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复咳嗽半月,14剂而愈

 中医林佳明 2023-12-07 发布于广西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899天。

患者,女,8岁,2023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半月。


现病史:半月前出现咳嗽,鼻塞流涕,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平素易感冒,家长为求中药治疗来诊。


刻诊:咳嗽有痰,无气喘,无鼻塞流涕,咽红,平素易感冒、上火,纳可,大便正常,舌红,舌尖点刺,水滑,苔白腻,脉沉细。


处方:小柴胡汤、三仁汤、升降散加减。

北柴胡 10g,黄芩片 6g,太子参 10g,姜半夏 3g,麦冬 21g,燀苦杏仁 6g,豆蔻 6g,薏苡仁 15g,蝉蜕 3g,炒僵蚕 3g,姜黄 3g,酒大黄 3g

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12.02二诊:


刻诊:无咳嗽,清嗓子,舌红,点刺,水滑,脉沉细。


处方:北柴胡 10g,黄芩片 6g,太子参 10g,姜半夏 3g,麦冬 21g,燀苦杏仁 6g,豆蔻 6g,薏苡仁 15g,蝉蜕 3g,炒僵蚕 3g,姜黄 3g,酒大黄 3g,炒鸡内金 15g,山药 30g

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

按语:患儿无气喘,无鼻塞流涕没有太阳表证,咽红,舌红,舌尖点刺考虑有少阳郁热,咳嗽有痰、苔白腻考虑痰湿。

辨证为少阳夹有湿温。

选方为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合升降散。

这里使用了麦门冬来清降虚火、生津润燥,与半夏相配伍实际上有麦门冬汤的含义。


二诊时患儿诸症好转,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脾胃功能,养护后天之本。

故加用了鸡内金消食化积,大剂量的山药来健脾胃、同时增强滋阴润燥之功效。


在临床的时候遇到类似的患者,佳明师父总是会“浪费”一点看病的时间,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说这种患者都是体内有湿又有燥邪,单独看见一个方面去治疗往往难以起效,一定要注意燥湿相济。

师父常用麦门冬和半夏来治疗。

麦门冬滋阴润燥解决患儿“燥”的方面,使用时剂量往往需要在40g以上。

半夏来燥湿,解决“湿”的问题,但是量不能多,几克就好。

师父的常用剂量:成人麦冬42g,半夏6g,麦门冬和半夏的比例往往是7:1。


荣成师兄被大家叫做“钦州小儿王”,按照荣城师兄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舌两边不红,舌尖红多考虑温病,用三仁汤+小柴胡汤治疗。

舌两边红是小柴胡汤+保和丸。

他临床把发热上分三种:


1、伤寒(恶寒,不想喝水,咽不红)。


2、风热(有汗,咽红或肿,喝水,舌尖红苔白)。


3、温病(微恶寒,咽红肿或不红肿,舌红苔腻)。


方剂:


1、伤寒,葛根汤。


2、风热,小柴胡汤➕ 连翘,麻杏石甘汤。


3、小柴胡汤 ➕ 三仁汤 (喝水),甘露消毒丹(不喝水,咽红肿,咳嗽 ),升降散➕ 薄荷,桔梗,淡豆豉(无便,高烧手脚凉,舌芒点)。


荣城师兄还经常提到治疗小儿一定要去看孩子的咽部以及肛门,他临床中都是用这种方法去判断寒热的。

纯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有独特的优势,基本辨证准确,都能一剂而解。

还有一种反复发热,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热,没有表证的,其实就是下寒,局部的热,这时引火下行就有很好的效果。

这个发热也是要考虑的,不是热证,而是寒包火,扁桃体化脓,不能清热解毒,而是引火下潜,患儿手脚冰冷,舌脉提示就是反复用退烧药,抗生素摧残后,伤到太阴了,患者阳气虚,里虚寒,扁桃体发炎是雷龙之火不在其位,上炎了,这个时候,不能只是看到标,去清热解毒,去消炎,一消炎,就坏了,更加伤害脾胃,反而反反复复的发热,耗伤人体的正气,阳气。

四逆汤,四君子,生三石,生石膏,肉桂,这样的思路,应该没有多少人敢用,更多的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桑菊饮,银翘散。


升降散,是杨栗山由赔赈散变化而来,对于赔脤散,张良佐评价说“此药计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下咽即苏,半日全愈,全活者不可胜计”


升降散由:白僵蚕酒炒,全蝉蜕,姜黄,大黄组成。


升降散,升则解表,降则解里,虽然名叫升降,但是也有双解之义。


僵蚕与蝉蜕为气分药,升气分中之清阳。姜黄与大黄是血分药,降血分中之浊阴。一升一降,调和气血,畅通三焦气机,共奏解郁宣透,降火泄热之功。

升降散是攻邪之方剂,主要用于实证、热证。攻邪常用汗法、吐法、下法,而升降散攻邪是用升降法。

用僵蚕与蝉蜕,意在透邪气于外,引清阳上达,而不是强发其汗。用姜黄与大黄,意在凉降郁热,而不是强通其便。

升则解表,降则解里,虽然名叫升降,但是也有双解之义。

僵蚕、蝉蜕作用是升,将气分中的清阳升上去。姜黄、大黄作用是降,将血分中的浊阴降出去。

药虽四味,确完美体现了清阳升,浊阴降的思路运用。


升降散一般常用剂量是:僵蚕8~10克,蝉蜕4~6克,片姜黄8~10、酒大黄5~6克。

用药量轻,意在调理气机,而不是发汗与泻下,可以避免用药量过重致郁之弊。


升降散主治表里三焦大热。


表里大热是指:表证见“憎寒壮热,头痛,骨节酸痛”的症状,里证见“口渴饮水无度,口气如火,烦躁不宁”的症状。


三焦大热是指:

上焦证见“头面碎肿,咽喉肿痛,痰涎壅盛”的症状,中焦证见“上吐下泻,呕如血汁,丹毒发斑,雷鸣腹痛”的症状,下焦证见“舌卷囊缩,腰痛如折,大便火泻,小便淋涩”的症状。

整理丨曾春

编辑丨林佳明

林佳明,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8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6年的一个小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