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7):教育研究课题怎样做好文献综述

 leeechen64 2024-01-23 发布于重庆
相关阅读:
《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1):挖掘教育科研的无限魅力,开启激发无限可能的旅程
《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2):教育科研概述
《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3):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4):中小学常见的教育科研方法
《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5):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定位与价值
《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6):中小学教师怎样精准选择恰当的教育研究课题

第六章 研究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在学术的丛林中,你可能会感到迷茫,四周都是高耸的论文之树、专著之木和期刊之藤,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文献的果实。如何在这茂密的丛林中寻找到自己的道路,摘取那些最甘甜的“果实”?别担心,接下来我将为你揭示撰写文献综述的奥秘,让你在这片学术的丛林中找到自己的路径!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基于大量文献的收集与分析,旨在为特定主题或领域提供深入、全面的概述。文献综述不仅仅是资料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作者的思考、分析和综合,形成对某一主题的深入理解和见解。
(一)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其作者通过对某一主题或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收集、细致分析和综合评价,形成对该主题或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文献综述不仅是对已有研究的简单总结,更是一种批判性的分析,是对研究空白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洞察。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 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文献综述的研究对象是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作者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

◆ 信息量大、内容全面:文献综述涉及的内容广泛,是对某一主题或领域的全面扫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分析。

◆ 引文多、参考性强:为了确保综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会在文中引用大量的文献,这些引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文献综述的作用

◆ 更新专业知识:文献综述能提供某一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技术进展和学术观点,有助于研究者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 选择科研方向:通过对新成果、新观点的综合分析和评述,文献综述能帮助科研人员发现和选取新的科研课题,避免重复研究。

◆ 查阅相关资料:综述提供了某一领域的全面概述,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导航图,帮助研究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料和研究方向。

总之,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某一领域的前沿动态,还能为其提供深入研究的方向和资料,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工具。
二、选题
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文献综述的选题同样至关重要。选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研究领域进行深度思考和筛选的过程,它决定了综述的质量和价值。
(一)针对性与实际需求
教育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复杂系统。在选题时,首先要明确综述的目的和实际需求。例如,针对当前教育改革中的某个热点问题或实践中的难点问题,选择一个具有针对性的主题。这样的选题能够直接回应教育实践中的挑战,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必要性与新知呈现
选题时,我们需要判断某一主题是否有综述的必要性。这主要取决于该领域是否出现了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或实践成果。例如,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在线学习、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对这些新兴领域进行综述,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可行性与作者条件
选题时还需考虑作者自身的条件。这包括对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学术积累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如果作者对某一领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且能收集到丰富的文献资料,那么该主题便是可行的。同时,对于那些条件尚不成熟的领域或主题,综述的难度可能会较大,需要谨慎考虑。
(四)大小适中的选题
综述选题的大小要适中。题目过大,可能会涉及过多的研究领域和复杂问题,导致综述难以深入;题目过小,则可能限制了综述的范围和价值。因此,在选题时,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能力,选取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话题。

三、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不仅影响研究的基础和深度,还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文献的概念与类型
1.文献的概念
文献不仅仅是文字或书籍,而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承载了人类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窗口。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

◆ 知识性:文献的核心是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无论是学术论文、历史资料、小说诗歌,还是技术报告,它们都包含着一定的知识,为读者提供信息和见解。

◆ 记录性: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写作、印刷、录制等,将知识记录下来的产物。这种记录形式使得文献可以跨越时空,长久保存和传播。

◆ 物质性:文献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如纸张、胶卷、磁盘、光盘等。这些载体形式决定了文献的保存和传播方式。

通过这三个属性,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使得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推动知识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是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文献的分类
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文献的分类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文献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还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质量和深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按载体性质分类

◆ 印刷型文献:以纸张为载体的出版物,是传统的知识、信息记录方式。其优点在于便于阅读和广泛流传,但体积大、占用空间多,且不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检索。

◆ 机读型文献:通过计算机阅读的文献,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这类文献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便于检索和获取,但需要特定的设备和软件。

◆ 视听型文献:利用声像技术保存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这类文献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检索和传播上可能存在限制。

◆ 缩微型文献: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通过摄影技术缩小文献体积的文献。其特点是体积小、容量大、成本低,但阅读不太方便,需要借助阅读机。

(2)按出版形式分类

◆ 图书:系统地论述一个专题或学科的基本资料,是经过整理和组织的知识单元。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专著、工具书等。图书内容成熟、系统化,是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 报刊:连续性出版物,定期或不定期发行。与图书相比,报刊内容更为新颖、涉及面广,能及时反映科研动态和学科发展水平。包括报纸、杂志、学报等。

◆ 资料:非正式出版物或特种文献,如专利文献、会议录、科技报告等。这类文献通常具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对于特定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3)按加工层次分类

◆ 零次文献:未形成正式载体的文献,如书信、手稿、笔记等。这类文献具有很高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但对于研究来说可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 一次文献:首次发表的正式载体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这类文献是研究的基础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信息含量。

◆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如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系统性、汇集性和可检索性,是快速获取相关文献的重要工具。

◆ 三次文献:在前面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整理得到的文献,如综述、年鉴、字典等。这类文献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信息,有助于研究者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

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文献检索和整理至关重要。通过准确分类和筛选,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源,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文献资源日益丰富,研究者需要关注新的文献类型和检索方法。
(二)文献检索
1.确定检索范围与时间框架
◆ 起始与结束时间
◆ 国内或国际范围
◆ 特定文种
2.选择检索手段

◆ 手工检索:适用于较小的文献集合,效率相对较低。

◆ 联机检索:速度较快,但费用较高。

◆ 光盘检索:适用于有限范围的检索,检索范围受限。

◆ 网络检索:信息量大,但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3.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 根据检索需求和资源掌握情况来选择。

◆ 手工检索工具如书目、印刷型索引、文摘、综述等。

◆ 光盘版文献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 联机文献数据库。

◆ 网络资源如各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4.选择合适的检索方法

◆ 倒查法:从近期到远期进行检索。

◆ 顺查法:从远期到近期进行检索,主要用于确切起始年代的文献查找。

◆ 抽查法:选择课题内容最活跃、成果最多的时期做重点查找。

◆ 常用法与追溯法:前者是直接使用常用途径检索,后者利用引文索引或综述等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信息追溯查找原文。

◆ 综合法:结合常用法和追溯法。

5.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词

◆ 主要检索途径有分类、主题词、著者、机构、刊名、关键词、摘要等。

◆ 检索词选择至关重要,要在课题分析基础上提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构造检索式(主要适用于计算机检索)

◆ 当只有一个提问词时,计算机自动比对文档记录。

◆ 当有多个提问词时,需使用布尔逻辑法、加权法和截词法进行逻辑组合,如AORB(逻辑加)、A*B(逻辑乘)和A-B(逻辑非)。

附检索案例:

研究课题:提高中小学课堂互动效果的策略研究

一、确定研究问题与目标

在课堂互动中,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前人在提高课堂互动效果方面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针对中小学教育环境,有哪些特别适用的互动策略?
二、选择合适的学术数据库
CNKI(中国知网):国内最大的学术数据库,涵盖了各学科的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
万方数据:与CNKI类似,也是国内大型的学术数据库,内容丰富。
PubMed: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数据库,可以找到许多与教育相关的生物医学文献。
三、制定关键词策略
“中小学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效果评估”、“互动策略在中小学的应用”。
使用布尔运算符(AND、OR、NOT)组合关键词,例如:“中小学课堂互动 AND 互动策略”。
四、精炼检索结果
利用学术数据库提供的筛选功能,例如按发表时间、来源期刊、研究领域等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和筛选。
阅读文献的标题和摘要,初步判断其相关性,保留最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
五、索取和获取原始文献
如果在数据库中只找到了文献的摘要,而没有全文,可以使用图书馆的馆际互借服务或其他渠道获取全文。
对于非常有价值的文献,可以尝试联系作者或相关机构获取更多信息或参与相关研究项目。
六、分析检索结果并制定策略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结合实际教学环境,制定一套适用于提高中小学课堂互动效果的策略。
可以设计实验或实地研究来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七、后续研究与持续关注
由于教育研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建议在后续研究中定期检索和更新文献,以确保研究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八、注意学术道德与规范
引用文献时,确保遵循学术规范,注明出处,避免抄袭。
在进行实验或实地研究时,确保遵守伦理规范,保护参与者的权益。
四、文献综述写作格式

(一)前言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前言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它为整个综述奠定了基础,并引导读者进入主题。前言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 概念与定义阐述:明确相关概念和定义,为后续的综述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和框架。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并对综述有一个明确的期望。

◆ 研究历史回顾:简要概述相关主题或领域的研究历史,从最早的研究开始,直到最近的发展。这有助于展示该主题的演变过程,以及当前研究在历史背景下的位置。

◆ 研究现状概述:描述当前关于该主题或领域的研究状况,包括主流观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仍未解决的问题等。

◆ 综述范围界定:明确综述的范围和边界,指出将涵盖哪些内容,以及哪些内容将被排除在外。这有助于确保综述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 争论与焦点问题:指出当前研究中的争论点或尚未解决的问题,强调综述的目的和目标,即希望通过综述解决的问题或争议。

◆ 写作目的声明:阐述写作此综述的目的,是提供背景资料、解决争议、还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等。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综述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前言部分,读者可以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预见综述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这样,他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阅读后续内容,并更好地理解综述的主题和意义。
(二)主体
主体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它需要系统、深入地阐述主题相关的研究,并通过分析、对比和归纳等方法,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评述。以下是主体部分的写法建议:
◆ 循序法:按照年代或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有助于展示主题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 分述法:针对主题的不同方面进行分别论述,可以更全面地展示主题的不同方面,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
◆ 论证法:先提出观点或问题,再进行深入论证,可以使综述更有说服力,增强读者的认同感。
◆ 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文献的观点,分析其异同点,评价其优劣,有助于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 推理法:根据已有文献中的规律和趋势,进行推理分析,可以得出新的结论或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 归纳法:将各方面的文献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提炼出核心观点和规律,使综述更有深度。
在撰写主体部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结构严谨:确保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 语言简练: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观点。

◆ 文献引用准确:确保引用的文献来源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 分析深入: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避免表面化的描述和评价。

◆ 客观公正:在评价文献时,应尽量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

(三)结论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文献综述的总结,它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综述的主要观点、结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如果有研究的作者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研究,可以在结论部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使读者更加明确该综述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在撰写结论部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总结全面:对全文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概括出主要观点和结论,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 突出重点:强调综述中的重点内容和结论,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主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 指出问题与不足: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 提出个人见解:如果有研究的作者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研究,可以在结论部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综述的可信度和价值。

◆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基于综述的内容和结论,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和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结论部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综述的主题和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结论部分也是对整个综述的总结和提升,有助于增强综述的整体质量和价值。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引用文献的详细信息,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相关主题。以下是关于参考文献的编写建议:

◆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一般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照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在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 格式要求:不同的文献类型有不同的著录格式要求。例如,对于专著,需要注明标引顺序号、著者、书名、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对于期刊中的文章,需要注明标引顺序号、作者、题名、其他责任者、刊名、年份、卷期等。

◆ 准确性: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要仔细核对引用的文献信息,包括作者、题名、刊物名称、出版年份等,以避免引用错误或遗漏。

◆ 筛选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最新性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有助于提高综述的质量和可信度。同时,应尽量选择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献。

◆ 标注方式: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注明具体的引用方式和标注码,例如直接引用、间接引用等。标注方式需按照学术规范和期刊要求进行操作。

◆ 避免抄袭: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避免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所有的引用和参考文献都应标明出处,以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认可。

(五)注意事项

在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搜集文献要全面:为了确保综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需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尤其是近几年的文章。直接引用的文献数量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以提高综述的说服力。

◆ 引用文献要有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选择引用文献时,需要特别注意其代表性和可靠性。最好选择来自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核心期刊或专业学术性期刊的文献,以确保所引用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科学性。

◆ 引用文献要忠实:综述是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重新组织,而不是原创性的研究。因此,作者在撰写综述时,必须忠实于文献内容,不得篡改或歪曲文献内容。

◆ 要有综有述:综述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和堆积文献内容,而是需要对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并使内容条理化和系统化。

◆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尽管有些科研论文可以省略参考文献,但文献综述却绝对不能省略。因为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对于综述的质量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遵循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作者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模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