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各国纷纷悼念,尼克松:美国不会有这样的伟人|军训|基辛格|中信集团|理查德·尼克松

 君临天下100 2023-12-08 发布于湖北

新中国成立后,尼克松是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他与周恩来的这次握手,被媒体称为穿越二十多年、跨过大西洋的“破冰之旅”。



周总理逝世后,毛主席黯然落泪,联合国一连多日为他降半旗,日本首相悲呼“将星陨落”,美国总统尼克松称赞其为“20世纪罕见的领袖”,并直言美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伟人

尼克松为什么这么说?

国际社会为何对周总理的离开如此悲痛?

带病工作

1975年9月20日,周恩来总理第四次进入手术室,医生告知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根本没有办法治疗了。



此后,周总理的精神越来越差,几乎失去了自理能力,每天只能靠吃药勉强维持。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周总理每天不仅要和病魔作残酷的斗争,还要强撑病体为国事操劳。

工作人员忧心他的身体健康,时常劝他适当减轻工作量,多卧床休息,可是很多工作旁人都做不了,必须周总理亲自解决,最典型的就是外交活动。

手术后没过几天,罗马尼亚代表团就乘飞机来到北京,想要与毛主席周总理见面。

此时的毛主席和周总理一样重病缠身,不能接见外宾,这份工作只能落到周总理身上。

周总理不顾旁人阻拦,咬紧牙关从病床上爬起来,剧烈的疼痛让他浑身发抖、满头大汗,但他从未有过一句埋怨,更没有在国事问题上推诿过。

此时的周总理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在病床上躺了两个多月,头发蓬乱、满脸胡须。

夫人邓颖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忍不住求助医生,希望医生能以病重为由,劝说周总理不要去接见外宾,交由他人代劳。



邓颖超的心思医生岂能不知,可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劝不动周总理的。

即便命在旦夕、来日无多,周总理也不愿意在外交使团面前丢了形象,他明白,自己代表的并不是他周总理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国的形象。

因此,他叫卫兵请来北京饭店的朱殿华老师傅,给自己理个发。

朱师傅是周总理的专用理发师,为他剪了二十多年的头发,两人也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赶到病房后,看到周总理瘦骨嶙峋、极度虚弱的样子,朱师傅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害怕总理看到伤心,他一直强颜欢笑,直到理发结束都没有哭出来。

周总理患癌治疗期间,让随身的卫兵每天给他念文件和报纸,就算躺在病床上,也时刻关注着国际局势。

可是在会见罗马尼亚代表团之后,周总理就像是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在床上一躺下就连续昏迷了好几天,卫兵也不再为他读报了。

直到7号晚上,周总理终于醒来,看到一直守在身边的卫兵时,用虚弱的声音艰难地对他说,你不用守在我这里,你们去照顾别的同志,他们更需要你们。

弥留之际的周总理,仍然在为他人着想,这份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年轻的卫兵同志。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周总理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心电图仪器上显示的脉搏越来越弱,终于归为了一条直线。

与世长辞

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邓颖超赶到病房的时候,输液架和医疗设备都已经搬走了,只剩下已故的周总理独自躺在床上,一张白床单盖在他的身上。

邓颖超再也忍不住悲痛的情绪,扑到周总理身上,最后一次抱紧这位携手走过长达半个世纪的人生伴侣。

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到毛主席病房,毛主席听闻后缓缓闭上眼睛,一句话都没说,任凭滚烫的泪水在脸颊上流过。

第二天,周总理的遗体就从305医院转入太平间。



临终前,周总理曾对夫人邓颖超说过自己的三大遗愿,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

这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任何一点的负担。但是,即便邓颖超能答应这三个要求,老百姓也绝不能答应。

最后,周总理的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下葬,并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和追悼会。

追悼会上,朱德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一众开国将军庄严肃立,对着周总理的遗容敬军礼。



他们多么盼望一向注重礼仪的周总理坐起来,向他们回敬军礼,可是周总理确实已经走了,这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事实。

1月11日下午,周总理的遗体从北京305医院运往八宝山,十里长街两旁站满了自发前来相送的老百姓,不顾冬日凛冽的寒风,高举着手臂沉痛送别敬爱的周总理。

人人胳膊上缠着黑纱,胸前戴着白花,还有不少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



此刻他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倒流,周总理能回到人民群众中间,可是灵车最终还是消失在街角处,只剩下静静站在原地的人们,呆呆地望着周总理离开的方向。

与此同时,全国各省份的民众也自发举行了悼念活动,全国人民都沉浸在领袖逝世的痛苦之中。

各国悼念

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安理会主席萨利姆高度评价了周总理对中国和世界做出的贡献,提出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为周总理肃立默哀一分钟的提议。



有个别代表提出质疑,因为此前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回答说:周总理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让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

关键时刻,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智慧和风度,他理应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他身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死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没有留下一个儿女,如果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做到这两条,自然也会得到同样的礼遇。

听到这番话,原先反对的人一个个哑口无言。

不仅如此,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沉痛哀悼,联合国总部当天还使用了降半旗的最高礼节,并且一连持续数日。

此前享有同等殊荣的只有两人,分别是前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以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听闻噩耗,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不禁掩面叹息。尼克松前后曾两次访华,与毛主席、周恩来都进行过长时间的会晤,对周总理相当地佩服。

以致于当他得知周总理逝世后,非常惋惜地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纵观整个20世纪,若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没有几个人能和周恩来相提并论。历史短浅的美国不可能产生像周恩来一样的伟人。”



尼克松的这番话绝非过誉,而是他真的对周总理有过深入了解之后,发出的肺腑之言。

光荣往事

1972年春,尼克松首次访华,乘坐美国空军一号飞抵北京首都机场。

此时的中美关系已经经历二十年的“坚冰期”,急需缓和态度、加强互信,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用自己的行动对中国主动示好。

尼克松牵着夫人的手走出机舱,看到迎候在舷梯旁的周总理、李先念、郭沫若等人。

脚还没踩到地面上,尼克松就热情地伸出手来,周总理同样以礼相待,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长达一分多钟。



这一幕被中外记者抓拍下来,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这短短的一分多钟,将改变整个国际社会的格局,永载中美关系史册。

周总理幽默地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心领神会,庄重地表示: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而另一个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其实,尼克松与周总理的这番握手,背后还含有另外一层深意。

尼克松亲自访华之前,曾经派亲信基辛格作为特使访问中国。

基辛格回美国后,高度评价了周总理,说他知识渊博、思路敏捷,不论应对哲学、历史、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都能灵活应变、游刃有余,堪称“中国的戴高乐”。

比如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当众提问周总理说:您作为一国总理,知道中国一共有多少厕所吗?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怎么可能记得清楚?

但是,对于这名记者刻意的刁难,周总理却能够轻松应对,回答说:中国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一个女厕。机智风趣的回应引得满堂笑声。

外国记者不甘示弱,接着问道:那么,新中国一共有多少钱呢?

周总理毫不犹豫地说:18元8角8分

这一下,大家又疑惑了,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总理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新中国发行的人民币面值有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你自己算一算,是不是18元8角8分。

话音刚落,会场掌声雷动,那个不怀好意的记者自找难堪,灰溜溜地逃走了。

尼克松后来谈及此事,对于基辛格的褒奖,他本人其实是持保留意见的。

后来1954年日内瓦会议,美国派出国务卿杜勒斯参加会议,而中国方面的代表正是周总理。

那个时候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中美关系十分尴尬,两人也刻意避免撞到一起。

不料有一天会议之前,周总理和杜勒斯在走廊里迎面偶遇,出于礼貌,周总理主动伸出了手,但杜勒斯却视若不见,拒绝和周总理握手。

时隔18年后,尼克松亲自访华,并在飞机舷梯上主动伸手,显然是对此事抱有歉意。

而跟周总理亲自相处几天下来,他也终于认同了基辛格的评价,周总理确实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伟人。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尼克松和周总理举行了深入会谈,议题涉及日本、越南、苏联等方面,最终共同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尼克松强调,美国一贯奉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在会谈中,周总理始终坚守底线、灵活应对,会晤的最终结果也令中美双方都感到满意。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尼克松特地还原了会谈期间的场景。

他在书中这样描述道:

“回顾在中国度过的一周时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位就是周恩来。在我见过的各国领袖人物中,他身上那种精巧机智的品格,可以说无与伦比。他绝对是一位本世纪罕见的伟人。”

尼克松临别前一天,在钓鱼台与周总理举行了最后一场会晤。

会议开始前,周总理脱去身上的黑色外套,尼克松知道周总理的手受过伤不方便,于是主动站起来,帮周总理脱掉了大衣。

从这个细节之处足以看出,尼克松心底对于周总理的敬重。



这个镜头同样也被记者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并在美国的电视转播中连续播放了好几次。

美国观众见状无不称奇,不明白这位中国的总理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竟能让他们的总统主动为他脱外套?

他们没有来过中国,没有见过周总理,自然不知道这位伟人身上的睿智和风度,早已令尼克松深深折服。

高度评价

也正因如此,在周总理逝世之后,尼克松才会发自心底地感叹:历史短浅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其实不止是尼克松,世界各个国家的首脑人物都曾公开表达过对周总理的敬重。

周总理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巴基斯坦总统布托发表讲话,表示沉痛的哀悼,认为如今中巴友谊如此坚固,离不开周总理的努力。

巴基斯坦从此失去了一位可靠的朋友,周总理将永远活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

就连一直跟我们是对头的日本,也专门发来唁电表达慰问。

日本首相三木五夫发表声明称,周总理不仅是中国的伟大领袖,在整个世界政坛,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日本时事社在当天的新闻报道中,甚至采用了“将星陨落”一词。

在尼克松晚年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是他对这位伟人最全面客观的总结:

“周恩来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可动摇的自信心,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他骨子里是一位儒士,同时又具备着革命家的品质。孔子所言“君子”应当有的品格,都能在周恩来身上看到:聪明、自尊、文雅、和蔼、果断、坚毅。”

结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隔半个世纪,伟人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让我们永远悼念亲爱的周总理,继承他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