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必背篇目|(部编选必修下册)黄庭坚《登快阁》情境默写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1-25 发布于甘肃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图片
痴儿了却公家事
1.黄庭坚《登快阁》中“       ”一句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
2.《登快阁》中,“      ”一句,语出《晋书·傅咸传》:“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快阁东西倚晚晴
3.“       ”一句,化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
4.“       ”一句,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5.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浅近诙谐的通俗之语点题,渲染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的语句是:             
6.《登快阁》中,“              ”两句透露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7.《登快阁》中,,诗人翻用“痴儿”典故,直认自己是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表达诗人如释重负,轻松,欢快的心情的句子是“            ”。
8.“             ”一联,多有谐趣: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
9.《登快阁》中表现诗人厌倦官场,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与舒展的句子:“           。”
10.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愉悦。
11.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写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
12.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说自己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前句借用典故,自嘲“痴儿”忙于公事;后句虚实结合,宛如一幅艺术摄影。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3.《登快阁》中诗人登上快阁望到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色苍茫一派暮秋景色的诗句是:“           。”
14.黄庭坚《登快阁》中实写辽远阔大之景的语句是:              
15.黄庭坚《登快阁》一诗中,“            ”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阁所见的秋景。
16.《登快阁》中,“           ”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抱负的写照。 
17.《登快阁》中作者初登快阁亭时对所览胜景的描绘的句子:          
18.《登快阁》中“           ”两句流露出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19.《登快阁》中,颔联“           ”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无不蕴含喜爱之情。
20.黄庭坚《登快阁》中“           ”一联受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影响,但其开拓出新的境界。
21.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会使人想起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黄庭坚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
22.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           ”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3.黄庭坚《登快阁》中“           ”化用了六朝诗人谢眺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24.古代诗人多借山水意象状形色之美,黄庭坚《 登快阁》“        ”句,描绘诗人登阁所览天地阔远、江水如练的胜景。
25.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登高》中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登快阁》中黄诗“           ”着眼于江水的明净;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26.《登快阁》中“            ”两句,写出了树叶落尽、月色清朗的美好景致。
27.《登快阁》中“            ”两句写的意境辽远间大、空明澄澈。清代学者张宗泰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
28.《登快阁》中的“           ”两句,营造了阔远澄清的意境,流露出黄庭坚了却公事后登阁远眺、暂得放松的喜悦之情。
29.《登快阁》中,词人用映衬的表现手法描绘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            ”两句展现诗人远望无数秋山,落叶飘零,浩渺的天空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明清澈的江水淙淙流驶,映照在江水中的明月,愈加空明澄澈。

朱弦已为佳人绝
30.《登快阁》中,“      ”一句,巧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以表达自己的孤独。
青眼聊因美酒横
3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       ”一句,巧用阮籍对所悦之人和礼俗之人使用青白眼的典故,表达诗人仅能以美酒为知己的孤独之意。
32.《登快阁》中,“      ”一句是作者借以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33.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 。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这样写道“              ”。
34.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伯乐、阮籍的典故抒发世无知音,孤独无聊之意的语句是:                
35.《登快阁》中,“                ”两句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6.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借用典故表达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的两个句子是:             
37.《登快阁》中作者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因知音不在、孤独无聊的感情的两句诗:            
38.《登快阁》中,“             ”两句用伯牙破琴绝弦和阮籍青白眼两个典故,写出诗人知音难觅,只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的孤独无聊的痛苦。
39.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
40.《登快阁》中表达诗人深感落寞孤独,但又保持着自我人格的卓尔不群。空白拨弄朱弦,无人赏识,还是像阮籍那样,到美酒中借酒浇愁,宽慰心胸的句子:“         。”
41.《登快阁》中,巧用典故,“     ”化用伯牙捧琴谢知音,“     ”化用阮籍青白眼事,表达自己抱负无法实现、自己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42.黄庭坚《登快阁》中化用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的句子是      ”,化用阮籍青白眼故事的句子是“       ”。
43.黄庭坚《登快阁》中“        ”一句,借“伯牙绝弦”的典故慨叹世无知己;“        ”一句,说唯有美酒值得加以青眼。
44.用典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在《登快阁》中也使用了这一手法的一联是“            ”。
45.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于良辰美景之中内心烦忧无端而来,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寓于典故的两句诗是:“            。”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46.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达归隐之意,相关语句是:               
47.《登快阁》中,“           ”两句道出了诗人的希望。 
48.《登快阁》中,表达作者辞官归乡,回归自然过自由自在生活愿望的两句是:             
49.《登快阁》中“             ”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50.《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51.《登快阁》中“           ”一联有归隐之意,和首句厌倦官场之意暗相呼应。
52.《登快阁》中,“       ”两句运用归船的典型意象和巧用“鸥鸟忘机”的典故,想象自己乘船弄笛而归,与白鸥盟誓,寄寓诗人无意于功名,意欲归隐之愿。
53.《登快阁》中表明诗人对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的不满,想成为自然界没有机诈之心的白鸥的盟友,过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生活的句子是“           ”。
54.《登快阁》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
55.《登快阁》中,“           ”两句写黄庭经的归隐情怀。
56.黄庭坚《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只想乘船归去,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57.《登快阁》中抒发自己渴望回归家庭寄情山水的诗句是:           
58.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
59.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写自己期望坐上归船,吹着长笛,与白鸥订盟,相誓归隐,永诀机心。
此心吾与白鸥盟
60.《登快阁》中,“       ”一句,语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汉(鸥) 鸟者,每旦之海上从讴鸟游,讴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讴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讴鸟舞而不下 也。”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61.《登快阁》中,“        ”一句用《列子》中鸥鸟忘机的寓言故事分别表达特定的情意,收含蓄蕴藉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