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1-17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先君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至其遇事所为诗骚铭记书檄论撰,率皆过人。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遍,凡四卷。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平生笃于孝友,轻财好施。伯父太白早亡,子孙未立,杜氏姑卒未葬,先君没,有遗言。公既除丧,即以礼葬姑。及官可荫补,复以奏伯父之曾孙彭。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公泣A受命B卒C以成书D然后E千载之微F言G焕然H可知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以……为师,与《师说》“吾师道也”中的“师”词义不同。
B.释氏,佛姓释迦的简称,亦指佛或者佛教,释氏书即佛教书籍。
C.《书传》,是阐释《尚书》的著作,“传”同于“六艺经传”中的“传”。
D.几,表示大概数目,与《登泰山记》“磴几不可登”中的“几”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谪居黄州,对于苏轼而言不仅是人生的转折,也促成了他文章风格的转变。
B.苏轼广泛阅读儒、道、佛三家著作,并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C.苏轼喜爱文学创作,而且诗文众多,但自认为成就比不上晋代陶渊明等人。
D.苏轼具有好善嫉恶、见义勇为的美德,可以和伯夷、叔齐那样的贤人媲美。
13.把材料中画横线以及选自《赤壁赋》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
2)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0.B、D、G。
11.D。两处的“几”都是几乎、差不多的意思。
12.C。“自言不及晋人”的是书法,这里的“晋人”指王羲之等书法家。
13.(1)我看当今做学问的人,只有你可以和我一比高低。(3分)
2)因此多次在社会上陷入困境,但始终不认为是遗憾。(3分)
3)这是天地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共同享有的。(3分)


【参考译文】
公在文学上,得到了上天赋予的才华。小的时候他和我都向父亲学习,起初喜好贾谊、陆贽的文章,议论古今国家治乱,不说空话。后来读《庄子》,十分感慨地说:“我过去心中有所感悟,但不能说出,今天看《庄子》,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于是写成《中庸论》,语言精妙,都是古人没能说明白的。他曾经对我说:“我看当今做学问的人,只有你可以和我一比高低。”不久贬谪到黄州,关上门不与外界接触,挥洒文墨,他的文风一变,像大河奔流而来,我只能惊叹却无法企及了。后来他读佛教书籍,深刻地感悟到宇宙人生,融合儒道,广博雄辩没有阻碍,知识广博得看不到边际。父亲晚年读《易经》,研究其中的爻象,领悟了那刚柔远近喜怒逆顺的道理,再来看那些文字,全都顺利地理解了。父亲写作《易传》没有完成,就病重了,让公继承他的遗志。公哭着接受父命,最后完成了这本书,从这以后,千年以前的精微道理,才鲜明彰显而能让人知晓。他又写《论语说》,不时发掘孔子的深奥道理。最后在海南,写作《书传》,推测探索上古宏伟独到的学说,许多都是先儒们所未能明白的。三本书写成后,公抚着书叹息道:“今生今世如果不能让人相信,后世有君子,也一定理解我。”至于他遭遇世事写作的诗词铭记书檄论撰等,大都超过常人。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他的诗本来与李白、杜甫相近,晚年喜欢陶渊明,追和陶诗之作差不多遍及每一首,共有四卷。从小就喜爱书法,老了也不厌倦,自称比不过晋代书家,唐时的褚、薛、颜、柳,差不多可以比得上。一生忠于孝道友情,看轻财物,乐于救助。伯父太白很早就亡故,儿孙没有成家立业,杜家姑母死了没有下葬,父亲过世,留下遗言。公服丧期满,马上按照礼制安葬姑母。等到官职可以对子弟亲属进行荫补时,又奏请给伯父的曾孙苏彭封官。他对待别人,见到优点就赞美他,唯恐不能将优点赞美到;见到不好的地方就责备他,唯恐不彻底,只要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并不顾那样做的危害。因此多次在社会上陷入困境,但始终不认为是遗憾。孔子称伯夷、叔齐是古代的贤才,说:“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又怨恨什么呢?”公确实就具有这样的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