘蛛痣、肝掌等。这与现代医学所认为慢性活动期所导致之肝细胞肿胀、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之肝脾肿大有相似之处。肝脏肿大、肝包膜紧张度增加,刺激神经则产生肝区自发性疼痛和压疼。这与中医“瘀血作痛”不通则痛”的论点相一致。这些都阐明了肝病在气血失调的情况下血流缓慢,血脉瘀滞,构成了气滞血瘀,这样不仅影响肝脏本身代谢功能和胆汁分泌与排泄,而且还涉及到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产生临床上所屡见的腹胀、纳差、嗳气、呢逆、腹泻便溏、头晕身困等一系列肝胃不和、肝脾不调之见证。正由于此,我们在考虑益气健脾利湿的同时,本着“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原则,又加入丹参,以达到疏肝解瘀,调气止痛,兼能凉血通络,改善门脉循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合人参山楂既能通瘀散滞,又能取其酸人肝而养肝、和胃消导,以利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同时,考虑邪恋病久,必导致肝阴不足,使肝脏体弱而用强作痛,故于基础方中配以生杭芍以补血养肝、敛阴止痛,利于受损肝细胞的恢复。在迁延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各阶段中,由于余毒未清,常常挟杂湿邪化火或阴虚火旺的病理反映,故佐以板蓝根,加强方中清热解毒之力,协同白茅根清热排毒之力而又不伤正。但这类药物,苦寒性凉,易败脾胃,因此不可用量过大。如热毒过盛,邪居血分,则可在方中选加既具有清热解毒之力,又不致败伤脾胃之品,如紫草、丹皮、泽兰之类。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由于邪恋病久,机体代偿功能衰退,患者极易受机体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故应重视情志、饮食和不合理的乱投药物,同时也应避免不合理的过多营养添加,在整体上藐视它,在具体上重视它,不为某项化验数字变动而产生不必要的忧虑,帮助其掌握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树立乐观主义精神,让体内慢慢增强抵抗力,直至战而胜之。

 总之,我们以重视整体观点,注意邪正关系,立足辨证论治,以方带法,贯彻始终。

 一、辨证治疗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以基础方加味治疗,基础方组成:生黄芪、茯苓、丹参、生山楂各15g,生薏仁、白茅根各30g,板蓝根9g,生杭芍12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并辅以维生素B1、C或酵母片。

 (1)湿热壅滞型:主证:胁痛,胸闷,腹胀,乏力,厌油,厌食,口粘,恶心,口渴甚,发热,尿黄,便或结滞不畅。舌淡,苔黄腻。脉濡或弦或滑。肝大,肝功能异常。治法:清热利湿,益气培脾,活血化瘀。方药:基础方加茵陈30g,车前草15g,苍术、佩兰各9g。

(2)脾胃不和型:主证:胁痛,胸闷,脘腹胀,口干,苔白或微黄,脉弦,肝脏及肝功能有轻微改变或正常。治法:舒肝和胃,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基础方加枳壳12g(或木香6g),陈皮、郁金各9g,半夏曲15g,甘草6g。

(3)肝郁脾虚型:主证:胁肋隐痛,身困乏力,腹胀,饮食无味,嗳气矢气,大便不实,苔厚或腻,脉濡或缓,肝功能 异常或肝肿大。治法:舒肝扶脾,活血化瘀。方药:基础方加白术、党参、佛手各9g,生山药30g。

(4)气滞血瘀型:主证:胁下刺痛,固定不移,脘腹胀满或干呕,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脉弦、沉或涩,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或有蜘蛛痣、朱砂掌。治法:舒肝理气,健脾,活血化瘀。方药:偏气者基础方加香附、川楝子、当归各12g,鸡血藤15g;偏血者基础方加元胡、五灵脂、蒲黄各9g,娑罗子12g。

(5)肝肾阴虚型:主证:头晕,耳鸣,咽干目涩,胁肋隐痛,手脚心热,甚心烦不寐,潮热乏力,或腰膝酸困,舌红或少绛,少苔,脉弦细或细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治法:养阴柔肝,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基础方加沙参12g,当归、怀牛膝、女贞子、黄精各15g。

中医疝气论治

疝气俗称“小肠串气”,是指肠腔的一段突出于腹壁、腹股沟或从腹腔下进入阴囊的疾病,即现代所称的疝气病。疝气属于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妊娠妇女,对患者身体及心理均有一定的危害,久延不愈更可危及生命。故基于《黄帝内经》《杂病广要》等文献的论述,疝气的病位在肝,亦在肾、脾、任脉。根据各病位引起疝气的病机特点,提高疝气的中医临床疗效。中医学对疝的论述有冲疝、狐疝、厥疝、癞疝、瘕疝、溃疝、癃疝等病名,并有疝的症状病因等的记载。目前,大家认同的疝有气疝、水疝两种。

 气疝,又称小肠气,是常见疝病,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斜疝、脐疝相类似。“病在小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故疝气者,寒邪结聚而成。内则脐腹绞痛,外则卵丸肿大。

 水疝,包括现代医学的鞘膜积液。水疝者,阴囊肿大,阴汗时出,囊肿如水晶,或搔痒出黄水,或小腹按作水声。”因阴囊偏侧肿垂,故有人又称之为“偏坠”。水疝的产生有先天性与继发性两种。先天性水疝,“小儿生下亦有如此者,不疼不痛,此皆不须攻击,不治而自愈。”说明先天性水疝可自愈,不需治疗。而继发性水疝则多由外伤或感染导致瘀阻脉络,水液不行,停聚小腹,或湿热下注,留聚阴囊所致。应及时治疗。

中医常规辨证论治

 1气虚下陷症状:少腹可见疝囊,每因啼哭、站立、行走或咳嗽等情况其疝囊明显突出,但改变上述原因或平卧可使疝囊消失,阴囊坠胀不适。伴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呆,自汗,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则:补中益气升陷。

 方药:黄芪10g,太子参10g,白术6g,山药10g,陈皮6g,升麻3g,柴胡10g,橘核10g,荔枝核10g,山楂核10g,甘草6g。加减:伴见寒象可加干姜、吴茱萸、高良姜。疼痛明显者,可加元胡、川楝子。纳差明显者,可加生谷芽、生稻芽、砂仁、神曲。

2寒凝气滞症状:疝囊下坠、冷硬、阴囊坠胀不舒疼痛,痛连少腹,痛时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并生冷汗,纳少,大便稀薄,常有不消化食物,舌淡,苔白,脉弦细。治则:温中止痛,理气散结。

 方药:肉桂2g,小茴香6g,乌药10g,木香6g,茯苓15g,山药15g,伏龙肝15g,白芍12g,甘草6g。加减:寒重者,加干姜、附子:痛时,可用大青盐与香附粗末等量,炒热后,装入布袋内局部热敷,可促使疝囊内容物还纳。

另方生黄芪10g,生白术10g,萆薢10g,小茴香6g,橘核5g,泽泻10g,川棟子6g,毛柴胡6g,台乌药6g,生山楂12g,五味子6g,石莲子6g

3水湿下注症状:阴囊肿物柔软,潮湿,部分患儿有坠胀感,舌胖大质嫩,边有齿痕,水滑苔,脉滑。治则:健脾利湿,行气散结。

 方药:茯苓15g,山药15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通草6g,炒苡仁15g,胡芦巴3g,仙茅3g,陈皮10g,橘核10g。加减:湿甚者,还可加用冬瓜皮、玉米须。疼痛者,加荔枝核、木香、佛手。

4小儿疝气方 阴囊坠胀,哭闹则阴囊气肿,但至夜间则减轻,苔白,指纹色滞而青。法当疏肝理气。处方:佛手9克、香附6克、槟榔9克、吴萸6克、荔核9克、小茴6克、橘核6克、青皮6克、甘草3克、金铃子6克。

5女性疝气 胸胁痛,继则小腹结滞不舒,气坠小腹攻撑作痛,站立时有包块出现,辨证:郁怒伤肝,气机逆乱,气滞于小腹,不通则痛。治宜疏肝理气止痛,兼以散寒。拟用天台乌药散加味:乌药12g,小茴香10g,川棟子10g,木香10g,槟榔10g,柴胡10g,瓜蒌12g,荔枝核12g,橘核12g.白芍9g,当归10g,青皮10g,延胡索10g。水煎服。

中医论治性欲减退

性欲减退亦称性欲低下,是指持续的或反复发生的对性活动缺乏欲望,或者是长时间内对性活动的欲望水平较低。临床表现为缺乏性幻想,缺少参与性活动的兴趣,主动性行为的要求减少。

中医认为,性欲的产生是精气神充足,阴阳调和而发,与心、肝、肾、脾四经关系最为密切。肾藏真阴真阳,主生殖,施作强,出伎巧,肾阳衰微,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肾水亏损,不足以灌溉,则现性欲淡漠。肝藏血,主谋虑,主宗筋,因血虚肝脉失养,或情志不畅,肝气郁滞,子盗母气。心主神明,为情欲之府,心神不宁,神无所归,与肾水不能相交。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伤脾,气血不足,皆可无意性交。

治疗要点

性欲减退多属虚证,有命门火衰者,肾阴不足者,心脾两虚者;实者多为肝郁不舒;虚实夹杂者多为心肾不交。治疗时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分别立法选药。

 1.命门火衰者,素体阳虚,或久病或老龄,性欲低下,厌恶房事,伴有腰酸膝软,面色皖白,形寒怕冷,或阴囊潮湿,或神疲乏力,或阳痿早泄,舌淡胖,脉沉迟。治宜温肾壮阳。常用赞育丹加减。处方:熟地黄12g、白术10g、当归10g、枸杞子12g、杜仲10g、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0g、山萸肉10g、炒韭子10g、蛇床子10g、肉桂2g(后下)。

2.肾阴不足者,素体阴虚,或有房事不节史,性欲淡漠,头昏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骨蒸盗汗,齿摇发脱,舌红苔薄,脉细数。治以补益肾精。方选壮骨丸(原名虎潜丸)加减。处方:黄柏6g、知母6g、熟地黄15g、龟甲15g(先煎)、锁阳10g、当归10g、牛膝10g、白芍10g、陈皮10g、紫河车10g。

3.心肾不交者,素有神经衰弱史,性欲减退,阳痿遗精,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咽干健忘,精神委靡,舌尖红苔少,脉细数。治以交通心肾。方选交泰丸加味。处方:黄连2g、肉桂2g(后下)、女贞子10g、墨早莲10g、枸杞子10g、白蒺藜10g、柏子仁10、酸枣仁10g、茯神10g、韭菜子10g、青龙齿15g(先煎)。

4.肝郁不舒者,素体血亏,或有情志不畅史。性欲低下或厌恶房事,伴有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喜叹息,焦虑不宁,头晕失眠,舌质黯,脉弦或郁而不扬。治以疏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饮加减。处方:柴胡3g、制香附10g、枳壳6g、川芎6g、青皮6g、白芍10g、甘草3g、丹皮10g、黑栀子10g。

 5.心脾两虚者,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性欲低下,面色少华,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补 益心脾,方选归脾汤。处方:党参10g、白术10g、炙黄芪15g、龙眼肉10g、当归10g、茯神10g、远志10g、酸枣仁10g、炙甘草5g。

中医面瘫口眼歪斜论治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口僻”“面瘫”范畴,俗称“吊线风”、“吊悬风”,是由外邪侵袭,脉络阻滞而为病。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流泪,鼓腮时患侧口角漏气,咀嚼食物时食物常滞留在齿颊间隙,可有舌前味觉减退,少数有听觉过敏,病程长者可有患侧面肌挛缩,口角反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有的肌肉跳动,面部板滞不适,而不合并肢体瘫痪。

1风寒外袭,脉络闭阻型

 1.1

 主证

 汗出当风,或露卧于庭,或当风啼泣,风邪外袭,突然口眼歪斜,或发热,或不发热,全身酸楚,微恶风寒,头痛,口不渴,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1.2治则疏风散寒,通经活络。

1.3方药荆防败毒散合牵正散加减。药用:荆芥(后入)10g.防风9g.羌活6g,独活9g.紫苏10g,川芎9g,生姜3g.白附子6g,白僵蚕6g,全蝎6g。水煎服

2风热外袭,阻滞脉络型

 2.1主证突然口眼歪斜,伴有患侧头痛,耳根部疼痛,心中烦躁。口渴、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2治则清热疏风,通经活络。

 2.3方药清热疏风汤。药选:荆芥(后入)9g防风9g.菊花9g,钩藤18g.薄荷(后入)9g,蝉蜕9g板蓝根15g,当归9g,赤芍9g,川芎6g.甘草3g。水煎服 3风袭湿遏,阻滞脉络型

 3.1主证平素嗜酒,恣食肥甘或生冷,或久居湿地,湿浊内蕴,外受风袭,或外风挟湿袭人,阻滞脉络而为口眼歪斜,伴有身重体倦,头胀如裹,脘痞胸闷,口中粘腻,大便不爽。兼热者口苦、尿赤、苔黄厚腻、脉濡滑;兼寒者口不渴、尿清、苔白厚腻,脉濡缓。

 3.2治则祛风化湿,通经活络。

 3.3方药:羌活胜湿汤合牵正散加减。羌活6g.苍术12g,防风9g,藁本9g,蔓荆子9g,川芎6g,赤芍10g,白附子6g,白僵蚕6g,全蝎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偏热者加山栀、黄芩、连翘;偏寒者加藿香、紫苏、白芷;胃脘痞闷,湿阻中焦者加半夏、陈皮、砂仁;小便不利者加云苓、泽泻、猪苓。

4气虚风袭,阻滞脉络型

 4.1主证

 突然口眼歪斜,伴乏力,气短,动则汗出,口不渴,纳食少,尿清长,大便溏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4.2治则益气疏风,通经活络。

 4.3方药保元汤合防风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桂枝6g,防风9g,羌活6g,葛根10g,当归9g,苍术12g,白术12g,木瓜10q,甘草3q。水剪服,每日1剂

5血虚风袭,阻滞脉络型

5.1主证突然口眼歪斜,伴面苍唇淡,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2治则养血疏风,通经活络

5.3方药四物汤合防风汤加减。当归10g,熟地15g,砂仁10g,白芍10g,川芎9g,防风9g,羌活6g,全蝎6g。水煎服,每日1剂。

6气滞血瘀,外受风袭型

 6.1主证突然口眼歪斜,伴急躁善怒,夜寐不安,头痛,耳根部痛如锥刺,胁肋胀满,唇暗目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6.2治则行气活血,疏风通络。

 6.3方药血府逐瘀汤合防风汤加减。桃仁10g,红花9g,当归9g,川芎6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6g,防风9g,羌活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中医论治功能性低热

功能性低热即现代医学查不出原因的低热,故又称原因不明低热,系机体体质异常,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中医学称内伤发热,病程较长,正气多损,阴阳失调,抗邪无力。临证时应从虚着眼,以扶正补虚当作治疗功能性低热的大法。但被分五脏,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之别。所谓损其气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胃者益精。用药当以平补与清补为主,凉剂不过因火而暂用,火去即止。苦寒药更不可多用,因其伤脾败胃,化燥伤阴之故。证型在发生变证时,临床症状往往错综复杂,或内外合邪,或虚实夹杂,治疗时应视其主次而灵活应变,切勿默守陈旧,延误病情。因此应认准病机,详辨病症,方能收到较好疗效。

2治疗方法

 1气虚发热型

 低热或高热不等,面色黄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自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治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合甘麦大枣汤主之。方药:太子参20g,黄芪20g,白术12g,炙甘草10g,当归12g,陈皮6g,升麻3g,柴胡10g,浮小麦20g,白芍15g,大枣5枚。2血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不宁,体倦乏力,舌质淡,苔少,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肝之法。方以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药用:太子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10g,当归12g,龙眼肉15g,白芍15g,酸枣仁30g,地骨皮12g。

3阴虚发热型

 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口干咽燥,多梦盗汗,舌质红而少津,苔少,脉细弱。治以养阴清热之法。方以清骨散合一贯煎加减。药用:银柴胡10g,知母10g,胡黄连10g,地骨皮12g,青蒿15g,生地20g,辽沙参15g,枸杞子15g,甘草6g。

4阳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萎靡嗜睡,或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乏力,治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元之法。方以金匮肾气汤合理中汤加减。药用:制附子8g,肉桂15g,熟地黄20g,怀山药20g,山萸肉15g,茯苓15g,丹皮9g,巴戟天10g,太子参30g,白术12g,炙甘草10g,龙骨15g,牡蛎15g。

5肝郁发热型

 低热或午后渐热,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烦燥易怒,口干口苦,女子可见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质淡红,苔黄,脉虚弦偏数。治以疏肝解郁,健脾清肝之法,方以丹栀逍遥散或滋水清肝饮加减。药用:丹皮10g,炒栀子10g,柴胡10g,当归10g,枳壳10g,白术6g,郁金15g,生白芍15g,茯苓12g,合欢皮12g,甘草6g。

6瘀血发热型

 午后发热,夜晚热甚,常自觉身体某部发热,口燥咽干,饮水不多,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紫黯,瘀点或瘀斑,脉沉涩。治以活血化瘀之法,方以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药用:当归12g,红花12g,赤芍12g,延胡12g,丹皮12g,桃仁10g,郁金15g,丹参15g,炒蒲黄10g,炒五灵脂9g,川牛膝20g,枳壳10g,柴胡10g,生地20g,白薇15g,黄芩10g,甘草6g。

7湿郁发热型

 低热不退,午后热甚,胸闷不饥,身重肢倦,便溏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治以宣化畅中,利湿清热之法,方以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炙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6g,藿香10g,半夏6g,厚朴6g,通草10g,泽泻12g,柴胡10g,白术12g,郁金12g,黄芩10g,鸡内金12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