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俊、帝舜、帝喾,谁才是商人的祖先?真相要从有虞氏族源说起

 where5 2024-01-19 发布于四川

提起上古五帝之一的虞舜,就不得不从帝喾高辛氏说起。

1、帝喾与夔

帝喾即高辛氏。

Image

田昌五先生说:

“帝喾,亦作帝浩、帝告,与皞、昊、皓、曎、皋、皋同音通用,所以帝喾就是帝皞,从太皞和少皞而来,显然属于东夷。”

不过我们以为,这一部落不是从少昊系的颛顼部分化出来的,而是原属太昊集团。

《左传》昭公八年说:“陈,颛顼之族也。”陈本为“太昊之墟”,后来的陈国自承为帝舜后裔,而舜部族出于帝喾部,那么“颛顼之族”可以转译为颛顼部的同盟部族。也就是说,当颛顼为盟主时,帝喾部也从属于颛顼,但并非是颛顼部的嫡系。

《大戴礼·帝系》篇以帝喾为黄帝长子玄嚣之孙,又以颛顼为黄帝次子昌意之子,《史记·五帝本纪》因此说“高辛于颛顼为族子”。这种说法多少,也反映出帝喾部与颛顼部最初并不属于同一系统的部族。

帝誉部崛起于颛顼部衰落之后,因此传说中的古帝王谱系以其直承颛顼。

《左传》文公十八年载: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谓之“八元”,并以之与颛顼部的“八恺”并称为“十六族”。

估计帝喾为部落联盟大酋长时,原颛顼部的一些骨干部族也统归于帝喾部了。

这一部落一直活动在太昊集团旧地,即今鲁、豫、皖交界地区,今淮阳、商丘、虞城等都曾是它的活动中心。

徐旭生先生曾苦于有关帝喾的材料太贫乏,或说有一些材料也“无不可疑”,因而对这位“人帝”“没有好多话可说”。实则帝喾与后来商王室关系最紧切,正须用力考求。

宋人罗泌以为“帝喾之治天下,其迹之闻于代(世)者,初无赫赫之功”,“帝喾之政亦惟仁柔无苛而已”(《路史·国名纪丙》)。

这中间有后世儒家的润色,但或许也可以反证,在帝喾为部落大联盟首领时,各大集群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平和。

甲骨文有夒字,为商人“高祖”之名,祀典特隆。王国维先生首考其字,释作(夔)若“夋”,以为要即帝喾,“其或作夋者,则又要字之讹”,因谓帝喾与《山海经》中屡见的帝俊为一人。

Image

郭沫若先生认为当以释“夒”为是,又加 以补充论证,断定不但“帝俊与帝喾固是一人,即帝舜与帝喾亦同是一人”;又别为总括说:

“五帝三王之本身,及五帝三王均为黄帝子孙之传说实乃后人所改造。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要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要一人而已。由高祖要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三人。”

据我们所理解的东夷部落变迁史,帝喾部的兴起应与颛顼部的强盛期相接近。就是说,颛顼、帝喾为部落大联盟的盟主是前后相承的,其时代应较尧、舜、禹为早。

2、帝喾与虞舜

即使按《史记·五帝本纪》等皆追本于黄帝的说法,颛顼为黄帝三世孙,帝喾为四世孙,舜为九世孙,帝喾、舜也相差好几代。

所以我们认为,俊、舜二名可以合并,二名读音亦相近;帝喾则为另一人,其名声类亦与俊舜不同。

归结起来可以这样说:

第一,卜辞中的“高祖夔”,当是指帝喾。他的最嫡系后裔,当即后来为舜之乐正的夔,亦即夔龙氏,是以夔龙为图腾的氏族(入居中原后由鸟图腾混合了龙图腾)。

其氏族名称本作夔,喾、俈等都是后起字。

高辛氏之名也是后起的,大约因商人祭祀“高祖夔”常在辛日,故有此号。

乐正夔是夔国(后世归国前身)的始祖,所以古籍中又称后夔,与商人所祀的“高祖夔”不能混同。

甲骨文中有些祠山川风雨之辞,如“燔于夔”等,其中的“夔”字可能不是人名,而是转为地名了,我们怀疑实指夔方国所在地。

这一种用法也见于商代金文,如《小臣艅尊》即以“夔”为地名。夔方国与商王室同奉帝喾为远祖,所以商人祀帝喾于夔国祖庙也并非不可能。

Image

第二,舜出于有虞氏,而有虞氏当是从高辛氏集团分化出来的一系,即从族系上说,舜应是帝喾后裔。这一支系后来势力大盛,以舜为首领,继尧之后上升到部落盟主的地位,帝喾嫡系后裔夔龙氏也成为它的结盟部落。

由于有虞氏是个大部落,其部族图腾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驺虞兽和象,也有鵔鸟(俊鸟)。

鵔鸟即赤雉,亦即锦鸡,舜氏族当出于以鵔鸟为图腾的一支,因袭了东夷风俗。

传说“鼓(舜父瞽叟)亦化为鵔鸟”(《山海经·西次三经》),适可为这一支族信奉鵔鸟图腾提供一证。

由是言之,帝舜的嫡系后裔当称俊鸟氏,自应“褅俊”。这样就生出了“帝俊”之名,后又转为“帝舜”,“俊”、“舜”不过一音之变。

《山海经》中帝俊之名最多,可见早期传说文献多写作帝俊,帝舜之名还要晚起一些。不过古籍中的“帝俊”,有的可能是指舜,有的可能是指他的后人;这和“夔”字有的是指帝喾,有的是指帝喾后人,属于同样的情形。

第三,商部族究竟是源出帝喾部还是帝舜部?从甲骨文的“高祖夔”来看,商部族源出帝喾部当无疑问。

传说谓帝喾生契,《礼记·祭法》篇又谓“殷人褅喾”,皆与甲骨文相合。

《国语·鲁语上》又谓“商人褅舜”,此说不一定可靠。不过帝舜部原亦出于帝喾部,且舜曾为部落盟主,商王室并祀帝喾与帝舜为远祖也是可能的,其间或许还杂有近亲部族间的婚姻关系。

而这大概也就是后世多以夔、喾及俊、舜混而为一人之名的根源所在。

3、有虞氏在哪里?

上文已言及舜部族出于帝喾部。具体地说,它原是帝喾部的一个分支,以氏族图腾言属于俊鸟氏,以部落名号言则称有虞氏。有虞氏之称可能得自它最初在部落联盟中的职事。

Image

甲骨文有一字,从虍从大,学者疑为“虞”字。

叶玉森先生说:

“古之虞人,乃掌田猎之官。猎时或披虎首以摄群兽,故其字从虍从大。大乃人形。”

此或即有虞氏得称之来历。也有人以为此字所摹画的是头戴假面具的舞人形状,因而隶定为“虞”。卜辞中另有“王吴”之名,当即史籍所见商代先公先王中的粮圉、根圉、曹圉,虞、吴、圉诸字并通。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为冀州人,且自玄祖以下皆“微为庶人”,此无从质证。

大概有虞氏先前“微”而不显,直到尧的时代才逐渐强大起来,并进而取代尧部落而成为部落大联盟的盟主。

《史记》又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学者对此亦百般考求,或信或疑,不主一说。

要之,当以有虞氏一支曾经南迁较为近实,因迁徙者历世祀其始祖,久而久之,自会生出种种有关舜的传说及古迹遗存。

实际上,舜部落所属氏族不仅有南迁者,而且西进北上、东移的都有,其中尤以山西南部现存遗迹特多。

山西学者或力主舜部落兴起于此,然而这里的龙山文化考古遗存却往往带有浓厚的海岱考古文化风格,这就不能不令人生疑。

我们认为,舜部落本为东夷太昊集团后裔,当它强盛之时,并未脱离太昊故地,也就是仍在帝喾部活动的今豫、鲁、皖交界地区。

《孟子·离娄下》曾谈到: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赵歧注云:“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也。夷(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

诸冯,旧疏无确解,焦循《孟子正义》引赵佑《温故录》,以为当指今山东诸城一带,“其地有所谓冯山、冯村,盖相传自古,就疑近是”。

Image

也有人认为诸冯即姚墟,在今鄄城西南,与雷泽相近,相传这里也是舜的出生地。

雷泽,又称雷夏泽,在今菏泽东北,隋时曾置雷泽县,后并入鄄城,其地与舜的事迹联系最多。

负夏,一作负黍,旧说是卫地,有人认为即服泽、负泽,亦南邻雷夏泽;也有人认为即负瑕、瑕丘,在今兖州北。

我们以为诸冯故地可能就在今河南东端的虞城,负夏则可能即今商丘,虞、诸古音同部,负、商一声之转。

鸣条,旧说亦分歧甚多,或谓在今山西运城一带,或谓在今河南封丘东。

焦循《正义》引翟灏《考异》,认为当距定陶不远,即商汤伐夏桀之地,与在封丘东之说相合,可能最接近于历史实际。

大致诸地当皆在东土,与陶唐氏曾在定陶一带活动的中心区域相差不大。

直到春秋初年,有虞氏后裔建立的遂国尚存于今鲁西南,后为齐国所灭;国灭后数年,所属氏族遂因氏、领氏、工娄氏、须遂氏复起反抗,杀齐国戍守者,结果被齐国镇压。

不过工娄氏到春秋后期仍仕于齐,亦屡见于《左传》。这个遂国的地望,杜预谓在济北蛇丘县西北,清人江永谓在宁阳西北三十里的遂乡(《春秋地理考实》),二者实指一地,仍距古雷泽不远。

4、历山地望

舜的传说事迹多与农耕文化有关,而涉及一系列古地名,亦可借以考见舜部落的活动地望。

有代表性的说法见于《墨子尚贤下》:

古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

《尚贤中》之文与此略同,而无“灰于常阳”四字。

《史记·五帝本纪》的记录还要详细一些: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Image

这类故事又见于《管子》、《尸子》、《吕氏春秋》、《尚书大传》、《淮南子》等书,流传甚广,而大略皆相似,反映出舜的时代以农耕为主,兼营制陶等手工业而辅之以渔猎,与考古所见海岱龙山文化的实际发展水平相符。

特别是“成聚”、“成邑”、“成都”的说法,等于浓缩了原始“古国”的都、邑、聚三级体制的形成过程,与龙山时代“城”的兴起也是相吻合的。

历山的具体地点,传说所指者至少有十五、六处,涉及今山东、山西、浙江湖南等省份,仅在山东境内就有五、六处。

然联系雷泽、河滨言之,它最初只能是指今山东菏泽东北的历山。

《水经·瓠子河注》:

“雷泽西南十里许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池。泽之东北有陶墟,…舜耕、陶所在。墟埠连属,滨带瓠河也。”

传说所称的河滨,按古语常规应是指黄河,未必是指瓠子河,然这里总距那时的黄河不远,所以历山也应在这一带。

皇甫谧《帝王世纪》谓此山即济阴历山,“与雷泽相比”,又谓定陶西南有陶丘,即舜所陶之地,皆与此说相合。

其他地方的历山,包括现今济南最有名的千佛山(古称历山),都与雷泽、河滨及寿丘、负夏等地相去太远,不大可能是舜部落的发迹之地。

寿丘,古籍群言在旧时鲁东门之北:顿丘,一般认为在今河南浚县。二地与有虞氏兴起于豫东鲁西的活动地望亦相合。

5、舜为何是冀州人?

向来言舜地在今山西的学者,多以汉人的说法为据。如郦道元虽记菏泽之历山,而并不相信舜部落曾兴起于此,故据郑玄“历山在河东”之说,力主其地在今山西永济一带,并谓“今雷首山西枕大河,校之图纬,于事为允”。

Image

然清人孙星衍《岱南阁集》卷2《历山虞帝庙碑铭》,以为郑玄所说的“河东”应是《周礼·夏官·职方氏》所记“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其泽薮日大野,其川河、济,其浸卢、潍”的河东,而非是指秦汉以后置于晋地的河东郡。

《吕氏春秋·有始览》也说:“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

此指卫地亦属古兖州,而先秦卫地即在黄河之东。故孙星衍仍主舜地在菏泽说,并谓历山在济阴城阳(治今山东鄄城县境)。

历山之名本起于“九黎”或“重黎”之“黎”,就连雷泽之名也是由这个“黎”字分化来的。以“九黎”分布之广,最初各地的历山不一定都与舜有关系,待到“舜耕历山”的古老话头久传之后,才多与舜的事迹发生了瓜葛。

而“九黎”之“黎”,可能最早出于草莱之“莱”,还是由农耕文化分化而来的代名词,“莱夷”之名亦起于此。

舜为冀州人的说法,当亦与舜部族的迁徙有关。

余太山先生说:

“要之,将《史记·五帝本纪》与《孟子·离娄下》的记载结合起来,亦可见舜率所部有虞氏自鲁经卫迁晋,因而终于从'东夷之人’变成了'冀州之人’。”

《墨子》所说的舜“灰于常阳”,“灰”字不可解,清人以为当是“反”字之讹,假为“贩”,故《尚书大传》云“贩于顿丘”。

常阳当即城阳;又或作常羊、潢阳者,疑皆为传写之异。

又《孟子》云“迁于负夏”,《史记》云“就时于负夏”。

司马贞索隐云:“就时,犹逐时,若言乘时射利也。”

Image

所谓“就时”,疑亦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原始历法而言,并非是指贩鬻射利,有如后来孔子所说:“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上古夷人通用“火历”(以大火星昏见之时为岁首),中原则通行“夏历”(以参星记岁首),经验性历法的交流采择亦为原始农业的季节性生产所必需。

6、舜与瞽叟、象

有虞氏的历史,在传说中可以上溯到大约与颛顼同时的虞幕(见《国语·鲁语》)。不过虞幕所世袭的似乎是乐官,而不是“虞”字本身所表示的主管山泽苑囿及田猎之官。

传说的舜父瞽叟,以“瞽”(盲目)为名,显然也是乐官。

有关舜与瞽叟及弟象的关系,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记: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雨笠自杆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乃止舜官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愕,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类似的故事流传很早,后世儒家多转相附会,舜是一位忠实孝友、不念旧恶的“恺悌君子”,在继尧为帝后还把陷害他的象封到“有庳”地方做了诸侯,所以最终“舜葬苍梧,象为之耕”。

这些当然不能看成是信史,但也反映了有虞氏部落内部氏族斗争的一些迹象。

有人说舜、象之争起于舜与黄帝族的帝尧二女之通婚,因为此举触犯了东夷族的规定,故尔遭到瞽叟全家乃至全氏族的反对和毒害。

这倒不一定,因为《史记》又载象误以为舜死于土井之后,复霸占尧之二女为己妻,并把舜的财产分给了瞽叟。

舜、象之间的关系,应理解为胞族内部两个氏族间的关系;舜、象之争,说到底恐怕还是私有制兴起之初,氏族权力与财产继承关系上的争夺。

Image

有象氏原是有虞氏部落中的驯象族,其封地“有庳”又作“有鼻”,正突出了象图腾族的典型特征。所以有学者提出,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所见象牙工艺品的原材料可能出自这一部族,不一定是得自黄河流域原来可能有的野生象。

不过在有些传说中,舜对于“胞弟”象的感化,确是很形象地再现了人类对于野生象的驯化过程。

有象氏后来南迁,所谓“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的传说,当是由其族对舜的崇祀而来的。而这传说同时反映出,当时已经用大象耕田。联类而言,当时已经有牛耕(牵引原始木制耒耜)也不是不可想象的,相传舜子叔均“始作牛耕”可能并非虚谈。

另外,舜、象故事所涉及的井是一种连通的井,所以舜在一井被填实后,得从穿孔进入他井而出。

《水经·谬水注》有这方面的记载,称烈山氏“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这一种井只有在平原地区才能有,不能是在山区。

《世本·作篇》称“化益(伯益)作井”,而伯益部的根据地曾在今鲁西南,也具备打造此种水井的条件。目前在海岱龙山文化遗址中多有水井发现,但尚未见到这种连通的井。

Image

当时的水井大约已用于灌溉,众多有关“舜井”的传说,也可表明这一部落的农业较发达。后世所谈的“井田”,恐怕最初即是由水井及其灌溉沟洫而得名的。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