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平衡”的真正含义

 新用户86028838 2024-01-02 发布于内蒙古
风如铁
风如铁
2023-12-12 03:12
“阴阳平衡”的真正含义

“阴阳平衡”在中医学非常普遍。其实关于“阴阳”的论述几乎贯穿中国哲学思想的全部。

而哲学的本质是对万物演化的概述、概论。

由于“概论、概述”不针对特定的事物运动变化,所以又称“形而上学”。

而“万物演化”的本质,是一个个事物运动变化“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集合。

不管《易经》、《道学》、《理学》、《佛学》、《儒学》等都是阐述“万物演化”的学问。

用现代概念对应,“对万物演化的论述”就是科学研究过程。

万物演化=事物“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运动变化过程。

而我们发现古文中,根本没有关系“因果”的只言片语。这显然不符合逻辑,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无中生有;阴阳平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

很多人把这些论述解读成“朴素的唯物论”。

其实,这些不是朴素的唯物论,而是精准的科学研究学说。可惜的是国人没有读懂古文含义。

如,古文中,无、空、阴=事物运动变化起因;有、色、阳=事物运动动果。

即,阴阳=因果。

阴阳平衡=万物“由因而起由果而终”。

即,事物运动“有因必有果,有锅必有因”,有一个因必有一个果,有一个果必有一个因。因和果必然处于平衡状态。

这才是真正的“阴阳平衡”!

我们常看到,古文“负阴而抱阳”。它指“依据起因而呈现出结果”。(负=背负=依据;抱=呈现、展现。如,抱病)

古文中,用“阴阳”表达起因动果,是非常精准透彻的。只是由于人们对古文的认知能力有限,根本读不懂其中含义。

如,同一个事物,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古人用“阴阳图”表达。

“阴阳平衡”的真正含义

很多人看不懂其中含义,总理解成“物极必反,阴极一阳生,阳极一阴生”。

但它的真正含义并非如此。而是说:同一个事物“一会儿表现为因,一会儿又表现为果”。因和果在同一个事物上轮流展现,佛学称“因果轮回”。

它在表现“因”的期间,潜藏有“果”的因素;它表现“果”期间,潜藏有“因”的因素。

这才是阴阳图真正的含义!

如,喜马拉雅山即是西北干旱起因,也是地壳挤压动果。

指,喜马拉雅山这个主体,在体现“西北干旱之因”的同时,隐含有“地壳挤压动果”的成分;在体现“地壳挤压动果”的同时,隐含有“西北干旱之因”的成分。

如,一个人即是父亲的“果”,又是儿子的“因”。他本人在体现“父亲果”的期间,也隐含着“儿子因”。在体现“儿子因”的期间,则隐含有“父亲果”。

所以,“阴阳鱼眼”并不是“阴极一阳生,阳极一阴生”。

在佛学中表达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指: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果一一对应,不会有任何变异。

这种古文表达起因动果的词汇很多。阴阳论最早。

由于,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以,古人把这些“因果共存”描述为“混沌”!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古文中阐述:“混沌之气”是万物根源。

这不就是:万物“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古语版吗?

这也是“道生万物”的来源!

万物正是依靠“由因而起由果而终”产生的!

这就是佐证了,很多古文对起因动果的描述非常清晰,只是我们很多人读不懂。比如,在道学中老子用“负阴而抱阳”,表达“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因果关系,但没有人读懂!

又比如他用“恍惚”表达起因的“隐藏、飘忽”。人们还是读不懂。

而,正是因为古人感觉事物运动变化起因有些“隐藏、飘忽”,所以古人更喜欢用“阴”表达起因,用“阳”表达动果。

但请大家牢记,哲学思想中,没有阴暗,光明。只有因果逻辑关系。

所以,不是中国古典哲学朴素,而是阅读者理解力太“朴素”!

注:中医学的“阴阳平衡”是古人对医者的警告:要医生把控“病症病因”的平衡关系。

“有病症必有病因”。作为医生,看到病症必须找到病因。而不能马虎大意。只看到病症没有弄清病因就“对症下药”!

它是对“对症下药”的警示!督促医生“对病因下药”。否则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

而流传于今,恰恰相反!!

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病人身体阴阳不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