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驯服心中的猛虎

 杯犀藏海 2024-01-24 发布于辽宁

新年读的第一本书,是扬·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人们更熟知的,大概是李安2012年拍摄的同名电影,讲述了印度男孩Pi(读π)和一只名为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起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后获得新生的神奇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也是关于如何讲述生活的故事,是一个好故事。

在年终岁尾的忙碌中读这本书,是刻意的选择。

在这本和重读《活着》之间,短暂纠结了一下,真正读来时,却发现二者之间微妙的联系——相似的亲人离去、个体与命运的缠斗,不同的是二人的应对方式——纯粹的忍受或是寄托于更高级而抽象的东西,比如宗教。

读书的过程中,中岛敦“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言犹在耳。这匹猛兽在极端的生存困境中一跃而出,与良知长久对峙,在脱离险境后头也不回地归隐于丛林。

故事谈到了动物。Pi很善于和动物相处。

他了解,动物之间的很多不友好和好斗的行为都是在群体中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他了解,在群体中地位低下的动物正是特别努力地、机敏地去了解饲养员的动物。

我只有很少的与动物相处的经验。小时候家里养猪,和它们亲近的最直接方法是食物,投喂换来基本的信任后,挠痒痒是拉近距离的最佳方式。

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故事还谈到了恐惧。

作者借Pi之口说,这是生命唯一真正的对手。只有恐惧能够打败生命……它没有尊严,既不遵守法律也不尊重传统,冷酷无情。它直击你的最弱点,它可以毫不费力地准确地发现你的最弱点在哪里。

人们每天都和自己内心的恐惧打交道。有时我们躲避,有时假装无视,有时任其肆虐,也有很少的时候我们直面恐惧的眼睛——如果它有眼睛的话,然后在那里看到了自己——它和我们心中的猛兽共用一副躯体。

故事还谈到了如何谈论生活。

Pi说:“这个世界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它是我们所理解的样子,不是吗?在理解某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加进了一些东西,不是吗?难道这不使得生活成为了一个故事吗?”

书中,主人公Pi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有动物,一个故事里面没有动物。有动物的故事是彩色的,一场绝妙的探险之旅——如城市一般繁华喧闹的海底世界,凭空出现的漂浮食人岛,主人公历经患难逃出生天。没有动物的故事是黑白的,只有残忍的杀戮和泯灭人性的地狱,主人公历劫而归只剩躯壳。

这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

这个问题,在全书的结尾,奉命调查沉船事件的调查员作出了选择。每一个读者也自会作出选择。

读书的时候,常感到Pi身上反映出的普遍性——在人生的大海上漂流,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孤身一人,阳光和盐分侵蚀着,更蚀骨的侵蚀来自于若有若无的希望。

漂泊的过程中,渐渐习得与动物相处的方法,与人相处的方法,以及更根本的,与自己相处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