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讲《神农本草经》笔录第七十八篇

 感悟_johnson 2024-01-10 发布于福建

------------------------------------------------------------

二七一、葶苈

我们遇到经方里面使用药很多的时候,我会放慢下来,尽量讲详细,有的根本用不到我就跳过去。

葶苈子,经方里面使用的。

这个葶苈子呢,诸位看,本草经的原文,它是味辛,性是寒,无毒,也是治肿块,利水道,一般来说,我们治疗肺癌的时候,我们会使用到葶苈子。

产地呢,在河南陕西河北这一带,有甜苦两种,现在都是以甜的入药。现在我们药房里都用荠子或者菥蓂子(Xī Mínɡ)来混充。苦味的很少。原来的葶苈子只是味苦的。诸位,这是葶苈子(样品),诸位可以打开来,放一两粒舌头上尝尝看苦味的还是甜味的。

葶苈子嗯,也是排肺水很好使用的一种药哈。诸位看,也是下气行水的要药。功能,能降肺气,能够止喘喘咳,一般来说喘咳很厉害,肺气往上逆,气下不去,我们用葶苈子

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肺是肾的妈妈,肺是肾水的上源,肺法象天幕,好像天上的云一样,你天上的云一直停在上面不下雨啊,是不是很闷热?云在上面又不下雨这个最难过,对不对?葶苈子就是把云下来,变成雨。葶苈子,能够下肺气。所以说,它能够治喘,喘气,非常好用。

由于水在上面嘛,面目浮肿,脸肿都可以使用葶苈子。很多妇人脸肿的原因呢,早上起来脸胖,厚厚的,好像有水一样,为什么早上起来脸肿肿的,那就是葶苈子,肺里面的水。

一般来说,我们去水的时候,这个肺里面的水去掉以后,都叫太太多运动。他们很多很少运动,不想出汗嘛,所以水停在身体里面排不出去。

甑权呢,了肺壅土气咳嗽,很多中药都可以治疗肺的,临床上我们有选用。到时候,选用的法则呢是以经方为主,是以张仲景的处方为主,他的条辨、辩证为主。

唐容川呢,葶苈子多由,像当归啊柏子仁麻子仁酸枣仁都有油脂,杏仁,都有油脂,都能够滑利。葶苈子又辛辣,所以葶苈子是介于巴豆和大黄两者中间的药。也是猛药。

一般的处方呢,葶苈子我们用三钱四钱,都在使用。

但是单用葶苈子,我们不会这样用。我们用葶苈子的时候我们要用大枣。为什么?因为葶苈子它下水的力量很强,它会伤到胃气,胃的津液会没有。所以,我们会用红枣,比如用大枣十枚,十个大枣,来保护他的胃。

药征呢,他说治水病,旁治肺痈结胸,利水道。

一般来说,如果肺里面有积水的时候,病人都没有办法平躺。在没有办法平躺的状态之下,我们有好几种处方,在经方里面分好几种处方,甘遂半夏汤、十枣汤、葶苈子大枣泻肺汤,那这些汤剂怎么个使用?我们在介绍金匮伤寒的时候,我们会很详细介绍给大家听,务必让你知道何时可以使用。同样是积水,处方不一样。张仲景的处方会不一样,所以,我们等到大家有个概念,哦,有葶苈子这个排水,就可以了。等到我们要讲经方的时候,回头去你到时候就知道张仲景大概在想什么。所以就可以把那个《胎胪药录》原貌还原出来。张仲景一定有看到里面有些东西我们没有看到的,不然他怎么那么清楚呢。这个时候用葶苈子,那个时候用甘遂半夏。对不对?这个时候又不用半夏了,用十枣汤里面有甘遂、芫花、大戟啊,为什么舍掉半夏?很厉害啊。

禁忌,诸位看,肿满由脾虚不能制水,小便不通,由膀胱虚无气不能汽化的都不可以使用的啊。这个脾虚不能制水, 肝癌、肝硬化的腹水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不会用葶苈子。都是脾虚不能制水。而“膀胱虚无气不能汽化”的,水不能出来,这种我们用炮附子啊。这种情况我们不会用到葶苈子,肝癌腹水一般不会用到。肺里面有水的时候使用葶苈子。

那,这种,像沙子,一粒粒的葶苈子的小种子,你煮的时候也可以放到棉布袋里面包起来煮。不包也可以,只是一煮它到处跑,药锅旁边到处都是,只此而已。你吃的时候倒出来的时候再用滤网把它滤掉也可以。

【本经原文】味辛,寒,无毒。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生平泽及田野。一名大室,一名大适。

【产地】产我国河南陕西河北一带,有甜苦二种,今俱以甜者入药,且多以荠子或菥蓂子混充,苦者绝少。

【性味】味辛苦,性大寒,无毒。

【主治】葶苈子为下气行水要药,功能降肺气,逐痰饮,止喘促,下膀胱水,治面目浮肿。

【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沸痒,利小便,久服令人虚。

【甄权】疗肺壅土气咳嗽,止喘促,除肺中痰饮

【容川】葶苈子多油,当能滑利,又有辛味,舆巴豆之辛有油相似,其味苦,与大黄之苦而滑润相似,故葶苈子隐含巴豆舆大黄二者之性,故能大泻肺中之痰饮脓血,性极速降,是猛药类,故仲景配以大枣补之,入药前须要炒过,不炒则不香,不能散。

【药征】主治水病也,旁治肺痈结胸也。

【灵胎】泻肺气,利水道。

【用量】普通八分至二、三钱。四钱也有用的。

【禁忌】肿满由脾虚不能制水,小便不通,由膀胱虚无气以化者均忌,肺气虚者亦忌,宜大枣为辅,恶僵蚕。

二七二、桔梗

这些药都是我们在治疗肺癌,重症的时候都会使用到。

这个桔梗呢,一般来说,我们治肺吐脓疡的时候,脓疡的时候,化脓的时候,吐脓的时候用,

张仲景认为说吐白沫就是,白泡沫。所以我每次问病人,你咳嗽啊?你痰长什么样子?如果病人说痰焦黄的,没大事了,那就是生半夏、天南星就解决了。我的痰不是这样子,我的痰出来是白色,有泡泡的,我听了心都凉一半了,我最怕这种痰,里面有问题。所以一般有肺癌的人,咳嗽痰就可以吐出来,吐出来的痰就可以分辨。

桔梗呢用在专门吐白泡末的痰。那个有时候白泡沫的痰吐在马路上,太阳一晒以后,哇,那个痰变得很大一泡。整个泡泡泡起来,有肺癌,肺脓疡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都使用桔梗。

这个桔梗很厉害,它除了排脓,还排血。比如说我们常常用桔梗甘草汤,病人喝完了会“额,”咳血出来,可以把里面的瘀血排出来。这个瘀血停在肺里面不行。因为很多血呢是因为是咳嗽咳久了,支气管破裂以后造成的,这时候,你要把血排掉。

所有的补剂的,除了纯虚证以外,比如说气虚,血虚,你一补就到了。如果说,你是有东西堵到的虚证,我们是以通为补。比如说现在这个人明明是便秘,血虚,胃口没有,他人很虚弱,你猛给他吃,吃过他还是很虚弱,一点用都没有。结果你把他大便一清出来,他肚子饿想吃东西,真的消化到,那个时候才是真的补到他自己。这就叫“以通为补”。

以通为补呢经方用得最多。经方大部分都是以通为补。南方温病派,都是补嘛,十全大补丸,四物汤,都在开那个补。补要看时机,不能乱补。

他这个有东西堵到,瘀血瘀在肺里面就是堵。肺里面化脓也是堵,这个时候,我们用桔梗。桔梗呢把这脓清掉。所以,他又呼吸很短,咳嗽又是浓痰,我们就知道我们是用葶苈子,能够下气,用桔梗来清痰、清瘀血,清肺里面的东西。严重的肺病,里面化脓疡的时候,那肺的器官都坏、破裂掉,桔梗还可以把这个坏的组织清出来,这个桔梗就这么强。

诸位看,本草经的原文说,味辛,微温有小毒,治胸胁痛如刀刺,胸胁里面痛如刀刺代表里面有淤血块在里面,化脓。

性味苦辛,苦能泻,辛能散,性微温。所以说,他肺寒的时候我们会用到桔梗。

一般来说,桔梗你用一钱两钱,重症,我遇到重症,我不会用一钱两钱啦,我一下去就是一两。还给你一钱两钱呢,一钱两钱对我来说就是刷牙漱口的。一两,凶不凶?一两。

图片

诸位看哈,主治呢,为宣肺祛痰的主要的药物,功能治气壅塞在肺里面,肺痈,就是肺里面化脓。由于它是“以通为补”,所以,它利五脏。你看,别录,补血气。有没有?

甑权呢,治下痢,破血积气。大明说下一切气。有没有?所有的肺痈,排血,排脓啊,都可以使用它。还有呢,补内漏。

什么叫内漏?里面内出血。这个病人很好玩哦,病人会给你讲,奇怪,里面好像有水龙头开着,一直水在一滴一滴在里面滴。他问你,奇怪,这是什么病?为什么里面有个水在滴滴滴?就是内漏,里面有脓疡,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桔梗。

药征呢,你看哈,主治浊唾肿脓,就是痰涎很浓浊,都可以使用。旁治咽喉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了,这个不管你是浓痰、黄痰、还是白痰,通通可以使用桔梗。为什么呢?因为桔梗是清痰,清这个瘀血,把肺里面累积的东西清掉,最主要的功能在这里面。因为它是苦味辛味的。

真的管寒热的话,你可以用干姜,或者一些其他的药,比如太热了,我们用石膏、知母,淮山,白色的麦门冬,很多都是入肺的。太冷了,我们用干姜。那里面的痰、血、脓很多,水很多,我们靠半夏,痰很多我们用南星啊、葶苈啊,如果有脓的话我们使用桔梗。

当你肯定药对症的时候,下手要重。因为病不会等嘛。所以下手要重。不要怕,桔梗是小毒。大毒我们都会用,小毒算什么。他根本不会死。

【本经原文】味辛,微温有小毒。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山谷。

【产地】自生于山中向阳之地,处处皆有,叶似沙参,根亦相似而较白。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

【主治】桔梗为宣肺祛痰要药,功能治痰壅气逆,胸胁气痛,利咽喉,治肺痈

【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下蛊毒。

【甄权】治下痢,破血积气,消聚痰涎,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大明】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破症瘕肺痈,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元素】利窍,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咽嗌,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

【药征】主治浊唾肿脓也,旁治咽喉痛。

【用量】普通八分至二钱。倪师处方的时候,如果遇到重症,下手就是一两,两钱都没有什么用。

【禁忌】凡攻补下焦药中勿入。气逆上升,不得下降,及邪在下焦,均忌

大家看桔梗长什么样子,张仲景用得很凶。

二七三、莨菪dang子,用得不多

这个是根在用药。这个药现在是用得不多。

【本经原文】味苦,寒,有毒。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生海滨、川谷。一名横唐。

------------------------------------------------------------

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