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 | 仰韶文化:历史的局限与发展

 天和图书馆21tc 2023-12-07 发布于广东

A

 rcheology

2023/11

图片
图片

本文信息基本来自此书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称之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具有锁钥的作用。它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辐射力。而且我国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的发生,也是以仰韶村的发掘为标志的。

仰韶文化直接继承老官台文化和磁山文化,在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发育和成长起来。它经历了四个时期两大阶段,每一期都有许多地方类型。

第一期以半坡类型为代表,是初步形成的时期。

图片

半坡出土 人面鱼纹彩陶盆

第二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是发展和兴盛的时期。

图片

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

第三期以秦王寨类型为代表,是初步分化和衰落的时期。

图片

秦王寨遗址采集的彩陶片 梁西乾 摄

第四期以庙底沟二期为代表,是进一步分化、衰落并逐步演变为新的考古学文化的时期。

继仰韶文化之后兴起的中原龙山文化类型,则更加分化,而较少统一的特色,形成了由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寺类型、三里桥类型、王湾三期文化和后岗二期文化等诸多考古学文化或类型组成的一种比较松散的结构。

对仰韶文化的研究,首先应建立在对整个仰韶文化的分期、类型和发展阶段有了正确的认识,搭建了比较坚实的时空结构的基础,然后才能着手研究它的聚落形态、埋葬制度、彩陶艺术等。

P

art1

仰韶村

仰韶村是仰韶文化最早的发掘地,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仰韶村的发掘是在1921年进行的。那时我国的田野考古发掘刚刚开始,限于当时水平,地层的划分、遗物的采集和结论的得出都难免发生失误。经过这些年来的研究与勘误,逐渐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

图片

首先,仰韶村的遗存不是单一的文化期,而是多个文化期。严文明等学者认为至少有五个时期。

其中一二期是仰韶文化;三四期是仰韶文化晚期,并向中原龙山文化过渡;五期是中原龙山文化。

仰韶村的各期文化基本一脉相承,但发展中有缺环,也有一些外界影响。其中第四期受东方即河南中部的影响较多,第五期则以北方的山西中南部和西方的关中地区影响显著。

仰韶村五期的中原龙山文化同前四期的仰韶文化有较大区别,但不是因为所属文化系统不同,而是同一文化系统的两大发展阶段。

P

art2

王湾遗址

王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1959年和1960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发掘,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湾遗址是一处非常复杂的多层遗址,一般探方都有五六层地层,有的有七八层乃至十几层,众多的灰坑、房址和墓葬层层叠压和打破。王湾遗址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也有西周、春秋、战国、西晋和北朝的遗迹。

王湾遗址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大期:仰韶文化,仰韶晚期或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每一期又可具体分段,共三期八段。

图片

王湾遗址出土 屋形器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供图

王湾的分期阶段分明,脉络清晰。不但有本遗址的地层学根据,而且为伊洛地区许多遗址的资料一再证实。因此,王湾可以作为当地新石器文化年代学的一个标尺,以及当地新石器文化发展的谱系。如严文明划定仰韶村的文化分期,就是以王湾遗址为对照。

P

art3

西阴村遗址

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于1926年发掘,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图片

1926年西阴村发掘现场

西阴村是一处丰富的仰韶遗址,大部分属于庙底沟类型,但也有少量较早和较晚的遗存,因此不能笼统地视为一种类型,而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西阴村发掘的资料,有彩陶、素陶、石器和骨器等,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遗存较少但特征显著,属于半坡类型。第二类遗存的陶片占了绝大部分,属于庙底沟类型。第三类遗存似与王湾二期或秦王寨类型的特征接近,年代应比一二类晚,但因遗物太少,不容易确切归入某一类型。

图片

西阴遗址出土的彩陶盆 运城博物馆藏

但最初对西阴村进行发掘的考古学家们,以梁思永为代表,并没有把西阴村进行这样的划分,甚至认为西阴村是同一类型同一时期的遗迹,以至于可以作为一个类型的代表。严文明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

西阴村发掘之时是1926年,正处在我国田野考古学发展的初期。比起安特生对仰韶的发掘,西阴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第一次采用探方法,按照层次采集和记录出土文物。但是,在今天看来仍有严重的不足。梁思永的分析虽然十分详细,但因地层划分本身有失误,且他的分析并不是从底层出发,所以没有进行正确的分期。至于文化类型的概念,在当时是根本没有考虑到的。

P

art4

三里桥遗址

三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它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进行过发掘。

当时的报告将三里桥遗址界定为半坡类型,但后来的研究者开始反驳这个观点。以严文明为代表的学者就认为:

三里桥遗存的文化性质介于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之间,其中大部分因素接近于庙底沟类型,若干因素反映出半坡类型的特点,不能不加区分地一概归于任何一个类型。

明确了文化性质之后,便可进而推论相对年代。严文明认为三里桥遗存的年代晚于半坡类型,早于庙底沟遗存。

图片

三里桥文化陶甑

在最初的报告中,研究者认为三里桥的遗物表现了彩陶的退化现象,进而对其相对年代进行推断。在后来的学者看来,这一推论缺乏地层根据,而且没有考虑到事物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严文明认为,一种纹饰在开始和衰退的时期,都可以是数量较少、构图简单的,但早期的简单应是简朴,晚期的简单应是草率。三里桥彩陶较少而纹饰简单,实为早期的特征,不能认为是一种退化现象。

在后来的研究中,严文明又将三里桥遗址进行分期,认为三里桥遗址的一期接近于半坡类型,而三里桥遗址的二期接近于庙底沟第一期一段。

因此,我们应承认三里桥遗存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甚至可以把它视为解决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

P

art5

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遗址,位于河南三门峡市,自上个世纪发掘以来,在中国考古界引起轰动。庙底沟遗址关涉到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许多问题。2021年,庙底沟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最早的发掘报告中,并没有对庙底沟遗址进行分期,但后来的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庙底沟遗址是可以分期的。

分期的依据,首先是庙底沟复杂的地层关系和复杂的文化面貌。地层的土质土色、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以及器物型式的变化,都表明庙底沟遗存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

学者严文明根据单位打破关系和器物共存关系,对遗址单位里的器物进行了分类。庙底沟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千件,其变化主要在形制和花纹两个方法,两者既互相联系又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形制方面,严文明将之分为八类十型。其中碗、小口瓶和夹砂罐等,是庙底沟遗址中最常见、最大量、也最富于规律性变化的。

花纹方面,庙底沟的彩陶非常多,约占全部陶器的25%-28%左右。按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像生性花纹,如蛙纹和鸟纹;一类是几何形花纹,占绝大多数,如垂弧纹、花瓣纹、回旋勾连纹等十一种。

图片

花瓣纹彩陶盆 庙底沟文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至于这些器物的演化如何体现分期关系,则要在各自的纵向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加以横向的对应关系,全面考察各种器形和花纹在每个单位中的分布和共存情况。

学者严文明通过详细的列表比照,将陶器的形制和花纹进行分组,而分组的意义不仅限于器形和花纹本身的变化规律,更是反映了整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作为划分文化时期的基础。他认为庙底沟遗址可以分为两期,这一看法为现在的学术界所共同认可。

图片

月牙纹彩陶罐 庙底沟博物馆藏

现在的共识是:庙底沟遗址的一期(下层)为仰韶文化遗存,命名为仰韶庙底沟类型。二期(上层)遗存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它是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后来发展为河南龙山文化。

至于庙底沟遗址第一期与第二期之间的差别,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但主要表现在细节方面,并且可以明显看出发展与承袭的迹象。因此,前后两期文化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因袭发展,前后连贯。

P

art6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一处意义重大、地层复杂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存。

半坡的文化遗存,有的属半坡类型,有的属庙底沟类型,有的甚至应该被划分为第三个类型。总的来说,这实际上是分期的问题。

根据最初的发掘报告,半坡遗址的地层关系大体有三种:1.三种堆积互相叠压或打破的,2.两种堆积互相叠压,3.两种堆积三组器物很不相同,互相叠压或打破,但内容与2各层有所不同。这些地层关系互相印证,器物很不相同,且不是偶然现象,具有分期的意义,可分为三期。

图片

半坡出土 鱼纹彩陶盆

发掘报告中说半坡共有陶器21类83型159式,确定分期的只有7类15型15式。那么其余的所有器物是否也分别属于这三期?换句话说,这些已确定的器物是否具有代表性?这有必要对各种器物的共存关系进行全面考察。

所谓共存,是指若干器物共同存在于某一单位中。一间房子,一个灰坑,一座墓葬,一个地层,都可以是一个共存单位。如果器物反复地出现共存关系,就说明本来是同一时期的。利用共存关系时分析器物时,首先考虑墓葬,其次是灰坑和房间,最后才是一般的地层。

学者严文明制作了器物共存的表格,对半坡遗址的陶器、花纹、房屋和灰坑、墓葬等分别进行了分期的讨论,最终认定半坡遗址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

三期文化虽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因素,但总体面貌相差甚大,尤以彩陶最为突出。 这说明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缺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仰韶文化本身发展的阶段性。

半坡早期的遗存在陕西渭河流域很发达,经过发掘的重要一只有北首岭中期、下孟村早期、元君庙和横阵村等,通常称为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也就是说,虽然半坡类型一名来自于半坡遗址,但只有半坡遗址的早期才能被称为半坡类型。

半坡中期比较接近于庙底沟一期的遗存,在陕西渭河流域也很普遍,如下孟村晚期、泉护一期、客省庄一期和西关堡等处。在半坡遗存中存在着庙底沟类型叠压半坡类型,这一地层关系并不是新的发现,但是在最初的报告中没有被给予应有的注意,使问题被模糊了。

半坡晚期的遗存,也主要分布在陕西渭河流域,如临潼康桥义和村、灞河沿岸、山西芮城西王村第四层等。苏秉琦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不宜算作半坡类型的一部分”。它同早期的半坡类型并不发生直接的继承关系,同庙底沟类型的关系倒要多于同半坡类型的关系。严文明提出,这一期可单独划分为一个类型,称之为半坡晚期类型。

P

art7

北首岭遗址

北首岭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颇具规模、内容较丰富的遗址,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北首岭遗址的地层关系复杂,有许多叠压打破关系。最初的发掘报告中对分期和文化性质的性质,现在看来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并不是发掘报告所简化的上中下三层那样单纯。

严文明等学者对北首岭遗址重新进行了研究,从地层的叠压打破和共存关系出发,仔细分析了各层单位中的出土器物,进行类型学的排比,对分期和每期的文化特征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认为:

北首岭的早期遗存属于老官台文化。老官台文化原是指以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但该遗址内涵贫乏,而同类遗址又并不完全统一,因此关于该文化的涵盖和命名一直有所争议。总的来说,是一种仰韶文化的直接前身或先行文化。北首岭的早期就属于这种文化。

北首岭中期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是北首岭的主要遗存。北首岭遗址90%以上的房屋基址和墓葬都属于这一时期。这样来说,北首岭乃是半坡类型的典型遗址之一。

图片

北首岭中期 船形彩陶壶 国家博物馆藏

北首岭晚期资料甚少,遗物内涵也并不单纯。最初的发掘报告,对于晚期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正确来看,大概相当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期和少量更晚一些的遗存。

文 | 陈硕

参考 | 严文明 - 仰韶文化研究

图 | 网络

排版 | 陈硕

设计模板 | 秀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