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7 学习积极心理学随感-逆境还是机遇

 叶子与豌豆 2023-12-30 发布于北京

上一期写了乐观主义,积极心理学提到:积极性的暗示和情境都会给我们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用眼睛多发现生活美好的事物,比如一场励志电影,一条人生格言,或是一幅艺术品,或是一朵花。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发生的同一件事诠释不同,解读不同。

乐观者总是会把一次失败看作暂时而具体的事情,他们会根据事实进行归因。

而悲观者则完全相反,如果表现超出了自己的期望,则归因为运气。如果表现没达到期望,很容易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我们要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积极理性地看待得与失。

人在经历成功或失败的时候,若有坐标轴的话,幸福感会随着事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起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这条线还是会回到原点的。

试想,当你第一次面试拿到offer的激动之情,以及第一次在学校里参加活动获奖的情景,那份幸福感只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不会永远都在。

当我们处于沮丧或失利的情况下,其实和成功的喜悦一样,这份痛苦也只是暂时的。换一个角度来说,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脑补的后果比现实的失败要大得多。

如何做才能更乐观

儿时上学时,总听老师和父母念叨,要学会乐观地生活。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对我们身心有利,那如何做才能更乐观,而不是盲目乐观呢?

这期提供了获得乐观的三种方法,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往后的生活里更乐观更幸福。

第一、付诸行动,让自己步入正轨。

班拉拉早期研究成果就是所谓的好心情运动,就是告诉一个孩子他有多棒,他有多完美。不顾事实地一味夸奖,一味地灌输积极的语言和信息。

初期的话,无论是自我安慰,还是他人赞美,也许有一点儿用,但不是全部都有用。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一旦甜头过度的话,孩子就无法接纳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也无法接纳失败。

从长远来看,其实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害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积极性,孩子也无法真实地认清自我,盲目自信。

于是,班拉拉推翻了早年的研究成果,最终发展成所谓的自尊运动的成果。班拉拉认为与其空谈,不如付诸行动。

就好比一个人每天早上站在镜子前说一百次我很棒,他不付诸行动也是白搭,认可和努力要同时进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提高自信和自尊,还是需要自身的努力和行动。

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和解决问题,哪怕是迈出小小的一步,那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一旦拥有自信心就会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就会形成一条良性的正向循环路。

就如教育家玛瓦.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让孩子们看到他们的努力,获取小小的成功;让孩子们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努力过后的样子,从而获取更大的成功。

根据自我认知理论的说法,看到自己的努力,即使在通过成功路上遇到挫折时,也会重新振作起来。

就如我们身体免疫系统一样,当我们生病了,身体会产生抗体,这样我们就不会患上同样的病了。

在心理学上也一样,我们在失败中学会免疫,在失败中学会用不同角度诠释它,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只看到了失败,找不到失败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健康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就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在努力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心中的信念也在螺旋式上升。

与其相反,如果我们一味地逃避挑战,逃避困难,害怕失败,不给自己失败的机会,那这样的话就会产生一个下滑式的螺旋。所谓的自尊、自信、幸福感也会相应地减弱。

苏林.齐克果,“敢于尝试,只是暂时失去立足处,不敢尝试,将会失去自我!”

第二、想象,把目标呈现在心中。

我们可以运用大脑的模拟装置,想象自己很成功,想象自己在台前意气风发,想象自己成功的样子,在想象的同时也要付诸行动,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高一点。

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如我们看到一件东西时,就会激活我们大脑的神经元。大脑分不清真实事物和想象事物的区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做噩梦的时候,那么逼真,就好像身临其境。

对于大脑而言,我们的想象和真实场景并无差别。当我想象自己成功时,无疑是给大脑创建了一台模拟器。

如果我们在大脑中反复想象成功这件事,这个时候大脑最容不得不一致性,于是,它就会把外部信息和大脑主观信息所匹配。

比如,想象自己在台前沉着冷静,热情洋溢。当进入真实的世界,内心还是会紧张、不安,但是想象的过程会让我们感受到积极的信号暗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想象,也需要不断地练习,以此提高自我的信心和信念。

想象这个方法关键是不要只着眼于终点,我们要做到既想象到结果,也要想到过程。就如想象自己成绩考的很好,也要想象自己在课桌前奋笔疾书、认真努力的过程。

第三、认知疗法

马丁.塞利格曼是认知疗法的创始人之一,它的基本主张是感情受思想驱动。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外部事件,我们对这个事件作出相应的评价,也就是对这个事件产生的想法,最终激发出某种情感,并付诸相应的行动。

比如,一头猛兽向我袭来(外部事件),我的想法是它会吃掉我(对这个事件产生的想法),我激发的情感是恐惧和害怕,最后我采取的行动是逃跑或是和这头猛兽搏斗。

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我们想要改变情绪,我们就要从对外部事件的评价进行干预,也就是在产生想法的那个阶段。

如果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事件的评价,也就能改变激发的情绪。认知疗法的本质其实就是重建理性和真实,让我们认识到非理性评价只是偶发的,暂时的。

最新研究显示,认知疗法是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我们改变不了现实环境,但可以改变对外部事件的诠释,思维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行动。

非理性评价的三种途径

大脑如果出现非理性评价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询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在什么地方扭曲了现实,我在哪里扭曲了自我评价,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评价。

通过询问,重建自己的理性,获得正面的情绪。

大部分情况下,非理性评价有三种途径:

第一、夸大

我们总是会夸张了已发生的事情,比如考试没考好,我们就会过分归纳为自己对学习没什么天赋,永远都学不会。

比如某家公司拒绝了你,就会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合适的职位。比如做不好一件事情,就认为自己天生就是笨材头。

除了自我的非理性评价,还有周围人对你的非理性评价。

前一段时间,我打不开罐头的盖子,正好我爸妈发来微信视频,就顺嘴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结果他们的回答是,你侄子那么小都可以打开罐头盖,你咋那么笨呢!

打不开罐头盖只是一件小事,何必要贴上笨的标签呢!

还好,三十岁以后,我把父母及其他人的评价都转化为耳边风,可以理性地自我剖析,打不开罐头盖,只是手上没有劲儿,或是没找到对应的方法。

如果我们把每一次失败都灾难化、把它当成世界的终结点的话,那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只会盯着不好的事情,自信心和自尊心也会受挫,同时也会阻止我们尝试新的挑战。

我们要允许自己不完美,把每一次失误当成生活经历的馈赠,或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或是一块踏脚石,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自我内耗的漩涡里。

失败了,做不好事情了,有情绪非常正常。情绪不一定反映现实,它只是对现实的评估。

在事情既定事实之后,不要过度责备自我,也不要一味责怪他人。坦然地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想一想可以从这件事收获什么。**

尤其是家里有小朋友的话,花瓶打碎了可以提醒孩子下次小心点就行,一顿责骂修复不了花瓶,还会把孩子的心伤了。

第二、缩小

夸大现实的对立面是缩小,提出缩小的第一个理论是卡伦.莱维厅提出的狭隘视野。在认知疗法中,我们需要让现实趋于平衡。

只关注积极的一方面,或是消极的一方面都是不太好的。

Tal教授举了课堂上的一个例子:比如一百多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在认真听课,老师不能只关注那一个听课认真的学生,而评价自己讲课讲得有水平。

或是另一个极端就是,只有一两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听课,我们眼里不能只看到睡觉的学生,而忽视认真听课的学生。

以上两个例子,是让我们要从全局来看,扩大自己的视野方面,让现实呈现得更真实。

如果一味忽略正面信息的人,即使看到好的方面,也会觉得那些相对于他们的失败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需要重整思维架构,从全局思维出发,遵从现实,既能看到消极的一方面,也能看到正向的一方面。

第三、伪装、捏造

伪装的非理性评价往往表现为无中生有,常常自我责备或是嗔怪他人。

比如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女性经常会重复说这么一句话,其实他人蛮好的,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用一些非理性的话语来自我安慰,而不是理智地说,他是一个施暴者,我要离开他。

比如自己做事情没做好,或是在学业中遇到了困难,就把所有责任怪罪到他人身上,这也是非常不现实的。

如何遵从并不脱离现实

对于非理性的评价,最重要的事是做出正确的评估,纠正错误的判断,而不是理性地看待,去尝试一下吧!

那如何遵从并不脱离现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质疑。

第一、询问自我所得出的结论是否贴合实际。

第二、询问自我是否忽略了重要信息,对外部事件的评价是否理性。

质疑的过程中,让我们遵从现实,打开视野,并且创造新的现实。自我查询是否放大了负面信息,或是陷入某个思维误区,是否忽略了正向信息,是否忽略了不好的信息。

我们不需要做到让自己感觉到良好,而是遵从现实,接纳所有的情绪,纵观全局,以多个角度去诠释外部事件,对于所遇到的困难有不同的解读。

当我们情绪失控,或是内心焦虑的时候,对自己说,此时此刻我确实很难过,但这也没什么,只是暂时的,会好起来的。

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控制它的发生,并非任何事都遂我们所愿。错过的末班车,自然灾害的出现,亲人的离世,或是学业的压力等等。

这些事情出现在我们生活里无法避免,重要的事是发生了这些事我们如何看待他们,我们的解读往往会成为自证的预言。

在心情处于低谷时,乐观主义者则会说,这只是暂时的,痛苦会过去的,创造一个上升式的螺旋,充分运用正面情绪并越来越快乐。

悲观主义者会说,我现在心情不好,会持续很长时间,痛苦不会消失。

关注点创造现实

多年研究显示,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客观因素更能影响幸福感。我们关注的问题不同,所表现的人生也有所不同。

有的人看似拥有了一切,财富,圆满的家庭,可是内心还是无法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有的人经历了很多磨难,却还在赞美生活。

还有一部分人群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抱怨对外界的敌意。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情绪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我们的关注点并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就如我们是把失败当成灾难,还是成长的机会都取决于我们。

我们把生活中遇见的美好当成恩赐还是理所当然也取决于我们。

埃默森说,同一个世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天堂或是地狱。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那些常常抱怨生活很糟糕的人,问题其实是出现在他们自己身上。

不管是通过想象,还是这种想法变成了自证预言,或是纠结没法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协同创造了我们的现实。

我们要做的事是改变自我的认知方式,改变我们的关注点,改变我们的问题。无论这些问题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这些问题都创造了新的现实。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自身的问题。

如果外界因素很难改变的话,那容易改变的事就是自身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抱怨现状,也可以从抱怨中抽离出来并对自身进行改变。

在改变的过程中,有两种原型可以对认知进行重建。一种是知足常乐者,一种自怨自艾型。

自怨自艾型永远关注那些不顺利的事,关注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关注它本身的问题,喜欢从鸡蛋里挑骨头。

极端的自怨自艾者习惯向现状屈服,当困难来临时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时,他们会说这就是命啊!

无论他们找什么工作,总是能碰到糟糕的上司。

无论他们的合作伙伴是谁,总是会把事情搞砸。

无论他们去哪家餐馆,总会觉得餐馆的服务很糟糕。

无论他们去哪里旅行,总是会碰到不怀好意的人

无论他们所处什么环境遇到什么人,都处于挑剔的状态,好像全世界都与他为敌。

他们的存在似乎也成了一种自证预言,好像身上有什么魔力,总能吸引不好的事情。

一个完美的抱怨者处于极端的自怨自艾和极端的知足常乐的中间状态。

而知足常乐者则完全相反,只关注生活好的一面,会在绝境中找到希望,会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在积极心理学的课程中,并不倡导只关注积极的一方面,而是要关注现实。

现实的情况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我们要遵从现实,学会乐观地看待所发生的事情。

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现实。

人生的路没有白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在成长,每一步都是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和探索,每一步都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每一步都是我们对自己和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当困难来临时,我们要尝试挖掘其价值,充分利用好现实,在逆境中找到机会,而不是像悲观者一样在机会中也能看到困难。

这样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即使我们天生气质是悲观敏感的人,也可以在后期慢慢练习,成为乐观主义的人,也可以学会遇到事情转念,心由境生,境随心转,一切自在人心。

ps:2023年马上结束了,预祝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书籍和影片

书籍:
《好心情手册》
《深夜加油站遇见了苏格拉底》

影片:
《成事在人》

参考来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