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症状往往是猝死!40岁是个坎

 悠米爸爸 2024-01-27 发布于河北

导语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

图片

图丨血栓形成过程

01

动脉粥样硬化,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

可能大家有一个误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病,最起码是中年之后才开始的。而实际上,动脉粥样硬化,往往始于儿童早期,有的甚至在母亲子宫里就开始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进展,除非采取干预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痴呆、心力衰竭和肾衰竭、外周动脉疾病、肠系膜和肾动脉疾病、勃起功能障碍、主动脉疾病和动脉瘤、虚弱和衰老不良等的主要原因或促成因素。[1]

图片

图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进展

除此之外,这方面的专家Brown和Goldstein曾在文章 Eliminating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idual risk明确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的症状往往是猝死。[2]

多么可怕!没有任何缓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听说有的人没啥健康问题,好好的上着班,但是忽然猝死,其中相当一部分情况中,动脉粥样硬化就是罪魁祸首。

02

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LDL

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直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3]

LDL以及其他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上的堆积,会导致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任其发展就会最终形成粥样动脉硬化。

日前,在2023年ESC大会上,来自波兰的学者M. Banach公布了其团队对初次心肌梗死影响的研究Cholesterol-Years and the risk of the first MI[3]。该研究涉及2016-2022六年间在波兰急性冠脉综合征登记处(PL-ACS)登记的所有患者,其中包含35747名未结束降脂干预的初次心肌梗死的患者。这项研究揭示了“Cholesterol-Years”(胆固醇-年)于初次心肌梗死的年龄具有显著关联性,尤其是40岁以上Cholesterol-Years超6000的人。

图片

tips

“Cholesterol-Years”即胆固醇-年,用来形容胆固醇的浓度及持续时间,从而用来衡量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

胆固醇浓度越高、升高的年限越长,“胆固醇-年”就越大,发生心梗就越早。

无独有偶,Ference教授的团队对英国生物库中424252名欧洲裔男女的LDL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绝对风险与LDL累积曝光量紧密相关。[4]

03

从LDL入手,给动脉粥样硬化釜底抽薪

2023 ESC大会上P. Burger医生的一项分析表明,每降低1mmol/L的LDL-C,心血管事件风险减少22%。[5]

同时,研究证实,如果内膜中没有LDL,则不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6]

这需要将LDL 水平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越低越好)、尽早降低水平(越早越好)并在一生中维持水平(越长越好),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早期检测和现代治疗都可以轻松实现。[7]

因此,对于高胆固醇的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定期体检,尽早提供干预,维持“Cholesterol-Years”在安全阈值以下至关重要。

04

血液净化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从而降低猝死风险

血液净化,是指利用仪器和设备,将人体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一定程序,除去体内的某些成分(如血脂、尿素)或者毒素(如致病因子、重金属)。如今比较先进的血液净化方式就是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

图片

国际医学杂志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发布的一篇研究文章发现,血液净化可以有效去除LDL血脂分子。血液净化后,甘油三脂下降76%,总胆固醇下降71%,可快速改善胆固醇,降低“Cholesterol-Years”,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风险。

高风险人群!

有这些情况的人需要注意了——

图片

全文

01-血脂异常人群。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有促血栓形成作用。

02-高血压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

03-吸烟。吸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

04-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冠状动脉AS患者中糖耐量减退者颇常见。有些危险因素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常常倾向于集中在一起出现,形成代谢综合征,其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是无代谢综合征者的2倍。

05-超重和肥胖。体内脂肪过度积聚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内脏脂肪组织还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06-不平衡膳食总热量和钠摄人过多。常进食较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者,以及蔬菜和水果摄入过少者易患本病。

07-缺乏体力活动。适当的体力活动不但有维护血管内皮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还能降低升高的血压,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减少体重。约1/3冠心病死亡与缺乏体力活动有关。

08-年龄40岁以上。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其实病理变化在青年期甚至儿童期即已开始,但在中老年期才出现临床表现。

09-性别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于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发病迅速增多。

10-遗传。与双亲中无心血管病病史者相比,双亲中有早发心血管病史(一级男性亲属发病年龄<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年龄<65岁)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更高。

11-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应激(如抑郁、焦虑、A型性格)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升高和血小板反应性升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12-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通过几种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参考资料

[1]Eliminating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idual risk

[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3): 221-255.

[4]B. Ference. NATURE-PARADOX: Naturally Randomized Trial of Titrating Cumulative Exposure to LDL to Solve the Prevention Paradox. ESC Congress 2023.

[2]Makover ME, et al. Eliminating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idual risk. Eur Heart J.2023:ehad446.doi:10.1093/eurheartj/ehad446.

[5]P. Burger. Course of the effects of LDL-cholesterol reduction on cardiovascular risk over time: a meta-analysis of 60 trials. ESC Congress 2023.

[6]Makover   ME, Shapiro   MD, Toth   PP. There is urgent need to treat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earlier, more intensively, and with greater precision: a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d effectiveness. Am J Prev Cardiol  2022;12:100371. https:///10.1016/j.ajpc.2022.100371

Google ScholarCrossrefPubMedWorldCat

[7]Penson PE, Pirro M, Banach M. LDL-C: lower is better for longer-even at low risk. BMC Med 2020;18:320. https:///10.1186/s12916-020-01792-7

Google ScholarCrossrefPubMedWorldCa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