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学界从不触碰的一个话题——“龙山文化”为什么消亡?

 澴川行者 2022-11-03 发布于山东

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给我国远古历史的研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天的史学研究队伍,不论是在官方或是民间,都是方兴未艾,蔚为大观。

但是,却又有一个很明显的、值得大家探讨的话题,被大家,特别是被官方“御用”的学术界,给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那就是:距今4500年到距今4000年的“龙山文化”,是怎么消亡的?

这个“龙山文化”,因为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她却是遍布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类“铜石并用“的文化遗存。

因为,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又显示出了各自的不同特色,所以,她又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

“山东龙山文化”,她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年代为距今4500年至距今4000年,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

“庙底沟二期文化”,她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年代为距今4900年至4800年,主要分布在豫西和豫东地区。

“河南龙山文化”,她是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而来的,年代为距今4600年至距今4000年,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地区。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她是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年代为距今4500年至距今3900年,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

“陕西龙山文化”,她的年代为距今4300年至距今4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泾河及渭河流域。

另外,还有“湖北石家河文化”,也是属于“龙山文化”,等等。

考察这些“龙山文化”,我们发现,她们的来源和起始年代各不相同,但是,她们的消亡年代,却是十分地一致,都是在距今4000年左右;只有山西陶寺类型的“龙山文化”,是延长到了距今3900年左右。

那么,这些“龙山文化”,到底是怎么消亡的呢?

她们的消亡,又是意味着什么呢?

这里,我们来摘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莉,于《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秋之卷的《文献之外的夏代历史 ——考古学的视角》一文中的一段,来供大家思考:

尽管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都未见只言片语,考古学物质材料却清晰记录了公元(西元)前1900年左右,发生在早期中国的空前绝后的社会大崩溃。

从“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时代”,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聚落总数量从1669个骤降至180个,聚落总面积从218.33平方公里锐减到47.05平方公里。

换言之,“二里头时期”的黄河中下游聚落总数量,仅为“龙山时期”的10.78%左右,其聚落总面积也缩小至“龙山时期”的21.45%左右。

山东地区全境的聚落总数,从“龙山时代”的677处,骤减至“二里头时期”的44处,“龙山之后”锐减幅度高达先前聚落的93.50%。

另一方面,在“龙山时代”之后,山东地区多处龙山时期的超大型聚落,也消失殆尽,如两城镇(面积256万平方米)、尧王城(面积300万平方米)、桐林(面积200万平方米)等;取而代之的,“二里头时代”面积最大的聚落,仅在10万平方米上下。

其时,人口数量及社会组织方式,在“龙山时代”之后的崩溃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龙山时期”的晋南地区,是当时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分布着陶寺(面积280万平方米)、周家庄(495.4万平方米)、方城(200万平方米)、县底(110万平方米)、南柴(110万平方米)等一系列大型聚落。

“龙山时代”结束后,这一地区的最大聚落的面积,骤减至30万平方米左右。

另一方面,这一区域“二里头时代”早期的聚落,大致集中于运城盆地,计算整个晋南地区的聚落总面积,可知其从“龙山中晚期”近2000万平方米,骤降至“二里头时代”早期的不足300万平方米,收缩幅度高达85%左右,是“龙山时代”向“二里头时代”转折节点、人口急剧衰落和社会崩溃的又一力证。

陶器是古代社会烹饪饮食、储藏运输等生活生产活动的直接载体,陶器传统的稳定性,同制造陶器的陶工以及陶器使用人群的稳定性紧密相关。

在社会变化相对较为平缓的情况下,不同阶段的陶器传统,以“渐变式”演进,即在陶器风格、功能和技术的主脉络得以传承延续的基础上,有所改变。

然而,从“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时代”,陶器传统的变化模式,却落在了常见的“渐变式”框架之外。

东下冯遗址“二里头时代”早期的陶器,较之于前一时段,出现了制作技术骤然下滑,以及陶器风格、组合截然不同的剧烈变革。

将东下冯遗址陶器传统的这一现象,置于整个黄河中下游的大规模、长序列考古学材料中进行对比,“龙山时代”之后,黄河中下游各地区普遍出现与之前迥然相异的新陶器传统,前后两个时代之间的陶器传统,发生了考古学突变,而并不存在传统的“过渡期”模式,来完成中间的传承和渐变。

通过对洛阳盆地、郑州周边等嵩山南北地区“龙山时代”晚期,和“二里头时代”早期陶器传统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观察到,后者虽然可见部分龙山陶器器类的传承,但整体而言,在陶质、陶色、器类组合等各个方面,出现了突变,前后两个阶段的陶器传统差别巨大。

此外,嵩山南北地区之外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可普遍观察到“龙山时代”之后陶器传统骤变,较之于嵩山南北地区呈现出的时代差异甚至更为显著。

如:关中东部以及陕西南部商洛地区,“龙山时代”的客省庄二期陶器传统,于“二里头时代”突变为老牛坡传统(或称东龙山传统),和以南沙村为代表的二里头传统。

山东地区“龙山时代”,以技术高超、造型优美、器类丰富的山东龙山陶器传统著称,其中不乏蛋壳黑陶这种工艺和审美登峰造极的陶器,但在“龙山时代”之后,则突变为岳石陶器传统,不仅制陶技术低下,而且器物形制简单粗砺,同先前同一区域陶器传统相比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太行山两麓地区,在“龙山时代”之后,也可看到一致的陶器传统突变现象。

“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时代”,陶器传统的断裂性“突变模式”的普遍存在,是其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时代共性,与上文聚落材料反映的人口断崖式衰减彼此印证,都是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时代转折节点(亦即文献体系中的夏代前期限)社会大崩溃的考古学记录。

张莉教授的这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龙山文化”的消亡,不仅是由于社会的大崩溃,不仅是由于聚落与人口的剧烈减少,更是由于发生了民族置换和人口替代,是由于先进的“龙山文化”所在的民族,被其他的文化技术要落后得多的民族,给置换和替代了。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民族之间的置换和替代呢?这种民族之间的置换和替代,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正如张莉教授在文中所说,距今3900年左右,就是对应于我们的文献体系中的夏代前期。

我们查《中国历代纪元表》,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就是从西元前约2070年到西元前约1600年,也就是距今约4090年到距今约3620年。

如果我们对应文献记载,那么,距今约39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大消亡、距今约3900年左右的中原社会大崩溃、距今约3900年左右的民族之间的大置换和大替代,应该就是对应于我们文献记载中的夏代前期“太康失国”的历史事件。

可是,“太康失国”,会导致“龙山文化”大消亡吗?会导致当时的中原社会大崩溃吗?会导致当时的民族之间的大置换和大替代吗?

貌似史籍中记载的“太康失国”,就是当时的社会上层之间,有夏氏太康与有穷氏后羿之的争权夺位吧?

这样的争权夺位,好像并不会导致当时整个社会的大崩溃吧?更不会形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大置换、大替代吧?

《左传·襄公四年》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史记·夏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

那么,同是属于中原民族,为什么在考古发现中,有穷氏和有夏氏两个氏族,会相差那么大,好像是两个天壤之别的存在呢?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文献中记载的社会上层夺权,为什么在考古发现中,变成了整个中原社会的大崩溃,变成了文化之间的消亡与替代,变成了族群之间的消亡与替代呢?

其实,如果我们再仔细地研究一下考古发现,我们就会注意到,就在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大量消亡的同时,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原“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的旧址上,又兴起了一种“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年代,为西元前2000年到西元前1500年,正好是与夏朝同时兴起的,而又比夏朝的寿命要延长一百年。

那么,“龙山文化”的消亡 ,中原社会的大崩溃、中原地区民族的大置换和大替代,会不会与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有关呢?

不会吧?绝对不会吧?

我们的文献记载中,绝对没有夏、商之前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之间的矛盾吧?绝对没有北方民族的南下入侵中原吧?又怎么会有因为北方民族的兴起,而导致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消亡、社会的崩溃、以及民族的大置换、大替代呢?

我们的文献记载,对夏、商之前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之间的关系,着墨是很少吧?

夏、商之前的中原民族跟北方民族的关系,应该是云淡风轻吧?

事实上,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鲜明的对比呢?

就是有史以来的春秋战国及其以下,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是矛盾重重,反复搏杀的。

从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秦始皇的修筑长城,到卫青霍去病的横扫大漠,东汉窦宪的燕然勒石;再到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五胡乱华”,宋朝、明朝的前、后灭亡于北方蒙古民族和女真满清民族,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说明,北方游牧民族,与我们中原农业民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但是,这样的在后世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周朝之前,却是丝毫没有的。

看看文献中的记载,哪有涉及到周朝之前,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什么矛盾呢?

似乎在周朝之前的中国历史中,北方游牧民族,对于我们中原农业民族就是根本不存在的。

当然,并不是真的不存在。

毕竟,司马迁在其《史记·匈奴传》中也说过,“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所以,只能说,在我们的文献记载中,周朝之前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是没有战争而已,更不可能有像“龙山文化”的消亡 、中原社会的大崩溃、中原地区民族的大置换和大替代那样的惨烈战争。

那么,为什么在我们的文献记载中,周朝之前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没有战争;更不可能有像“龙山文化”的消亡 、中原社会的大崩溃、中原地区民族的大置换和大替代那样惨烈的战争,而考古发现,却又让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事实存在呢?

这应该就是与我们历代的作史者们的“春秋笔法”有关。

事实上,历代的作史者们都是人,不是机器,他们是有他们的立场和价值观的。

他们并不是在机械地记录历史,而是在根据他们的立场和价值观,修撰历史。

所以,为什么在我们的文献记载中,周朝之前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没有战争;更不可能有像“龙山文化”的消亡 、中原社会的大崩溃、中原地区民族的大置换和大替代那样惨烈的战争呢?

因为,那不符合他们这些作史者们的立场,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这些作史者们,是要把“尧舜时代”描绘成一个“圣人时代”,描绘成一个后世的“样板时代”的。

而如果中原民族和北方民族像后世一样,是矛盾重重,反复搏杀,那么,尧帝和舜帝这两个“圣人”,是怎么处理当时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之间的矛盾的呢?

由此,又会涉及到尧舜时代,是怎么过渡到夏、商、周时代的呢?大禹,是怎么接替舜帝而登基称帝的呢?

事实上,“龙山文化”除了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其显著特征外,她的另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出现了大量的城址。

而城址的作用,是什么?

那不就是作战,不就是进行防御作战吗?

这不是说明,“龙山文化”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年代,而且,是一个当地人经常性地被外来者所侵略的充满战争的年代吗?

当我们了解了这样的一种背景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能够很好地解释,石峁城遗址和陶寺遗址为什么会有前后分期呢?

陶寺遗址早期为距今4300年至距今4100年,那个时代相对是和平的。那应该就是“五帝时代”的帝喾时代。

中期为距今4100年至距今4000年,那个时代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激战正酣。那应该就是尧帝和舜帝时代。

晚期为距今4000年至3900年,这就到了夏朝的前期了。这实际上就是说明,所谓的大禹“涂山会盟”,实际上就是在舜帝相对北方民族战败后,大禹就在安徽揭竿而起,登基称帝了。

所以,“太康失国”,并不是什么太康“游猎不归”,而是太康对北方民族战败的结果;后羿,实际上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

当我们了解了这样的历史真相,我们就可以理解,我们今天,为什么找不到能够证明夏朝存在的遗址呢?

因为,整个夏朝,都是处在对北方民族的艰苦抗战之中,他们怎么有精力,怎么有财力,去建造供我们今天来证明他们的存在的遗址呢?

实际上,虽然作史者们使用了“春秋笔法”,我们,其实还是可以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窥测到历史的真相。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就写到,黄帝“北逐荤粥”,而颛顼则“北至于幽陵”,还有“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这都是在记述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的作战啊。

即便是《帝王世纪》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

如果我们用心分析这个有穷氏后羿的家世与特征,我们难道不能发现,这个有穷氏后羿其实就是属于北方游牧民族吗?

只是由于作史者们“春秋笔法”的遮掩,我们如果不用心,就很难发现其中的真相而已。

当然,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人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读史,去研究历史呢?

为什么“龙山文化”消亡的这个话题,会被史学研究者、特别是被官方“御用”的学术界,给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呢?

民间学者,大概就是没注意,没想到,以为“龙山文化”就是和其她文化一样,也是被后来的文化超越,取代了而已。

但是,学术界应该不是没注意,没想到,而是他们有意地不想注意,不想想到。

因为,顾颉刚的“历史层累说”认为,我们的古代历史,是在转述的过程中,逐渐地一层一层被累加上去的,像《三皇本纪》、《帝王世纪》等著作,内容多是采自经传、纬书、 诸子杂书,神异的故事比较多,所以不足采信。

而像《史记》以及《汉书》等一些为学术界所信赖的著作,却又有很多地方,与考古发现不相合。

所以,学术界,就只好不看文献,只注重考古。

但是,如果仅仅不看文献,只注重考古,只要是能够观察全面,进行多方比较,那也还是能够得出历史的真相的。

所以,为什么就一直没有人指出这个历史的真相呢?

这应该还是由于我们的那些历史研究者都是人,而不是机器,他们都有他们的立场吧。

毕竟,维护历史的定论,也是一些人的立场与价值观。

甚至,顾颉刚的“历史层累说”,其实也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价值观。

只是,秉持这些立场与价值观,就找不到历史的真相,实际上是让人,特别是他们自己,永远都生活在错误之中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