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老中医独家秘方

 图书 馆员 2024-01-05 发布于内蒙古

5位国家级著名老中医独家秘方,不到5元钱,家家都需要!

医学界有个怪现象:搞中医的人往往比西医长寿。这多是因为中医精通中药,善于调药,自用的养生灵药更是成为了秘方。
今天,我们请教了国内5位知名中医药大师,他们的长寿秘方!
01
刘天湖:两杯茶调好心脏病
85岁的山东省中药学会理事刘天湖当了一辈子的药剂师。年轻时,他便将中药养生用到调理自身疾病上。原本体弱多病的他不但把病治好了,还变得身强体壮。
心梗茶
西洋参+当归
1999年,刘天湖突然得了心肌梗塞。出院后,他的身体没完全恢复,便用西洋参3克和当归6克磨成粉,每天早晚冲水喝。刘天湖说:

两者合用有活血化瘀、促进心脏血液流通的作用。

降脂茶
山楂+草决明
病情好转后,他还坚持每天喝,但改为早晨喝一次。他还把6克生山楂切片,9克草决明冲水每天喝。

生山楂片能降压降脂、消化开胃;决明子能降血脂、明目、通便。

02
徐锡山:“枸杞是老百姓的虫草”
87岁的国家级中药师徐锡山鉴别过无数名贵药材,可他的养生却走平民路线。
如今,他腰不弯眼不花,还能骑着自行车四处跑。徐锡山说:
20年前,退休后便开始每天早晨干嚼一把枸杞,每次30克。
徐锡山教授买枸杞从不上超市买,而是去正规大药房,徐锡山说:
“超市的枸杞不好,产地写的宁夏,实际上可能不是。好枸杞颗粒大而饱满,没有褐色斑点,保健功效最强。

除了这枸杞茶,饮食上习惯于炖鸡加点生姜黄芪;炖鱼头加点天麻。”

03
罗仁:排尿酸,痛风必备
研究发现,丝瓜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常饮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风患者的辅助药膳。
罗仁: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
降尿酸
丝瓜茶
饮法

将一根丝瓜去皮、切成薄片,土茯苓30克、适量盐放入锅中,煮软后加入5克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04
颜正华:早晚3种茶,腑通则消病!
我国教育中药学学科的创始人颜正华今年95岁,颜正华教授认为:

“人体疾病通腑就能解决。”为了达到通五脏六腑,颜正华教授每天都要喝三次茶饮,保证气血、抵御病毒。

早晨
决明子+大枣
从早晨起床开始,颜正华教授会泡一杯决明子茶喝,来解决新陈代谢和便秘问题。
早餐则会煮上5-10颗大枣吃,他说坚持下来有保养气血、健脾安神的作用。
中午
黄芪水
感到神疲力乏时,颜正华教授会用开水泡上30克黄芪,小口小口慢慢喝上几杯。
晚上
生脉饮
由于气阴不足,夜间他常感到口干舌燥,于是便常服生脉饮,将人参3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按一定比例配好,代茶饮,这样便口舌生津。
05
李乾构:三花茶防动脉硬化
李乾构: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李乾构教授已经今年78岁,身体健康,还能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爱喝茶这个习惯:茶碱有利尿作用;喝茶还能降胆固醇、防动脉硬化。
三花茶
降压活血
饮法
三七花4克、玫瑰花3克、杭菊花3克、龙井茶2克(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沸水泡两次,代茶饮。
功效
这三七花有活血化瘀、降压降脂、补益清热的作用
注意

三花茶适宜中老年人,以及患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而孕妇不宜;

一位二十几年经验中医谈成医经历及干货
从事中医临床近二十年了,多少总是积累了点经验,本来准备将来老了经验更丰富的时候传给子女的,可惜儿子根本不打算学医。在这个论坛里也混了不短了,感觉这里的风气很纯正,也有不少立志于中医的人士。为此,我决定把自己多年使用,包括传自师门的有效验方陆续贡献出来,以和大家共同学习,提高。同时,由于这些验方好多也是历代名方的加减应用,所以我将尽量附上自己的验案,以体现我对该方的具体应用体会。本帖长期有效,验方将不定时陆续贴出。

先简单地谈谈我的师承渊源,因为好多思路、理念和方子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他们,了解这一的过程,也有助于对我用药的特点进行解读。同时,饮水思源,这么多年磕磕绊绊地走过来,没有这些老师们的悉心教诲是不可能的,从来就没有写过有关他们的文字,所以这也就权当是一种纪念吧。

首先,我选择医学这条道路,与我的外祖父密不可分。我妈妈原来兄弟姐妹一共五个,但实际上曾经有六个。最小的一个,再某一年温病流行的时候未成年就死了。当时,我外祖父是个小学教师,目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激发了他奋发学医的决心。这个故事很老套,和恽铁樵的从医经历也有点类似,或许那个年代的医生,都是这样从医的吧!
就是从这个动机开始,外祖父开始自己购买书籍,完全自学中医,经过近十年,还居然成了享誉一方的名医。他去世时,我还很小,说实在的,要说传授,还真没有传授我多少。但由于我父亲虽然不从医,但却从我外祖父那里拿来了许多的医书,父亲浏览之余,也就归我看了。我这人,可能从小就有点不务正业,课本不一定爱看,与课本无关的书,却是什么都爱看。现在想来,也就是些入门的书,如《医学三字经》,《频湖脉学》,《药性四百味》,《中医学概论》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还有''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就是在那个时候背下去的。记得有一本外祖父批注最多的是《吴鞠通医案》,当时也看了,但实在看不太懂,记得里面用的最多的是“飞滑石”,我还奇怪,滑石怎么就能飞起来呢?
外祖父的故事倒是有一些,比如,他有个特点,只要任何人请他看病,他都毫不推辞,不计报酬。但唯一有一点例外,当时他在医院里是两个人一个办公室,另一个医生姓高。如果病人来问“高医生在不在?”,他说“不在”。病人说“那张医生你去吧。”这他就不干了,感觉病人是退而求其次,对他信心不够。看来还是爱面子的人。
还有一点,他非常博学,这可能是知识分子自学 中医的共同特点,秀才学医,如同脱衣嘛。这在当地大部分老中医靠着“祖传几代”吃老本医生里显得鹤立鸡群,大家想和他请教,可有抹不开面子,而且他讲起来也缩手缩脚的。怎么办,大家想出了绝招,激将法。他们故意讲一些不着调的理论让他听见。只要他听见了,他就必定滔滔不绝地剖析个底掉,众人也就因此受益了。看了现在论坛里也可以推行这套,我也遗传了这一的特点,回起别人的帖子来,比自己发帖还起劲。那天在那个肿瘤治疗的帖子里,有人质疑我的证据,我半夜爬起来,查了好几个小时的外文文献,才找出来充分的证据。请将不如激将,自古皆然吧。
我祖父收的弟子是我姑父,他当了好多年我们乡医院的院长,也是很有经验的人。对他的记忆,就是我小时候得了一次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了。我当时给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多苦的药都吃,要让我扎针没门。于是,就吃那个全蝎为主的汤药,五天的药要十八块钱,而当时我父亲的月工资才十六块,同时吃华佗再造丸。足足吃了一个月,嘴照样歪,没有丝毫的效果。后来,把我姑父请来了,要求给我扎针,我经过深思熟虑,同意扎一针,但只扎一针,决不许扎第二针。我记得我姑父选择的穴位是地仓透挟车。进针是慢慢捻进去的,不疼,但非常胀。每隔一段时间就捻转一两分钟,因为是把我姑父从几十里路外的地方请来的,可能是为了把这“一针”的效果最大化,这次留针足足留了有两小时,捻了也不下五六次。就经过这一次,这个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面瘫就彻底好了,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后来我治疗面神经麻痹,除了地仓透挟车外,还用合谷,足三里,下关,翳风等穴,但总是无法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初起的,总的扎一周左右,两周后才来治的,就用时间更长了。
再我二十多岁的时候,还面瘫过一次,晚上发现,我就及早采取措施,天不亮就直接跑到自己开的药房,抓了小续命汤喝,到了第二天下午,鼓腮就不漏气了。看来什么都的早治,这个用小续命汤治疗超早期的面瘫,大家有条件的时候,可以一试。
接着谈临床上的体会,第二学期放假回家,我听说我伯父病了。这个伯父是我爷爷的小儿子,小的时候给了别人,所以住在另一个村子里,但我们常来往。这一次是他来我家,说心慌,乏力,腿肿。到县医院看,给了点利尿药,就是双氢克尿噻,他说吃上一次能尿很多,就会好一些,但不吃又不行了,医院也没有告诉他是什么病。我给他看时,面色精神还可以,腿肿的厉害,我也妆模作样地听了听心脏,扣了扣,初步感觉是左心衰。除了这些症状,他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腹胀,自己说吃干姜萝卜子熬水就会好一些。现在来判断应当是体循环也淤血了,胃肠瘀血影响消化吸收所致。但他没有肺的病史,乏力明显,即使有右心衰,也可能是左心衰引起的。我就问他,县医院没有给你诊断心衰吗?他说没有,就给了点利尿药。我号脉,是沉弱的,舌胖大,淡,苔白。于是,我就根据这些情况,给开了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一个利尿,一个补气活血,自己感觉挺对症。又用了些香砂之类的改善消化功能,还用了些杜仲,寄生之类补肾。药房开完了,我伯父就住在我家里。晚上伯父很健谈,而且最善于讲鬼故事,而我呢,最爱听的就是鬼故事,享受了一晚上的鬼故事大餐。
伯父用我的方子回家买了五天的药,第五天,他就捎话让我去他家,说效果挺好,腿肿,精神改善多了,反正就是像好人似的。之所以叫我去他家,是因为他们村里有好多人听说了我的情况,要顺便找我看。我也就屁颠屁颠地去了。
伯父嘛,就效不更方,继续略作加减,再吃五贴。这时候,他们村里另外有个老太太,也是心衰,但症状完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就是纳差。听说我看的好,就想顺便找我看。我记得给她开的是香砂六君子汤为主的,加了点焦三仙,鸡内金,据说吃了之后,有一定效果,但是反复。反复了之后, 吃了还有效果,但没有再找过我。为什么这样,是有一个原因,我们老家那个时候看病,你被一个村子请去之后,别的人也就会来找你,一天能看十好几个。给他们看病是不能主动要钱的,而病人就是塞红包。这个就没谱了,有的塞二十的,有的塞一百的,有的五十的,反正你就是口里不停地“不要,不要”,最后病人强塞给你,就要了。也就这么个程序,医生也不是真不要,病人也不会傻到医生客气就真不给了。当时候钱值钱,我爸一个月工资才一百多(现在退休了都近两千了),我这出去一趟就好几百。
这个五苓散加补阳还五汤的治法,在我后来多次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可以用于多种原因的左心衰,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风心病也行,但预后差点。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性,是我的一个哥们的对象的父亲,有点拗口吧,因为咳嗽,就把我请去了。当时给我的信息是,病人在医院做过检查,说是心衰心脏增大,压迫肺引起的咳嗽,这个道理我至今都质疑。我去了之后,发现下肢轻度浮肿,舌脉疾病上入场,咳嗽厉害,干咳。我也是用了五苓散加补阳还五汤,三副。后来,反馈说,下肢浮肿,乏力等效果挺好,咳嗽有减轻但没有完全好。当时因为第一是我怀疑咳嗽另有原因,第二是去病人家里一趟,车马劳顿的,确实 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朋友和这个对象吹了。所以没有继续跟踪。
跟踪最完善的,是我在医院治过的一例病人。此人姓张,当时来看病时是74岁,糖尿病多年,蛋白尿,心衰,血肌酐,尿毒都高了。让他透析,他老下不了决心,所以就这么一直保守治疗着。
第一次来我们医院是从医大二院出来,因为心衰入院的,住院期间稳定点,一出院过了两天就犯了,住到我们医院,有一个高年资主治医师主管,治疗了三周,稳定点了出了院,不到三天又来了,当时是晚上,我值班,就把他收了。
当时患者血糖控制还可以,用的是胰岛素。肌酐有200左右,但患者从不活动,精神差,所以实际上可能已经到了尿毒症阶段了。入院以后,我就听别的医生护士说,这老头特别倔,让我小心点。我问他,愿意吃中药吗?想不到他很痛快地说,愿意,我还就是想吃点中药。
我根据病人的情况,糖尿病史多年,精神差,短期乏力,不能平卧,肌肤甲错,面色无华,舌暗淡,苔滑,脉沉细,开了补阳还五汤合肾气丸。其实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也对中药是没有多少希望的。结果病人吃上药后,大约过了三天后,很高兴地告诉我,身上不痒了。原来他的身体遍布抓痕,层层叠叠,而且从早抓到晚,他说吃了这中药后,不痒了,很高兴。就这么治着,病人一天好似一天,同时也和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见了我他每次都是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无论多不舒服,都要欠欠身子,对我表示欢迎。又过了二十来天,病人出现新的问题了,因为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人,排不出水来是根本问题,这个时候不透析,肯定是会心衰的。利尿剂什么托拉塞米,速尿针一次都用200mg ,根本像没用似的,地高辛,西地兰也用了,刚开始还有个临时效果,后来临时效果也没有了。做工作让透析,他还是下不了决心。而且这个病人心衰还血压低,也没法点硝甘。我也是反复踌躇,查书,网上问人,最后决定,还是走老路,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吧。结果还真解决问题了,心衰逐步好了,也不用透析了,尿量能达到1200ml左右,老头吃的少喝的少,也能这么凑合了。
这个病人出院前,家属实在对我表示感激,给了两条玉溪,也算是我不廉洁,收的红包吧。这里坦白一下。别人说这老人倔,他见了我可是亲的很。由此可见,你真能给病人解决问题,除了极个别的极品,没人故意和你过不去的。
出院后,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好,期间还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挺好的。后来,因为恢复越来越好,开始自己下地活动了,结果不慎把腿摔断了,住骨科手术,因为血糖无法控制及多种原因,据说不幸去世了。这也是所谓的塞翁失马吧
真武汤和五苓散,其实区别很简单,右心衰,辨证阳虚的,绝对得用真武汤。这种病人,老慢支,肺心病,肺气肿,全身肿的一塌糊涂,不能平卧,如果再有畏寒肢冷,舌胖大淡白水滑,脉沉,绝对是真武汤。当然,虽然是肺心病,一派热像的当然不行。
而左心衰的,以乏力,气短,为主的,就是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
至于“气虚排尿”,不知你指什么,如果是气虚 水肿,用防己黄芪汤。如果是气虚癃闭,不是有个春泽汤嘛。
从马老师那里学了个治疗鼻窦炎的处方,马老师叫它加味鼻渊汤。组成是柴胡10 、浙贝母10、 当归10 、栀子10(捣碎),银花10 、甘草6、 元参10 、黄 菊 花10 、苍耳子10 、辛夷10(不布包),白芷10、 桔梗10

我得到本方之后,也用它广泛地治疗过鼻窦炎、鼻炎。对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感冒引起的鼻炎或感冒好了鼻炎不好等,那效果是没说的,一般两副均能搞定,而且不需要任何的加减。可以说这个方子治疗疾病我用过不下百次,还真没有失误的。但对慢性鼻炎,要谈到根治,则达不到马老师的效果,往往是开始用效果特好,继续用下去,就效果越来越平常,达不到根治的效果,总治愈率是30%左右吧。对这个,我分析原因是,一是马老师用的药材比较地道,好多就是自己采的或委托当地农民采了后送给他的,尤其是柴胡。二是,这个方子治疗属热性的可以,寒性的,估计暂时缓解症状性,根治作用差,另外,就是可能有些加减法,我还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治疗鼻窦炎、鼻炎,症状明显并希望出手就见效的,这个方子还是很不错的。

马老师那里学来的第二个方子是一个治疗五心烦热的特效方,这个方子本身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名字,一段时间我叫它疏肝滋阴利湿方。这个方子,我前前后后怎么也用了够几百次了吧,对证的时候效果真的非常好。
初次对本方产生兴趣,是见马老师治疗一例慢性尿路感染伴无心发热,主要是手心。李老师是马老师的上级,他爱人反复尿路感染多年,曾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经常腰酸,小便不利,同时手心发烧,心烦,但体温正常。李老师本身也懂医,但全是书本知识, 从来不看病,属于纸上谈兵式的。当他和马老师谈起此病,马老师说保证三幅药见效。结果,吃了两副手心就不烧了,小便也通畅了,小肚子也不拘急难受了。李老师和我谈起这个病例的时候,口气颇不以为然,说他并不赞成马老师的治法,虽然病人感觉是好了,但利水药会伤病人的肾阴。这就是李老师的学术特点,他自己从来不治病,但总能在别人治过的病人中找到错误,哪怕是效如桴鼓的病人。
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听后就开始留意这个马老师到底运用了什么方子。后来闲来无事和马老师品着茶水吹牛,马老师告诉我,有一个诊所的医生,近来咽中异物感,咽东西不畅快,同时干呕,嗳气,上腹痞满,自己总是怀疑得了食管上不好的病。结果他就用了两副药,症状就彻底好了,病人也不担心食管癌了。这下彻底激起了我的兴趣,经过死磨硬缠最后马老师终于坦白了他两次用的同一个方子。
处方的组成是这样的:柴胡10、 黄芩10、 半夏10 、生地10 、元参10 、麦冬10 、郁金10 、茵陈15 、生鸡内金10 、生山楂10、 木香10、 元胡10 、川楝子10 、甘草6 、木通6 、车前子10、 板蓝根10 ,大黄6(不后下)。手足心热加鳖甲24克。
得到此方后,我对他进行了广泛试验,发现本方能解决大多数问题,近期疗效好的很。如:<
用于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以本方原方使用,或加滑石,蒲公英,有效。无心烦热者,特效。伴恶心呕吐者,有效。
用于胆囊炎,胆结石,效果也很好,倒不是能排出多少结石,而是症状很快就好了。曾治疗一王姓朋友,男,30余岁,右上腹不适,墨菲氏征阳性,使用高脂饮食后加重。b超检查为胆囊炎,胆囊排空减慢。服用本方五剂,症状消失,曾试验饮酒吃肉 后依然没有复发,B超复查,说胆囊排空正常了。他朋友是医院的,转告我,B超医生说难以置信。
某女,18岁,学生,以手心发烧,心烦难忍就诊,诉既往曾有胆囊炎,具体不详。舌红,少苔,脉细。予本方原方加鳖甲。服药四剂,二剂后症状消失,四剂服完,自己感觉正常,未再诊治。
本方治疗胆囊炎,以手心发热,伴恶心,胃脘痞闷者特别好。若辨证无热证,可酌减方中生地,元参,麦冬。

慢性咽炎,类梅核气症状者。

梅核气痰郁气结而无热者,当用半夏厚朴汤。但本病诊断为慢性咽炎者,见寒热错杂,或肝郁化火,或郁热伤阴者甚多,再用半夏厚朴汤则不适宜,用本方甚好,加山豆根。本方治疗的慢性咽炎,以咽中异物感,口感舌燥,时有干呕者效果尤其明显。
曾以本方治疗不明原因低热一例,女性,30岁,舌脉基本无异常,自觉发热,每天下午体温37-38度,持续二月余,五心烦热。以本方服用,四剂热退,症状缓解。

曾治一例,是内分泌科的同事找我会诊,说一病人,是糖尿病,晚上身上热的睡不了觉,体温正常。我装模作样号号脉,与本方原方两剂。第二天,同事就告诉我,病人身上一点都不感觉热了,一觉睡到天明。并说他们科一大票病人都要找我开药。

曾经有一年多时间,我用本方加减通治所有疾病,如头痛,胃痛,咳嗽,胁痛等,效果竟然也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后来听人说起“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这句话时,我立马就反应出来,这理论我早就用上了。

名老中医独家秘方

医学界有个怪现象:搞中医的人往往比西医长寿。这多是因为中医精通中药,善于调药,自用的养生灵药更是成为了秘方。
下面就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看一下国内位知名5名中医药大师的长寿秘方吧!
刘天湖:两杯茶调好心脏病
85岁的山东省中药学会理事刘天湖当了一辈子的药剂师。年轻时,他便将中药养生用到调理自身疾病上。原本体弱多病的他不但把病治好了,还变得身强体壮。
心梗茶西洋参+当归
1999年,刘天湖突然得了心肌梗塞。出院后,他的身体没完全恢复,便用西洋参3克和当归6克磨成粉,每天早晚冲水喝。
5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独家秘方,家家都需要!

两者合用有活血化瘀、促进心脏血液流通的作用。

降脂茶山楂+草决明

病情好转后,他还坚持每天喝,但改为早晨喝一次。他还把6克生山楂切片,9克草决明冲水每天喝。5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独家秘方,家家都需要!

生山楂片能降压降脂、消化开胃;决明子能降血脂、明目、通便。
徐锡山:“枸杞是老百姓的虫草”
87岁的国家级中药师徐锡山鉴别过无数名贵药材,可他的养生却走平民路线。
徐锡山说:“20年前,退休后便开始每天早晨干嚼一把枸杞,每次30克。”

徐锡山教授买枸杞从不上超市买,而是去正规大药房。

徐锡山说:“超市的枸杞不好,产地写的宁夏,实际上可能不是。好枸杞颗粒大而饱满,没有褐色斑点,保健功效最强。”
除了这枸杞茶,饮食上习惯于炖鸡加点生姜黄芪;炖鱼头加点天麻。
罗仁:排尿酸,痛风必备丝瓜
研究发现,丝瓜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常饮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风患者的辅助药膳。
罗仁: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
降尿酸丝瓜茶
饮法:将一根丝瓜去皮、切成薄片,土茯苓30克、适量盐放入锅中,煮软后加入5克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颜正华:早晚3种茶,腑通则消病!
我国教育中药学学科的创始人颜正华今年95岁,颜正华教授认为:“人体疾病通腑就能解决。”
为了达到通五脏六腑的目的,颜正华教授每天都要喝三次茶饮,保证气血、抵御病毒。
早晨决明子+大枣
从早晨起床开始,颜正华教授会泡一杯决明子茶喝,来解决新陈代谢和便秘问题。
早餐则会煮上5-10颗大枣吃,他说坚持下来有保养气血、健脾安神的作用。
中午黄芪水
感到神疲力乏时,颜正华教授会用开水泡上30克黄芪,小口小口慢慢喝上几杯。
晚上生脉饮
5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独家秘方,家家都需要!

由于气阴不足,夜间他常感到口干舌燥,于是便常服生脉饮,将人参3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按一定比例配好,代茶饮,这样便口舌生津。
李乾构:三花茶防动脉硬化
李乾构: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李乾构教授已经今年78岁,身体健康,还能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爱喝茶这个习惯:茶碱有利尿作用;喝茶还能降胆固醇、防动脉硬化。
三花茶降压活血
5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独家秘方,家家都需要!

饮法
三七花4克、玫瑰花3克、杭菊花3克、龙井茶2克(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沸水泡两次,代茶饮。
功效
这三七花有活血化瘀、降压降脂、补益清热的作用
注意
三花茶适宜中老年人,以及患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而孕妇不宜;
茶叶除了龙井,红茶、花茶、普洱茶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中医是如何阐述心与肺的关系
心肺相关理论

郑杨,林琳在心肺相关理论方面有如下几个方面探讨: 心与肺,一则为君,一则为相,各为气血所主,二者密切相关。并从心肺位置、经络、阴阳、生理病理功能、五行角度等进行系统阐述。现代研究发现肺气虚证大鼠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提示肺气虚证存在浓、黏、聚、凝等“血瘀”现象。张立等在对临床辨证为心气虚患者的测定结果中说明,其左心(收缩、舒张、泵血)功能均出现异常 ;以及肺通气功能的检测后,其肺活量、第1 s时间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三项均值降低,并且同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心与肺的关系具体如下。

(1)位置相邻、经络相连、阴阳相应
心肺同居胸中, 位于上焦。心为五脏之首,与肺相邻最近。心与肺的经脉部分布于胸胁及上臂内侧,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直行者从心系出来,并退向上行绕过肺。心肺属阳,阴阳相应,《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类经》亦云:“心肺居于膈上,二阳脏也,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心阴与肺阳互为体用关系,心阴得肺阳而血化,气益顺畅,肺阳为心阴之用,肺阳得心阴而肺自静。
(2)功能相关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肺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主要体现心主血与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心肺在血液、宗气、呼吸、心肺之阴阳相互滋养等方面有密切联系。
在血液生成和运行方面 血液生成方面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脾胃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的化生中占重要地位,但血液的生成还要通过肺宣发和朝百脉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血液运行方面: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心主血脉,血液运行必须依赖心气的推动。而肺主宣发、肺朝百脉,只有肺气宣发肃降正常,才能助心行血。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气能生血:脾胃之气健旺,造血能力强,血就充足。气能行血:血液的运动,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能摄血: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运行于脉内,而不是溢出脉外造成出血。血是气的载体,气存在于血中,依附于血才不至于涣散,又跟随血运载到全身。血还能不断为气的运行提供营养,达到养气的作用。
呼吸方面 《难经·四难》明言:“呼出心与肺”。
说明呼吸功能的正常与肺主气、心主血的功能密切相关,是心肺联合功能的体现。心肺功能正常是维持人体气血运行的根本保证。
宗气方面 宗气又称大气,指积于胸中之气。宗气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成,由于心肺功能的正常,宗气才具有贯通心脉而行气血,出息道而司呼吸的作用,从而使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之间相互协调,保持平衡。
心肺阴阳互相滋养 心阴有赖于肺阴的滋养,以防心火偏亢。心阳不足,肺金失于温煦,肺气失宣降可发生喘息、咳唾的疾病,如阳虚肺痿证等。
(3)五行相关
心属火,在志为喜,肺属金,在志为悲忧。由于火能胜金,喜可胜悲忧,故心与肺为相克之脏,即火克金。正常情况下,肺金受心火的制约,以维持两脏之间的生理平衡,而这种平衡若遭到破坏,则两脏之气必见偏颇,常表现为火旺伐金、金燥侮火、金弱火旺、火弱金旺等证。
火旺伐金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火内盛,火灼肺金而病于肺,即可见心悸,心烦,咽干,失眠,多梦等心火内扰症状,或可见鼻衄,咳嗽息粗,咯血,便秘等火热伤肺的症状,临证治疗以泻心火为主,心火降熄,则肺热自除。清·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卷九》中曰:“心火太盛,必克肺金。”
金燥侮火 金燥侮火是指肺金之气太过,不受心火的制约,反乘伤心火。心属火,心病易生火热,若肺气太过,气有余便是火,心火也为之灼,在临床所见咳嗽,咯吐黄痰,喘促气粗,便干等肺热壅盛症状的同时,同时有心烦不寐,面赤舌红或口舌生疮等心经热盛的症状。
金弱火旺 金弱火旺是指因肺金本脏虚弱,而表现心气相对偏盛或心邪实盛的病变。如肺阴虚证,因肺的阴液耗伤,肺失滋润,肃降无常,故可见咳喘少痰或无痰,口、鼻、皮肤干燥、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同时,阴虚内热,热极化火,虚火扰乱心神,神不守舍,又见心悸,怔仲,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
其他方面,也有心肺相互影响,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漠》曰“夫五脏之神,皆察于心。故忧心于心,肺必应之。”〔清·费伯雄在《医醇剩义》曰“忧伤肺,肺初不知忧也。心知其可忧,而忧之太过,肺伤心亦伤也。”,我们在临床上常见的心衰患者的肺部感染就是心伤损及肺;肺部感染加重心脏负荷引起的心衰就是肺伤损及心。
(4)中国古代官制文化与中医心肺相关
从《内经》中可知,用君臣相傅论脏腑,即运用社会关系模式来类比说明脏腑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心与肺的关系定为: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心是身形之君,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对心君辅佐,和对全身脏腑营卫阴阳的调节,君臣密切相关。君主之官是指心在五脏六腑当中是统摄脏腑的,是十二官之主,犹如一个国家的君主那样,对全身各脏腑的功能活动起着指挥和协调作用,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心与肺为君臣关系,功能上密切相关,《类经·卷十八》:“气自为脏腑之主,故五脏之系皆入于心,心之总系复上贯于肺,通于喉,而息由此出”;肺为相傅之官,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认为:相即宰相,傅即师傅,在人体当中,心虽然是最高位,处于南方,但是从人体解剖来方面来讲,肺比心的位置高,所以肺可以做君主的师傅,肺的治节出焉,就是指肺的治理和调节。如果肺的功能很好,人正常的气机才能表现,肺不仅调控正常的气机,还主管分配全身之气血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最细微的物质。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和出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心肺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果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即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调有多种形式。如冠心病的气滞,哮喘时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心衰患者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人将亡时的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时,称为气脱。这些气的病理状态,都会在人体中引起一定的反应,从而导致人体内部发生紊乱,失去相应的平衡,因此气功、八段锦、太极拳等对于心肺功能的改善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人体气机升降理论
气化是阴阳二气升降相因的结果
气化,是指在气的推动下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过程[1]。谈气化,必谈阴阳,因气化是阴阳升降相因,矛盾运动的结果。《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各从其化也。”“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阳化气阴成形。”故阴阳二气相因运动是气化发生的内在机理,而阴阳二气相因运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为什么只有一升一降、一出一入这样的矛盾运动,才能发生气化?早在《国语·郑语》中就已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运动形式的和谐作用。“同”是指简单的、相同的运动方式合而为一。即相反的和谐才能产生新的运动形式,而简单的相同相加是没有意义的。可见,气机的升降学说是气化学说的根本。
  2  升降相因,构成斡漩,斡漩是气化的核心
  《素问·五常政大论》言:“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就是说气化功能在人体内外不断运动,其运动形式为左升右降,循环不已。若研究人整体的气化模式,则每个脏系作为个体形式存在,以个体形式运动的。在脏腑内部不同层次里有本质不同的运动规律,即表现为阴阳、升降特性的偏嗜。然这些偏嗜并不是无节制的,以他平他谓之和。“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极严密的制约关系。他们之间这种承制关系体现为:心属火,火性炎上,主升,居南方;肾属水,水性润下,偏降,居北方;肝属木,木主升发,偏升,居东方;肺主金,金曰从革,偏降,居西方;脾胃居中,为气机之枢。。进而推之,升不可无限制的升,降亦不可无限制的降。故“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卷二注曰:“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转,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在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故人体阴阳二气,在下者,气要不断升,上升时沿人体左侧上行,人体上部之气要不断下降,下降时沿人体右侧下行。即所谓:“左升右降”之理,以此可解释心肾在该斡漩中的位置。肺脏位置在上焦,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其气机以肃降为顺,其下降的道路以右侧下行。肝位于下焦,气宜疏畅条达和升发,故肝气的运动以升为主要形式,其道路以左侧为上升之路。肝肺二脏左升右降,调节着体内气机的升降运动。故《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胃同居中州,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在中焦的气机升降中,脾主升,胃主降,形成斡漩,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全身气化之动力源泉。它既可引肾水上济心火,又可引心火下温肾水,以助心肾相交;还可引肝升之气克制肺降之气,亦可引肺降之气克制肝升之气[2]。故《医门棒喝》云:“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之右转。”故脾胃斡漩又为该斡漩学说的核心动力。
  3  五运六气对人体之斡漩亦有影响
  以人为小宇宙,从气化讲,无边无形,但从空间结构上探讨其实质,示之莫过于一球,盖球可大可小,大则无边无际,如天地宇宙,故天地相参的角度,将人之气化示以两球,称之为气化之球(见图3)。其中以心肾为轴(子午代替)取象比类,子午类似地轴,气化之球类似地球。地球绕太阳斡漩,以地球为中心。可见,地轴发生钟摆样变化。天地相参,气化之球的子午轴也会发生变化。
  脾胃为球心,不发生旋转,这与“脾胃不独主于时”相符。理论上应α=α1=α2=α3周而复始的摆动,气化不息。但生命不可能不终止,气化之器亦有磨损,这也是疾病的产生,故子午轴日渐右偏,最终,子午轴被拉平,则气化熄,生命灭。细细探究可发现,肝脏在该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脏腑学说的角度,亦可解释。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动而难静,故又必须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以培之,如此肝体刚劲之质,方能得缓和之用,发挥其疏泄之机。进而言之,子午之可偏转有度。故该理论告诉我们养生要注意滋养肝阴以敛肝阳,最终达到以缓生发之气。
人身有两种气,一是运动之气,一是固涩之气.运动之气分为元气,宗气.肺气。固涩之气为肾气(脾胃的气属于肾气的范围).四种气在体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脏腑的生理功能. 4 y$ l
  肾气主封藏,能固涩人体的气血津液神,不至于外出,若肾气虚衰不固,气浮于上而不下纳---喘而汗出,或动则气喘;中不能纳胃气---不欲食而呕吐;下不能固津液---遗尿,下利不止,遗精,崩漏等证;外不能固津---自汗出或动则汗出;内不能固血---肌体出血不止.以上诸证均是肾气不固的表现.
  而运动之气的运动.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岐黄中医论坛—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0 [! Z, V' L3 |# ?! b
  元气与肾气正相反,元气虽系于肾,但是与肾气背道而驰,能行肾精以载肾气布散全身,发挥其固涩功能.但是元气的运动能上助宗气以搏动,以利于运血外达;还能疏运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以上达与肺,以布散全身;还能疏运阴血以上达于心包.元气的作用在于使气血津液由下而上达.
  宗气的作用是搏动而转,促进心血外达,以利于温养全身.只搏动而不外行.因为《灵枢·五味》言:"其大气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金贵要略·水气病》言:"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其“搏与转”既是心包中宗气的作用表现.其气行与散乃肺气的表现.
  肺气的运行主要在于宣降气机,使气的运行循一定道路而行.肺的宣发,使肺气布散于肌表,肺气在肺内为肺气,出肺则为卫气,行于脉外,推动心包脉中之血以布散全身(麻黄的作用表现),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所以说宗气搏而不行,血行在于卫气.卫气的循行于外,达到:温分肉,养骨节,肥腠理,充皮肤,泽毛发,司开合,行神明的广泛作用.但是卫气的循行是在营阴(即肺阴)的润养中达到营卫调和的,在肾气的固涩中循行不致过度开散,耗伤肺气.卫气开则汗出,闭则汗止.卫气昼日行于阳(偏于体表),夜则行于阴(偏于胃肠),合乎自然规律.肺气的肃降一则有助于胃肠之气的下行,一则达到金能生水,肺气下纳于肾的作用表现. www.qihuang99.com- j0 ^5 x& }; U9 I. D9 x+ }
  运动之气中,元气偏于上行,肺气偏于宣外与下达,宗气在心包中起到中转的作用,而肾气在下起到封藏的作用.四种气在体内升.降.散.收,共同维持着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论坛,中医中药,中医学习,气机在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明白此点,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是很难学到的.

 人体气机圆运动规律中医圆运动的精髓在于脏腑气机升降圆运动,是在《周易》圆道的启导下产生的。《周易》圆道体现着事物的循环往复和宏观世界的周期性循环。天道如此,人道岂能例外?人体脏腑气机升降运动是《周易》圆道的体现,反映了圆运动形式。这个圆运动是以脾胃居中,心肾分居上下,肝肺各居左右的圆道。该圆运动和《周易》文王(后天)八卦相吻,故心应离卦,肾应坎卦,肝应震卦,肺应兑卦。中医气机升降圆运动是脏腑气化的表现形式。提供气功,丹道,禅修,经络养生培训与资讯,含练功杂谈,气功入门,
  (一)心肾是升降的根本肾是升降的启动力,所谓坎阳发动,肾水温升则脾转肝升,于是水升火降,坎离交泰。从而完成左阴升,右凉降的气化圆运动形式,也即在肾阳命火的发动下,中土枢轴转动,致使肝脾温升而心肺凉降。其中,肾水本应下沉,之所以能上济心火,是因为坎阳的发动;心火本性上炎,却反下降,又是因为肾水的上济,以阴阳互根之理矣。圆运动中心肾水火的升降,体现了坎离交泰、水火既济的易理。肾、命之火乃坎中之阳,为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即两水中之真火,为人身火种,圆运动左半圆之温升全赖此一火种。心阴为离中之阴乃一阴含于二水之中,为人体之真水,得坎水之济,始能下荫,圆运动右半圆之凉降,全在于此。如阳虚火衰,坎阳无力发动,肾水不能温升则肝脾失煦而不转;或心阴亏耗,心火上炎,肺胃失荫则弗能凉降,如此,整个升降运动势必停滞。因此,心肾实为升降圆运动的根本。_气功、丹道、禅

  
(二)脾胃为升降之枢轴升降的化源全在脾胃,脾胃二者一为阴土本湿,一为阳土性燥,燥湿调停,中气得以化源,中阳发动枢轴能运转,脾升肝才能升,胃降肺始能降。如中土失运,气虚脾陷,或胃燥气逆则升降失职,势必导致四轮不转,正如前人所言:“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降,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如此。”因此,圆运动枢轴的转动不仅赖坎阳的发动,其中,中土的健运也是升降的关键。提供气
  (三)  肝肺是升降的翼佐肝肺是升降的翼佐,肝肺—为藏气,肝肺的升降实际也就是气血的升降,肝肺一左一右,犹如两翼一样。肝主升发,肺司肃降,故左半圆的温升需赖肝木的温升,右半圆的凉降必依肺金的顺降,如肝肺气机失调,必致气血逆乱,则升降悖逆,足见肝肺在升降圆运动中的翼羽作用。上述说明,脏腑气机升降;圆运动是一种气化运动,取决于心肾水火的平衡,脾胃燥湿的调停,以及肝气血的协调,三者共奏气机升降圆运动之功。

    脾胃是升降的轴心
  “脾为阴土而升于阳,胃为阳土而降于阴,土位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而升降的权衡又在中气,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气之右转,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转,中气败则四象失其所行,因脾郁而胃逆也”。罗谦甫亦说:“人身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又必赖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若脾胃之气一伤,则四脏皆失其所”。可见脏腑升降的轴心在于脾胃,脾胃为人体精气的生化之源。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不仰给脾胃输布精气以充养。虽然其枢转有赖肝肺之升降,而脾胃本身之升降才是主要的。前人之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土为万物之母”即从脏腑升降机制脾胃起着轴心作用论的。
关于脾胃升降的病理机制,《金匮》记载:“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汤主之”这是脾胃失其升降之机,饮浊得以凝聚成形的例症,仲景治以枳实汤,调其升降,斡其气机,使“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叶氏之言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以降则和,大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华云岫归纳叶氏脾胃的解谓:“脾胃【之病,当祥辩其升降二字,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不下陷而但不健运亦病,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而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生理功能的特点在于升清降浊,脾输精于上,清之升也,胃传糟粕于下,浊之降也,《内经》“青气在下则生飱泄”,为脾气下陷之证,“浊气在上则生膹胀”为胃气上逆之证,当升者降,当降者升,是为“阴阳反作”之病。
  (二)肝肺是升降的轮转
  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肝之升也,遂其生发之令,肺 之降也,行其收敛之权。人身精气的生化虽以脾胃为泉源,而输布流行却以肝肺为枢转。肝气主升,把精气上输头身及上窍,肺气主降,把精气下达于脏腑及筋骨,这样才使气血流行,脏腑安和。肺肝两脏,相互制约,左升右降,合乎自然。惟肝性刚而易动易升,肺脏娇而易痺易郁,因而常造成“肝升太过肺降无权”以致升降失调,枢机窒塞的病理机制。
  肝喜条达,肺喜舒宣而主气机,最怕邪郁,郁则气滞,如六淫外侵则肺气郁痺而治节不伸,七情内扰则肝气拂逆而生机不畅。外感内伤足以影响肝肺之升降而使气机郁遏。王孟英以肝肺为外感内伤病审证求因的纲领。他说:“肺 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由肝起”肝气一逆,则诸气皆逆,治节不行则一身之气皆滞,尝谓“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衍滞,设知此义,则平易之药清淡之方每可以愈重症”
  在肝升肺降之中,肝升是主要的。由于肝性刚急主动主升。在病理过程中先是“肝升太过”以致“肺降无权”。所谓“肝阳上浮则肺气不降”,“风阳浮则治节横斜”,由于“左强右弱”-“金不制木,木反侮金”导致有升无降或升降失调的病态。内伤杂病之繁而且苟者莫如肝病之为最。犯上则为喘,侮中则为呕为胀,乘下则为闭为淋。此以魏玉璜之以“肝为万病之贼”,张鲁峰以“五脏之贼”诚以肝木犹龙,变化莫测,肝脏之病较他脏为多之故。在肝病中以“犯中克土”为多见,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痞不食,吐酸水延末,克脾则腹胀便溏,或不爽,肢冷肌麻,若细分之又有肝“肝乘脾”与胆乘胃之别,“乙木乘阴土”证见两胁满痛,少腹墜胀,立则剧而卧则舒,为肝气上逆,脾气下陷之证,法当“疏木培土”如逍遥散。“甲木乘阳土”证见脘痛呕吐,心中痛热,气上冲心,不饥便秘,为胆火上升,胃气不降之病机,法当泻木安胃,如乌梅丸。肝脾胆胃的升降失调而出现的病机是复杂的,然而不出“肝木不升则克脾土,胆木不降则克胃土”这一规律。这里可以看出,胆随肝逆,肝胆上升在内科的某些病起着主导作用。
   有肝升肺降的两方面,不应忽视“肺主治节”“肺主清肃”即“肺降”这一方面在某一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肝木之所以得横逆因“金不制木,木不所畏也”。设肺金清肃之令得行,肝木相安无扰。季楚重指出肺在升降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时说:“清浊升降,皆出于肺,使太阴失治节之令,不性生气不升,即收气亦不降,上下不交而郁成矣,故经云:太阴不收,肺 气焦满,诸气墳郁,皆属于肺…在肺不主降的病理过程中情况亦是复杂的,诸如:肝胆逆生之火,胃腑逗留之浊,枢机壅遏之热,水饮凝滞之痰,均蜂起而作难,致病变百出。正如王氏指出:肺即不主清肃,一身之气皆失其顺降之机,针对这样的复杂情况,王氏指出了“清肃肺胃,平泻肝胆”的综合措施。
  (三)心肾是升降的根本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水火是阴阳的征兆,“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是阴阳的动作,因此说“造化之机,水火而已”“死生之机,升降而已”心主火而肾主水,脏腑升降以心肾为根本。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从其生理作用与病理转归来看,以心肾二脏为重要脏器。心为君主之官,肾是先天之本,其在生理上的作用可知;心不受邪,受邪则死,肾不可伤,受伤则危,说明其在病理转归上的重要作用,其所以然,是因为心肾二脏分寓水火,判别阴阳之故。水升火降关系人的生命寿夭,这不能说不是根本问题,如“水火相济则能生物”“水火不离,分离则死”张景丘曰:“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盛,寒盛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这是水火关系人的生死问题。又如“水火交,永不老”“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奉其人夭”肾水足则阴精上奉,水足制火,此阴精所奉而令人寿延也,肾水亏则心火独炽,火来侮水,此阳精所降而令人寿夭也”这是水火关系人的寿夭问题。
  水火升降的机制是微妙的。心本火脏在而火中有水,所谓“离中偶画生阴”肾本水脏而水中有火,所谓“坎中奇画生阳”火为水之主,故心气日欲下交,水即火之源,故肾气日欲上升,是以“水不升为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滋肾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这就是水得火而升,火得水而降的道理。一般情况下“火宜在下,水宜在上,交则既济,不交为未济”其病理现象即为“心肾不交”或“水或火偏胜”例如:消渴征不交,火之胜也,水气病之不交,水偏胜也“推而广之,少阴病之心中烦,不得卧,火偏胜也,故用黄连阿胶汤泻心火而滋肾水,使心肾交而烦解寐至;少阴病之脉微细,但欲寐,水偏胜也,故用真武、四逆之奋心阳、降肾浊使心肾交而脉起疲振。其它如交泰丸(黄连、肉桂)用治失眠、磁朱丸之用治内障,均从心肾着眼为交通心肾,调济水火的著名方济,即《灵枢》的半夏秫米汤用治“胃不和则胃不安”其所谓通其阴阳者,亦无非水饮痰浊阻滞中焦而激浊扬清,为心肾交通开避道路。或问:半夏秫米汤,明为治胃,何关乎心肾,不知心肾交通以脾胃为枢纽,试观磁朱丸中用一味神曲之作为“黄婆媒介”(黄婆即脾胃)者其义可见。
  在恶寒发热的病象中有涉及其根本的即关乎心火与肾水,虞天明曰:“阳虚者,心经元阳虚也,其病多恶寒,责其无火也,阴虚者,肾之真阴虚也,其病多发热,责其无水也”其根本治疗应采取王太仆提出的:“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本方法。肾为水之主,心为火之源,故取心,者不必剂以热,但益其阳;取肾者,不必剂以寒,但强肾之阴。自张景丘等提出命门水火为真阴真阳之后,把王氏“壮水益火”之论不是分属心肾而是统归天命、肾的另一含义了。冯楚瞻曰:“要知平人而至于病,必由于水火二家先病,小病或由于气血之偏,大病必由于水火之害”
  心肾水火升降和其它脏器的关系,如娱东阳说:“坎水温升,则肝木舒其疏泄之性;离火清降,则肺 金行其收敛之政”肝木得肾水的滋荣,才得遂其升发疏泄之性;肺金无心火的克制,才得行其清洗收敛之令,这是可以理解的。又如何伯斋说:“人之脏腑以脾胃为主,盖人之饮食皆入于胃,而运行于脾,犹地之有土也,然脾胃能化物与否?实由水火之二气,非独脾胃之能也,火盛则脾胃燥,水盛则脾胃湿,皆不能化物,乃生诸病”脾胃得水火的调节才能腐熟水谷,变化精微,如果水火不调过燥过湿,不仅不能化物,还能变生诸病。水火的根源在心肾,水火的调济在相交。心肾交,水火既济,又不仅脾胃得以生化,五脏六腑亦无不赖以安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