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指2024,一汽能呵成?

 汽车公社 2024-01-27 发布于上海

导语

Introduction

在自主和合资之间找平衡,在昨天和今天当中找明天。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靳鹏辉

吉林省长春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原址,一汽解放总装车间内,陈列着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它是新中国第一辆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六十九年前,刚刚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汽车的它,从长春一汽总装线上缓缓下线。霎时间,第一汽车厂被欢呼声包裹,工人们掌声雷动地迎接这个新的大物件的到来。消息一经传出,举国上下同样一片欢腾、载歌载舞。

也正是在这一天,新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继而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滔滔不息的源头。从此,中国正式迈入汽车制造国的行列--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此起步、因它起步。

数十年的栉风沐雨,中国汽车工业从诞生、成长到成熟,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打开国门,从寻找合资到最后民族自主品牌的逐渐成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

时过境迁,随着新能源大潮的惊涛拍岸,中国汽车产业也卷起千堆雪,在如画的江山里,交替诞生了多少豪杰。期间,由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品牌们越过山丘,奋力将自主品牌托举过50%的份额红线;也有上汽、奇瑞为代表的出海巨头,在一艘艘货轮的扬帆中,书写中国汽车出海的丰功伟绩;更有一汽这种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功勋,肩负开拓中国汽车未来的使命。

而那辆解放牌载重汽车安静的陈列在历史的年轮中,看着这一路美好的发生--这一路,是中国汽车工业筚路蓝缕的一路,也是一汽集团披荆斩棘的一路。

与此同时,作为“解放”牌汽车的母公司一汽集团,以“解放”为支点,多点开花,在历史的车辙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的探路者与指引者,无论是品牌塑造还是市场表现,抑或是精神层面的支柱作用,都是无可比拟的存在。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身处新的时代,将演绎新的故事。而它未来的开拓之路,在五个月前的一次人事变动后,也开始了急加速。

2023年8月31日,一汽集团召开管理人员大会:邱现东同志接替徐留平,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此举意味着,自2月底开始,中国一汽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转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6个月后,一汽的新舵手终于尘埃落定。

而随着邱现东上任,一汽也将以新一届领导团队为班底,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大施拳脚,从“解放”到一汽自主,再到合资板块,乃至整个集团的发展,在新阶段发展的路线轮廓渐渐明晰。

加速:奔腾向前,红旗向上

周知,作为一家庞大的汽车集团,一汽集团是由以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为主的自主板块,和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为主的合资板块,以及以新兴业务、海外业务和生态业务等七大业务板块组成。它们同为一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集团的发展提供重要推力。

其中,自主板块除一汽解放主攻商用车外,一汽红旗与一汽奔腾都参与着主流乘用车市场的竞争当中。

一汽解放自不必多说,除了占据“共和国的第一辆汽车”的无上荣誉外,其也在汽车产业的发展洪流中,凭借政策支持、自身对于市场的辛勤耕耘和深刻理解,把握住了一轮又一轮历史机遇,奠定了如今在商用车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显示,截止去年末,一汽解放的总资产为567.73亿元,归母净资产237.19亿元;同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32亿元,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在那个疫情夹杂着供应短缺和市场发展受限的年份下,交出让集团放心的成绩。

2023年被视为商用车市场的“复苏之年”,行业预判这一年商用车总量规模有望接近400万辆,较去年增长15-20%左右。而在最终的呈现中,商用车果然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需求回暖因素影响,加之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实现恢复性增长。

在“油转气”的又一历史机遇期下,面对今年天然气需求激增以及一汽解放70周年的大背景,一汽解放依然一马当先,瞄准天然气重卡市场,推出J7 530马力LNG牵引车、J6V 530马力LNG精英版牵引车等在内的多个爆款,市占率达35.4%,优势领跑这一市场,并在前三季度交出天然气重卡销量突破3万辆、累计销量18.66万辆的好成绩。

而得益于把握住天然气重卡、海外市场等关键增量领域,推动销量反弹,2023年一汽解放全年销车24.17万辆,同比增长42.11%。其中,重卡销量18.44万辆,同比增长47%。

相比一汽解放的脱颖而出,主攻更广阔的乘用车市场的一汽红旗和一汽奔腾,则呈现出不同的景象--一种你很难定义它“绝对成功”与“绝对失败”的景象。

首先是一汽红旗。

1958年,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诞生开始,红旗便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并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见证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故事,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因此,对于中国人而言,红旗不仅是一个汽车品牌,更是一种情怀和深深的记忆;对于所有的一汽人而言,红旗更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

改革开放后,“红旗”在继续承担“国车”重任的同时,开始了市场化进程。2018年4月25日,红旗品牌历史上首次独立亮相北京车展,高端B级车红旗H5成功上市。随着而来的,便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19年,红旗销量突破10万辆,2021年更是达到30万辆。

一时间,“红旗”二字不仅成为一汽迈向高端化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自主品牌上攻的精神支柱。但随着车市的寒冬来临,其销量出现下滑,甚至一度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内。

不过,随着今年9月以同比增长18%的增势销售3.9万辆汽车,红旗再次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红旗品牌2023年零售销量突破37万辆,同比增长29.5%,主力车型红旗H5和红旗HS5,去年双双突破年销10万辆,同比增长40%。

其中,红旗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破8.5万辆,同比增长135%。这一成绩让红旗品牌凭借相关产品在新能源赛道站稳脚跟,也让红旗面对新能源的未来,有了立足点。

目前,一汽红旗已经明确划分出了“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和“红旗节能车”三大子品牌,产品线涵盖红旗H6、红旗HS3、红旗HS5和红旗HS7等多款车型。不仅在产品矩阵上添丁众数,更是在品牌发展路线的树立上脉络清晰。

作为上一任总舵手徐留平在位期间最主要的成绩之一,红旗品牌的发展与崛起,也是一汽近年来的重要成绩之一。而随着邱现东的上任,红旗品牌也将在新时代下书写新故事。

相比红旗的风向标作用与实际市场表现,同门的一汽奔腾则相形见绌,甚至和大部分主流乘用车品牌相比,也显得存在感不足。

数据显示,一汽奔腾2023全年销量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59.4%,延续了上半年的势头,创下八年来最高水平。但如果和主流市场的乘用车品牌相比,这个销量却有难以颂唱。

尽管随着其一系列新车型的推出、营销举措的创新、新能源领域的破局,奔腾未来的发展思路已经渐渐捋清。但其在终端表现和品牌存在感上,依然任重道远。

作为更能代表一汽与C端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品牌,也是一汽自主腾飞的两只翅膀,一汽红旗和一汽奔腾有必要发展得更好,助力集团乃至自主品牌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得更好。

眼下,一汽红旗虽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也需要更上一层楼,在品牌力,在产品品质,在销量突破上有所作为,完成从30万辆跃上50万辆以上台阶,进入高端豪华品牌第一阵营的根本任务;而被遗忘的一汽奔腾,则需要更加努力攀爬,加快调整--

这是邱现东作为总舵手的挑战与机遇。而考虑到邱现东在一汽工作多年,对集团和行业理解见闻广博,同时有着包括树立红旗品牌的经验,相信一汽自主的未来之路,可期。

跃迁:平衡发展与电动化

尽管一汽红旗的增速令人惊叹,一汽奔腾也在更新品牌标识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汽集团的主要销量来源依然来自包括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在内的合资板块。哪怕是在合资开始式微的当下,一汽集团每卖两辆车,就有一辆一汽-大众。

数据显示,2022年,一汽集团总销量为320万辆,而一汽-大众销量为182.36万辆。加上一汽-丰田全年销量86万辆,这两家合资公司在集团的销量占比就超过80%。

到了2023年,一汽累计实现零售销量337.3万辆,同比增长8.8%。在合资整体势头衰退的情况下,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却顶住压力,为一汽的增长提供推力。其中,一汽-大众2023全年累计完成终端销量191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增长4.8%;一汽-丰田实现零售80万辆,同比增长4.1%--据悉,这也是主流日系合资品牌去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车企。

因此,考虑到规模化效应与单车利润的影响,一汽的赚钱能力也是由合资撑起。

从2017年开始转型以来,一汽一直通过合资板块牢牢把握利润冠军的头衔。最近4年,一汽的净利润额分别为440.5亿元、467亿元、482亿元和490亿元。甚至在2022年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营收下滑的背景下,仍然创下超490亿元的利润新高。

也正因为合资板块健康、稳健的策略在源源不断提供利润“血液”,一汽才得以手握雄厚资金实力去着手高投入研发工作。

2021年,一汽研发支出212亿元。今年,在营收目标7,500亿元的基础上,研发支出预计大于225亿元(超过3%)。因此,一汽得以实现申请软件著作权40余件,专利公开量8000余件,专利授权量4000余件……这些技术专利,在今后一汽集团的转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在这些合资撑起利润的同时,一边支撑着一汽研发与转型,一边透露出一汽自主乘用车的盈利能力不足。

如果说红旗与奔腾是一汽自主的一双翅膀,将助力一汽自主板块的腾飞,那么,自主板块和合资板块无疑是集团层面腾飞的一双翅膀。

因此,接下来如何均衡各大板块的“赚钱”与“花钱”的能力和规划,是邱现东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此题兹事体大,事关一汽未来,而眼下超过数十位人事变动,无疑是第一步。

与此同时,随着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这两个销量担当,和很多合资企业一样,在新能源大潮中落后一个身位,一汽集团的销量也呈现出下滑态势。2020年到2023年间,一汽的销量分别为370.6万辆、350.1万辆、320.4万辆和337.3万辆。

尽管凭借着一汽奥迪在内的高利润车型,让一汽集团在2022年收获了创新高的490亿元,但在“合资退自主进”的大势之下,合资公司只能做到保盈利而难实现再飞跃。

与此同时,一汽奔腾和一汽红旗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财力投入,如何实现发展的取舍与平衡,如何取得利润的进步与飞跃,邱现东任务重,一汽集团路程远。

正如前文所述,合资板块销量下滑乃至一汽集团难以再次突破利润上限的重要原因,是一汽在新能源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没错,整个一汽不仅销量陷入增长难的趋势,新能源车渗透率低的局面,也与当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飞速发展相左。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全品牌累计销量近84万辆,是唯一超80万辆的合资企业,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销量47.1万辆。但其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只是“进步”而非“劲旅”。

在ID.系列的带动下,一汽-大众品牌和自身乃至合资阵营相比,已然一副成功立足市场、取得标签的形象,但和自主头部新能源车企相比,小巫见大巫。

另外,数据显示,一汽奥迪今年上半年在终端大幅降价的情况下,总销量仅31.7万辆,同比微增0.03%。其中,新能源车型累销更是只有1.08万辆,远不及BBA其余两家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上分别交付的4.49万辆(奔驰)、4.22万辆(宝马)。

哪怕是销量还不错的奥迪Q4 e-tron,上半年的月销量也仅仅是突破2千辆,勉强够到主流市场相关车型的尾巴。“奥迪也有新能源”,依然刺痛着奥迪电动化在中国市场的每一刻。

在孙惠斌任职一汽奥迪期间,多款新能源车型在其主导之下成功上市,而如何加速电动化转型,提振新能源板块销量的课题,将留给现任的80后“少帅”李凤刚。

而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终端销售105万辆,同比微增0.9%;奥迪品牌终端销售69.8万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9.8%。

另一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面临的情况和一汽--大众类似。不同的是,和后者相比,其电动化标签的形象更加模糊。尽管2023年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销售28.5万辆,同比增长36.7%,占比达35.6%,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上,存在感依旧乏善可陈。

此前,国资委曾为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汽车制造商定下目标,到2025年三家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年度销量需突破百万辆;今年,一汽也公布了在新车销量方面必达347万辆和实现营业收入6360.3亿元的年度核心目标任务,

而无论是从“100万辆目标”,还是新能源渗透率横向对比,抑或是最新的销量与营收等核心业绩目标的达成,面对市场的波诡云谲,一汽集团都需快马加鞭。

自“解放”开始的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时代变迁和产业更迭为汽车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而在时代的洪流中,一汽集团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不断进化;随着新能源赛道的全面铺开,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并影响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一汽集团砥砺前行、积极转型,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完成再次进阶、再次腾飞。

邱现东排兵布阵、挥斥方遒的机会,来了。一汽集团再度越迁的机会,来了。

李思佳

反香菜联盟头目、公社一楼雅座长期霸占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