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浚研究序》

 新用户5483wq2L 2024-01-22 发布于浙江

《范浚研究序》

范国梁

由范浚研究会成员与各地范浚研究爱好者通力合作的范浚思想文化《范浚研究》,在历时五年之后,第六期又连续排版印刷,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更让我欣喜的是,范浚研究会成员与各地范浚研究爱好者所写的《范浚故事》编撰完成之后,已经印刷出版,这是对浙江与金华地域儒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因此当《范浚研究》执行主编、浙江省儒学学会会员、范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鑫老师嘱我为本次《范浚研究》作序时,我乐见其成,遂欣然应允。

范浚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极富浙江地域色彩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儒学传统与传统儒学传统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并在历史上对宋、元、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演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试看“范浚儒家思想”的独特品格是儒学地域化的成果。而且这一儒学地域化的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它既有南北的交流与互动,如全祖望《宋元学案·范许诸儒学案》云:“伊洛既出,诸儒各有所承。范香溪生婺中,独为崛起,其言无不与伊洛合。”《宋元学案·范许诸儒学案》说:范许学派学说,对朱嘉和陆九渊有一定影响,个别学说分别为他们所吸取。油燃传统儒学不断对范浚儒家思想施加影响,范浚儒家思想也因其自身特质影响了宋、元、明、清的儒学发展。其表现最突出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性理之学、事功之学的造诣,一个是“心性论”提出“性命心仁无二”“止而觉”谓仁、“天下一性”的观点。

南宋时期,范浚作为婺州学派的创建者,主张“性理与事功论”和“心性与性命心仁无二论”与朱熹的“理本论”、陆象山的“心本论”成为宋、明儒家学术之足鼎;而朱熹更是深受范浚儒家心学的影响,如武夷山松溪县博物馆“兴贤书院”:

“ 会试之后,朱子离开临安南归时,一路访师求教。经兰溪访范浚,得其心学………。”以致朱熹正是从范浚心学与儒家思想中,领悟到了克己和践履功夫的重要性,渐悟了学佛之弊而认识入儒之利,使而朱熹之学始以格物察识为先、用内修涵养之学精炼真实之功,以至成为儒家思想的理学集大成者,这一点随着对宋、明儒家思想和社会发展的深入研究,已经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共识。

范浚儒家思想影响宋、元、明、清学术思潮的明显转变,最突出的就是“有体有用”之学、及“经世致用”思想的强势复兴。如《进策》(其中庙谟、揆策、形势)篇,是范浚事功思想中至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婺学”中以“经世致用”著称的典范之作。从之后的永康陈亮慷慨激昂的《抗金平虏策》、兰溪金履祥为抗击蒙元南下,图解襄阳之围而提出的《牵制捣虚之策》、余姚的王守仁履事造理用兵制胜的 《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湖南湘乡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治心经·事功篇》,都可以看出与 范浚《进策》的相承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宋、元、明、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以此,象山经学家姜炳章:“盖先生具有体有用之学,奋欲宏济时艰。”关于范浚“心学与事功”方面,之后仍有待更多的研究。

作为传承近千年的地域学术思想,范浚的学术内涵极为丰富,一方面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却保留着学统上的延续性,形成了一种学术精神传统,深刻地影响了浙江与金华的民风民俗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因此,开展范浚研究,对于浙江与金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有关范浚的研究,近些年来范浚研究会及范浚研究爱好的学者,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范浚学术研究充分显现了研究学者的自信,非常契合范浚学术的独立精神。如果我们把范浚学术,作为思想史概念去研究,范浚的历史价值研究与学理罗辑研究仍然很薄弱,所以以后研究会还要做许多的研究工作。

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作为政府批准机构,牵头组织部分有学问专长的范浚研究会会员和一些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共同研究、编写《范浚研究》书刊,显示了研究人们的学术勇气与社会担当,展示着范浚研究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

最后,我希望《范浚研究》与《范浚故事》这两本书的出版,能够成为全国儒家思想地域学术研究的参考书本。

作者:浙江省儒学学会会员、范浚研究会会长2023年11月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