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是早期的孩子,父母越要坚持自己抚养?

 荣辉有约 2024-01-27 发布于江苏

(图片源自网络)

题在前面

说一千道一万,年轻的父母,如果爱孩子,就把孩子带在身边,如果爱孩子,就要坚持自己抚养,而不要轻易假他人之手行爱孩子之事。 

问:为什么越是早期的孩子,父母越要坚持自己抚养? 

答:

做父母的人,要达到共识:自己的孩子,要坚持自己抚养。并且,越是早期的孩子,越要坚持自己抚养。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孩子,做父母的人,一定要排除万难,坚持将孩子带在身边,但凡养育之事,力求亲力亲为,竭尽父母之能事。退一步,至少需要保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有足够的时间看到、听到、接触到孩子,尽一切可能给孩子更多的亲吻、拥抱和爱抚。

自己的孩子,为什么父母要坚持自己抚养呢?

首先,父母对于孩子不能找到替代。

孩子刚刚入世,因为弱,因为小,无能无助是常态。这时候,因为不能完全说话,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能完全翻身不能完全移动身体,他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渴望看到人脸,听到人声,渴望被人亲吻、拥抱和爱抚。抚养人的关心和照顾,是孩子婴幼儿时期获得心理营养的重要来源。而这方面的心理抚养,除了父母之外,不能找到替代。

因为这个层次的心理抚养必须是无假的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爱哪里找?父母之外,包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可能打折。毕竟照顾、看护一个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来说,不只是一个力气活,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极大的耐心、细心、真心和宽容。祖辈本应安享晚年,但因为一个孩子突然多出许多事来,总是被不断打扰、纠缠,尽管有血缘亲情维系,但难免会有情绪。更何况,因为年龄和身体问题,还有可能体力不支。是故,即便真爱不怕火炼,也被打折。至于用钱的方式找保姆来代替父母的爱,更有可能被偷工减料。毕竟,我们并不能指望钱可以换来真心实意的爱。

其次,有利于孩子亲社会性情感的培养。

一个从小没有被善待过的孩子,不要指望他长大后善待这个社会。心理学上的孩子亲社会性情感,即我们所熟悉的善良。具有亲社会性的人都是善良的人,他们通常待人友好,善于关心和理解别人,常常主动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继续往外拓展,往更大的社会范围,这样的善良就是有公德心。有公德心的人,就不会轻易打扰他人,在公共场合会尽量小声说话,走路努力轻声轻脚,开车尽量不按喇叭,主动礼让行人或是其他车辆,让生活在一起的人会感到舒适。而经研究表明,一个人亲社会性情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早期被抚养的经历密切相关。

父母亲自抚养孩子,对孩子的呼喊及时回应,对孩子的照料细心、耐心、友好、平和、宽容,所有这些早期养育过程中生活的点滴场景,都慢慢积淀成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友好。这样的场景多了,假以时日,自然而然,也就成长为他形成对世界对他人友好的回应模式。孩子越小,父母早期抚养越好,孩子越容易培养起这份亲社会性的情感。而祖辈的爱因为主客观的缘故有可能被打折,而用钱换来的保姆的爱更有可能因为照顾孩子只是一份工作而被偷工减料,所以较之于父母给予孩子的抚养,这些显然都并不可靠。

再者,有利于早早为孩子注入正确心象。

心理学范畴的心象,近似于我们常说的观念。一个人的观念哪里来?主要源自其过往经历的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情景。研究表明,越是早期耳闻目睹的东西,越是容易形成一个人的观念。譬如,他见得最多的情景,听得最多的声音,经常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唠唠叨叨的人。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眼前无人影,耳边无人声,就不会拥有太多观念,也就无所谓心象的形成。反之,如果孩子幸运,父母总在身边,孩子就比较容易形成很多观念。刚刚咿呀学语,可能父母的脸色就是他做与不做的观念来源。稍大些,和父母共同面对同一情景,父母的表现、态度和言行举止则是指引未来他遇到类似情景如何处理的榜样。

一言以蔽之,父母在身边,因为有真爱,让孩子由于耳濡目染形成很多正确观念,努力为孩子注入更多待人接物的正确心象。一方面,父母坚持身体力行,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润物无声,让孩子自己看得见,看着看着,就形成习惯;另一方面,父母对某些事特别在意、强调和坚持,因为在孩子身边,总有机会随事而教,总有机会及时发现、随时修正,不断提示,也容易让孩子形成观念。而其他人却无法保证。因为其担当的使命和责任并不相同。祖辈因为认知和体力无法尽心尽力且不说,保姆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有无可能毫无作为,甚至于三观不正,更无法保证。

说一千道一万,年轻的父母,如果爱孩子,就把孩子带在身边,如果爱孩子,就要坚持自己抚养,而不要轻易假他人之手行爱孩子之事。 


一等父亲,二等教师,三等写作者。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