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驮运死神的浴火挑夫-暴躁的苏维埃重型军用越野运输车(第9部分)

 北方A2 2024-01-18 发布于辽宁

● 6、135系列8轮驱动重型军用越野运输车
    
  135型的技术储备工作早在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到60年代设计定型,他的设计目的是定位为当时红军重型武器系统的专用野战机动平台,只是后期才开放于民用。他和设计目的相同、但风格迥异的著名明斯克543系列一起,成为当时红军地面部队重武器装载平台的另一个主力。和543系列稳定的面部遗传特征不同,基于相同的底盘结构7种135车型都长得各有模样。你完全无法从外形上看出他们源于同一个135胎盘。
  
  这是135系列的总设计师
  图片

1、135基本型
  
  该型号实际是135系列的标准底盘,其他6种衍生型都使用基本型底盘。他装有两台利哈乔夫自产的375水冷汽油发动机,每台功率181马力,总功率360多马力,排气量14升,两台发动机各自负责独立驱动车身每侧的4个车轮。8轮驱动,前、后4轮独立悬挂和动力转向,而中间4轮则是固定于底盘上——这些独特的两台发动机配置和悬架设计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利哈乔夫们总是喜欢胡思乱想,更让你瞠目结舌的怪胎还在后面。
  
  该车全长9米多,宽度近3米,高度2.5米,全重20吨,载重9吨。配置有中央轮胎调压系统、采用液力机械变速箱、液压助力转向和气压\液压混合制动系统,全密闭防水驾驶室,百公里油耗88升,最高时速65公里,可通过0.9米的垂直障碍,3.6米宽的壕沟,以及1.2 米深的河流——他的样子非常像一只牛蛙。
  图片

这是135系列独特的两台发动驱动结构侧视图,说明如下:
  1:发动机
  2:变速箱
  3:主传动轴
  4:分动箱
  5、6、7:贯穿4个车轮的传动轴
  A、B、C、D:4个轮胎的轮轴
  图片


这是135系列独特的两台发动驱动结构俯视图,两台独独立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赫然在目,说明可对照上图。
图片

真实的135机舱内部,可以看到两个独立的浅色变速箱和深色发动机

图片
在泥水中疾行的135牛蛙,两个独立变速箱和传动轴暴露在外,非常动感、结实,所以我们称他有两颗勇敢的心,他也有自己的FANS。

 图片

135的驱动机构素描
图片

135的轮轴素描,轮胎最终就装在上面。

图片
这是一辆报废的135的驾驶室内部,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当年的样子和风光

 图片

2、135B型
  
  该型号为苏军内部称为“月球”的大口径战术火箭系统的运载发射车,样子进化得更像一只牛蛙,不过不那么凶悍了。
  图片

 图片

3、135E型
  
  该型号的设计目的是作为作为导弹运载车,后来被作为全电传动车辆的实验平台。他的脸严重塌陷,惨不忍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3、135K/135KM型
  
   这是在135E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型,有K型和KM型两种,作为巡航导弹运输发射车使用,在1961年11月7日的红场阅兵式上首次亮相,更加塌陷的脸和装载巡航导弹后的恐怖模样,让人无法在当晚入睡。
  
  这是135K的纯底盘,第四组轮胎没有拍到
  图片

使用135K的巡航导弹运输发车
图片

不怀好意的屁股
图片
这是使用135KM的巡航导弹运输发射车

图片


这是使用135K底盘的巡航导弹作战分队后勤支援车
图片

4、135L型
  
  和前三种子型号不同,该型号为通用型,进行了较大改进,主要修改了发动机、传动、悬架的设计,并提高车速到72公里。他和135LM一起,成为135系列中产量最大的型号,用途广泛。
  
图片
这是135L的结构简图
图片

 135L和一辆履带式军用运输车在烂泥地里被两根钢索连接起来——可以肯定,其中一个不能从这里出去,需要另一个帮助。到底谁在帮助谁,下文自有分解。
图片

这是使用135L的大型管道运输拖车
图片图片

这不是导弹,这是使用135L的“蛙-7”重型大口径战术火箭系统,没有制导系统的“自由飞火箭”。
图片

外貌复杂的钢铁零件,很有暴力美
图片
图片

一部笨重的135L向我们驶来,准备来个原地转弯,展示其转向系统——此时又像一条蠕动的蟒蛇一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红线处是其通过后碾坏的地面
图片
图片图片 5、135LM型
  
  该型号是135L的改进型,外形差别不大,除了作为重型军用装备的运载平台,也作为货运车辆使用。
  图片
图片

一只标准的牛蛙:普通民用车辆如果这样一头栽下来,前悬架就该散架了。
图片

在沙漠中跋涉的135LM货运型
图片涉水疾行
图片

雪地测试,身后一群人看着这个怪兽表演
图片
图片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图片

 图片

使用135LM的军用带式舟桥架机械化桥车,类似于我们的79式带式舟桥

图片
使用135lM的“飓风”火箭炮系统,车尾的炮手具备典型的苏式邪恶形象。
图片

这个衣服要亲民点儿
图片图片

一套135L或LM的满载越野组图,帆布下隐藏着“自由飞火箭”
  
  牛蛙粗壮的后腿发力。从陡坡上一跃而起。

图片
轰然落下,砸到地面
图片

然后就是一气呵成的一泻千里,哪里去找谨小慎微
图片

翻了山就下河,洗洗满身风尘
图片

这就叫目空一切的气势:全密闭的驾驶舱、机舱、防水点火系统让他可以在这里为所欲为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节开头的谜底就在这里:请对比下两图中森林相对车辆的位移,则可以肯定,作为越野性能稍逊一筹的轮式车辆,135LM竟然在田地撒野,胆敢牵引履带式运输车
图片

 图片

6、135P型
  
  135P是135系列的海陆两栖型——我没有写错,不是水陆两栖,确实是海陆两栖。它是一辆可以运载5吨货物、在5级海浪中前进的大型两栖运输车,水上行驶时速最高可达16.4公里,这创造了当时的记录。
  图片


车身中间轮胎被隐藏在装甲之下,很不容易注意到
图片

以下是一套135P从海上的两栖登陆组图——怪物看起来笨重,但在战场上的确不笨
图片

从海上登陆,注意红线标明的是容易忽略的车身中部轮胎
图片

登岸后,立即翻越岩石陡坡,旁边是一辆BTP轮式装甲运输车,两相比较显得渺小
图片
图片

直接砸下来,谨小慎微不属于135
图片

隐藏的轮胎现在很清楚了
图片 

7、135SH型
  
  该型号是135系列的怪胎——我想你已经注意到了,他的前轮太特殊了。
  
图片
仔细看看他的前轮,你能想到它的作用就是使之具备夸张的转向能力
图片

135SH这种独特的结构,使用电动机驱动,这是其工程测试样品

 图片

这是其驱动结构解剖图:
  1:轮胎
  2:驱动电动
  3:减速器。
  图片

一辆135SH为我们展示他独一无二的原地转向能力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7、137型
  
  这是一种大型军民两用拖挂车,就不做详细介绍了,仅仅展示四张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