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博弈:德国统一后,原本敌对的英法俄为何被逼成同盟?

 激扬文字 2024-01-11 发布于四川

文|弗道恩

编辑|t

1871年一月十八日,普鲁士君主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殿里,正式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已经分裂了五百余年的德意志终于实现了统一。

作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任皇帝,威廉一世在此刻收获了难以言表的荣誉,但整个世界都知道,德意志统一的最大功臣,是站在威廉一世身后的男人——首相俾斯麦。

德国完成统一对于所有德意志人民来说当然是一件大喜事,但俾斯麦已经开始考虑起欧洲未来局势的走向,他深知德国的统一将会给欧洲,甚至整个世界带来如何重大的影响。

所以,当威廉一世正在满脸欢喜接受皇帝的加冕仪式之时,俾斯麦已经准备在结束和法国的战争后,立即加强与除法国之外的欧洲强国,特别是俄国的关系。

1872年,德国很快和俄国以及奥匈组织了一次会面,缓解了各自之间的关系,次年正式组成了“三皇联盟”,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俾斯麦预想的方向前进,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1890年,年近八旬的俾斯麦被德国新皇威廉二世解职,跟随他一同被放弃的,还有维系德俄关系的《再保险条约》,此后英法俄三国越走越近,最终结盟。

为何在德国统一之后,本有着诸多矛盾的英法俄三国走到了一起,俾斯麦以及德国又为此做过哪些努力?

(威廉一世加冕)

一战前的欧洲,是混乱的欧洲,其背后的外交关系,更是混乱无比……

华丽的崛起与谨慎的外交

德国的统一之所以会对欧洲各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主要还是因为欧洲多年以来的局势都是朝着“均势”靠拢的,可德国的统一完全打破了这一局面。

(俾斯麦)

近代几百年来,以英法俄为代表的几个欧洲强国实际上一直都处于互相制衡的状态,所以说一家独大的国家几乎不可能在欧洲出现,反法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尚未统一时候的德意志,就是保证欧洲均势的重要原因。

十九世纪初,欧洲有英法俄普奥五大强国,其中普鲁士和奥地利均是德意志邦国,因为两国之间的对立关系,即不会让德意志统一为第一大国,还能牵制其他强国。

该情况持续多年,直到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这对君臣的出现,普鲁士的国力迅速增加,“铁血宰相”俾斯麦也十分果断地站在国家立场上,悍然带领普鲁士取得了三场战争的胜利。

首先是面对丹麦,为了夺得两个本属于德意志的土地,普鲁士和奥地利共同发动进攻,普奥获胜后分别获得一个地区,普鲁士开始锋芒毕露。

(普奥战争)

取得对丹麦的胜利后,普鲁士立刻又开始了对奥地利的战争,二者均是德意志的继承者,此战将决定谁能统一德意志,最终普鲁士胜出,奥地利从此无望统一德国。

第三战,则是著名的普法战争,俾斯麦知道普法之间必有一战,因此在此前和奥地利的战斗时,普鲁士见好就收,没有将其逼到绝境,为的就是防止法国黄雀在后。

这一做法也令普鲁士没有过度地消耗自身实力,加上本就强劲的军事实力以及法国的不堪一击,普鲁士最终赢得了这场胜利。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皇位之时,就是在普法战争局势以定之际,从此,经过这三场至关重要的战争,普鲁士实现了统一德意志的使命,德意志第二德国成立。

德国的统一,意味着欧洲均势即将被打破,德国也毫无悬念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剩下的英法俄势必将采取相应的手段,,对此,俾斯麦也早有准备。

(普法战争)

帝国成立后,俾斯麦立刻展开了他出色的外交手段,用一系列的外交条约,即德奥意同盟,德俄再保险条约,英奥意地中海协定等等,将除了法国以外的欧洲强国都交好了一遍。

作为当时欧洲的第一大国,俾斯麦的这般讨好型外交似乎有些胆小谨慎,但却打造了一套利用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除了法国外的所有国家都有求于自己的外交体系。

哪怕是担任德国外交官的赫伯特——俾斯麦的亲生儿子,也无法明白,为何德国要帮助奥匈抵抗俄国的同时,还要帮助俄国抵抗奥匈。

总而言之,俾斯麦的这套外交体系还是十分管用的,哪怕英法俄再看不惯德国一家独大,但都迫于和其他国家的矛盾,无法找到契机联合在一起对德国实现打压。

地缘,国家矛盾和宗教

欧洲的近代政治始终是复杂且极具宗教特色的,在协约国合作以前,很多人大概想不到打了几百年的英法以及遍布殖民地矛盾的英俄竟然会站在一个战线。

(俾斯麦)

欧洲国家林立,历史上并没有秦始皇这样的人物将其统一,所以欧洲的国家地理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甚至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存亡。

英国多年来始终屹立不倒,直到二战后才被美国取代霸主地位,就是因为其本身独据一方,有了强大的海军便可高枕无忧,同理美国得天独厚的北美位置也是其大发战争财的重要因素。

而法国的地理位置相较英国便较差,不仅身后要防备英国的海军,陆地上还要防范多个国家的围攻,所以反法联盟才能这么顺利实现。

相较之下,德国的地理位置就更为“死亡”了,西面是法国,东面是俄国,南面有着奥匈和意大利,西北更是英国海军的重要战略区。

(俾斯麦外交下的欧洲体系)

换句话说,德国被诸大欧洲强国包围在内,其地理位置堪称欧洲最危险。

所以,俾斯麦才会如此谨慎小心地处理和几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因为一旦与其他国家开战,实力强大的德国可能在前期占据优势,但不甘其一家独大的其他国家必定联合将其扼杀。

国家矛盾,就成为了俾斯麦制衡欧洲局势的关键,但也最终葬送了德国的大好局面。

首先是法国,这是德国绝对不会考虑的外交对象,因为双方实际上已经撕破脸皮,普法战争后德国和法国已经结下了国仇家恨,不可能调解。

几年的恢复时间让法国有了喘息的机会,并且开始加大军备,俾斯麦见机大肆渲染法国可能对欧洲造成的威胁,这也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其他国家一开始产生了对法国的担忧。

但随着德国自身也在加剧紧张的局势,最终反而适得其反,加速了德国自身被孤立。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而对于和英国的关系,德国处理得很微妙,因为一向“中立”的英国不愿意和德国起冲突,但也不愿意德国和其他国家起冲突,所以俾斯麦在位时德英双方较为沉默。

实际上,俄国和奥匈帝国才是德国重要的外交对象,一开始德奥俄三国是合作关系,但随着殖民地的冲突,俄国和奥匈的矛盾愈演愈烈,又因为估计德国的强大,俄国也与其走远。

于是俾斯麦一边交好俄国的同时一边又安抚奥匈,这般两面派的外交起码保障了德国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围攻,因为其他国家之间或多或少均有矛盾。

再来便是宗教,在欧洲颇有影响力的教皇在一战之前,站队值得信赖的德国,而俄英法俄是和教皇对立的一方,同样和教皇对立的意大利则是在一战后不久加入了协约国。

毫无疑问,罗马教廷作为在欧洲影响多年的宗教,对于国家之间的外交一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

(俾斯麦纪念堡)

总之,国家国之间的矛盾,宗教的选择,以及德国的地理环境,加上德国的一家独大,最终导致了矛盾重重的英法俄站在了同一战线,结为同盟。

昙花一现的欧洲霸主

1890年,俾斯麦因为不受到新任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任,不再担任德国首相并下野,随后德国的外交情况急转直下,英法俄越走越近,最终结盟。

德国也和奥匈和意大利缔结条约,于是协约国和同盟国成为了主宰欧洲甚至世界局势的两大阵营,一战也终于在不久后点燃。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损失了大量的人口,无数农田和工业区被毁,美国则是坐山观虎斗,最后时刻加入战局尽享胜利果实。

一战后的德国失去了欧洲第一强国的头衔,并且承担了大量的赔款,在之后便是纳粹控制国家,二战爆发以及德国再次失败的故事了。

德国的统一在近代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事件,甚至是导致了此后一战及二战的爆发。

(1990年德国统一)

其中法国与德国可谓是生死世仇,从普法战争到世界大战,两国之间爆发了多次大战,但二战之后重归于好,甚至结为欧洲友邦。

结语

从欧洲历史来看,地缘政治,殖民地矛盾和宗教因素一直都是影响其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德国也不例外,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下,德国逐渐和英法俄越走越远,并且形成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对峙的局面。

但战争带来的伤痛是无法磨灭的,多年后德国再一次取得统一的时候,世界又早已换了一番面貌,德国也总算走出了战争的阴影。

参考文献:

两次大战期间英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_陶樾

两幅欧洲图,窥探半世纪_张昕

论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的外...战略(1871-1890)_李正林

略论俄国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宗教文化因素_孟昭臣

1871年德国统一问题探析_王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