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我爸住院,姑姑说没义务借钱,如今我发达了,表姐突然找上门

 一纸桃花笺 2023-12-14 发布于吉林
我出生在农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再往上数三辈,都没一个和富贵沾边的,所以他们靠着勤劳务农才把我们三姊妹拉扯大。
虽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父母却给了我们一个被爱包围的童年,丝毫不觉得自卑,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憋着一股“现在我是穷,但将来不会比你们差”的心气。
父亲这一辈是三姐弟,他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些许与庄稼有关的字,其他的一概不知,不怕大家笑话,当年报户口时还把我的名字搞错了。
小叔没好到哪去,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跟着师傅学了几年木匠,就一直靠手艺吃饭。
只有姑姑读了技校,毕业后就进厂工作了。
别看父亲目不识丁,只有一膀子力气,但他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更深知读书才是人生的出路,所以就算条件再差,他也尽可能支持我们三姊妹完成学业。
为了多挣点钱,农闲的时候家里就交给母亲,他进城在工地上做短期工。

我清楚地记得,离大学毕业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正忙着找实习单位,突然接到了母亲的来电,说父亲一直低烧,整个人虚弱得很,每天还咳个不停。
挺了好几天实在扛不住,就到诊所拿了些药,又拖了三个月,不但没见好转,反而还咯血了,别说干活,走几步路都费劲。
母亲一看情况不妙,好说歹说才劝动父亲到县里看病,走完检查流程,被告知父亲的肺病很重,一定要住院治疗。
为了照顾父亲,母亲在医院陪护,然而每天都要花钱,那点家底根本撑不了几天,给我打电话的时候,父亲已经住院半个月,家里连3000块都拿不出来,这才忧心忡忡地跟我拿主意,我急忙买好票往回赶。
看到病床上的父亲瘦骨嶙峋,母亲又憔悴得不成样子,我忍不住掩面痛哭。
难过了好一阵,才回身对母亲说:“妈,你先别急,我刚给姑姑说了,一会我去找她先借点救急。”
母亲一脸不相信,无不担心地说:“你姑姑心气高,平时都不愿意和咱家走动,何况她知道你爸住院,要来早就来了,到现在人影都没见着,还能借钱给你?”

“你不张嘴怎么知道人家不愿意帮忙呢,毕竟他们是亲兄妹,真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袖手旁观的。”
撂下这句话,我便起身往姑姑家去。
为了省下打车钱,我转了两次公交,赶到姑姑家的小区,已经是晚饭的时间了。
然而,敲了半天门却一直没人应,既然和姑姑说好了,她肯定是临时有事才出去,于是我焦急地等在门口。
半个小时过去了,姑姑一家才从外面回来,刚一进屋,姑父和表弟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径直回了房间,好像和我多待一秒,都会让他们倒霉似的。
虽然看不惯他们那副瞧不起人的样子,但为了父亲,我只当没看见,我拿出求人的态度,希望姑姑能借2000块帮父亲迈过这道坎。
姑姑冷着脸,揶揄我道:“说来就来,你还真不见外,我是直脾气,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就你家这条件,钱借你了,到时候拿什么还我?”
到了这个节骨眼,我自然不能放弃,只能进一步表示诚意:“您放心,等我工作后就有钱还了,一定不会拖太久,您要不放心,我可以立个字据,我爸处境很不好,现在就您能帮我爸了,以后我一定报答您。”

本以为姑姑会念及亲情,谁知道她接下来的话实在让我忍无可忍:“少在我这委屈巴巴,要我说你爸这人就是窝囊,啥都听媳妇的,这辈子愣是生不出个儿子,还劳心劳力供你们三个姑娘读书,这是何苦,早早安排你们打工,找人嫁了,现在还用为2000块发愁?”
“女孩不见得比男孩差,早晚能见分晓,再说了,你不也读了技校吗?”
我有点气不过,语气不如先前那么恭敬。
姑姑仍是一副倨傲的态度,不冷不热地道:“行呀,挺有脾气,我没义务借钱给你,将来也不指望你报答,你回吧。”
放在平时,连她家门我都不愿意登,如今下了逐客令,我却还抱着一丝希望:“借不了2000块,那1000块行吗,也算帮我们大忙了。”
姑姑打了声呵欠,不耐烦地说:“我说你一个大学生,脸皮就这么厚呢?有这时间不如想点别的办法,我这真没钱借你,赶快回吧。”
还没走下楼梯,就听到重重的关门声在背后响起,唉,我真是自取其辱。

之后,我分别给小叔和小姨打了电话。
当晚小叔就跑来送了一筐鸡蛋和2000块钱,小姨隔天也给我们转了2000块,说刚给孩子交完学费,不太宽裕,让我们先用着,不够她再想办法凑。
还有一个大伯,来看父亲时留下5000块钱,说当年在外面干活,险些酿成事故,要不是父亲眼疾手快,他自己受伤不说,还要赔偿施工方的损失。
临走前他对我说:“孩子,把你爸照顾好,不够再和我讲,多了不敢说,万八千还是能想办法的。”
我被这位大伯的真情实意打动了,而我的亲姑姑,明明2000块对她算不得什么,人家就是不愿意借,还要奚落你一番。
偶然的机会,从熟人口中得知,我借钱没多久,姑姑就买了一台20多万的车。
父亲住院的费用有了着落,母亲惆怅的面容才得以舒展,好在一切熬过来了,父亲住院一个月后,已无大碍,被允许回家休养了,只是不能再干体力活。
再之后,我们三姐妹先后完成学业,都找到了如意的工作,二妹考进了事业单位,三妹在培训机构做讲师,我也一路从跑业务的基层员工,做到了管理岗位。

平时再忙,我们都会找时间回去看望父母,当初借的钱早就还完了,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二妹婚后提出让父母过去住,可母亲不愿意离开老家的一亩三分地,我们就出钱雇了施工队,把父母的老房子拆了,盖了一栋两层小楼。
入冬了,我给父母买了几身衣服,送过去的那天是周末,老公要加班,我正好带儿子回去蹭顿饭。
好巧不巧,刚吃过饭,表姐就找上门了,说听别人讲我回来,就特意来看看。
虽然当年的恨意淡去不少,但对于这样的亲戚,我始终不抱有好感,出于礼貌才把她让进屋。
表姐比我大两岁,孩子没满月就离婚了,啥原因不清楚,据说姑姑一家一直对此讳莫如深。回娘家后的当年,姑姑就把城里的那套房子卖了,住回到老家。
表弟就更糟心了,成天游手好闲,有钱了就赌,被追债就东躲西藏,搅得全家不安宁,房子和车都卖了不够还债,这才拖家带口躲回老家。
他们住得不远,步行也就十多分钟,距父亲住院那档子事已经过了6年有余,这期间两家几乎不来往,如今表姐突然到访,必然有说法,只是她不提,我懒得多嘴。

眼看我把母亲给摘的菜装进车里打算走了,她这才说到主题,原来是找我没钱,或许几年不见有些生分,又或许是怕我不借,她又补充说是姑姑叫她来的。
现如今,老家这边住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年轻一辈都出去闯荡了,条件好的就定居在市里,再不济也在县城安了家。
表弟年过三十,却连个女朋友都没谈上,姑姑恨铁不成钢,在外面又不愿输了面子,就把这一切归结为没有房子,听闻我回来了,便打发表姐跟我借22万买房。
我问表姐为啥有零有整的,她说是房子的首付,我笑了,这算盘打得太有意思了,我对表姐直言:“这事我帮不了,你们另想别的办法吧。”
听闻此言,表姐换上了一副如同当年姑姑的表情,瞪着眼睛,劈头盖脸地说道:“22万又穷不了你,这点忙都不帮,算什么亲戚,以后还怎么来往?你表弟结不成婚,你心里好受吗?”
没能力养家不说,还一堆坏习惯,哪个姑娘愿意嫁给这样的男人?所以表弟能不能结婚,压根就不是房子的事。

我试着用姑姑当年的腔调回应道:“就你家这条件,到时候拿什么还钱?再说了,我又没义务借给你。”
表姐急了,梗着脖子冲我喊道:“现在过得好了,就不认亲戚了是吧,找你借钱是看得起你,装什么清高,等我妈亲自过来,看你怎么说。”
我强忍着火,不冷不热地说:“当年我爸住院,姑姑说过不指望我的,她那倔脾气,说出的话不会不算数的。”
表姐吃瘪后,气鼓鼓地走了,我和父母说了大概,提醒他们别心软,姑姑若来,这钱照样不能借。
母亲笑着附和:“这几年都靠你们养着,哪有钱借她,有也不借。”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莫欺少年穷,不是我小肚鸡肠,过得好了非揪着当年的事不放,一来姑姑没有诚意,打发表姐过来不说,还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
二来帮急不帮穷,何况他只是我表弟,又不是我儿子,大家说我这么做有问题吗?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