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技术是第一位

 醉倚西风 2024-01-18 发布于河南

写字重在实践,很长时间,我都尽可能克制自己,虽然好读书,也要少读一些书学理论。我信奉山东王建老师的“五个一”理论,书法学习,就是守着一种字体,一本帖,一种大小,一个内容,一处形式,一直写下去。但是,没办法,喜欢读书,还是忍不住翻点书法家的著述。

近日,读了楷书名家洪厚甜的《书法的技术与观念》,感觉痛快淋漓,醍醐灌顶,是一本很中肯的书,一口气读完,还想把他的理念梳理一下。书法,宜向师者学习。类似洪厚甜这样的当代书家,无缘当面请教,读其书,就是最好的学习。

虽然是书法家写的书,但他并没有把理论置于上方。洪厚田在书中反复强调技法至上。他说,之所以称其为书法家,首先就要有专业品质,专业品质是第一位的。书法家的专业品质是什么?第一就是技术品位。没有技术,写不好字,不要谈书法。书法的核心技术有两个,一是线的生成技术,二是线的空间关系。书法的核心内容就是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空间关系诉诸于人的直接视觉感受。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用笔、结体、章法和墨法。技法至上,并不是说技法练习到一定程度就不用再练习了,洪厚甜说,技术永无止境!只要你愿意向前走,总会看到更好的风景。也许,工匠精神,就是沿着一条路,在别人走不下去时,依然向前走。“而世之奇瑰,常在于险远”,甘于坐冷板凳,不断打造专一技能的人,才算是专业领域的高手。

“任何学术上的积累都代替不了在技术上无止境的追问和研究”,哪怕在书法上只是一个匠人,也比那些虽满腹经纶却不懂技术的人高明。

这种观点,我深以为然。书法既然是一门专业,就一定在深度上下功夫。宁短勿短,要经常临池习书,持之以恒。在实践中学习、思考、交流、打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书法,就要动笔去写,写字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是在写字中出现的问题,积累的一切素养,都要落实到自己的书写中去,只有合理转化,有效建构为自己的肌肉,这种学习才有用,有意义。

如何提高书写者的技术品位?书中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答案。

首先要向老师学习,他也提出了一句很多人都说过的话,“自学书法,没有成功的可能”,那是因为书法有其自身的专业性,专业,就有一定的行业壁垒,靠个人摸索难以入其内。只有向老师学习,才会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才会以正确的路径,更快进入。老师能够帮助我们指解迷津,明师比名师更重要。最好的老师,一句话,一个动作,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所以,要尽可能向行家学习,和优秀者交流。当然,像我这样,倘若找不到老师,那就只好读碑帖,看展览,读优秀书论,然后再一点点地领悟,这也许也算是一条路子。

其次,要向古人学习。洪厚甜一直强调,取法乎上。他说“只有深层次的,才是艺术”,要向经典学习,不要先学三流,再到一流,那是不可能走向“一流”的。取法一流书家,路难走,却一直在行走的路上;取法格调低,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宋之后,只看不写”。汉隶是隶书的成熟期,也是后世的典范,写隶书,首先要取法汉隶。即使汉碑,核心也不是东汉,不是蚕头雁尾的八分书,而是东汉风格分明的《张迁碑》《石门颂》《礼器碑》等,至于清隶的第一书家伊秉绥,用篆㨨笔法写隶书的何绍基,只能取其笔意,而不能作为主要滋养。

这一点,我走的路子还是对的,需要坚持。洪厚甜老师很看重篆隶,他认为,“所有的技术体系都建立在篆隶的基础上”“以秦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浑朴、大气、浑穆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无限张力”,这也是我们书法追求的核心文化精神。从篆隶书开始,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学习。他还提出,当代书法,依然属于清朝这个系统,从大类上看,碑学仍是占主流。我选择了隶书作为基本碑帖,关键在于坚守、挖掘和吸收。

洪厚甜一直强调,只取法经典。或者是对经典的深度再回首。“离大师的生命状态理解和领会得越深刻,离大师就越近”“只有认识到了古人的价值,深入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能因为理解不了经典,就否认经典。还有,在临古时,不能创造欲太强,要深刻认识、仔细分析、努力训练,尽可能地从一个旁观者走到主体上去。要深入一帖,旁无其他,臣服式接纳,先走进去,再一点点地带着收获走出来。洪厚甜说,“越纯粹越深刻,越深刻对你的影响越大,你获得的资源越多。”

三是要“拿来主义”,学会知识建构。学习是为了改变,改变是学习的起点。洪厚甜说,“学习书法就是调整自己”,写字是自己的行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身的提高,谁也代替不了自己的学习。“我们的未来,取决于对前人东西的认识、消化、运用和拓展”,他还说,“我们是为了迎接明天来改变自己,反过来,改变自己才拥有明天”。这些话说得非常好,说得很中肯,书法如此,世间的一切学习都是如此。向古人学习,说起来容易,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要忘记自己,学会全身心地沉浸在古人当时写字的意境中去,全息体会古人写字状态,从中提炼出写字的要义。然后,再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习古,不是一味地照抄,要通过临帖,从字内功夫走向字外功夫。

临帖的要义是什么?就是从经典碑帖中吸收营养,字帖只是个工具,是个渠道,关键是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创作是什么,就是通过临帖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临帖,就是不断地重复先贤技术和审美意向的过程。

四是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洪厚甜认为,距离书法最近的是音乐,因为音乐有节奏,也是抽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之外是文学,因为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情绪、品位和格调。学习书法,还要善于研究书法史,在整体书法体系里,看回看自己所临的那个帖,才会看得更准,研究得更透。

人已半百,越来越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越懂得了舍弃和坚守,择一事,终其身,以己之长利益他人,看似论书之妙,其实,也是在谈人生大道理,写字如此、读书、作文、教学也莫过于此。这样的书学著作,通俗而深刻,值得一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