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迷思与澄清》文章分析

 课程教学研究 2024-01-30 发布于浙江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迷思与澄清》

文章分析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科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数学就是数学,历史就是历史。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单一、割裂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社会的需求。

于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应运而生——跨学科教学。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学科领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并付诸实施以来,跨学科学习及其相关任务群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一现象在中小学的语文学科类教育报刊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出现了越来越多跨学科学习的深度探讨和案例分享,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这一趋势标志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有助于培养出更具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子。

跨学科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它提醒我们,知识是相通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我们敢于跨越,敢于探索,便能发现一个更加广阔、多元的世界。

图片

本次我们要领读的一篇文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迷思与澄清》,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第22期,从新课程的语境出发,追根溯源,探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从而找到高效的实施路径。对于了解跨学科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迷思与澄清”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溯源

(一)“学科”与“跨学科”的钟摆效应

(二)跨学科学习的中国接受史

(三)新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系统”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边界

三、高质量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一)高质量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设计与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