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早上5分钟,心梗、脑梗绕道走!86岁国医大师已坚持20多年,效果惊人!

 为什么73 2024-01-20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养生厨房 养生厨房官微 2024-01-20 08:06

点击下图 关注养生厨房

研究发现,平均气温下降1℃,心梗的发生率就会增加2.2%,心梗死亡率增加0.5%。

图片

寒冷的天气里,血管收缩,血压增加。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中的斑块变得更不稳定,容易破裂,导致出血。

低气温还会引发冠脉痉挛,也会诱发心梗。

图片

大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全年最冷的一段时期,这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是个不小的考验,尤其是广大的中老年朋友们,要特别注意预防心梗的发生。



急性心梗来临,这些信号别错过

心梗来临前,身体会发出一些警报,大家不要因为这些症状不起眼就忽略掉:

图片


1、突然的胸闷;
2、血压波动;
3、下巴疼、面疼;
4、流感样症状;
5、腹痛;
6、消化不良;
7、呼吸急促而无胸痛;
8、疲劳虚弱;
9、手指末梢神经的改变:手指发麻,有一点刺痛

图片

出现这些不适时,不要觉得忍一下就好了,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到附近医院检查排除心梗风险,以免耽误最佳救治时间。


国医大师自用方,预防心梗

国医大师韦贵康韦老曾经也发生过心梗,幸运的是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此后韦老创立了一套防心梗保健操,以及一个代茶饮方,20多年来心梗再也没有复发过。

图片

01

红杞茶


这杯茶气血双调,具有活血化瘀、滋阴补气、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脑梗、心梗的作用,冬天喝还能驱寒。

图片

配方:藏红花0.3克、枸杞3克、花旗参3克、山楂3克

方解:

花旗参益气养阴,又不像人参一样燥热,如果买不到花旗参,可以用西洋参代替;

图片

枸杞滋补肝阴,清肝明目、益肺

图片

藏红花活血化瘀,但它价格略贵,也可用红花代替,易上火破血的人不建议用;

图片

山楂消食健胃,降压降脂

注意事项:孕妇不建议用这杯茶。

图片

冬天保证一定饮水量也是预防心梗的关键,建议正常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预防血管堵塞,预防心梗的发生。

喝水时就可以试试韦老自用的这个茶饮方,水里加点料,护血管的作用更强。

02

防心梗保健操


这套保健操韦老坚持了20多年,每天早上做一遍,只需要5分钟,不仅能预防心梗、脑梗的发生和复发,而且能锻炼到全身,对腰痛、颈椎痛、关节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点击视频,跟韦老一起运动△

1、用一分钟的时间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帮助身体补充水分。

图片

2、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手握空拳,双手交替用大鱼际捶打锁骨下方凹陷处,左右各25下,一共是50下。

图片

敲击此处有助于激活胸部的气血,改善肺、心脏的血液循环,有行气化瘀的作用

3、仰头功: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头部做5个米字功,再做5个犀牛望月。

米字功就是用头部写“米”字,按照点——点——横——竖——撇——捺的顺序转动头部。

图片

犀牛望月的做法为双手叉腰,仰头向左上方看,然后头部和视线平移向右边移动,然后再移动到左边。做这个动作时身体要保持稳定不动,只活动颈椎。

图片

这组动作可以很好的活动颈椎,要注意做的时候头部不要太过用力,速度不要太快。

4、半蹲起立:吸气,憋气同时半蹲抬臂,呼气同时起立,做15次。

图片

5、双手叉腰,两脚脚尖和脚跟交替踮脚各15下,一共30下。做这个动作时要夹紧臀部,可以锻炼到后面的肌肉。

图片

这个动作对于脱肛、腰肌劳损、子宫下垂、卵巢囊肿、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心脏活力剂,一定要补足

辅酶Q10被称为“心脏的活力剂”,能加强心脏心肌的收缩能力,修复心肌细胞膜的破损,确保心肌细胞弹性,让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更有力量,被称为心脏加油站、心脏保护神等。

图片

体内缺乏辅酶Q10,心梗、猝死的发生风险也会提高。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辅酶Q10水平逐渐下降,需要从外界摄入食物来帮助补充。

图片

家常食物中,牛肉、黑鱼、花生、西兰花、樱桃、玉米等,辅酶Q10含量比较高,建议中老年人经常食用;猪心、猪肝等内脏辅酶Q10含量更高,但它们的胆固醇含量也比较高,不宜吃多,可以每个月食用1-2次。






由于微信改版
导致无法及时看到养生厨房的文章
亲爱的粉丝朋友
建议关闭消息免打扰
点击视频看操作方法


今日互动

寒冷的天气会增加心梗发病风险,这种说法对么?

1、正确
2、错误

快点击文末“写留言”分享您的答案吧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