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门宴与戏下分封:刘邦获封汉王,汉中郡是靠张良计得来的吗?

 瓦尔登的船夫 2024-01-07 发布于北京

鸿门宴和戏下分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刘邦获封汉王是实至名归么?汉中郡真的是靠张良计得来的吗?以上问题都会在本期内容中找到答案。

从地名上来看,古人常将河水两边称为“上、下”,如“霸上”指的就是霸水东岸,自然“戏下”指的就是戏水西岸,这也是为何有人将戏下分封称之为戏水分封,也没毛病,大家只需要知道这两个说法是一个意思就可以了。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在戏下分封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八路诸侯,尊楚怀王为义帝,我们常见的关于戏下分封的分析往往是围绕这十八个诸侯进行划分,通过不同维度进行分析,这次船夫打算换个思路,主要从故事的发展顺序和为何会形成后来楚汉争霸格局的这个角度对戏下分封进行分析。

大家好,我是船夫。

鸿门宴的意义

谈戏下分封前一定要重新审视鸿门宴的重要性,过往的历史中往往将后来楚汉争霸中刘邦的迅速崛起当做一个既定结果,继而反推出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不得不说,这个话题直接将人们的视角带跑偏了,进而忽略了鸿门宴真正的作用和意义,自然也就无法看到项羽的精妙之处。

让我们切换到项羽灭秦的视角来看这段历史,有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项羽自己的这个楚国东征军上将军的身份得位不正,其并非是楚怀王直接任命的,而是斩杀宋义矫诏夺来的,虽然项羽很快就要来了楚怀王的事后追认,但明眼人都懂,各路诸侯也不傻,只不过碍于这是你们楚国义军内部的家务事,以及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神勇,大家没有足够的动机罢了。

可当秦军主力投降并被坑杀,诸侯联军顺利入关后,之前悬在诸侯将心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了,这些人的心思难免会有些蠢蠢欲动,这时候如果有人跳出来质疑项羽,后果就很难预料,但这个出头鸟诸侯们并不想做,因为有一个人更合适,就是那个在鸿门宴尿遁的刘邦。、

刘邦作为楚怀王亲自任命的西征军负责人,同时也是当初项梁亲手扶持起来的项氏家族军事力量,不论是在项氏家族中,还是楚国朝堂上,都有很大的发言权,也更有资格有实力质疑项羽上将军身份的,甚至都不需要刘邦穷追不舍,只需要他在公开场合表示质疑或反对,推迟或延缓分蛋糕,再将事情闹到楚怀王面前,事情就有意思了。

除了自身得位不正的问题,从更大的战略层面看,项羽也需要迅速转变自己的角色,如果说当初巨鹿城下的会议确定的是项羽诸侯联军的军事领袖地位,那么鸿门宴中威逼刘邦进而让其彻底屈服则代表了项羽可以进一步成为诸侯联军的政治领袖,这个转变很关键,不然按照之前既定的发展顺序,灭秦之后还是要由当初诸侯会盟推选出的政治领袖楚怀王来分蛋糕的,那么楚怀王在彭城,戏水分封变成彭城分封,那就基本没项羽什么事了。

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如果项羽不能先发制人威逼住刘邦,再将政治领袖的地位从楚怀王手中夺回来,等到各路诸侯齐聚彭城,那么就不会是诸侯将膝行面见项羽了,而是楚怀王联合齐国,以及包括刘邦在内的楚国其余势力清算项羽斩杀宋义父子的时刻了,这是项羽所无法接受的,因此才有了这一场没有杀戮却胜过杀戮的鸿门宴,同时这也是鸿门宴真正的历史意义。

项羽在鸿门宴上威而不杀,默许刘邦借尿遁逃跑,处处透露着刀光剑影,却又让杀气润物细无声。这一局项羽赢得非常彻底,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诸侯联军中的威望,还彻底让刘邦这个楚国西征军统帅颜面扫地,为之后的戏下分封扫平了障碍,还有谁不服?没意见那我就要分蛋糕了。

汉中郡和张良计

当然,光有威逼是不够的,一手大棒还要一手胡萝卜才稳妥,毕竟同样是一时之人杰的刘邦不是傻子,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所以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在地盘面积上对刘邦很照顾,《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项羽将蜀郡、巴郡和汉中郡都分给了刘邦,三者加起来的面积已经非常大了,所以船夫认为刘邦获封汉王并拥有三郡之地是鸿门宴后项羽和刘邦彼此政治妥协后的结果,并不是项羽单方面对刘邦打压的结果,真要是打压,刘邦早就炸毛了。

刘邦也是有自己考量的,他如果不妥协屈服,那么只会成为别人手中的枪,跳出来对付项羽,两败俱伤后的获益者肯定不会是刘项二人,要么是各路诸侯将,要么是楚怀王,都只会为他人做嫁衣裳,属于典型的赔本买卖。

再来看《史记·留侯列传》中中关于刘邦获封汉王的记载: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原本沛公获封汉王,坐拥巴蜀两郡,刘邦便赏赐很多金银财宝给张良,张良又拿着这些钱贿赂了项伯,项伯就在项羽面前说好话,将汉中郡也封给了刘邦。

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也以此来佐证谋圣张良的智慧和能力,但看过船夫直播和楚汉英雄传系列的朋友都知道,船夫个人对张良这个历史人物的能力是存在严重怀疑的,认为其所谓的谋略被严重高估,甚至是将很多原本属于刘邦的谋略嫁接到了张良身上,当然,这不能都怪后来的史官,因为这个头就是刘邦自己开的,当初汉朝建立后,刘邦为了制衡吕泽为首的外戚势力,不得不主动太高沛县班底的地位,并在公开长多多次提到萧何、张良和韩信对汉朝的贡献,只是这个头一开,后续发展成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

回到正题,《留侯列传》中的这个故事存在至少两个逻辑漏洞,首先按照惯例,如果刘邦最初获封的是巴蜀,汉中之地是留侯张良靠贿赂项伯走关系得来的,那么刘邦应该被称为蜀王或巴王才对,毕竟汉水不在巴蜀,汉王之名又从何而来?

其次,关于张良贿赂项伯说动项羽这点也很拧巴,弄得项羽好像是一个志大才疏心思简单,只会一门心思听长辈话莽夫一样,多给点钱,多说点好话就被搞定了,这样的的人能杀穿巨鹿,玩转鸿门宴吗?扯淡,根本就不可能,还是说项羽之前既能隐忍又有身份成熟的整治手腕,但到了戏下分封时的就突然变傻了,各路诸侯贿赂一下就能随随便便多封人家一个郡,真要是这样,楚汉争霸压根就不会打起来,项羽早就提前领盒饭了。

最后,如果刘邦最初的预期是获封关中王,那么戏下分封中的汉王就成了自己对项羽屈服和受到打压的标志,在之后还定三秦后刘邦完全可以改掉汉王的称谓,但结果是什么呢?刘邦不仅一直沿用汉王的封号,还在一统天下后将“汉”当做的国号建立汉朝,如果真的按照《留侯列传》中的叙述,刘邦为何一直用这个项羽给的封号呢?很不合理。

三者叠加就会发现,戏下分封中给刘邦切的蛋糕是项羽与其商量好的结果,最起码在分封结束时他们彼此都表示了认可和接受,后世之所以会出现刘邦应该获封关中,以及汉中郡是张良用计争取过来的种种论调,都是在为汉朝建立的正统性做背书,说白了,当初戏下分封后明明大家都很满意,但你沛公却出尔反尔,还定三秦,实际上是背弃了盟约,即使后来将楚怀王被杀的锅甩给了项羽,也不足以支撑刘邦占领关中的合理性,一个大汉朝的史官敢这么写吗?懂的都懂。

除了关系到汉朝建立的正统性,还有另一个原因,我们也能理解,毕竟留侯家族和项伯的家族在西汉时期已经是十分兴旺的家族了,话语权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连高皇帝都对我们家先人赞不绝口,称之为汉初三杰,那么后世人将这些开国功劳一点一点揽到自己的先人身上,问题似乎也不大。

汉王还是关中王

项羽在戏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后世人在讨论这个话题时往往认为刘邦没能留在关中争议最大,其中重要的依据就是当初建立盟约时的那句“先入关中者王之”。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我们来一点点看,为此船夫捡起了初高中时学习的文言文知识,颇有种中高考答模拟卷的感觉。

这句话中的“王”是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名词动用,“之”则是第三人称代词,如果“之”代表的是关中王,那么就和名词动用的“王”字意思重复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关中王,先入关中者封之”,所以这个可能性基本排除。

剩下的选项就是“之”指代的是”关中“还是”先入关中的人“,结合上面提到的名词动用的“王”字,在具体语境中可以理解成“在某某地称王“或者“封某某为王”,两相结合便出现了两种可能,一是“在关中之地称王”,二是“封先入关中之地的人为王”。

如果是前者,这就和说这句话的人的身份和场景有冲突,那么是谁说的这句话呢?又是在什么场景说的这句话呢?“先入关中者王之”最初是楚怀王在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分别派出西征军和东征军救援赵国讨伐秦国时提出的,之后在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会议上项羽再次重申了这个约定。

要知道六国贵族之所以在秦朝末年发动叛乱搞起义,政治上的诉求便是复辟贵族分封制,也就是周朝沿用了八百年的政治制度,所以不论是楚怀王还是西楚霸王,提出这个盟约都是在效仿八百年前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周天子分封天下的行为,所以这里的“王”只可能是“封某某某为王”,而不可能是“在某某地称王”。

当然,作为非古汉语专业的人以上分析难免会有出入或差错,欢迎专业人士帮忙指正,下面是关于这个观点的另一个作证,在巨鹿之战的尾声,章邯被手下劝服投降了项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章邯并非是主动投降,而是经过多次谈判和天人交战,最后选择了有条件的投降,条件之一便是事成之后,能够在关中之地封王。

如果上面提到的“先入关中者王之”,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先入关中者就当关中王。那么就无法解释项羽在巨鹿之战末尾接受章邯投降同意了章邯在关中封王的条件,毕竟前脚刚跟各国诸侯将画了大饼,后脚就将关中之地许诺给了投降的秦将,项羽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威望可就要荡然无存了……这就好比老板前脚许诺给公司员工,谁拿下大单就任命其为总经理,后脚就交了自己的小舅子来当总经理,员工会是什么心情?那个马上就要搞定大单的员工又会是什么心情?你懂的。

除此之外,按照当时的局势,谁先入关中尚未可知,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欺骗章邯毫无何必要,还存在很大的风险,最重要的是作为数十万秦朝正规军的统帅,章邯会不知道这句话的存在吗?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包括刘邦、项羽、章邯和各路诸侯将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先入关中者封诸侯王,因此才会没有争议。

后世之所以在史书中不断暗示大家先入关中者封关中王,还是跟上面提到的汉中郡一样,是在为汉朝的正统性背书,为刘邦背弃盟约还定三秦的行为正名,要知道刘邦迫降司马欣、董翳是在汉元年八月(前206年),义帝被英布遣将杀于郴城穷泉傍也是在这一年的八月,等到刘邦获知义帝被杀已经是汉二年的事情了,很明显,刘邦背弃盟约的行为是铁板钉钉了,后来的怀王之死不能改变刘邦初期师出无名的事情。

这里船夫顺便和大家分享一个读历史的心得,大部分历史人物不会突然变傻也不会突然变聪明,作为一个成年人都会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尤其是领袖或上位者,这种行事风格往往是自身性格的外在显现,并与自身的领袖魅力牢牢绑定,如果在史书突然出现和这种行事风格差异很大的叙述,背后往往存在一些史书撰写者不方便说或试图掩盖的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