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最好的状态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你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吃到好吃的东西?睡一个懒觉?完成工作任务?刷喜爱的《繁花》热剧? 都不是,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 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上,比如工作,读书,做饭... 沉浸在它给我带来的反馈和感受之中,体验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那时候,心绪一片宁静,不匆忙,不烦恼,不忧虑,不操心。 这是一种特别舒服的状态,这时你会跟世界融合一体,时间仿佛停止了走动,心灵被满足感充盈,真正感到了自己的存在。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心流”。 我曾经在蔡世忠专访里也看到他的这种描述,世界万籁俱寂,只剩下沙沙沙的画笔声,一种与宇宙同在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但是,这种状态极其难得,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各种各样的杂念控制自己的思绪。 要么回想“过去”发生的种种,无奈的、悲伤的、愤怒的、怨恨的,不如意的往事,让我们陷入到无尽的懊恼和悔恨中。 要么就把时针拨向“未来”,浮想联翩,担忧各种还未发生的事情,徒增许多烦恼和压力。 对过去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担忧,可以说是阻碍我们做好当下的事情,破坏我们幸福感的元凶。 只有战胜它们,才能夺回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权。 02/ 不要为过去的事情后悔 许多人都喜欢活在过去中: “他为什么要抛弃我?” “为什么她如此不珍惜我们的情谊?” “我当时为什么这么蠢?做出这些无脑的事情?” “如果我当时做另外的选择,结果肯定比现在好多了。” 我们不满意现状,认为自己存在许多毛病,犯了许多错误,没有做到理想中最完美的样子。 后悔的背后,是对“自我”深深的不满。 要克服这种反刍状态,就要让自己相信并明白: 生命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当下最好的状态,每一个“我”,都是所有可能世界里面最好的“我”。 对于每一个决定,只要我当时认真考虑过了,这个决定就是“当时的我”所能做到的“最好”。 当下的我,就是最好的我,也是敢于为自己负责任的我。 在我过往的经历中,一切结果,都跟当下的我相匹配的。 我们所犯下的错误,其实是每个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误。 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那些因素,很多都是我们无法干预的因素。 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展示真正的自己,朝想要的方向行动和前进。 最重要的,是好好珍惜当下,享受当下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03/ 不要为未来担忧 过度的担忧未来,会让我们预支焦虑,白白损耗能量。 为什么我们会对尚未发生的事情产生担忧?这是由大脑的“威胁敏感”机制造成的。 大脑总是从未来种种可能性里面,找出最坏的几种,把它们当成切实存在的威胁,然后向我们发送警报, 尽管这些可能发生的概率,也许不到10%。 对未来担忧的那些事件是真实的吗?并不是,它们并没有发生。 即使可能发生风险,往往也是被大脑夸大了概率,实际上很可能就不会发生。 也就是说,造成我们对未来的烦恼、焦虑、压力的,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事物。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问题在那里等着我们,有的只是空气。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担忧、规避所有的问题,只需要等它发生,然后去解决就行了。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04/ 最后,分享一个技巧,帮你有效抽离出来,不被情绪内耗捆绑,不过度陷入到“过去”和“未来”之中。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改变人称称呼方式,把“我”换成“他”。 比如:“我为什么这样做”,换成“他为什么这样做” “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改成“他感受怎样?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在“他”看来,这件事是怎么样的,他会有什么反应,他是怎么想的... 把我换成他,就能激活大脑中负责处理“他人”和“认知”的部位,抑制自我的情绪感受,让自己变成一个观察者。 当你不过度沉浸于自我,就能“无我”,“忘我”,从而更好地进入“心流”。 归根结底,自己的幸福自己创造,哪有什么听天由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